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圣寺三塔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崇圣寺三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所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
分类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时代南诏、大理国
编号1-65
登录1961年

崇圣寺三塔,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大理古城西北的崇圣寺中,是三座南诏末期修建的砖质佛塔。其中以东侧的千寻塔为大塔,为密檐式佛塔;南北各有一座小塔,均为楼阁式佛塔,且距离千寻塔的距离相同。三塔在明清两代曾多次修缮,新中国成立后于1978年至1981年彻底大修,将三塔基本恢复原状,并从塔中出土了大量文物。1961年,崇圣寺三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崇圣寺三塔位于崇圣寺山门外,现寺已无存[1]:39。三塔的建造时间并没有明确记载,关于千寻塔的大致建造年代则有唐贞观六年(633年)[2]、开元元年(714年)[3]、开成元年(836年)[4][a]等说法。而关于而关于南北二塔则有大理国时期(938-1253年)乃至于大理国段正严、段正兴时期(1109-1171年)、五代至元时期等说法,但广为接受的说法仍为唐至五代时期[6]。新中国成立后,1984年在千寻塔十四层顶部北侧塔壁发现了“中兴二年”(889年)的题记[7]:111

大理国时期,段智兴曾维修三塔[7]:111明朝正德九年(1514年),崇圣寺三塔在地震中受损。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大理士绅李元阳主持重修千寻塔,三年后重修南北二塔,至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修复竣工[6]。此次修建期间在下层塔基四周修建了石栏杆和望柱[8]:472清朝乾隆年间,大理士绅杨长桂曾出自维修三塔,此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当地再次维修[7]:111

1925年时,千寻塔的塔刹在大理地震中被震落[5]。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崇圣寺三塔被列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9]:305。1961年,崇圣寺三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1978年,国家文物局拨款40万元人民币维修三塔,至1981年基本完工。此次维修修复了塔身上的裂缝,并清除了明代加在塔身之上的包砖[11],还将千寻塔二层因地面抬升而被人们当作塔门的后窗洞修复还原,并清理了塔心室内被历年登塔者所堆积的图层[8]:473。1994年,崇圣寺三塔文管所正式成立,主要工作为保护三塔,并在三塔附近修建了云南省文物干部培训中心[7]:112。2012年,有文章指出崇圣寺三塔中的南塔和北塔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倾斜,其成因可能是早年的地震和地基的不均匀性[12]

结构

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角的苍山应乐峰下,根据排布方位可分为中、南、北塔。三塔呈三角形分布[5]

千寻塔

该塔为三塔中的主塔,全名“法界通灵明道乘塔”,位于三座塔的中央,因体型较大被称为大塔。该塔为方形密檐式砖塔,共有16层塔檐,高69.13米。塔内空心,内部骨架呈井字形,可以攀登至塔顶。底部为鹅卵石铺成的石砌台基。上方承托塔基,南北长33.5米,东西宽33.35米,高1.2米,顶部外围有一周高1.2米的望柱,望柱之间为宽1.5米、高0.8米的石栏杆。东侧正中立有一块大理石照壁,上刻“永镇山川”四字[b],西侧有宽2.3米的石台阶。上方承托砖砌须弥座,高1.9米,直径21米。其上为第一层塔身,边长9.9米,四壁厚3.3米,中空3.3米,高13.45米,东侧开有塔门,门高2.1米,宽1.65米。其他三面各有一块石碑,高3.6米,碑额刻有五方佛像,除北侧可看到梵文外其余均不可辨认。塔心室内有塔梯痕迹。以上各层逐渐变矮,第一檐层东西两面开有券洞,其内各有一尊石佛像,两侧砌出亭阁式装饰,其内有大理石梵文小碑;第二檐层在南北两面开有于塔心室相通的小窗。上方各层与第一、二檐层保持一致。第二层和第三层的塔身和塔檐最宽,均为12.7米。塔身向上逐渐收分,最顶层为6.26米。每两层相接处用12至14层砖叠涩砌出塔檐,檐宽1.2米。第十四层以上的塔身为实心,中央安装刹柱。塔顶为砖砌方形,上方安置有铜覆钵,覆钵上为相轮。最顶部为塔刹。[1]:39[5][7]:110[8]:472-473

