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重定向CO2
二氧化碳
IUPAC名
Carbon dioxide
二氧化碳
别名 碳酸气 (carbonic acid gas)
碳酸酐 (carbonic anhydride)
carbonic oxide
氧化碳 (carbon oxide)
氧化碳(IV) [carbon(IV) oxide]
干冰 (dry ice,固态)
识别
CAS号 124-38-9  ✓
PubChem 280
ChemSpider 274
SMILES
InChI
UN编号 1013
EINECS 204-696-9
RTECS FF6400000
性质
化学式 CO2
摩尔质量 44.0095 g·mol⁻¹
外观 无色无味气体
密度 1.6g/cm3(固), 1.98g/L(气,0℃,1atm)
熔点 -78 °C(194.7 K)(昇华)
沸点 -57 °C(216.6 K)(在518.5kPa下)
溶解性 1.45 g/L(25℃,100KPa)
pKa1 6.35(H2CO3,下同)
pKa2 10.33
折光度n
D
1.1120
黏度 0.07 cP(−78 °C)
偶极矩 0
结构
分子构型 直线型
危险性
NFPA 704
0
1
0
 
热力学
ΔfHmo298K -393.51 kJ/mol
So298K 213.6 J·K-1·mol-1
相关物质
相关氧化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三碳一氧化二碳三氧化碳
附加数据页
结构和属性 折射率介电系数
热力学数据 相变数据、固、液、气性质
光谱数据 UV-VisIRNMRMS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一般条件(25 ℃,100 kPa)下。

二氧化碳IUPAC名:carbon dioxide分子式CO2)是空气中常见的化合物,由两个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通过极性共价键连接而成。空气中有微量的二氧化碳,约占0.04%。二氧化碳略溶于中,可以与反应形成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

在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是sp杂化轨道与氧原子成。碳原子的两个sp杂化轨道分别与两个氧原子生成两个σ键。碳原子上两个没有参加杂化(杂化)的p轨道与成键的sp杂化轨道成90°的直角,并同氧原子的p轨道分别发生重叠,故缩短了碳氧键的间距。

二氧化碳平均约占大气体积的400ppm,不过每年因为人为的排放增加,比率还在逐步上升。2019年5月大气二氧化碳月均浓度超过415ppm,为过去80万年来最高[1][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随季节变化,这主要是由于植物生长的季节性变化而导致的。当春夏季来临时,植物由于更多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其含量便随之减少;反之,当秋冬季来临时,植物不但光合作用效率降低,反而更多地制造二氧化碳,其含量便随之上升。

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不助燃[注 1]、不可燃的气体。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一种。

电解二氧化碳[3]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与相似,均是难电离的物质。

常温条件下,在充满的集气瓶中通强电, 可发现以下的化学反应:

在高温特殊条件下,二氧化碳能被完全电解。

物理与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略溶于水,少部分二氧化碳会和水反应,产生碳酸,溶解比例大约为1:1(体积比)。

二氧化碳略微溶于

二氧化碳的相图

二氧化碳是无色的。在低浓度时,二氧化碳气体是无味的,但在较高浓度时会有酸性气味,它可造成窒息和刺激。当吸入浓度比大气层平常浓度高很多的二氧化碳时,它可以产生一种酸的味道让鼻子和喉咙产生刺痛感,气体溶解在黏膜和唾液中,产生了碳酸。这种感觉像喝下碳酸饮料。在标准的温度压力下,二氧化碳的密度大约是1.98 kg/m3,是空气的1.5倍。二氧化碳用两个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以双键组成。-78.51 °C或-109.3 °F时,二氧化碳会凝华,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是十分普遍的,一般用作冷冻,于1825年由法国化学家阿德里安-让-皮埃尔·蒂洛勒尔首次发现。另一种形式的固态二氧化碳是非晶玻璃般的形式,称为卡博尼亚(carboni),二氧化碳可以存在于一个玻璃态,类似于硅(石英玻璃)和锗。但是卡博尼亚玻璃不稳定,如果恢复正常压力就会变回原状。

二氧化碳通常是由燃烧有机化合物细胞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等所产生,植物在有阳光的情况下吸取二氧化碳,在其叶绿体内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碳水化合物和氧气,氧气可供其他生物进行呼吸作用,这种循环称为碳循环(carbon cycle)。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之一,它允许可见光自由通过,但会吸收红外线与紫外线,这可以把来自太阳的热能锁起来,不让其流失,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多,热量更难流失,地球的平均气温也会随之上升,这种情况称为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的固体状态是干冰。干冰在室温下会直接升华为气体。二氧化碳需加压到5.1倍大气压力才会以液态存在。

CO2的有关超临界物性参数:

  • 临界温度:Tc = 304.2K
  • 临界压力:Pc = 7.38MP
  • 临界体积:Vc = 94cm3/mol
  • 临界密度:ρc = 0.468g/cm3
  • 压缩因子:Z = 0.274

化学反应

二氧化碳是一种酸性气体,因此可以跟反应。例如二氧化碳跟氢氧化钠反应:

