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遥光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萧遥光
性别
出生468年
逝世499年9月6日
南齐都城建康
国籍南齐
职业诸侯
活跃时期5世纪
亲属叔祖 齐高帝萧道成
父亲 始安靖王萧凤
叔 齐明帝萧鸾

萧遥光(468年—499年9月6日),字元晖南朝齐宗室,始安靖王萧凤之子、齐高帝萧道成之侄孙、齐明帝萧鸾之侄,齐帝萧宝卷的堂兄和托孤大臣之一。后起兵作乱图谋夺位,败亡。

早期仕途

萧遥光先天跛脚,萧凤去世后,齐高帝认为萧遥光不堪奉拜祭祀,想让萧遥光的弟弟袭爵,因太子萧赜(后来的齐武帝)劝谏,才由萧遥光袭爵。[1]萧遥光的三叔安陆王萧缅曾悲伤地对二哥萧鸾说,不担心萧遥光、萧遥欣萧遥昌兄弟数人不富贵,只担心自己看不到。[2]

初为员外郎,转给事郎、太孙洗马,转中书郎,[2]豫章内史。萧遥光的叔父西昌侯萧鸾辅政,萧遥光爱好天文,秘密劝进。隆昌元年(494年),除授骁骑将军、冠军将军、南东海太守,行南徐州事;仍除南彭城太守,将军如故;又除辅国将军、吴兴太守。[1]

辅助明帝

494年,萧鸾想废掉皇帝萧昭业,问萧遥光的意见,萧遥光表示支持。萧鸾每次有大的诛杀赏赐,萧遥光都会参与预谋。[1][2][3]

萧鸾辅政后,萧遥光与萧遥欣都参与朝政。同年七月,萧鸾杀萧昭业,追废其为郁林王,另立萧昭业之弟新安王萧昭文为帝。八月,除授萧遥光冠军将军、南蛮校尉、西平中郎长史、南郡太守。萧遥光虽然屡次被授予地方官职,但都不曾去地方赴任。[1]当月,萧鸾以萧遥欣为兖州刺史。[3]

高帝子江夏王萧锋曾见萧鸾,萧鸾说萧遥光有才力可以委任,萧锋答:“遥光之于殿下,犹如殿下之于高皇,卫宗庙、安社稷之事确实可以托付于他。”萧鸾失色。[3][4]

十月,萧鸾再废萧昭文为海陵王,自立为帝,是为明帝,改年号为建武。十一月,以萧遥光为持节、都督扬南徐二州诸军事、前将军、扬州刺史。[5]皇子晋安王萧宝义为南徐州刺史,因萧宝义残疾,实际上仍以萧遥光领事。[6]当月,萧遥欣调任荆州刺史,萧遥昌亦出镇豫州,明帝在便殿秘密设宴,萧遥光也在座,明帝惨然对萧遥欣曰:“昭王(萧缅)说‘不担心你们兄弟不富贵,却来不及看到’,如何!”于是忍不住悲恸,都呜咽,连侍者也泪如雨下。萧遥光请求解南徐州都督职,获准。明帝因诸子年幼,长子萧宝义又残疾,故以诸侄任要职,以萧遥光居中,萧遥欣坐镇上流。[3][7][8]二年(一作三年),进萧遥光号抚军将军,[2]加散骑常侍,给鼓吹。[1]

萧遥光好吏事,处事分明,也颇多惨害。[1][2]曾让手下沈瑀押送民夫,速度很快,民夫也没有怨言,萧遥光对同使者说:“你为何不学沈瑀所为?”于是令沈瑀专知州狱事。沈瑀奉明帝命令整治湖熟县方山埭道路,拦截路人修路,有扬州书佐秘密路过,诈称是州使,不肯修路,被沈瑀处以鞭刑三十(一作四十)。书佐回去找萧遥光告状,萧遥光说:“沈瑀必不会枉对汝用鞭刑。”并查明了真相。[9][10]在任内,萧遥光引明山宾为行参军,[11]裴邃为参军,[12][13]庾于陵为行参军兼记室。[14]崔慰祖历任萧遥光属下墨曹行参军、刑狱、兼记室,萧遥光爱下棋,数次召他下棋,但崔慰祖不善言辞,非朔望日不与他相见。[15]萧遥光还召张率为主簿、贾渊为谘议,但二人都没有去。[16]萧遥光在蒋山南为儒学家吴苞立馆,学者都归附吴苞。[17][18]建武初年,明帝下诏求异士,萧遥光表荐秘书丞王暕、候官令王僧孺[19]王暕被除授骠骑从事中郎,[20][21][22]王僧孺被除授仪曹郎。[23]

