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年表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中國歷史年表,是依年份列出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在朝代更迭之間,執政權經常不會立即轉移,朝代結束的下一年,並非代表該年份為朝代的真正起始點。

史前時期

舊石器時代早期

舊石器時代早期的猿人,物種系屬上屬於直立人。這些直立人有可能與現代中國人並無連續演化關係。

  • 約204萬年前:巫山人——目前考古上在中國境內發現的年代最早的猿人化石
  • 約170~159萬年前:藍田人(早期)、元謀人(上界)
  • 約75~50萬年前(鄱陽-大姑間冰期):藍田人(晚期)、元謀人(下界)、北京人南京人(早期)。北京人已經會使用火,並會保存火種
  • 約30~15萬年前(大姑-廬山間冰期):南京人(晚期)、和縣人。台灣澎湖地區可能進化產生澎湖原人

舊石器時代晚期

根據人類單地起源說末次冰期期間,現代智人抵達東亞地區。

  • 西元(下略)前6.5萬年:柳江人
  • 前2.5萬年至前1.1萬年(末次冰盛期):山頂洞人長濱文化(當時東海、台灣海峽以至白令海峽都是陸地;同期人類亦抵達韓國、日本及西伯利亞,並準備跨過位於今白令海峽的陸峽)

傳說時代

新石器時代

夏朝

商周

商朝

西周

東周(春秋)

東周(戰國)

秦漢

秦朝

楚漢爭霸(西楚)

西漢

新朝

東漢

魏晉南北朝

三國

  • 221年:劉備於成都稱帝,國號仍為「漢」,史稱「蜀漢」。
  • 222年:劉備戰敗於夷陵之戰孫權取得大部分荊州。
  • 223年:劉備病歿,諸葛亮輔佐其子劉禪,並與孫權恢復同盟。
  • 225年:蜀漢諸葛亮平定南中叛軍,雍闓等被殺,孟獲投降。
  • 227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
  • 229年:孫權於建業稱帝,國號
  • 234年: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同年病死於五丈原
  • 240年:蜀漢大將姜維第一次北伐
  • 249年:曹魏大臣司馬懿發動政變,史稱高平陵之變,誅宗室曹爽
  • 262年:姜維最後一次北伐。
  • 263年:曹魏滅蜀漢
  • 264年:滅蜀元勳鍾會姜維叛變,被司馬昭平定,鍾會及姜維被殺。
  • 266年:司馬炎篡魏自立,國號,曹魏滅亡。
  • 280年:晉滅吳,統一中國。三國時期結束。

西晉

  • 279年,司馬炎下令六路晉軍攻吳
  • 280年,吳主孫皓出降,吳亡。
  • 291年,惠帝皇后賈南風唆使楚王司馬瑋殺汝南王司馬亮,開啟八王之亂
  • 296年,氐族人楊茂搜率部落遷至仇池,稱王,史稱「前仇池」。
  • 300年,涼州刺史張軌及其子張寔守土保境,中原百姓紛紛前來避亂。張氏雖然接受東晉封號,但與東晉相距萬里,實際上也是一個割據政權。
  • 304年,匈奴貴族劉淵起兵,稱漢王。同年氐族李雄益州稱成都王。
  • 306年,李雄稱帝,國號「」。同年晉東海王司馬越消滅其他對手,控制朝政,毒死惠帝,立懷帝,八王之亂結束
  • 307年,慕容廆稱前燕單于,開始割據,以龍城(今遼寧朝陽)為國都,招徠中原地區的漢族流民,組織屯田墾荒。
  • 308年,劉淵稱帝,建都平陽,國號「」。
  • 310年,劉淵死,劉聰即位。
  • 311年,漢帝劉聰攻陷洛陽,擄晉懷帝司馬熾,放火焚宮,屠殺官民,史稱「永嘉之禍」。
  • 313年,祖逖受命為豫州刺史,率部屬北渡長江。
  • 316年,晉愍帝投降被殺,西晉滅亡。

