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家寨鐵路橋

此文具有原創性,併兼顧知識豐富性,獲「好文章」評定。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五家寨鐵路橋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所在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邊苗族自治縣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
編號6-1053
登錄2006年

五家寨鐵路橋,又名次南溪河鐵路橋,位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邊苗族自治縣和平鄉,是滇越鐵路上的一座鐵路橋。因其拱梁呈人字形,故又名「人字橋」。該橋始建於1907年5月,1908年12月建成通車,通體鋼結構建造。2006年,五家寨鐵路橋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參見:滇越鐵路

1898年,法國在與清政府簽訂了所謂《中法會訂滇越鐵路章程》後,攫取了從中國雲南到越南的跨境鐵路修建權[1]:102。為了彌補倮姑站到波渡青站之間285米的還把差距,鐵路在四岔河谷只能從山上穿過[2]:160。但該地四周山體陡峭,河水湍急,地質條件惡劣,施工方遂決定在此修建一座鐵路橋。經過多方招標,施工方最終採用了法國巴底紐勒工程建築公司的工程師保羅·波登(Paul Bodin)的設計,並開始建造。1907年5月,該橋正式動工,首先工人們先在兩岸峭壁上砌築支座承台,其強度必須保證每平方厘米可承載50kg物品。砌築完成後,施工開始拼接橋身。現場拼裝完畢後,工人們先在球形鉸上垂直拼裝鋼拱支架,而其拱肋、上風撐則用錨杆和纜索固定在兩側的岩壁上。完成之後,山谷兩側的絞車講拱架緩緩放下,兩條旋轉的拱臂頂端相接觸後再由工人完成錨固。隨後工人們在開鑿好的拼裝槽里安裝上部簡支梁,每鋪設一段後就由絞車牽引到具體位置,直至全部拼裝完畢,最後再鋪設橋面和軌道。1908年12月,大橋修建完畢[1]:102-105。修橋期間,建橋所用部件均在法國鍛造加工,運抵工地附近後再由中國工人以人力或畜力運至工地。由於附近自然條件惡劣,交通不便,所有材料都只能分批背上山,使得單個零件重量不得超過100kg,長度多在1.2米至1.5米,最長不超過2.5米。最主要的兩根長355米、總重5噸有餘的鐵鏈則由200餘名中國工人用人力方式耗時三天才搬運到工地上[3]:98。在該橋修建的近20個月內,共計有800餘名中國鐵路工人因高空作業撞擊崖壁或安全繩斷裂、失足墜崖、傷病等原因不幸喪生[2]:163

全面抗戰爆發後,日軍企圖用飛機炸斷這座橋,但在中方軍隊的防護下,日軍多次嘗試均未得逞[4]:97。1940年9月,滇越鐵路線區司令部一度準備拆除該橋,以延緩日軍進攻速度,所幸在負責拆除任務的工務科長翁筱航的抗議之下,該命令最終沒有得到執行。新中國成立後,1960年至2003年,人字橋曾有5次小規模維修,包括重新刷塗防鏽油漆、更換部分鉚釘等零部件等[2]:164-165。1998年,五家寨鐵路橋被列為雲南省文物保護單位[3]:98。2006年,該橋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

結構

五家寨人字橋橫跨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邊苗族自治縣和平鄉五家寨四岔河峽谷上的兩座懸崖峭壁之間,是一座肋式三鉸拱鋼樑橋,長71.7米,寬4.2米,跨67.15米,橋面距谷底102米[a]。該橋總重量179.5噸,通體用鋼板、槽鋼、角鋼、鉚釘聯接。頂部為橋面,下方有三座支梁承接,支梁下方為呈人字形的拱梁。[3]:98

註釋

  1. 也有數據認為橋面高度為70米。[2]:163

參考資料

  1. 1.0 1.1 亢賓 (編). 凝固的历史,永恒的遗存 解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铁路文化遗产. 北京: 中國鐵道出版社. 2014-04-01. ISBN 978-7-113-18227-4. 
  2. 2.0 2.1 2.2 2.3 武國慶 (編). 中国铁路百年老桥. 北京: 中國鐵道出版社. 2021-01-01. ISBN 978-7-113-26548-9. 
  3. 3.0 3.1 3.2 昆明鐵路局 編著 (編). 滇越铁路全景图. 北京: 中國鐵道出版社. 2014-03-01. ISBN 978-7-113-17720-1. 
  4. 紅河州文化局 (編). 红河州文物志. 昆明: 雲南人民出版社. 2007-11-01. ISBN 978-7-222-05194-2. 
  5.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中央政府入門網站. 2006-06-02 (簡體中文(中國大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