尚书令王晏是齐明帝篡位的功臣之一。明帝即位后,王晏自认为对新朝有功,又做了尚书令,位居朝臣首位,因此对事情多数专断裁决。在内外重要的职位,都任用自己亲近的人,因此常和明帝在用人方面出现争执,明帝开始嫌恶他。明帝登基之初萧遥光就劝明帝诛杀王晏。明帝说:“王晏于我有功,且未有罪。”萧遥光说:“王晏尚不能效忠武帝,安能效忠陛下。”明帝默然变色。[8][24][25]建武四年(497年),齐明帝诛杀王晏,并牵连到其他大臣。

太子萧宝卷不好学,只爱游玩,朝议令蔡仲熊为他讲礼,还未讲到一半,萧遥光从容说:“文义之事是士大夫作为伎艺要求官的罢了,皇太子用讲吗?”明帝以为然,于是停讲。[2]

南齐永泰元年(498年),萧遥光以本官为大将军,给油络车。当年,明帝生病,因此忌惮高帝、武帝的子孙,于是想杀尽他们。他询问萧遥光的意见,萧遥光认为应该按顺序杀死他们。萧遥光因跛脚不能同朝议事,明帝曾命他乘舆从望贤门入殿,常与明帝屏退他人闲谈良久,明帝索要香火,呜咽哭泣,次日必诛杀他人。恰逢明帝病势突然非常严重,气绝了又苏醒。数次入内侍疾的萧遥光于是施行杀戮诸侯王的计划。正月二十五日,萧遥光杀了河东王萧铉、临贺王萧子岳、西阳王萧子文、永阳王萧子峻、南康王萧子琳、衡阳王萧子珉、湘东王萧子建、南郡王萧子夏、桂阳王萧昭粲、巴陵王萧昭秀,于是杀尽了高帝、武帝、文惠太子萧长懋的儿子们。[1][2]明帝指使萧遥光、临川王萧子晋、武帝孙竟陵王萧昭胄、太尉陈显达、尚书令徐孝嗣、右仆射沈文季、尚书沈渊沈约王亮奏萧铉等罪行请求诛杀,又不认同,众人再奏,才认同。[8][26]

四月,会稽太守王敬则起兵作乱,声称拥立高帝孙南康县侯萧子恪。萧子恪出逃不知所在。萧遥光因而又劝明帝尽诛高帝、武帝诸孙,明帝敕萧昭胄等六十余人入永福省,令太医煮椒二斛,并命办数十具棺材,对舍人沈徽孚说:“等椒熟了就同时赐死。”期待在三更杀死他们。明帝暂时睡下,主书单景隽请求依旨杀死诸侯,沈徽孚坚持要再看形势。三更天,萧子恪赤脚跑到建阳门,明帝惊醒,得到沈徽孚、单景隽的回答,抚床说:“遥光几误人事。”于是哭着与萧子恪相见,赐诸侯饭菜,还任萧子恪为太子中庶子。[8][24]萧遥光告诉明帝担心正领军北伐的陈显达为变,想追回陈显达军,因王敬则很快被平定,此事未果。[27][28][29]

八月三十日,明帝在正福殿驾崩。遗诏内外政事可以委托徐孝嗣、萧遥光、右将军萧坦之、右仆射江祏、侍中江祀(江氏兄弟都是明帝表弟)及卫尉刘暄(明帝内弟)等人。[30]遗诏加萧遥光侍中、中书令,给扶(给予扶侍之人,古时君主赐给大臣的一种礼遇),[1][2]称“内外众事,无大小委徐孝嗣、遥光、坦之、江祏”。[5][8][31][32]