東晉/十六國

  • 317年,琅邪王司馬睿在建康稱晉王。
  • 318年,司馬睿即帝位,為晉元帝
  • 319年,漢帝劉曜改國號為「趙」,史稱「前趙」。同年石勒稱趙王,史稱「後趙」。
  • 320年,涼州牧張茂建年號永元,已成為實質獨立政權。
  • 321年,晉元帝派戴淵為征西將軍,以監督祖逖。同年祖逖激憤患病而亡。
  • 322年,王敦起兵攻陷建康,史稱「王敦之亂」。同年石勒南進,再佔黃河以南之地。
  • 329年,後趙滅前趙。
  • 337年,慕容皝稱燕王,史稱「前燕」。
  • 338年,成帝李壽改國號為「漢」,史稱「成漢」。同年代王拓跋什翼犍自立,國號「」。
  • 342年,前燕擊敗了後趙的二十萬大軍,建都龍城。
  • 345年,涼州張駿稱涼王,都姑臧,國號「涼」,史稱「前涼」。
  • 346年,東晉桓溫討伐成漢。
  • 347年,東晉桓溫滅成漢。
  • 350年,氐族人苻洪佔據關中,稱三秦王,不久為後趙毒殺。同年冉閔奪後趙政權稱帝,國號「魏」,建都鄴,史稱「冉魏」。
  • 351年,苻健稱帝,定都長安,國號「大秦」,史稱「前秦」。
  • 352年,前燕殺冉閔,攻破鄴都,冉魏亡。
  • 354年,東晉桓溫北伐前秦,苻健採用堅壁清野戰術,打敗晉軍,桓溫缺糧撤退。
  • 356年,東晉桓溫擊潰河南姚襄,收復洛陽,修謁皇陵。
  • 369年,東晉桓溫討伐前燕,初勝,後為燕將慕容垂敗於枋頭
  • 370年,前秦擒慕容暐,滅前燕。
  • 371年,前秦滅前仇池。
  • 373年,前秦攻取東晉梁、益二州,西南夷邛、筰、夜郎皆歸附於秦。
  • 376年,前秦滅前涼;同年,乘鮮卑拓跋氏衰亂之際,進兵滅代,統一北方。
  • 383年,前秦將領呂光討平西域。同年前秦出兵伐晉,大敗於淝水,史稱「淝水之戰」。
  • 384年,前秦原前燕降將慕容垂自稱「燕王」,廢除前秦年號,建立後燕。北地長史慕容泓自稱濟北王,建立西燕;苻堅派子苻叡及羌人將領姚萇出兵討伐西燕,大敗。姚萇逃到渭北,建立後秦
  • 386年,拓跋珪即代王位,重建代國;不久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同年呂光稱大將軍、涼州牧。後燕、後秦、西燕皆先後稱帝。
  • 389年,呂光稱三河王,後改稱天王,史稱「後涼」。
  • 394年,後燕滅西燕。
  • 395年,後燕伐北魏,大敗於參合陂
  • 399年,拓跋珪稱帝,為魏道武帝。同年後秦乘東晉內亂,陷洛陽,淮漢以北諸城多請降。
  • 403年,東晉桓玄篡位稱帝,建國桓楚
  • 404年,劉裕舉兵討伐桓玄,桓玄敗走蜀地,途中被殺。
  • 405年,劉裕肅清桓氏勢力,迎晉安帝復位,掌控朝廷。
  • 407年,漢人馮跋滅後燕,擁立高雲為天王,建都龍城,國號仍用「燕」,史稱「北燕」。同年匈奴人赫連勃勃自稱大夏天王、大單于,建立大夏政權。
  • 409年,高雲被部下所殺,馮跋平定政變後即天王位於昌黎。
  • 417年,東晉破長安,姚泓降,後秦亡。
  • 417年,大夏取長安,稱帝。
  • 420年,劉裕廢晉恭帝自立,建國號「宋」,史稱「劉宋」或「水宋」。東晉亡,進入「南北朝時期」。

南北朝

  • 431年,夏主赫連定滅西秦;欲渡黃河擊北涼遭吐谷渾襲擊,兵敗被俘,夏亡。
  • 436年,北魏滅北燕。
  • 439年,北魏滅北涼,統一北方。
  • 477年,宋將軍蕭道成弒帝劉昱,擁立宋順帝,獨攬朝政。
  • 479年,蕭道成篡位,建國號「」,史稱齊高帝,劉宋亡。
  • 485年,北魏孝文帝依漢人李安世之議,頒佈均田令
  • 502年,齊宗室蕭衍篡位,建國號「」,史稱梁武帝,南齊亡。
  • 510年,梁實施大明曆
  • 512年,原平代縣地震,5310人死亡, 2722人受傷。
  • 534年,北魏孝武帝元修與權臣高歡關係決裂,逃到關中投奔宇文泰。高歡在鄴城擁元善見為帝,是為東魏。其後宇文泰殺元修,在長安立元寶炬為帝,是為西魏
  • 548年,東魏降將侯景勾結梁京城守將蕭正德,舉兵謀反,史稱「侯景之亂」。
  • 550年,高歡的兒子高洋建立北齊,東魏亡。
  • 551年,侯景自立為漢帝。
  • 552年,陳霸先王僧辯先後擊敗侯景,侯景為部下所殺。
  • 553年,梁湘東王蕭繹繼位於江陵,為梁元帝
  • 554年,蕭詧引西魏軍攻陷江陵,殺害梁元帝。
  • 555年,蕭詧稱帝,並對西魏稱臣,史稱「後梁」。
  • 557年,梁權臣陳霸先篡位,建國「」,史稱•陳武帝,南梁亡。同年宇文泰的兒子宇文覺建立北周,西魏亡。
  • 577年,北周軍攻佔鄴城,高緯逃亡被擒,北齊亡。
  • 580年,北周外戚楊堅自稱大丞相。
  • 581年,楊堅受禪代周稱帝,改國號「」,史稱隋文帝,北周亡。
  • 584年,隋文帝命宇文愷興建廣通渠
  • 587年,隋滅後梁。
  • 588年,隋起兵伐陳
  • 589年,隋軍攻入建康,陳叔寶被俘,南陳亡。

隋唐五代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國/契丹(遼)

