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唐使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遣唐使
假名けんとうし
平文式罗马字Kentōshi

遣唐使为7至9世纪时日本派遣往唐朝的官方使节,成为华夏文化在日本传播达到极盛时期的载体。

大阪遣唐使船复制品

遣唐使的派遣

遣唐使的航路

遣唐使延续了过往日本遣隋使前往中国担任使节的传统。首任遣唐使是公元630年的犬上御田锹。此后日本陆续都有使节派遣往唐朝达十多回合,直到894年由菅原道真建议废止后再没有继续。中间时间长达200多年。使唐文化及佛教文化在日本的广泛传播作出重大贡献。

遣唐使的派遣目的,除了与唐朝表示友好、以及把先进的唐朝制度及文化吸收输入以外,亦包括搜集朝鲜半岛东亚地区的情报。 遣唐使的派遣不一定只有一位使节前往。而当有多于一人参与之时,会区分“大使”及“副使”,有时还有位于大使上的押使。而随遣唐使被派遣往唐朝的,亦包括有留学生僧人。每次出海,都有400-500人乘坐4艘船渡海。遣唐使船一行人在出发前,都会带同船舳先到大坂住吉住吉大社,祈求住吉大神保祐海上安全。之后,整船人从住吉津开始出发,经住吉细江前往大坂湾,再去到难波津。经过濑户内海到达福冈那津,再前往玄界滩。过去日本与朝鲜半岛国家友好之时,会在朝鲜半岛北岸登陆,然后经陆路进入唐朝。但自从日本与新罗交恶之后,改为由海路直接前往中国。由于当时日本的航海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在大海航行的遣唐一行经常遇到海难。

遣唐使列表

关于日本遣唐使的回数,藤家礼之助认为共12次。此为正式发遣且实际入唐的遣唐使总次数,不含送唐客使(送唐使归国)或极有可能并未渡唐的日本使节,即第1次舒明天皇二年(630)遣唐使于唐太宗贞观中入唐,至第12次仁明天皇承和五年(838)遣唐使于唐文宗时最后一次入唐。

东野治之王勇根据大使的任命记载,认为共20回。

18次以发遣次数计,去除日本诏令停止的天平十八年(746)与宽平六年(894)。前一次停止于李林甫专权时[1]。后一次停止于晚唐景福二年(893)昭宗时,入唐僧中瓘[2]托唐商致书日本朝廷,备言“大唐凋敝”之状[3],次年菅原道真上《请令诸公卿议定遣唐使进止状》,日本解除遣唐使任命。