辅助东昏侯

太子萧宝卷即位,改年号永元。五月,给萧遥光班剑二十人,以本号开府仪同三司[1][29][31][33]

萧遥光多猜忌之心,有人送他鞋子,他以为是讽刺自己,因而十分责难对方。刘绘给他写笺:“智不及葵。”[34]他也认为刘绘是忤逆自己。[2]

这时,萧遥光等六位辅政大臣专权,每天轮流下达敕命,人称“六贵”。雍州刺史萧衍闻之,对从舅张弘策说,政出多门是乱象,只有在雍州才能避祸,可做西伯侯,只担心弟弟们在京城遇害,需要与兄长益州刺史萧懿一起想办法。后来萧懿罢益州刺史,行郢州刺史事,萧衍又派张弘策对他说天下形势,将政局比作晋惠帝时,说萧遥光想要做司马伦,形迹已现,但他是个跛子,没有登基的道理,且性格很猜忌狭隘,徒取乱机;并预言六贵不久都将败亡。[29][35][36]

萧遥光谘议刘沨为萧遥光心腹,朝野依附他的人很多,刘沨为避祸请求出为丹阳丞。萧遥光以素来礼待的萧衍之弟萧畅代为谘议参军,领录事。[37]

因萧宝卷失德,江祏图谋废帝,立萧宝卷胞弟江夏王萧宝玄。刘暄与萧宝玄有隙,不与江祏同谋,想另立萧宝卷另一胞弟建安王萧宝寅。江祏又找萧遥光密谋,萧遥光自以为年长,想自立为帝,暗示江祏。[30]江祀也认为年少的皇帝难保,劝江祏立萧遥光。[1][2]江祏、江祀秘密劝吏部郎谢朓拥戴萧遥光,说萧宝玄年少,如果不堪大任就不便再行废立,而萧遥光年长,当皇帝符合人望;此举不是为了富贵,是为了安国家。萧遥光又遣刘沨秘密致意于谢朓,想以为自己一党,谢朓自认为受恩于明帝,不认同刘沨,没有回答。萧遥光以谢朓兼知卫尉事,谢朓害怕被牵连,以江祏之谋告诉太子右卫率左兴盛,左兴盛不敢说出去。谢朓又对刘暄说:“始安一旦南面(登基),则刘沨、刘晏(萧遥光城局参军)处在卿现在的地位,只当卿是反复人。”刘暄假装吃惊,骑马告诉萧遥光和江祏。萧遥光想出谢朓于东阳郡,但因谢朓常轻视江祏,江祏设计欲除之,他已得知谢朓把自己的图谋告诉了左兴盛,就将谢朓泄密给左兴盛的事告诉萧遥光,萧遥光大怒,发敕书抓捕谢朓付廷尉,与徐孝嗣、江祏、刘暄等连名弹劾谢朓“扇动内外,妄贬乘舆,窃论宫禁,间谤亲贤,轻议朝宰”,[38]于是谢朓死于狱中。[39][40]二江又秘密对萧坦之说欲立萧遥光,萧坦之说:“明帝取天下已非次,天下人至今不服。今若复作此事,恐四海瓦解。我不敢言。”并借丧母之机回家。[24][29]

刘暄认为如果萧遥光登基,自己就失去身为皇帝舅舅的尊荣,不肯认同江祏所议,导致江祏迟疑久不决。萧遥光大怒,遣左右黄昙庆刺刘暄于青溪桥,但黄昙庆见刘暄随从队伍多,不敢发作,却被刘暄察觉,于是刘暄揭发江祏所谋,萧宝卷命收捕江祏、江祀兄弟,皆杀之。[24][29][30]