  • 916年,耶律阿保機登基稱「大聖大明天皇帝」,定國號為「契丹」。
  • 917年,南海王劉龑在番禺稱帝,國號「大越」。
  • 918年,大越改國號為「漢」,史稱「南漢」。契丹定都臨潢府(巴林左旗)。
  • 920年:創契丹大字。
  • 923年,李存勗太原稱帝,建國號「唐」,史稱「後唐」莊宗。同年唐軍攻入汴州,後梁亡。
  • 924年,高季興受封為南平王,成立割據政權,以荊州為首府,史稱「南平」或「荊南」。
  • 925年,後唐莊宗派郭崇韜李繼岌率軍攻入成都,王衍投降,前蜀亡。
  • 925年,耶律阿保機東征渤海國
  • 930年,東丹王耶律倍南逃後唐。
  • 932年,西川節度使孟知祥殺東川節度使董璋,取得東川,被後唐明宗封為蜀王。
  • 934年,孟知祥在成都稱帝,國號「蜀」,史稱「後蜀」。
  • 936年,契丹與石敬瑭聯軍攻入洛陽,後唐滅亡。石敬瑭稱帝,國號「晉」,史稱「後晉」,移都開封。
  • 938年,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予契丹。
  • 946年,契丹派張彥澤率兵入開封,石重貴投降,後晉亡。契丹改國號為「大遼」。
  • 947年,河東節度使劉知遠於太原稱帝,國號「漢」,史稱「後漢」。
  • 950年,郭威誅隱帝,建都汴,改國號「周」,史稱「後周」。後漢亡。
  • 951年,南唐將領邊鎬率軍攻,佔領長沙,楚滅亡。馬殷舊將劉言起兵擊敗南唐軍,繼續據有楚地。
  • 952年,王進逵殺劉言,控制楚地。
  • 955年,部將潘叔嗣殺王進逵。潭州軍府事周行逢進軍朗州殺潘叔嗣,被後周任命為武平節度使,控制楚地。後周攻佔後蜀之秦、階、成、鳳四州。
  • 960年,殿前都點檢趙匡胤謊報兵情,藉口領兵到陳橋驛發動兵變,奪取後周帝位,建國號「」。

宋遼金夏

北宋/遼/西夏

  • 962年,周行逢死,子周保權繼位,部將張文表起兵反叛,兵敗被殺。宋發兵攻佔潭州。
  • 963年,宋軍攻佔江陵,高繼沖投降,荊南亡。宋軍平定武平
  • 964年,宋太祖發兵攻後蜀。
  • 965年,孟昶投降,後蜀亡。
  • 970年,宋發兵討伐南漢。
  • 971年,劉鋹投降,南漢亡。
  • 974年,宋發兵討伐南唐。
  • 975年,宋軍攻陷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亡。
  • 978年,錢俶降宋,吳越亡。
  • 979年,宋滅北漢。宋太宗起兵伐遼,敗於高梁河之戰
  • 980年,遼景宗耶律賢發兵伐宋,遼軍攻佔瓦橋關後退去。
  • 983年,大遼改國號回「契丹」。
  • 986年,宋發兵伐遼,敗於岐溝關
  • 1004年,宋、遼訂立澶淵之盟
  • 1038年,李元昊稱帝,即夏景宗,定都興州並改稱為興慶府,國號「大夏」,史稱「西夏」。山西定襄忻州一帶發生7.25級地震,造成32308人死亡,5600人受傷。
  • 1042年,宋夏戰爭開始。
  • 1043年,遼興宗以國內西南部的党項叛附西夏為由,於隔年冬率大軍伐夏。西夏求和不成,採取堅壁清野方式擊潰遼軍。
  • 1044年,宋夏戰爭平息,雙方簽訂慶曆和議,宋朝承認西夏的割據地位。
  • 1059年,夏毅宗參與政事,沒藏訛龐密謀刺殺夏毅宗,後被夏帝誅殺全家。
  • 1066年,契丹再改國號回「大遼」。
  • 1069年,宋神宗王安石為參知政事,推動變法。
  • 1081年,西夏內亂之際,宋以李憲為總指揮發動五路伐夏,奪下蘭州。
  • 1082年,宋軍採取碉堡戰術,派徐禧興建永樂城,梁太后趁永樂城新建之初,率30萬大軍包圍攻陷,宋軍慘敗,史稱永樂城之戰
  • 1099年,夏崇宗親政後採取依附遼朝,與北宋修和的策略,逐年減少戰爭。
  • 1114年,女真族完顏阿骨打起兵反遼。
  • 1115年,完顏阿骨打於會寧府建都立國,國號「大金」。
  • 1119年,宋江聚眾在梁山泊起事。前郭卡拉木地震,數千人死亡。
  • 1120年,方臘率眾在歙縣七賢村起事。
  • 1121年,宋軍生擒方臘,送往汴京誅殺。宋江戰敗被俘。
  • 1122年,宋軍平定方臘餘黨。
  • 1125年,遼天祚帝被俘,遼國亡。耶律大石率軍西行,於西域建立西遼。金朝西夏夾攻北宋,西夏佔領天德軍、雲內等地。
  • 1126年,宋地被金朝強佔,並且被強索河東八館之地。金朝為了補償西夏,同意佔領陝西後將橫山地區歸還,但又違約。
  • 1127年,金兵攻陷宋都汴京,擄走宋帝二宗,史稱「靖康之變」。金國立張邦昌為帝,國號「大楚」,32天後張邦昌自行退位。宋康王趙構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登基為帝,史稱「南宋

