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EG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动态影像专家小组(英语: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简称MPEG)为一源自ISO与IEC等国际组织的工作小组,用以制定影音压缩及传输的规格标准。MPEG的官方正式命名为ISO/IEC JTC 1/SC 29/WG 11 – Coding of moving pictures and audio (ISO/IEC Joint Technical Committee 1, Subcommittee 29, Working Group 11)。

MPEG相关标准

到目前为止,已有以下和视频相关的标准:

  • MPEG-1:第一个官方的视频音讯压缩标准,随后在Video CD中被采用,其中的音讯压缩的第三级(MPEG-1 Layer 3)简称MP3,成为比较流行的音讯压缩格式。
  • MPEG-2:广播质量的视频、音讯和传输协议。被用于无线数位电视-ATSCDVB以及ISDB、数字卫星电视(例如DirecTV)、数字有线电视信号,以及DVD视频光盘技术中。
  • MPEG-3:原本目标是为高清晰度电视HDTV)设计,随后发现MPEG-2已足够HDTV应用,故MPEG-3的研发便中止。
  • MPEG-4:2003年发布的视频压缩标准,主要是扩展MPEG-1、MPEG-2等标准以支持视频/音讯对象(video/audio "objects")的编码、3D内容、低比特率编码(low bitrate encoding)和数位版权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其中第10部分由ISO/IEC和ITU-T联合发布,称为H.264/MPEG-4 Part 10
  • MPEG-7:MPEG-7并不是一个视频压缩标准,它是一个多媒体内容的描述标准。
  • MPEG-21:MPEG-21是一个正在制定中的标准,它的目标是为未来多媒体的应用提供一个完整的平台。

MPEG工作原理

MPEG(通常指MPEG-1)影像编码是基于变换的有损压缩。光学信号线经过采样形成视频信号,视频信号基本的单位叫做,一个帧就是一个独立的图像,然后被分割成小块做变换编码,然后量化,最后进行熵编码。请参见MPEG-1

MPEG-1MPEG-2MPEG-4实际上采用了的动量估计动量补偿技术。在利用了动量补偿(图像)中,被编码的是经过动量补偿的参考帧与目前图像的差。与传统影像编码技术不同,MPEG并不是每格影像进行压缩,而是以一秒时段作为单位,将时段内的每一格影像做比较,由于一般视频内容都是背景变化小、主体变化大,MPEG技术就应用这个特点,以一幅影像为主图,其余影像格只记录参考资料及变化数据,更有效记录动态影像。从MPEG-1到MPEG-4,其核心技术仍然离不开这个原理,之间的分别主要在于比较的过程和分析的复杂性等。

MPEG只规定比特流的格式与解码精确度(即规定解码的方法),而任何人可依照MPEG标准以不同方式实现编码器(程序)。除了可减少因编码专利造成的商业利益纠纷外,MPEG标准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不同的编码器所产生的比特流可被其他解码器正确的解码,只要此比特流符合标准。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