作乱败亡

先前萧遥昌在寿春去世,他在豫州的部曲都归属于萧遥光。萧遥光曾回城,风将其仪伞吹得飘出城外。萧遥光想篡位,自立为帝,与萧遥欣秘密呼应。萧遥光密谋举兵占据东府,让萧遥欣从江陵火速发兵,正要发作,萧遥欣却病死了。江祏被诛时,萧宝卷召萧遥光入殿,告以江祏之罪。萧遥光害怕,回到中书省就装疯号哭,从此称病不去中书省履职。而护送萧遥欣丧车到武进下葬的众多荆州部众也在东府前渚暂停。[1][2][29]

萧宝卷诛杀江祏后,担心萧遥光不安,想转他为司徒让他回府,召他入内谕旨。萧遥光害怕被杀,收集荆、豫二州部曲聚集在东府门,众人惊异不知他想做什么。萧遥光占据东府,[31][33]召亲信刘沨、刘晏、中兵参军曹树生等,声言讨伐刘暄,[30]萧畅正色拒不从命,还说到萧遥光之前一年曾暴得精神病,很久才痊愈,如今是又要复发了,叫左右急忙喊医生给萧遥光诊脉。萧遥光厉声说:“谘议想作怪啊!”叱责他出去。须臾刘沨入内,萧畅对他说:“公昔年的风疾如今又复发了。”刘沨说:“卿视今夕处分,为什么说这话。”萧遥光夜间遣数百人杀进东冶(建康城东的炼铁处)释放囚犯,从尚方(兵工厂)夺取兵器,又召骁骑将军垣历生。垣历生应召到,与刘沨都劝萧遥光率城内兵趁夜攻台城(中央机构所在地),用车载芦苇火烧城门,说“公只要乘舆随后,天下反掌可得。”但萧遥光有疑心不敢出兵。天稍亮,他才着戎装登城行赏赐,垣历生又劝他出军,他还是不肯,希望台城内部自己生变。[1][2][29]刘沨、垣历生都抚膺道:“如今想做贼却坐守此城,今年要被公连累灭族了。”[37]

萧遥光又派人去劫持萧坦之,萧坦之裸身跳墙从东冶到南渡进入台城,路遇游逻主颜端,被擒,萧坦之说萧遥光反了,颜端不信,亲自前往小街得知情况,就把马给萧坦之,一同入台城,[24]途经新亭,又收编了未被萧遥光劫持的大约二百人,都持有兵器,于是从西掖门入殿。[2]萧遥光又派三百人去沈文季家欲劫持沈文季为都督,但沈文季也已入台城。[29][41][42]

四更,主书冯元嗣叩北掖门,说萧遥光反了,殿内有所准备。天亮后,禁卫军也稍稍聚集,台城中众人原本惶惑,在徐孝嗣奉诏入台城后也开始安心。[41][43]时任左将军的沈约也骑马入西掖门,担心自己被认为萧遥光同党,不肯穿戎装,穿着朱衣入内。[2]于是尚书符遥光口述萧遥光罪状,[44]萧宝卷下令戒严并赦免京城囚徒。徐孝嗣以下屯卫宫城。萧坦之奉命假节督六军讨伐萧遥光,[31][33]屯湘宫寺,[24]镇军司马曹虎屯青溪大桥中,[45][46]左兴盛屯东府东篱门,三面围东城,火烧司徒府。萧遥光遣垣历生从西门出战,禁卫军屡败,军主桑天爱被杀。[1][2][29]

萧遥光起兵之时,在城内抓住沈文季兄子抚军长史沈昭略。这时萧遥光又逼萧畅入东府,萧畅与沈昭略偷偷出南门渡淮水逃入台城,[41][47]萧遥光军士气大损。垣历生从南门出战,弃槊投降曹虎,被杀。[48][49]萧遥光知其被擒,大怒,在坐具上跳起,命杀垣历生的儿子。晚上,禁卫军射火箭烧东府东北角楼,夜间攻克。萧遥光回到小斋,穿上衣服和帢帽坐着,点亮蜡烛照自己,关上一重重房门,令部下拒敌,左右都逃出屋。禁卫军军主刘国宝、时当伯等先入,萧遥光听见外兵到了,吹灭烛火,匍匐躲在床下,禁卫军破门而入,在黑暗中拽出萧遥光,斩之,[1][2][29][31][50]传其首级。[33]