南宋/金/西夏

  • 1129年,完顏宗弼揮軍南下,高宗南逃至杭州。完顏宗弼繼續揮軍南下,高宗乘船出海避難。宋將韓世忠率八千精兵,堵塞五萬金軍在黃天盪四十八天。史稱黃天盪之戰
  • 1130年,劉豫在金授意下即帝位,國號「大齊」,定都大名府,統治金所佔黃河以南地區。
  • 1137年,金廢劉豫為蜀王,齊亡。
  • 1138年,宋金初次協議,南宋取回包含開封的河南、陝西之地。
  • 1140年,金朝撕毀協議,金兵分三路南侵,重佔開封與陝西等地,岳飛在郾城與金兵將領完顏宗弼會戰,力挫金兵,進兵朱仙鎮,收復了黃河以南一帶。
  • 1141年,宋、金簽訂「紹興和議」,宋朝稱臣,並與金以淮河為界。
  • 1161年,金主完顏亮起兵伐宋,被虞允文在采石磯擊退,史稱釆石磯之役
  • 1206年,鐵木真獲得尊號「成吉思汗」,建國於漠北,國號「大蒙古國」。
  • 1208年,韓侂冑被殺,雙方議和,史稱嘉定和議
  • 1214年,南宋與蒙古協議聯手擊退金軍,南宋可獲河南作回報。
  • 1215年,蒙古攻取金朝首都中都
  • 1217年,蒙古將中都改名為燕京
  • 1218年,蒙古滅西遼
  • 1224年,孛魯率軍從東面攻入西夏,攻陷銀州,夏將塔海被俘。
  • 1227年,蒙古滅西夏
  • 1234年,蒙古與宋聯軍攻陷蔡州,金哀宗自殺,金末帝死於亂軍中,金亡。
  • 1239年,宋軍收復被蒙古軍佔領的襄陽和其他地區。
  • 1245年,蒙古軍越過淮河以南入侵宋。
  • 1247年,蒙古涼州會盟,吐蕃歸附。
  • 1253年,蒙古滅大理國
  • 1259年,蒙哥大汗蒙哥親征釣魚城,被火炮擊傷,後逝於溫泉寺,蒙古軍撤退。
  • 1260年,忽必烈即帝位。阿里不哥起兵,和忽必烈爭位。蒙古發行紙幣中統元寶交鈔
  • 1260年,蒙古遷都開平
  • 1263年,蒙古將開平改名為上都
  • 1264年,阿里不哥兵敗投降。蒙古將燕京改名中都
  • 1267年,蒙古遷都中都,修建皇城和宮城。
  • 1271年,蒙古改國號為「大元」,蒙古文稱為「大元大蒙古國」,史稱「元朝」。
  • 1272年,元中都改名大都
  • 1273年,元頒佈官修農書《農桑輯要》。
  • 1274年,元第一次征
  • 1275年,馬可波羅到達中國。
  • 1276年,元軍入臨安,俘5歲宋帝恭宗。
  • 1279年,宋軍於厓山海域敗於元軍,丞相陸秀夫負幼主趙昺跳海殉國,宋流亡政府亡。

元明清

元朝

明朝

清朝

康熙帝
雍正帝
1842年鴉片戰爭後,中國與英國汗華囇號上簽署《南京條約
1894年一份西方報紙登載日軍甲午戰爭中執行旅順大屠殺殘害中國人的素描。[今 1]

當代中國

中華民國

中國國父孫文, 辛亥革命的發起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

參見

註釋

  1. 現《春秋》多指春秋魯國史書《春秋左氏傳》,原名《左氏春秋》,多稱《春秋》或《左傳》,與《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春秋左氏傳》始載於魯隱公元年。
  2. 《資治通鑑》是由宋朝司馬光着成的編年史,記載自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三家分晉(戰國)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西元959年)。
  3. 據史家考證,《史記》對魏惠王在位年份的記載有誤,其元年應為周烈王七年(前369年),而非周烈王六年(前370年)。根據司馬光《資治通鑑·周紀二》,「魏惠王伐趙,圍邯鄲」發生於周顯王十五年(前354年、魏惠王十六年),「齊威王使田忌救趙」及「與齊戰於桂陵,魏師大敗」則發生於周顯王十六年(前353年、魏惠王十七年),即《史記》此處所載年份均應向前推早一年,方為正確。