当二氧化碳过量,则会转化为碳酸氢钠

亦会跟氢氧化钙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如果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沉淀会重新溶解,因为碳酸钙会转化为可溶的碳酸氢钙

有机反应

二氧化碳可以跟格氏试剂反应,生成比原本试剂多一个碳的羧酸盐。该羧酸盐经过处理后可得到羧酸,是一个很重要的有机反应。

历史

在17世纪,法兰德斯化学家海尔蒙特发现在密封容器内燃烧木炭,剩下的气体的密度比原来的气体更高。

1750年代,苏格兰物理学家约瑟夫·布莱克又对二氧化碳有更进一步的研究:石灰石加热或加入酸后会产生一种它称为“固定空气”的气体。

液化二氧化碳首次(在高温压力)在1823年制成。最早描述固体二氧化碳是由蒂洛勒尔(Thilorier)在1834年开设了压力容器的液体二氧化碳,才发现,冷却所产生的快速蒸发的液体产生了“雪”,即固体二氧化碳。

制备与检验

制备

在实验室中通常以碳酸盐加酸制备二氧化碳,例如以碳酸钙(一般使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因为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太过剧烈,不便于收集)与稀盐酸(避免盐酸中的HCl挥发出来影响CO2的纯度)反应,并以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在工业上是以高温加热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分解产生二氧化碳:(1atm,摄氏700度以上)

检验

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会产生白色的碳酸钙沉淀,使石灰水变浑浊:

如先加热水并收集产生的气体,然后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这样效果更好。其他气体(如二氧化硫)也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从而干扰检测。但二氧化硫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而二氧化碳气体则不具有气味,籍此可通过物理方法鉴别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水溶液呈弱酸性,能够让红色的酚酞试液变成无色。

用途

  • 二氧化碳可注入饮料中,增加压力,使饮料中带有气泡,增加饮用时的口感,像汽水啤酒均为此类的例子。
  • 固态的二氧化碳(或干冰)在常温下会升华,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用在急速的食品冷冻。
  • 二氧化碳的重量比空气重,不助燃,因此许多灭火器都透过产生二氧化碳,利用其特性灭火。而二氧化碳灭火器是直接用液化的二氧化碳灭火,除上述特性外,更有灭火后不会留下固体残留物的优点。
  • 二氧化碳也可用作焊接用的保护气体,其保护效果不如其他惰性气体(如),但价格相对便宜许多。
  • 二氧化碳激光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激光来源。
  •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碳源,可以用作植物温室的气体肥料和水草缸水族箱的肥料。
  • 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合成淀粉[4]
  • 二氧化碳可用来酿酒,二氧化碳气体创造一个缺氧的环境,有助于防止细菌在葡萄生长。
  • 二氧化碳可控制pH值,游泳池加入二氧化碳以控制pH值,加入二氧化碳从而保持pH值不上升。
  • 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碱工业和制糖工业。
  • 二氧化碳可用于塑料行业的发泡剂。
  • 二氧化碳可用于杀菌、灭菌,填充于密封罐用以保存食物。
  • 二氧化碳可用于动力能源:轮胎(汽车重机车自行车)充气;BB弹空气枪抛绳枪;穿线器(管子乐)。
  • 干冰可以用于人造雨、舞台的烟雾效果、食品行业、美食的特殊效果等。
  • 干冰可以用于清理核工业设备及印刷工业的版辊等。
  • 干冰可以用于汽车、轮船、航空、太空与电子工业。

大气层

截至2019年5月,地球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曾一度超过415 ppm(百万分之415或0.0415%)[5][6]。2000至2009年间的浓度增长率为每年2.0 ppm,且逐年加速。[7][8]目前的浓度比工业化之前的280 ppm浓度高得多,而人为因素是导致二氧化碳浓度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9]释放出的二氧化碳中,57%进入大气层,其余的则进入海洋,造成海洋酸化

多达四成的地面二氧化碳排放是由于火山爆发。据估计,每年火山爆发释放约130-230万公吨(145-255万)二氧化碳到大气中。温泉等也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超过火山爆发排放量130倍以上:2018年全球排放量为365.7亿公吨。

安全性

因为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所以在低漥处的浓度较高。以人工凿井或挖孔桩时,若通风不良则会造成井底的人员窒息。CO2的正常含量是0.04%,当CO2的浓度达1%会使人感到气闷、头昏、心悸,达到4%~5%时人会感到气喘、头痛、眩晕,而达到10%的时候,会使人体机能严重混乱,使人丧失知觉、神志不清、呼吸停止而死亡。[10] 应避免之物质:

  • 各种金属粉尘(例如):当悬浮在二氧化碳中易点燃而爆炸。[11]
  • 水:会形成碳酸

二氧化碳中毒

二氧化碳中毒是人吸入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所出现的昏迷及脑缺氧情况,一般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1%时,人即有轻度中毒反应;当超过3%时,开始出现呼吸困难;超过6%时,就会深度中毒甚至死亡