萧遥光举事才四天就败亡了。败亡当夜有月蚀,显红色,[51]有识者认为月是大臣,月蚀是必灭之道。他败亡前,城内人都梦见群蛇沿着城四出,互相说着都觉得是异事。官军入城,烧尽房屋。[2]司马端时为府佐、掌书记,为曹虎所获,曹虎呵斥他离开,他却自认为受萧遥光厚恩,甘愿被杀,说:“死生有命也,君见事不捷,就把义师当作贼军。”被曹虎解送台城,被直阁骁骑将军徐世檦所杀(一作曹虎释放了他,他被官兵所杀)。[52]萧遥光起兵时,有人劝当时已因精神病不参与州务的扬州治中别驾陆闲离去,陆闲说自己是属吏,无处逃死,最终与其次子陆绛也因被牵连被擒,徐孝嗣称陆闲没有参与,但徐世檦仍杀死陆闲,陆绛乞求代父而死,亲挡兵刃,也遇害。[11][53][54][55]荆州中兵参军刘山阳副将潘绍想响应,西部郎司马夏侯详喊他议事,斩之。[56]裴邃回到寿阳[12][13]东府被攻破前一天,崔慰祖还在城内,刘沨说:“卿有老母,应该出去。”命守门者放他出城。崔慰祖去宫门自首,被囚禁于尚方,病死。[15][16]刘沨逃回家中静坐,其弟度支郎刘溓也逃亡,遇到刘沨,刘沨说:“我为人作吏,不避死,你可离开,别和我一起死。”刘溓答:“之前若没遇到兄长,也就在草间苟免了,如今已经相逢,何忍独生。”于是用衣带和哥哥的衣带打结,一同被杀。[29]何胤闻之,叹服称美。萧遥光谘议参军柳叔夜左右扶柳叔夜上马,想一起逃亡,柳叔夜答:“吾已许始安以死,岂可负之。”于是自杀。[37]此外,名士崔庆远等也因参与萧遥光之乱而伏诛。[2]

范元琰曾被征为曹虎参军,没有前去。当时萧遥光对徐孝嗣说:“曹虎参军岂是礼贤之职。”欲聘为西曹书佐,但因他自己败亡了,此事不果,时人以为憾。[18]

小将马仙琕也参与平定萧遥光。[57]萧宝卷下诏敛葬萧遥光尸首,赦免萧遥光诸子,而以堂弟江陵公萧宝览为始安王,奉靖王后。追赠桑天爱辅国将军、梁州刺史[12]赏赐平定萧遥光之功,以徐孝嗣为司空,加沈文季镇军将军,萧坦之为尚书右仆射、丹阳尹,刘暄为领军将军,曹虎为散骑常侍、右卫将军。[29]并复以萧宝义为都督扬南徐二州军事、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持节。[7]加封蒋侯神为相国[31]陆闲长子后军行参军陆厥被父亲连累,本也被囚禁于尚方,萧宝卷不久就下赦令,陆厥遗憾父亲未能等到赦令,悲痛而死。[16][54]

萧遥光年幼时坚贞端方,明帝倾心待他,萧宝卷还是孩童时,明帝让他与萧遥光同住,萧宝卷呼萧遥光为安兄,很有恩情。萧遥光被诛后,萧宝卷登旧宫土山望东府,怆然呼道:“安兄!”且呜咽,左右不忍视。[2]

萧遥光所纳妾阮令嬴被萧宝卷没入宫中,后来萧衍称帝,史称梁武帝,又纳她为采女,生下萧绎梁元帝[58][59]

江祏、萧遥光伏诛后,萧宝卷愈发无所忌惮,日夜在后堂骑马,鼓噪为乐[31][33];制局监茹法珍梅虫儿等开始专权。[60]然而先前对抗萧遥光的臣子陆续被萧宝卷处决;萧遥光死后才二十多天,萧宝卷便诛杀萧坦之[2][24];后萧宝卷又赐徐孝嗣沈文季沈昭略毒酒,沈昭略骂徐孝嗣无才而有如今的结局,徐孝嗣面不改色对沈昭略说:“始安事,吾欲以门应之,贤叔若同,无今日之恨。”[43]