參考資料

引用古籍

  1. 司馬遷《史記·夏本紀第二》:帝舜薦禹於天,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喪畢,禹辭辟舜之子商均於陽城。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號曰夏後,姓姒氏。
  2. 司馬遷《史記·夏本紀第二》:帝太康失國,昆弟五人,須於洛汭,作五子之歌。
  3. 左丘明《左傳·襄公四年》: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遷於窮石,因夏民以代夏政。恃其射也,不修民事而淫於原獸。棄武羅、伯困、熊髡、龍圉而用寒浞。寒浞,伯明氏之讒子弟也。伯明後寒棄之,夷羿收之,信而使之,以為己相。浞行媚於內而施賂於外,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樹之詐慝以取其國家,外內咸服。羿猶不悛,將歸自田,家眾殺而亨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諸,死於窮門。靡奔有鬲氏。浞因羿室,生澆及豷,恃其讒慝詐偽而不德於民。使澆用師,滅斟灌及斟尋氏。處澆於過,處豷於戈。
  4. 左丘明《左傳·襄公四年》:靡自有鬲氏,收二國之燼,以滅浞而立少康。少康滅澆於過,後杼滅豷於戈。有窮由是遂亡,失人故也。
  5. 佚名《竹書紀年·卷上》:帝杼,……八年征於東海及三夀,得一狐九尾。
  6. 佚名《竹書紀年·卷上》:帝不降,元年己亥帝即位,六年伐九苑。
  7. 司馬遷《史記·夏本紀第二》:湯修德,諸侯皆歸湯,湯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鳴條,遂放而死。桀謂人曰:「吾悔不遂殺湯於夏台,使至此。」湯乃踐天子位,代夏朝天下。
  8. 司馬遷《史記·殷本紀第三》:主癸卒,子天乙立,是為成湯。
  9. 司馬遷《史記·殷本紀第三》:自中丁以來,廢適而更立諸弟子,弟子或爭相代立,比九世亂,於是諸侯莫朝。
  10. 司馬遷《史記·殷本紀第三》:帝陽甲崩,弟盤庚立,是為帝盤庚……乃遂涉河南,治亳,行湯之政,然後百姓由寧,殷道復興。諸侯來朝,以其遵成湯之德也。
  11. 司馬遷《史記·殷本紀第三》:帝小乙崩,子帝武丁立。帝武丁即位,思復興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決定於冢宰,以觀國風。武丁夜夢得聖人,名曰說。以夢所見視群臣百吏,皆非也。於是乃使百工營求之野,得說於傅險中。是時說為胥靡,築於傅險。見於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與之語,果聖人,舉以為相,殷國大治。故遂以傅險姓之,號曰傅說。
  12. 司馬遷《史記·殷本紀第三》:周武王於是遂率諸侯伐紂。紂亦發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紂兵敗。紂走入,登鹿台,衣其寶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斬紂頭,縣之[大]白旗。殺妲己。釋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閭。封紂子武庚、祿父,以續殷祀,令修行盤庚之政。殷民大說。於是周武王為天子。其後世貶帝號,號為王。而封殷後為諸侯,屬周。
  13. 司馬遷《史記·周本紀第四》: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諸侯畔周,公乃攝行政當國。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與武庚作亂,畔周。
  14. 司馬遷《史記·周本紀第四》:成王在豐,使召公復營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復卜申視,卒營築,居九鼎焉。
  15. 佚名《竹書紀年·周紀》:﹝周懿王元年﹞丙寅春正月,王即位。天再旦於鄭。
  16. 司馬遷《史記·周本紀第四》:王行暴虐侈傲,國人謗王。召公諫曰……王不聽。於是國莫敢出言,三年,乃相與畔,襲厲王。厲王出奔於彘。
  17. 佚名《竹書紀年·卷下》:十二年,玉亡奔彘,國人圍王宮,執召穆公之子殺之。十三年,王在彘,共伯和攝行天子事,號曰「共和」。
  18. 司馬遷《史記·周本紀第四》:召公、周公二相行政,號曰「共和」。
  19. 司馬遷《史記·周本紀第四》:幽王……又廢申後,去太子也。申侯怒,與繒、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舉烽火徵兵,兵莫至。遂殺幽王驪山下,虜褒姒,盡取周賂而去。於是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為平王,以奉周祀。
  20. 司馬遷《史記·周本紀第四》:平王立,東遷於雒邑,辟戎寇。
  21. 左丘明《左傳·隱公元年》:﹝魯隱公元年﹞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夫人將啟之。公聞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於鄢,公伐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書曰:「鄭伯克段於鄢。」
  22. 左丘明《左傳·隱公三年》:﹝魯隱公三年﹞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王貳於虢,鄭伯怨王。王曰:「無之」。故周、鄭交質。王子狐為質於鄭,鄭公子忽為質於周。
  23. 左丘明《左傳·桓公五年》:﹝魯桓公五年﹞鄭子元請為左拒,以當蔡人、衛人;為右拒,以當陳人,曰:「陳亂,民莫有鬬心,若先犯之,必奔。王卒顧之,必亂。蔡、衛不枝,固將先奔,既而萃於王卒,可以集事。」從之。曼伯為右拒,祭仲足為左拒,原繁、高渠彌以中軍奉公,為魚麗之陳,先偏後伍,伍承彌縫。戰於繻葛,命二拒曰:「旝動而鼓。」蔡、衛、陳皆奔,王卒亂,鄭師合以攻之,王卒大敗。祝聃射王中肩,王亦能軍。祝聃請從之。公曰:「君子不欲多上人,況敢陵天子乎!苟自救也,社稷無隕,多矣。」
  24. 司馬遷《史記·楚世家第十》:﹝楚武王三十七年﹞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師也,蚤終。成王舉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蠻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為武王,與隨人盟而去。
