求聞百科:反破壞方針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台湾繁体模式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被破壞的頁面會對求聞百科的聲譽和可信程度造成非常嚴重的損壞,也會使使用求聞百科的讀者得到錯誤的資訊、干擾社群討論,是故,反破壞對於求聞百科來說十分重要。

破壞通常是指透過增刪或修改內容,故意危害求聞百科正確性與完整性。求聞百科絕不容忍一切破壞,然而,不是所有破壞都是顯眼的,亦不是所有大量的或有爭議的修改皆是破壞,在確認新資料或資料是否正確,或是善意動機下的錯誤,或是全然的破壞時需小心。

儘管有些編者的行為可能違反社群的共識,但只要他們懷有改進求聞百科的想法,那就並非破壞。除此之外,編輯戰也不屬於破壞。對於每一筆您所認為的破壞,您需要仔細考慮,區分到底哪些改動有益,哪些是好心辦了壞事,而哪些是破壞。如果把善意改動指認為破壞,反倒成了真正的「好心辦了壞事」了。

破壞類型

常見的破壞性編輯通常具有以下一個或多個特徵:

  • 無理由的清空一個成文條目頁面:一般地,對於一個已經成文了的條目,不太可能會遇到重寫的情況。因此,在無任何理由的情形下,將已建立好的頁面中合方針且具有百科性的內容完全刪除或部分刪除,抑或將這些內容替換為明顯無意義或攻擊性的內容都可以被視為破壞。但如若使用者以合理理由解釋了相關操作或是透過檢查被移除的內容本身可以顯而易見地看出移除內容的合法理由,便不應該被視為破壞。
  • 惡意加入或移除刪除模板:無理由將刪除模板(例如模板連結:{{mfd}}、模板連結:{{speedy}}、模板連結:{{substub}})加入不符合模板所列情形的頁面,企圖讓管理員將該等頁面刪除;亦或無理由將刪除模板從符合模板所列情形頁面移除,企圖讓管理員不要將該等頁面刪除。
  • 惡意加入大量無效內容:有的時候一些破壞者向條目中惡意的加入大量內容從而使頁面無法正常檢視乃至由於過長而導致頁面無法正常載入出來從而達到其目的,但請務必注意,絕大多數時候對條目的擴充並非破壞,您需要對編輯仔細判別,而如若善意的過度擴充確實導致了存取問題,請以精簡語句或對頁面進行分拆工作代之。
  • 持續添加與條目無關或無助於描述條目主題的內容:對於一個條目來說,條目內的內容應都是對描述條目所描述這一主題有關、有助於描述條目主題的內容。因此,添加無用的表情符號、惡作劇、冒犯性內容或完全無意義的內容都是不被允許的。這種類型的破壞較為常見,但是,往條目中加入隨機排列的字串的行為卻有可能是新使用者的編輯測試。後者雖然不允許,但並不屬於破壞。
  • 在條目中加入廣告:在文中持續進行廣告或自我宣傳。
  • 在條目中加入破壞性連結:在文中夾雜大量連結至廣告或自我宣傳的網站的連結,或者其他違背公序良俗、令一般人反感或與頁面內容毫無關聯的連結;或故意將頁面文字連結至錯誤位置(例如將文字「蘇軾」連結至「李清照」或「蘇轍」)。
  • 破壞性移動頁面:故意將頁面移動至違背公序良俗、令一般人反感或與頁面內容毫無關聯的名稱;或胡亂將頁面移動至不當的命名空間中,導致其他使用者無法找到頁面;或故意採用手動複製、貼上的方法移動條目。
  • 破壞重新導向頁面:故意將頁面重新導向至違背公序良俗、令一般人反感或與頁面內容毫無關聯的地點;或故意干擾移動後產生的重新導向。
  • 破壞他人留言:擅自刪除他人留言或修改他人留言以故意歪曲其含義。
  • 破壞重要方針頁面:對正式方針頁面不經討論直接刪除或改動,造成嚴重誤導;但是,修改錯別字等不影響實際含義的修改不屬於破壞。為避免方針頁面被破壞,求聞百科的正式方針均設有頁面保護
  • 破壞編輯摘要:故意在編輯摘要加入違背公序良俗、令一般人反感或與頁面內容毫無關聯的內容。
  • 侵權破壞:故意添加侵犯著作權的內容。
  • 頁面顯示破壞:故意添加影響正常頁面顯示的內容。
  • 打規則擦邊球:為反對求聞百科方針和政策,利用求聞百科規則進行擾亂或破壞性編輯。

處理破壞

請在破壞者的討論頁面留下警告。若相關使用者被警告後仍然繼續破壞,請到「報告當前破壞」頁面舉報。管理員可按照封鎖方針對其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