评价

  • 《南史》论曰:明帝取之以非道,遥光济之以残酷,其卒至颠仆,所谓“亦以此终”者也。[2]

轶闻

建武初年,萧遥光造庙,截东安寺屋为庙垣,截房梁时出现了水,像泪一样。永元元年,有童谣说:“洋洋千里流,流翣东城头。乌马乌皮袴,三更相告诉。脚跛不得起,误杀老姥子。”千里流指江祏,东城、跛脚都指萧遥光,“乌马乌皮袴,三更相告诉”指垣历生着黑袴褶夜间投奔之,老姥子指“孝”字,意指徐孝嗣。[61]

先前,东阳女子娄逞女扮男装,粗通围棋,懂文章大义,与公卿交游遍,官至扬州议曹从事,事发被明帝迫令回乡。娄逞才穿上妇人衣服离去。此事中,女人想做男人,却事泄,被视为王敬则、萧遥光、陈显达、崔慧景等作乱的征兆。[28]

注释及参考文献

  1.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南齐书》卷四十五
  2.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南史》卷四十一
  3. 3.0 3.1 3.2 3.3 《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九
  4. 《南史》卷四十三
  5. 5.0 5.1 《南齐书》卷六
  6. 《南史》卷四十四
  7. 7.0 7.1 《南齐书》卷五十
  8. 8.0 8.1 8.2 8.3 8.4 《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一
  9. 《梁书》卷五十三
  10. 《南史》卷七十
  11. 11.0 11.1 《梁书》卷二十七
  12. 12.0 12.1 12.2 《梁书》卷二十八
  13. 13.0 13.1 《南史》卷五十八
  14. 《梁书》卷四十九
  15. 15.0 15.1 《南史》卷七十二
  16. 16.0 16.1 16.2 《南齐书》卷五十二
  17. 《南齐书》卷五十四
  18. 18.0 18.1 《南史》卷七十六
  19. s:上明帝表荐王暕王僧孺
  20. 《梁书》卷二十一
  21. 《梁书》卷三十三
  22. 《南史》卷二十二
  23. 《南史》卷五十九
  24.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南齐书》卷四十二
  25. 《南史》卷二十四
  26. 《南齐书》卷三十五
  27. 《南齐书》卷二十六
  28. 28.0 28.1 《南史》卷四十五
  29. 29.00 29.01 29.02 29.03 29.04 29.05 29.06 29.07 29.08 29.09 29.10 29.11 《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二
  30. 30.0 30.1 30.2 30.3 《南史》卷四十七
  31.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南史》卷五
  32. 沈约《为齐明帝遗诏》
  33. 33.0 33.1 33.2 33.3 33.4 《南齐书》卷七
  34. s:与始安王遥光笺
  35. 《梁书》卷一
  36. 《南史》卷六
  37. 37.0 37.1 37.2 《南史》卷七十三
  38. s:诛谢朓启
  39. 《南齐书》卷四十七
  40. 《南史》卷一十九
  41. 41.0 41.1 41.2 《南齐书》卷四十四
  42. 《南史》卷三十七
  43. 43.0 43.1 《南史》卷一十五
  44. s:讨始安王遥光符
  45. 《南齐书》卷三十
  46. 《南史》卷四十六
  47. 《梁书》卷二十二
  48. 《南齐书》卷二十八
  49. 《南史》卷二十五
  50. 《魏书》卷九十八
  51. 《南齐书》卷一十二
  52. 《南史》卷七十一
  53. 《南齐书》卷五十五
  54. 54.0 54.1 《南史》卷四十八
  55. 江总《梁故度支尚书陆君诔》
  56. 《梁书》卷十
  57. 《梁书》卷一十七
  58. 《梁书》卷七
  59. 《南史》卷一十二
  60. 《南史》卷七十七
  61. 《南齐书》卷一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