  25. 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第二》:﹝齊桓公元年﹞鮑叔牙迎受管仲,及堂阜而脫桎梏,齋祓而見桓公。桓公厚禮以為大夫,任政。桓公既得管仲,與鮑叔、隰朋、高傒修齊國政,連五家之兵,設輕重魚鹽之利,以贍貧窮,祿賢能,齊人皆說。
  26. 公羊高《春秋公羊傳·僖公》:﹝魯僖公四年﹞楚屈完來盟於師,盟於召陵。屈完者何?楚大夫也。何以不稱使?尊屈完也。曷為尊屈完?以當桓公也。其言盟於師、盟於召陵何?師在召陵也。師在召陵,則曷為再言盟?喜服楚也。何言乎喜服楚?楚有王者則後服,無王者則先叛。夷狄也,而亟病中國,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桓公救中國,而攘夷狄,卒帖荊,以此為王者之事也。其言來何?與桓為主也。前此者有事矣,後此者有事矣,則曷為獨於此焉?與桓公為主,序績也。
  27. 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八年》:﹝魯僖公二十八年﹞夏,四月,己巳,晉侯、齊師、宋師、秦師及楚人戰於城濮,楚師敗績……五月,癸丑,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蔡侯、鄭伯、衛子、莒子盟於踐土。
  28. 司馬遷《史記·秦本紀第五》:﹝秦穆公三十三年﹞當是時,晉文公喪尚未葬。太子襄公怒曰:「秦侮我孤,因喪破我滑。」遂墨衰絰,發兵遮秦兵於殽,擊之,大破秦軍,無一人得脫者。虜秦三將以歸。
  29. 司馬遷《史記·秦本紀第五》:﹝秦穆公三十七年﹞秦用由余謀伐戎王,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
  30. 左丘明《左傳·宣公十二年》:﹝魯宣公十二年﹞夏.六月.乙卯.晉荀林父帥師及楚子戰於邲.晉師敗績.
  31. 左丘明《左傳·成公十二年》:﹝魯成公十二年春﹞宋華元克合晉楚之成.
  32. 司馬遷《史記·楚世家第十》:﹝楚共王十六年﹞晉伐鄭。鄭告急,共王救鄭。與晉兵戰鄢陵,晉敗楚,射中共王目。
  33. 左丘明《左傳·襄公二十七年》:﹝襄公二十七年﹞秋.七月.辛巳.豹及諸侯之大夫盟於宋.
  34. 司馬遷《史記·呉太伯世家第一》:﹝呉王闔廬九年﹞呉王闔廬請伍子胥、孫武曰……二子對曰……闔廬從之,悉興師,與唐、蔡西伐楚,至於漢水。楚亦發兵拒呉,夾水陳。呉王闔廬弟夫槩欲戰,闔廬弗許。夫槩曰……遂以其部五千人襲冒楚,楚兵大敗,走。於是呉王遂縱兵追之。比至郢,五戰,楚五敗。楚昭王亡出郢,奔鄖……而呉兵遂入郢。
  35. 司馬遷《史記·呉太伯世家第一》:﹝呉王闔廬十九年﹞夏,呉伐越,越王句踐迎擊之槜李……呉師觀之,越因伐呉,敗之姑蘇,傷呉王闔廬指,軍卻七裏。呉王病傷而死。
  36. 司馬遷《史記·呉太伯世家第一》:﹝呉王夫差二年﹞呉王悉精兵以伐越,敗之夫椒,報姑蘇也。
  37. 司馬遷《史記·呉太伯世家第一》:﹝呉王夫差二十三年﹞十一月丁卯,越敗呉。越王句踐欲遷呉王夫差於甬東,予百家居之。呉王曰……遂自剄死。
  38. 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第十一》:﹝越王勾踐二十四年﹞句踐已平呉,乃以兵北渡淮,與齊、晉諸侯會於徐州,致貢於周……當是時,越兵橫行於江、淮東,諸侯畢賀,號稱霸王。
  39. 司馬遷《史記·趙世家第十三》:﹝趙襄子二十三年﹞三國攻晉陽,歲餘,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乃夜使相張孟同私於韓、魏。韓、魏與合謀,以三月丙戌,三國反滅知氏,共分其地。
  40. 司馬遷《史記·晉世家第九》:﹝晉哀公十八年﹞哀公卒,子幽公柳立。幽公之時,晉畏,反朝韓、趙、魏之君。獨有絳、曲沃,餘皆入三晉。
  41. 司馬遷《史記·魏世家第十四》:﹝魏文侯十六年﹞伐秦,築臨晉元裏。
  42. 司馬遷《史記·魏世家第十四》:﹝魏文侯十七年﹞伐中山,使子擊守之,趙倉唐傅之。
  43. 司馬遷《史記·魏世家第十四》:﹝魏文侯十七年﹞西攻秦,至鄭而還,築雒陰、合陽。
  44. 司馬光《資治通鑑·周紀一》:﹝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
  45. 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第二》:﹝齊康公十九年﹞田常曾孫田和始為諸侯。
  46. 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第二》:﹝齊康公二十六年﹞康公卒,呂氏遂絕其祀。田氏卒有齊國,為齊威王,彊於天下。
  47. 司馬遷《史記·秦本紀第五》:﹝秦孝公三年﹞衛鞅說孝公變法修刑,內務耕稼,外勸戰死之賞罰,孝公善之。甘龍、杜摯等弗然,相與爭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鞅為左庶長。
  48. 司馬遷《史記·魏世家第十四》:﹝魏惠王十七年﹞與秦戰元裏,秦取我少梁。圍趙邯鄲。﹝魏惠王十八年﹞拔邯鄲。趙請救於齊,齊使田忌、孫臏救趙,敗魏桂陵。
  49. 司馬遷《史記·趙世家第十三》:﹝趙肅侯四年﹞(應為六年)朝天子。
  50. 司馬遷《史記·秦本紀第五》:﹝秦孝公二十年﹞(應為十八年)諸侯畢賀。秦使公子少官率師會諸侯逢澤,朝天子。
  51. 司馬遷《史記·魏世家第十四》:﹝魏惠王三十年﹞(應為二十七年)魏伐趙,趙告急齊。
  52. 佚名《竹書紀年·魏紀》:﹝周顯王二十六年﹞穰疪帥師及鄭孔夜戰於梁赫,鄭師敗逋。
  53. 司馬遷《史記·魏世家第十四》:﹝魏惠王三十年﹞(應為二十八年)……齊宣王用孫子計,救趙擊魏。魏遂大興師,使龐涓將,而令太子申為上將軍……太子果與齊人戰,敗於馬陵。齊虜魏太子申,殺將軍涓,軍遂大破。
  54. 司馬遷《史記·秦本紀第五》:﹝秦孝公二十二年﹞衛鞅擊魏……封鞅為列侯,號商君。
  55. 司馬遷《史記·秦本紀第五》:﹝秦惠文王七年﹞……韓、趙、魏、燕、齊帥匈奴共攻秦。秦使庶長疾與戰修魚,虜其將申差,敗趙公子渴、韓太子奐,斬首八萬二千。
  56. 司馬遷《史記·燕召公世家第四》:﹝燕王子之三年﹞國大亂,百姓恫恐……孟軻謂齊王曰……王因令章子將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衆以伐燕。士卒不戰,城門不閉,燕君噲死,齊大勝。
