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江祏(5世纪—499年8月4日),弘业,济阳考城人,南朝齐高官。

家世

江祏是济阳考城人。祖父江遵,宁朔参军。父江德𬴊,司徒右长史。江祏年轻时就和姑母之子即自己的表兄萧鸾亲近如兄弟。[1][2]

仕途

南朝宋末年,江祏出仕,历任晋熙国常侍、萧鸾叔父齐王即后来的南朝齐开国之君齐高帝萧道成下属徐州西曹、员外郎、西昌侯萧鸾下属冠军参军、滠阳令、齐武帝子竟陵王萧子良下属征北参军,尚书水部郎。萧鸾任吴兴郡太守,以江祏为郡丞,加宣威将军。[1][2]

萧鸾侄萧遥欣年幼聪慧,萧鸾对江祏说:“遥欣虽年幼,观其神采,很有度量和才干,必成令器,未知年命如何。”[3]

江祏又历任庐陵王萧子卿中军功曹记室、安陆王萧子敬左军谘议,领录事,京兆太守,除授通直郎,补南徐州别驾。[1][2]与武帝弟南徐州刺史江夏王萧锋交好。[4]

武帝孙萧昭业年间,萧鸾辅政,引江祏为心腹。隆昌元年(494年正月至七月),江祏由正员郎补授丹阳丞、中书郎。萧鸾为骠骑将军,镇守东府,以江祏为谘议参军,领南平昌太守,[2]萧诔在东府省内当值。[1]萧鸾主政后,萧锋等藩王危惧,江祏曾对侍中王晏说:“江夏王有才行,也善于匿迹,教羊景之弹琴,羊景之出名了,而江夏王掩能于世,不仅仅是七弦而已,还有诸子百家。”萧锋闻言叹道:“江祏这是混沌画眉,想帮我,反而害我啊。寡人耽于声酒,爱好狗马,岂能再豪迈平生呢。”[4]

新安王萧昭文刚被立为新帝后,人情未服,江祏常对萧鸾说君臣大节,萧鸾看看四周而不说话。萧鸾肩胛上有红色的痣,秘而不宣,江祏劝他示人。晋寿太守王洪范任满回京,萧鸾露出痣给他看,说:“人们都说这是日月相。卿不要泄漏这话。”王洪范说:“公身上有日月之相,怎么能隐藏呢。应该对公卿说。”萧鸾大悦。这时直后张伯、尹瓒等多次密谋起事,江祏、萧诔忧虑却没有办法,每天晚上都推托有事外出。萧鸾商定了登基计划后,加江祏宁朔将军。[1][2]

萧鸾以录尚书事辅政,百官急忙到席,司徒左长史蔡约仍然穿着木屐。萧鸾对江祏说:“蔡氏本是礼度之门,故自可悦。”江祏说:“大将军有揖客,现在又看到了。”[5][6]

辅佐明帝

萧鸾被进封为宣城王,太史密奏图纬说“一号当得十四年”。江祏入内,萧鸾高兴地给江祏看,说:“得此复何所望。”萧鸾即位后,史称齐明帝。迁江祏守卫尉,将军如故。封安陆县侯,邑千户。萧鸾追尊其母为景皇后,江祏祖父江遵因是景皇后之父,赠金紫光禄大夫,江祏父江德𬴊因是萧鸾舅父,也被赠光禄大夫[1][2]

时任尚书令的王晏很忌惮吏部尚书谢瀹,对江祏说:“彼上人者,难为酬对。”[7]

建武二年(495年),江祏迁右卫将军,掌甲仗廉察。[1][2]与明帝侄扬州刺史始安王萧遥光及尚书令徐孝嗣在蒋山南、钟山下为儒学家吴苞立馆,学者都归附吴苞。[8][9]江祏招吴苞讲学。[10][11]明帝下诏令公卿推举士人,江祏上书荐前广阳令明山宾有能治理繁难事务的才干。明帝不重学,对江祏说:“听闻山宾不停地谈书不辍,怎堪做官呢?”于是不用。[12]

四年(497年),江祏转太子詹事。江祏身为外戚,处在亲要官职,势力冠绝当时。当年,北魏军南伐,明帝欲以妻弟西中郎长史刘暄雍州刺史。刘暄想在朝中当官,不愿做边远官员,于是去求江祏。江祏对明帝说:“以前有人给刘暄相面,说他得一州就会受挫,今让他做雍州刺史,万一相面者说中了呢?”明帝默然,不久召出镇石头城的萧衍,让他做雍州刺史。[13]远方有人给江祏送礼,诸王的名书和好物也为江祏所索取。但江祏家里很和睦,他待子侄也有恩意。[1][2]