南塔

南塔位于千寻塔南侧,距千寻塔70米,因体型较小被称为小塔。该塔为十级楼阁式砖塔,平面呈八角形,通高42.19米[c]。底部塔基呈八角形,其上承托塔身。塔身直径5.36米,每边长3.97米,外表面涂有白色泥皮并雕刻有花纹。壁厚总计约4.4米,塔内有一座0.8×0.8米,通高26.8米的塔心室,四壁垂直,其内残留有修建时的墨线。塔身第一层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四个方向各镶嵌有一方碑,每块高1.7米,宽1.14米,碑座为大理石,碑身为麻石,碑额为红砂石,上方刻有五方佛像,应与塔同期建成。但仅有南面碑身尚有文字可以辨识,为《陀罗尼经咒》中的“曰只你莎诃室喇莎伽咤”。第二层各面均开龛,高0.7米、宽0.31米、深0.33米,内各有一尊佛像,佛像背后有佛光浮雕。除第八层外,第三层至第九层各层每面正中均有一座凸出的屋形龛,形状有方形、圆形和五边形三种。龛的周围多数装饰成卷云承托的单层建筑,也有三层以上的楼阁式。第八层的塔身正东西向和正南北向均有贯穿塔心的券洞,两组券洞十字交叉。此外,第二、三、五、七、九、十层塔身下部砌出莲花平座,第四、六、八层塔身下则砌出斗拱平座。塔刹高4.85米,中心刹柱为铁制,直径0.09米,长7.6米,由下至上依次为覆钵、宝珠、八角形伞盖和宝瓶。刹柱底部的塔顶各有三根石条用以加固。伞盖各个角另有金属线与最高一层塔檐相连,每根金属线上挂有5个铜铃。[1]:39[5][6][7]:111

北塔

北塔与南塔形制相似,东南距千寻塔70米,距南塔97.5米,因体形较小也同样称为小塔。北塔也为楼阁式砖塔,平面呈八角形,通高42.19米[d]。一层塔身上有三块方碑,形制与南塔一层的四块方碑一致,但文字均无法辨别。一层另有一块明代李元阳重修三塔碑,高0.44米,宽0.62米,厚0.03米。[1]:39[5][6]

文物

在1978年的维修中,工作人员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在千寻塔塔刹中心柱基座内发现567件,中心柱东侧坑洞内出土6件,西侧坑洞内出土8件,塔顶覆钵内1件,塔身第七层西北角墙洞内3件。其中塔顶出土造像133尊,包括阿嵯耶观音像5尊,易长观音像22尊,四臂尊胜大佛母像1尊,大黑天神像1尊,鎏金镶珠银质金翅鸟1件,刺绣方巾1件;另有刻纹片6件,塔模8件,青铜镜15面,印章8件,封泥1件,开元通宝2枚,瓷器6件,以及金刚杵213件,铜铃4件,铜镯57件,髑髅珠2颗,铜夹7件,钵盂1件,钹1付,上千粒念珠,金银饰品22件和部分药物。塔基底部墙洞内104件,其中陶佛像15件,陶金刚塔模69件,梵文印咒22件。[11][8]:479-492

注释

  1. 另据崇圣寺铜钟铭文“维建极十二年(871年)岁次辛卯三月丁未朔二十四庚午建铸”,和附近的剑川石钟山石窟的造像题记“丰祐天启十一年”(841-859年),推断这三座塔的大致建成时间大概在南诏晚期,与该说法较为接近[5]。该说法接受范围相对较广[6]
  2. 这四个字当中除“川”字相传为明朝原作之外,其余三个字均为1925年大理地震后补刻[8]:472
  3. 有说法称为38.15米[5],还有说法称高度为42.20米[7]:110
  4. 有说法称为38.85米[5]

参考

  1. 1.0 1.1 1.2 1.3 大理州文化局,大理州文联,大理报社 (编). 大理风物志. 昆明: 云南教育出版社. 1986-08. CSBN 17486·6. 
  2. 【明】杨慎《云南山川志》:唐贞观六年,尉迟敬德监造。
  3. 《康熙大理府志·寺观》引《景泰云南图经》:唐玄宗开元元年癸丑岁,大匠恭韬徽义所造。
  4. 【明】杨升庵《南诏野史》:唐开成元年,王嵯巅建大理崇圣寺,圣僧李贤定立三塔。
  5.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黄如英. 崇圣寺三塔. 文物. 1978, 10: 88. 
  6. 6.0 6.1 6.2 6.3 6.4 田怀清. 大理崇圣寺南北二塔始建年代考. 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 2012, 1: 125–132. 
  7. 7.0 7.1 7.2 7.3 7.4 7.5 7.6 薛琳 主编 (编). 新编大理风物志.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9-04. ISBN 7-222-02726-2. 
  8. 8.0 8.1 8.2 8.3 8.4 李光荣等 主编;大理白族自治州王陵调查课题组 编 (编). 20世纪大理考古文集. 昆明: 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3-11. ISBN 7-5367-2546-9. 
  9. 文化部文物管理局编 (编).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汇编.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58-02-01. CSBN 7068·26. 
  10.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4-07-21 (简体中文(中国大陆)). 
  11. 11.0 11.1 田怀清. 大理崇圣寺三塔的维修与发现. 大理文化. 2019, 12: 87–93. 
  12. 严绍军,方云,唐朝晖. 大理崇圣寺三塔的维修与发现. 岩土力学. 2012-11, 11: 3367–3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