  57. 司馬光《資治通鑑·周紀三》:﹝周赧王八年﹞趙武靈王……於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騎射焉。
  58. 司馬遷《史記·秦本紀第五》:﹝秦昭襄王十一年﹞齊、韓、魏、趙、宋、中山五國共攻秦,至鹽氏而還。秦與韓、魏河北及封陵以和。
  59. 司馬光《資治通鑑·第四卷》:﹝周赧王二十九年﹞齊湣王起兵伐之,民散,城不守。宋王奔魏,死於溫。
  60. 司馬遷《史記·趙世家第十三》:﹝趙惠文王十四年﹞相國樂毅將趙、秦、韓、魏、燕攻齊,取靈丘……﹝趙惠文王十五年﹞……趙與韓、魏、秦共擊齊,齊王敗走,燕獨深入,取臨菑。
  61. 劉向《戰國策·卷十三齊策六》:燕攻齊,取七十餘城,唯莒、即墨不下。
  62. 司馬光《資治通鑑·第四卷》:﹝周赧王三十五年﹞……又使司馬錯發隴西兵,因蜀攻楚黔中,拔之。楚獻漢北及上庸地。
  63. 司馬遷《史記·秦本紀第五》:﹝秦昭襄王二十八年﹞二十八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鄢、鄧。
  64. 司馬遷《史記·楚世家第十》:﹝楚頃襄王二十一年﹞秦將白起遂拔我郢,燒先王墓夷陵。楚襄王兵散,遂不復戰,東北保於陳城。
  65. 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第二十四》:於是懷石,遂自汨羅以死。
  66. 司馬遷《史記·田單列傳 第二十二》:田單乃收城中得千餘牛,為絳繒衣,畫以五彩龍文,束兵刃於其角,而灌脂束葦於尾,燒其端。鑿城數十穴,夜縱牛,壯士五千人隨其後。牛尾熱,怒而奔燕軍,燕軍夜大驚。牛尾炬火光明炫燿,燕軍視之皆龍文,所觸盡死傷。五千人因銜枚擊之,而城中鼓譟從之,老弱皆擊銅器為聲,聲動天地。燕軍大駭,敗走。齊人遂夷殺其將騎劫。燕軍擾亂奔走,齊人追亡逐北,所過城邑皆畔燕而歸田單,兵日益多,乘勝,燕日敗亡,卒至河上,而齊七十餘城皆復為齊。
  67. 司馬遷《史記·范睢蔡澤列傳第十九》:當是時,昭王已立三十六年……范睢乃上書曰……於是秦昭王大說,乃謝王稽,使以傳車召范睢……因進曰……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
  68. 司馬遷《史記·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秦昭王四十五年﹞伐韓之野王。野王降秦,上黨道絕。其守馮亭與民謀曰:「鄭道已絕,韓必不可得為民。秦兵日進,韓不能應,不如以上黨歸趙……」因使人報趙……﹝秦昭王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長王齕攻韓,取上黨。上黨民走趙……趙使廉頗將。
  69. 司馬遷《史記·秦本紀第五》:﹝秦昭王四十七年﹞……秦使武安君白起擊,大破趙於長平,四十餘萬盡殺之。
  70. 司馬遷《史記·魏世家第十四》:﹝魏安釐王二十年﹞秦圍邯鄲,信陵君無忌矯奪將軍晉鄙兵以救趙,趙得全。
  71. 司馬遷《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第十六》:於是平原君從之,得敢死之士三千人。李同遂與三千人赴秦軍,秦軍為之卻三十里。亦會楚、魏救至,秦兵遂罷,邯鄲復存。
  72. 司馬遷《史記·春申君列傳第十八》:春申君為楚相四年……五年,圍邯鄲。邯鄲告急於楚,楚使春申君將兵往救之,秦兵亦去,春申君歸。
  73. 司馬遷《史記·魏公子列傳第十七》:﹝魏安釐王三十年﹞公子使使遍告諸侯。諸侯聞公子將,各遣將將兵救魏。公子率五國之兵破秦軍於河外,走蒙驁。遂乘勝逐秦軍至函谷關,抑秦兵,秦兵不敢出。
  74. 司馬遷《史記·周本紀第四》:﹝周赧王五十九年﹞秦取韓陽城負黍,西周恐,倍秦,與諸侯約從,將天下銳師出伊闕攻秦,令秦無得通陽城。秦昭王怒,使將軍摎攻西周。西周君犇秦,頓首受罪,盡獻其邑三十六,口三萬。秦受其獻,歸其君於周。周君、王赧卒,周民遂東亡。秦取九鼎寶器,而遷西周公於憚狐。
  75. 司馬遷《史記·秦本紀第五》:﹝秦昭襄王元年﹞東周君與諸侯謀秦,秦使相國呂不韋誅之,盡入其國。
  76.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第六》:﹝始皇帝六年﹞韓、魏、趙、衛、楚共擊秦,取壽陵。秦出兵,五國兵罷。
  77. 司馬遷《史記·楚世家第十》:﹝楚考烈王二十二年﹞與諸侯共伐秦,不利而去。楚東徙都壽春,命曰郢。
  78.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第六》:﹝始皇帝十七年﹞內史騰攻韓,得韓王安,盡納其地,以其地為郡,命曰潁川。
  79.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第六》:﹝始皇帝十九年﹞王翦、羌瘣盡定取趙地東陽,得趙王……趙公子嘉率其宗數百人之代,自立為代王。
  80.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第六》:﹝始皇帝二十二年﹞王賁攻魏,引河溝灌大梁,大梁城壞,其王請降,盡取其地。
  81.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第六》:﹝始皇帝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荊,破荊軍,昌平君死,項燕遂自殺。
  82.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第六》:﹝始皇帝二十五年﹞大興兵,使王賁將,攻燕遼東,得燕王喜。還攻代,虜代王嘉。王翦遂定荊江南地;降越君,置會稽郡。
  83.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第六》:﹝始皇帝二十六年﹞齊王建與其相後勝發兵守其西界,不通秦。秦使將軍王賁從燕南攻齊,得齊王建。
  84.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第六》:﹝始皇帝二十六年﹞……秦王初並天下……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
  85.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第六》:﹝始皇帝二十八年﹞始皇東行郡縣,上鄒嶧山。立石,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風雨暴至,休於樹下,因封其樹為五大夫。禪梁父。刻所立石,其辭曰……
