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俄占领外蒙古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苏俄占领外蒙古,又称苏俄出兵外蒙侵占外蒙等(见称呼段落),指1921年至1924期间外蒙古的历史。1921年2月3日,白军j入侵外蒙古,驱散北洋政府驻军西北军并短暂占领外蒙古,同年7月6日红军击溃白军并长期占领外蒙古。

这一时期,蒙古人民共和国迅速成立,蒙古民族主义现代思想形成,蒙古完全脱离中国影响并纳入苏俄的势力范围。

称呼

有些文献用不同措辞区分白俄军和红俄军的行动,而对红俄的称呼尤其繁多。

1952年台湾当局领导人幕僚机构国策顾问王云五写的史料,称“白俄/红俄占领外蒙[1]。蒋介石挂名的《苏俄在中国》(1956)在同一页内用“苏俄侵入/侵占外蒙”两个不同措辞[2]。大陆方面,吕一燃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在1999年编的史料选辑里,称呼区分为“俄国白匪入侵外蒙古”和“苏俄出兵外蒙古[3]。另有“苏联侵略外蒙”、“苏联干涉外蒙”的措辞,但这大多是立足于1911-1946年比较长的视角,而不是专指1921-24年[1][2]

俄罗斯称蒙古行动(俄语:Монгольская операция),蒙古国称俄国红军出兵蒙古(蒙古语:Улаан орос алан хядагч нараа Монголд илгээсэн нь

背景

1911年,在沙俄的干涉下,外蒙古宣布脱离大清独立,建立大蒙古国。1915年,中俄蒙三方签订《中俄蒙协约》,外蒙古放弃独立,而北洋政府承诺给予外蒙古高度自治权

1919年7月25日,苏俄政府发布《苏维埃俄国告蒙古自治政府及蒙古人民书》,阐明了苏维埃东方政策的一般原则,废除沙俄在蒙古的条约、协定和租让合同,建议与博格多格根政府建立平等的正式关系。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列宁认为:“在蒙古发动的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对世界革命特别重要。”[4]

1919年11月,北洋政府宣布外蒙古“取消自治”,废除《中俄蒙协约》,并出兵占领外蒙古,但在1921年2月被恩琴率领的白军击败。

出兵

1920年7月俄共 (布)中央西伯利亚局东方民族部在伊尔库茨克成立。下设的蒙古-西藏处。1921年2月,东方民族部改称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远东书记处。1921年2月10日,远东书记处做出决定:

“恩琴之占据蒙古, 对共产国际苏维埃俄国形成了失去其革命基础的威胁 。……日本建立了一条黑色缓冲带:滨海洲谢苗诺夫, 满洲有张作霖将军,蒙古有恩琴男爵,……摧毁这一缓冲地带,至少摧毁其蒙古一环,就是共产国际和苏维埃俄国的首要任务。” 1921年6月1日,在俄共 (布)远东局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外交人民委员部西伯利亚与远东全权代表库芬(Ф.И.Гапон)、苏俄工农红军第五集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和远东共和国政府四方代表的联席会议上,就是否出兵蒙古消灭恩琴男爵的亚洲师,产生了激烈分歧:

最终会议决议案: “(1)蒙古战役对于显示远东共和国和苏维埃俄国的力量 、对于保障我们的后方、作为反对张作霖的一种方法和培养中国和蒙古革命阶层都非常重要; (2)目的是彻底消灭恩琴 ……‘肃清’库伦和边境地区,并在这些地方建立蒙古民族政权; (3)政权必须是本民族的, 而不是苏维埃的,并以蒙古不独立,而与中国按联邦制方式建立自治为宗旨。”

1921年6月16日,俄共 (布)中央政治局批准了关于向蒙古派遣红军和远东共和国军队的指示。

苏俄工农红军第五集团军派出一支由康斯坦丁·奥古斯托维奇·纽曼格利高里·米哈伊洛维奇·切列米西诺夫率领的远征队与苏赫巴托的蒙古革命军一起于1921年6月28日在恰克图地区越过国界,7月5—6日远征部队未遇任何抵抗(恩琴在苏俄出兵前夕逃离)进占库伦。[5]

结果

1921年7月8日,由鲍道领导的“恰克图”临时政府迁入库伦,宣告政权转到了“人民政府”手中,只在君主立宪制的范围内形式上保留了博克多汗的地位。苏赫巴托成为军事部长,博克多汗的权力有限,成为象征性的元首。

11月5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和蒙古人民政府关于建立俄蒙友好关系的协定》(即《俄蒙修好条约》)在莫斯科签字。

参考文献

  1. 1.0 1.1 王云五,1952年5月26日,〈苏联侵逼外蒙古之经过〉,原刊物不详。收入秦孝仪 (编). 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編——对日抗战時期 第七编 战后中国(一).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 1981年9月: 691-693. 
  2. 2.0 2.1 蒋介石. 苏俄在中国. 1956: 89. 
  3. 吕一燃. 北洋政府时期的蒙古地区历史资料.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初版1999年,再版2014年. 目录页.
  4. Дашрэнцэн. Улаан орос алан хядагч нараа Монголд илгээсэн нь. Baabar.mn. [2019-10-26]. 
  5. 刘敬忠. 苏俄占领外蒙古及对华外交活动. 《史学月刊》.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