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贝纳迪诺县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加利福尼亚州圣贝纳迪诺县
地图
加利福尼亚州圣贝纳迪诺县地图
圣贝纳迪诺县于加利福尼亚州内的地理位置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地图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地理位置
统计资料
成立时间1853
县治圣贝纳迪诺
最大城市圣贝纳迪诺
面积
 - 全部

20,105平方英里(52,070平方千米)
 - 陆地20,052平方英里(51,930平方千米)
 - 水域53平方英里(140平方千米)
人口
 - 2010年

2,035,210人
 - 密度33人/km²
网站www.sbcounty.gov
“圣贝纳迪诺县”的各地常用别名
中国内地圣贝纳迪诺县
中国台湾圣伯纳迪诺郡
港澳圣班纳甸奴县
美国圣伯纳丁诺县

圣贝纳迪诺县(英语:San Bernardino County)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东南部的一个县[1],东邻内华达州亚利桑那州,东界科罗拉多河。面积52,073平方公里,是美国本土面积最大的县(排除被称为“自治市镇”的阿拉斯加州次级行政区划不计)。圣贝纳迪诺郡比美国九个面积最小的州份还要大,而且还要比美国面积最小的四个州份的面积加起来还要大。

根据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显示,圣贝纳迪诺郡共有人口1,709,434人,而2010年人口普查则显示其人口为2,035,210人。圣贝纳迪诺郡的县治圣贝纳迪诺。圣贝纳迪诺郡设立于1853年,其县名由来是为了纪念天主教圣人锡耶纳的贝纳迪诺[2]

圣伯那迪诺郡与隔邻的河滨郡共同组成所谓的内陆帝国(Inland Empire,当地简称I.E.,华侨时称“爱伊”),是一个位于南加州内陆地区、约有4百万人口的都会区,也是南加第二大的都会区。

历史

1893年芝加哥哥伦布纪念博览会中的地圣贝纳迪诺县园艺展

于1810年5月20日,弗朗西斯科·杜米兹神父 将这里命名为“圣贝纳迪诺”,全因该日是天主教圣人锡耶纳的贝纳迪诺的纪念日。[3]

圣贝纳迪诺县成立于1853年,分离自洛杉矶县。于1893年,部分圣贝纳迪诺县的土地被割予里弗赛德县

一个位于南加州,为冰雪所覆盖的高峰亦拥有“圣贝纳迪诺”这个名字,而这个名字则是由方济各会士起的,以纪念锡耶纳的贝纳迪诺,并且圣贝纳迪诺山亦位于圣贝纳迪诺县内。[2]

地理

圣贝纳迪诺县是内陆帝国的其中一部分。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圣贝纳迪诺县的面积为20,105平方英里(52,070平方千米),其中有20,052平方英里(51,930平方千米),即99.7%为陆地;53平方英里(140平方千米),即3%为水域。[4]

圣贝纳迪诺县的面积稍微比新泽西州康涅狄格州特拉华州罗得岛州的总面积大,是美国本土面积最大的县。圣贝纳迪诺县是南加州内唯一一个与两个州(内华达州亚利桑那州)相邻的县,并且是加州两个与两个州相邻的县之一(另外一个是加州的莫多克县,与俄勒冈州和内华达州相邻)。

人口统计

历史人口数
调查年 人口
1900年27,929
1910年56,706103.0%
1920年73,40129.4%
1930年133,90082.4%
1940年161,10820.3%
1950年281,64274.8%
1960年503,59178.8%
1970年684,07235.8%
1980年895,01630.8%
1990年1,418,38058.5%
2000年1,709,43420.5%
2010年2,035,21019.1%

2010年

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圣贝纳迪诺县拥有2,035,210居民。圣贝纳迪诺县的人口是由1,153,161(56.7%)白人、181,862(8.9%)黑人、22,689 (1.1%)原住民、128,603 (6.3%)亚洲人、6,870(0.3%)太平洋岛民、439,661(21.6%)其他种族和102,364(5.0%)混血构成。圣贝纳迪诺县总共拥有1,001,145(49.2%)西班牙裔拉丁美洲人[5]