16次以实际渡海次数计,在18次的基础上去除未出发的天平宝字五年(761)与同六年两次,其时唐朝尚在平定安史之乱的尾声中。

15次以实际入唐回数计,在16次的基础上去除天平宝字三年(759)因唐朝安史之乱滞留渤海、未能完成使命的日本遣唐使。

14次在15回的基础上,去除遣唐大使被蛮族所戮、日本未持节入唐的齐明天皇五年(659)一次。

以上诸说未有定论,旧时教科书以15回为多见。

次数 出发年 归国年 大使 副使 其他派遣者 船数 备考
1 舒明2年
(630年)
舒明4年
(632年)
犬上御田锹 药师惠日   (唐太宗贞观四年~六年)
唐使高表仁赴日,
归国
2 白雉4年
(653年)
白雉5年
(654年)
吉士长丹、
高田根麻吕
吉士驹、
扫守小麻吕
道昭
定惠
2 (唐高宗永徽三年~四年)
第2船在赴唐朝途中遭难
3 白雉5年
(654年)
齐明元年
(655年)
高向玄理(押使)、
河边麻吕
药师惠日 2 (唐高宗永徽四年~五年)
高向玄理在回国途中死于唐朝境内
4 齐明5年
(659年)
齐明7年
(661年)
坂合部石布 津守吉祥 伊吉博德 2 (唐高宗显庆四年~六年)
第1船在赴唐途中漂流南海岛屿,坂合部石布为当地人杀害
5 天智4年
(665年)
天智6年
(667年)
(送唐客使)守大石 坂合部石积、
吉士岐弥、
吉士针间
(唐高宗麟德二年~乾封二年)
送唐使刘德高归国。唐使法聪赴日
(6) 天智6年
(667年)
天智7年
(668年)
(送唐客使)伊吉博德   (唐高宗乾封二年~总章元年)
送唐使法聪归国。不知是否出发赴唐
7 天智8年
(669年)
不明 河内鲸     (唐高宗总章二年)
第5次至第7次可能在驻留百济中与唐军交涉
8 大宝2年
(702年)
庆云元年
(704年)
粟田真人(执节使)、
高桥笠间
坂合部大分 山上忆良道慈 4 (武周长安二年~四年)
9 养老元年
(717年)
养老2年
(718年)
多治比县守(押使)、
大伴山守
藤原马养 阿倍仲麻吕
吉备真备
玄昉
井真成
4 (唐玄宗开元五年~六年)
10 天平5年
(733年)
天平7年
(735年)
多治比广成 中臣名代 平群广成
大伴古麻吕
4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二十三年)
归途中第3船遇风浪,平群广成漂流崑仑国。天平11年(739年)10月27日归国。第4船遇风未归
(11) 天平18年
(746年)
- 石上乙麻吕   - (唐玄宗天宝五年)
停止
12 天平胜宝4年
(752年)
天平胜宝6年
(754年)
藤原清河 吉备真备
大伴古麻吕
  4 (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十三年)
鉴真赴日。第1船在归途遭遇风浪沉没,藤原清河与阿倍仲麻吕未归
13 天平宝字3年
(759年)
天平宝字5年
(761年)
高元度(迎入唐大使使)、
内藏全成(判官)
1 (唐肃宗乾元二年~上元二年)
渤海路入唐,因安史之乱的发生未果。内藏全成自渤海路归国
(14) 天平宝字5年
(761年)
- 仲石伴 石上宅嗣
藤原田麻吕
    (唐肃宗上元二年)
因船破损,停止出发
(15) 天平宝字6年
(762年)
- 中臣鹰主(送唐客使) 高丽广山   (唐肃宗宝应元年)
送唐使沈惟岳。未渡海
16 宝龟8年
(777年)
宝龟9年
(778年)
小野石根(持节副使) 大神末足(副使)   4 (唐代宗大历十二年~十三年)
大使佐伯今毛人称病不行。大伴益立、藤原鹰取两副使被撤换,改以小野石根为持节副使、大神末足为副使。第1船在归途中遭难,副使小野石根、唐使赵宝英死亡
17 宝龟10年
(779年)
天应元年
(781年)
布施清直(送唐客使) 多治比广成 2 (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唐德宗建中二年)
送唐使孙兴进归国
18 延历23年
(804年)
大同元年
(806年)10月
藤原葛野麿 石川道益 最澄
空海
橘逸势
灵仙
4 (唐德宗贞元二十年~唐宪宗元和元年)
石川道益在唐病没。赴唐途中,第3船在肥前松浦郡遭难
19 承和5年
(838年)
承和6年
(839年)
藤原常嗣 小野篁 圆仁 4 (唐文宗开成三年~四年)
承和3年、承和4年两次渡航失败。此后小野篁称病不行,被处流罪。归途中雇佣新罗船9只以归。第2船漂着南海之地,知乘船事菅原梶成回到大隅
(20) 宽平6年
(894年)
- 菅原道真 纪长谷雄     (唐昭宗乾宁元年)
停止派遣遣唐使。解除大使一职
  • 遣唐使次数有不同种说法本表采用20回说。
  • ()为未到达唐朝的遣唐使。

遣唐使停止

875年,发生黄巢之乱黄巢攻陷洛阳长安,建立大齐。齐虽然在短期间灭亡,但是唐的衰落已无可挽回。因此,宽平6年(894年)的派遣在遣唐大使菅原道真的建议下停止。此次的停止并非立即中止,道真等遣唐使预定者仍继续保有遣唐使的职位。但是,道真因昌泰之变而左迁,丧失大使职位。延喜7年(907年),唐灭亡,遣唐使走入历史。

遣唐使之外

其后唐宋之际,日本相国于940年(左相藤原仲平)、947年(左相藤原实赖)、953年(右相藤原师辅)曾三次致书信于吴越国王。

北宋时,日本僧人奝然来华,受到比遣唐使更高的礼遇。《宋史》云:“太宗召见奝然,存抚之甚厚,赐紫衣。于太平兴国寺,上闻其国王一姓传继,臣下皆世官。因叹息谓宰相曰:‘此岛夷耳,乃世祚遐久,其臣亦继袭不绝。此盖古之道也。’”

入宋僧在日本长保年间有寂照(俗名大江定基,1003年入北宋),日本延久年间有成寻(俗姓藤原,1072年入北宋)。

南宋有日本相国平清盛复借朝廷名义开展国家之间的贸易(1173年与南宋建交,其时宋孝宗在位)。

日本国与渤海国于公元727—922年之间存在正式国交,另有渤海遣日使

参看

延伸阅读

OCLC 1622199

脚注

  1. 李林甫逼杀大臣韦坚、皇甫惟明及李适之前后
  2. 在此十二年前曾向日本朝廷传达废太子高岳亲王(僧真如)的死讯,其时上距真如之死已逾十五年
  3. 各地军阀不逊,大臣以死纾难而皇帝不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