即使是低于1%的二氧化碳浓度也对人有影响。美国规定工作场所二氧化碳浓度的八小时平均不可以超过0.5%(5000 ppm)。[12]在这个浓度下,国际空间站的人员出现了头痛、嗜睡、迟钝,易怒、睡眠中断的症状。[13]动物实验表明,连续八周暴露在这种条件下会导致骨密度下降和肾脏钙化。[14]还有研究表明,即使是0.1%(1000 ppm)的浓度,暴露2.5小时即可显著降低认知能力,可能和二氧化碳增加脑血流有关。[15]在办公室白领中的研究表明,和500 ppm的情况相比,二氧化碳浓度1000 ppm时白领的活动量和信息使用能力都有降低。[16]

症状

中毒主要症状有:头痛、头愫晕、耳鸣、气急、胸闷、乏力、心跳加快,面颊发绀、烦躁、谵妄、呼吸困难,如情况持续,就会出现嗜睡、淡漠、昏迷、反射消失、瞳孔散大、大小便失禁、血压下降甚至死亡。

抢救

  • 打开门窗、通风孔,抢救者才可进入。将病人救出后,在空气新鲜处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吸氧(避免高压、高流量、高浓度给氧,以免呼吸中枢更为抑制),开始1~2L/分,随病人呼吸好转逐渐增大给氧量(4--5L/分),以至采用高压氧治疗。(最好是纯氧)
  • 吸入兴奋剂:多种兴奋剂交替、联合使用,如洛贝林、山梗菜碱等。
  • 防止脑和肺水肿:应用脱水剂、激素,限制液量和速度,吸入钠的分量亦应限制。
  • 对症治疗:给予多种维生素、细胞色素C、能量合剂、高渗糖,以防感染。
  • 抢救同时要留意有没有其他有毒气体存在,如一氧化碳(CO)等。

参见

注释

  1. 二氧化碳虽不助燃,但活性比碳大的金属(如)会和二氧化碳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置换二氧化碳中的碳原子。

参考文献

  1. 二氧化碳 4 月浓度为 80 萬年来最高. www.solidot.org. [2018-06-02]. 
  2. Carbon Dioxide in the Atmosphere Hits Record High Monthly Average. The Keeling Curve. 2018-05-02 [2018-06-02] (美国英语). 
  3. 斯坦福大学开发出新电解技术促进二氧化碳的转化、利用. 
  4. Tao Cai. Cell-free chemoenzymatic starch synthesis from carbon dioxide. SCIENCE. 2021, 373 (6562): 1523-1527. doi:10.1126/science.abh4049. 
  5. Carbon dioxide passes symbolic mark. BBC. 10 May 2013 [10 May 2013]. 
  6. 在夏威夷茂纳洛亚火山測量之空氣中二氣化碳濃度紀錄曲線(1958年至今). 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 at UC San Diego. [20 Aug 2019]. 
  7. Carbon Budget 2009 Highlights, globalcarbonproject.org, [2012-11-02] 
  8. Etheridge, D. M.; L. P. Steele, R. L. Langenfelds, R. J. Francey, J.-M. Barnola, V. I. Morgan.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changes in atmospheric CO2 over the last 1000 years from air in Antarctic ice and firn.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996, 101 (D2): 4115–4128. Bibcode:1996JGR...101.4115E. ISSN 0148-0227. doi:10.1029/95JD03410. 
  9.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第2版,ISBN 978-7-5320-8481-4 第109、112页
  10. 存档副本 (PDF). [2015-11-03]. 
  11. Exposure Limits for Carbon Dioxide Gas – CO2 Limits. InspectAPedia.com. [2020-04-29]. 
  12. Law J.; Watkins S.; Alexander, D. In-Flight Carbon Dioxide Exposures and Related Symptoms: Associations, Susceptibility and Operational Implications (PDF). NASA Technical Report. 2010,. TP–2010–216126 [2014-08-26]. 
  13. Schaefer, K. E.; Douglas, W. H.; Messier, A. A.; Shea, M. L.; Gohman, P. A. Effect of prolonged exposure to 0.5% CO2 on kidney calcification and ultrastructure of lungs. Undersea Biomedical Research. 1979,. 6 Suppl: S155–161. ISSN 0093-5387. PMID 505623. 
  14. Satish, Usha; Mendell, Mark J.; Shekhar, Krishnamurthy; Hotchi, Toshifumi; Sullivan, Douglas; Streufert, Siegfried; Fisk, William J. Is CO2 an indoor pollutant? Direct effects of low-to-moderate CO2 concentrations on human decision-making performance.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2012-12, 120 (12): 1671–1677. ISSN 1552-9924. PMC 3548274可免费查阅. PMID 23008272. doi:10.1289/ehp.1104789. 
  15. Allen, Joseph G.; MacNaughton, Piers; Satish, Usha; Santanam, Suresh; Vallarino, Jose; Spengler, John D. Associations of Cognitive Function Scores with Carbon Dioxide, Ventilation, an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Exposures in Office Workers: A Controlled Exposure Study of Green and Conventional Office Environments.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2016-06, 124 (6): 805–812. ISSN 1552-9924. PMC 4892924可免费查阅. PMID 26502459. doi:10.1289/ehp.151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