2000年

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6],圣贝纳迪诺县拥有1,709,434居民、528,594住户和404,374家庭。[7]。其人口密度为每平方英里85居民(每平方公里33居民)。圣贝纳迪诺县拥有601,369间房屋单位,其密度为每平方英里30间(每平方公里12间)。圣贝纳迪诺县的人口是由58.9%白人、9.1%黑人、1.2%原住民、4.7%亚洲人、0.3%太平洋岛民、20.8%其他种族和5.0%混血构成。而西班牙裔拉丁美洲人占了人口39.2%。而在58.9%白人当中,有8.3%为德国人、5.5%英国人和5.1%爱尔兰人。于1,709,434居民当中,有66.1%母语为英语、27.7%为西班牙语以及1.1%为他加禄语[8]

在528,594住户中,有43.7%拥有一个或以上的儿童(18岁以下)、55.8%为夫妻、14.8%为单亲家庭、而有23.5%为非家庭。其中18.4%住户为独居,6.6%为同居长者。平均每户有3.2人,而平均每个家庭则有3.6人。在1,709,434居民中,有32.3%为18岁以下、10.3%为18至24岁、30.2%为25至44岁、18.7%为45至64岁以及8.6%为65岁以上。人口的年龄中位数为30岁,而每100个女性就有99.6个男性。每100个成年女性(18岁以上)就有97.2个成年男性。[9]

在圣贝纳迪诺县的流浪者人数由2002年的5,270人增长至2007年的7,331人,于两年间增加了39%。[10]

圣贝纳迪诺县的住户收入中位数为$42,066,而家庭收入中位数则为$46,574。男性的收入中位数为$37,025,而女性的收入中位数则为$27,993。圣贝纳迪诺县的人均收入为$16,856。约12.6%家庭和15.80%人口在贫穷线以下。[9]

次级行政区

圣伯那迪诺郡下辖有24个建制(Incorporated)的郡辖市与许多未建制的乡镇等级社群,郡内也涵盖有多个国家公园或国立保留区等的特殊地区。

建制市
自治体(市/镇) 成立年份 区域 人口(2018)
阿德兰托(Adelanto) 1970 胜利谷 34,160
苹果谷(Apple Valley) 1988 胜利谷 73,508
巴斯托(Barstow) 1947 高漠 23,972
大熊湖(Big Bear Lake) 1981 埃伊 5,281
奇诺(Chino) 1910 埃伊 91,583
奇诺岗/奇诺丘(Chino Hills) 1991 埃伊 83,447
科尔顿(Colton) 1887 埃伊 54,741
方塔纳(Fontana) 1952 埃伊 213,739
大露台(Grand Terrace) 1978 埃伊 12,584
希斯皮里亚(Hesperia) 1988 胜利谷 95,274
海兰/高地(Highland) 1987 埃伊 55,406
罗马琳达(Loma Linda) 1970 埃伊 24,382
蒙特克莱尔/蒙克拉(Montclair) 1956 埃伊 39,437
尼德尔斯(Needles) 1913 高漠 4,982
安大略/十道门/十个门(Ontario) 1891 埃伊 181,107
兰乔库卡蒙格/库卡蒙格牧场/牧场市(Rancho Cucamonga) 1977 埃伊 177,751
雷德兰兹/雷德兰斯/赤地(Redlands) 1888 埃伊 71,586
里亚托(Rialto) 1911 埃伊 103,440
圣贝纳迪诺(San Bernardino) 1854 埃伊 215,941
二十九棕榈村/廿九棕榈村(Twentynine Palms) 1987 莫伦戈盆地 26,418
阿普兰/上地(Upland) 1906 埃伊 77,000
维克多维尔/胜利城(Victorville) 1962 胜利谷 122,312
尤卡帕(Yucaipa) 1989 埃伊 53,682
丝兰谷(Yucca Valley) 1991 莫伦戈盆地 21,726

参考文献

  1. (英文)圣伯那迪诺郡政府
  2. 2.0 2.1 Van de Grift Sanchez, Nellie. Spanish and Indian place names of California: their meaning and their romance. 1914: 74. 
  3. San Bernardino, California Tourism. PlanetWare. [2009-09-16]. 
  4. Census 2000 U.S. Gazetteer Files: Counties. United States Census. [2011-02-13]. 
  5. "2010 Census P.L. 94-171 Summary File Data".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6. American FactFinder.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2008-01-31]. 
  7. (英文)Population Profile of the United States: 2000
  8. (英文)Census 2000 gateway
  9. 9.0 9.1 Resident Population Data: Population Change.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2010-12-23 [2010-12-23]. 
  10. Quan, Douglas. S.B. County steps up fight against homelessness. Press Enterprise. 2007-09-25 [2007-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