  86. 司馬光《資治通鑑·秦紀二》:﹝始皇帝三十三年﹞……始皇乃遣將軍蒙恬發兵三十萬人,北伐匈奴。﹝始皇帝三十四年﹞……蒙恬斥逐匈奴,收河南地為四十四縣。
  87.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第六》:﹝始皇帝三十三年﹞丞相李斯曰:「……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制曰:「可。」
  88.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第六》:﹝始皇帝三十五年﹞……侯生盧生相與謀曰……於是乃亡去。始皇聞亡,乃大怒曰……於是使御史悉案問諸生,諸生傳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皆阬之咸陽,使天下知之,以懲後。
  89.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第六》:﹝始皇帝三十七年﹞癸丑,始皇出遊……至平原津而病……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
  90.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第六》:﹝始皇帝三十七年﹞……趙高……乃與公子胡亥、丞相斯陰謀破去始皇所封書賜公子扶蘇者,而更詐為丞相斯受始皇遺詔沙丘,立子胡亥為太子。更為書賜公子扶蘇、蒙恬,數以罪,賜死。
  91.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第六》:﹝秦二世元年﹞……秋,七月,陽城人陳勝、陽夏人吳廣起兵於蘄。是時,發閭左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因天下之愁怨,乃殺將尉,召令徒屬曰……眾皆從之。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壇而盟,稱大楚;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攻大澤鄉,拔之。收而攻蘄,蘄下。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攻銍、酇、苦、柘、譙,皆下之。
  92. 司馬光《資治通鑑·秦紀三》:﹝秦二世二年﹞……下去疾、斯、劫吏,案責他罪。去疾、劫自殺,獨李斯就獄。二世以屬趙高治之,責斯與子由謀反狀,皆收捕宗族、賓客。趙高治斯,榜掠千餘,不勝痛,自誣服。斯所以不死者,自負其辯,有功,實無反心,欲上書自陳,幸二世寤而赦之。乃從獄中上書曰……書上,趙高使吏棄去不奏,曰:「囚安得上書!」趙高使其客十餘輩詐為御史、謁者、侍中,更往覆訊斯,斯更以其實對,輒使人復榜之。後二世使人驗斯,斯以為如前,終不更言。辭服,奏當上。二世喜曰:「微趙君,幾為丞相所賣!」及二世所使案三川守由者至,則楚兵已擊殺之。使者來,會職責相下吏,高皆妄為反辭以相傅會,遂具斯五刑,論腰斬咸陽市。斯出獄,與其中子俱執……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二世乃以趙高為丞相,事無大小皆決焉。
  93. 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第七》:項羽已殺卿子冠軍,威震楚國,名聞諸侯。乃遣當陽君、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救鉅鹿……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於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
  94. 班固《漢書·高帝紀上》:﹝漢王元年﹞冬十月……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封皇帝璽符節,降枳道旁。諸將或言誅秦王,沛公曰:「始懷王遣我,固以能寬容,且人已服降,殺之不祥。」乃以屬吏。遂西入咸陽。
  95. 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第七》:項王使人致命懷王……乃尊懷王為義帝。
  96. 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第七》:項王自立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
  97. 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第七》:項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故立沛公為漢王。
  98. 班固《漢書·高帝紀上》:﹝漢王元年﹞夏四月……韓信為治粟都尉,亦亡去,蕭何追還之,因薦於漢王……於是漢王齊戒設壇場,拜信為大將軍,問以計策……漢王大說,遂聽信策,部署諸將……﹝漢王元年﹞五月,漢王引兵從故道出襲雍。雍王邯迎擊漢陳倉,雍兵敗,還走。
  99. 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第七》:﹝漢王二年﹞四月,漢皆已入彭城……項王乃西從蕭,晨擊漢軍而東,至彭城,日中,大破漢軍。漢軍皆走,相隨入穀、泗水,殺漢卒十餘萬人。
  100. 班固《漢書·高帝紀上》:﹝漢王四年﹞春二月……立韓信為齊王。
  101. 班固《漢書·高帝紀上》:﹝漢王五年﹞十二月,圍羽垓下。羽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知盡得楚地,羽與數百騎走,是以兵大敗。
  102. 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第七》:﹝漢王五年﹞於是項王乃上馬騎……直夜潰圍南出,馳走……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乃自刎而死。

引用今籍

  1. Trumbull White. The War in the East: Japan, China, and Corea. A Complete History of the War. P. W. Ziegler & Company. 1895年: 583頁.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