后来明帝诛杀王晏,知道王晏堂弟司徒左长史王思远曾劝谏王晏注意时事变化,对江祏说:“王晏早用思远语,当不至此。”[7]

齐明帝因诸子尚年幼,倚仗侄子萧遥欣兄弟和外戚刘暄、江祏。[14]齐明帝病重,永泰元年(498年),转江祏为侍中中书令,出入殿省。七月,明帝崩,遗诏转江祏为右仆射,其弟卫尉江祀为侍中,刘暄为卫尉,“内外众事,无大小委徐孝嗣、遥光坦之、江祏。”[1][2][15][16][17]

顾命主政

明帝太子东昏侯萧宝卷即位,江祏参掌选事。齐明帝虽然让群臣顾命,但主要寄望于江祏兄弟。这时江祏兄弟轮流在殿内当值,什么事都要向他们禀报请示。[1][2]十月,诏萧坦之、江祏轮流在殿省当值,总监宿卫;又诏刘暄、江祏改在延明殿省当值。[16]

永元元年(499年),江祏领太子詹事。刘暄迁散骑常侍,右卫将军。江祏兄弟、刘暄及萧遥光、徐孝嗣、领军萧坦之六人作为明帝遗诏所定的辅政大臣,轮流下诏,时人呼为“六贵”。[1]八月,萧衍闻之,对从舅录事参军张弘策说:“一国三公犹不堪,况六贵同朝,势必相图,乱将作矣。避祸图福,莫不如在此州,但诸弟在都城,恐怕遭难,应当另外与益州(指他的兄长刺史萧懿)图之。”于是秘密与张弘策修武备,招聚骁勇数万。萧懿罢益州刺史,仍行郢州事,萧衍派张弘策对萧懿说:“今六贵比肩,人自画敕,争权睚眦,理相图灭。主上在东宫就没有好名声,轻慢接近左右,慓轻忍虐,怎肯委政诸公,虚坐主位!嫌忌积久,必大行诛戮。”并评价能主政的只有江、刘,但江祏“无断”,刘暄“弱而不才”,“六贵”不久都将败亡。[13][18][19]

江祏很推重散骑侍郎兼国子博士许懋,称他为“经史笥”。[20][21]

东昏侯稍想为所欲为,徐孝嗣不能制止,萧坦之有时反对,而江祏坚决阻止,东昏侯深恨他。[1]徐孝嗣劝江祏不要违逆皇帝,江祏说:“只要交给我,必无所忧。”东昏侯左右小人茹法珍梅虫儿、祝灵勇、东冶军人俞灵韵、右卫军人丰勇之等都为东昏侯所委任,江祏曾抑止他们,他们切齿恨他。[2][19]

东昏侯明显失德,江祏就商议要立皇帝的胞弟江夏王萧宝玄。刘暄与萧宝玄有隙,不与江祏同谋,想另立皇帝另一胞弟建安王萧宝寅。江祏又找萧遥光密谋,萧遥光自以为年长,想自立为帝,暗示江祏。江祀也认为年少的皇帝难保,劝江祏立萧遥光。[1][2]江祏也改变主意,与江祀秘密劝吏部郎谢朓拥戴萧遥光,说江夏王年少轻脱,不堪社稷,一旦立了他,又不可再行废立,始安王年长,登基不违背物望,拥戴他不是为了富贵,是为了安国家。[3]萧遥光以谢朓兼知卫尉事,谢朓害怕被牵连,以江祏之谋告诉太子右卫率左兴盛,左兴盛不敢说出去。谢朓又对刘暄说,一旦萧遥光登基,刘暄就地位不保,还会被认为反复之人。刘暄假装吃惊,骑马告诉江祏和萧遥光。萧遥光想出谢朓于东阳郡。之前,江祏拜访谢朓,谢朓说有一首诗,呼左右取来,又停了。江祏问其故,答“定复不急”,江祏认为是轻视自己。后来一次江祏及江祀、萧遥光党羽丹阳丞刘沨、城局参军刘晏都迎候谢朓,谢朓对江祏说“可谓带二江之双流”以为嘲弄。谢朓轻视江祏为人,江祏难堪,于是此时江祏设计构害他,坚决拒绝萧遥光的建议。他已得知谢朓把自己的图谋告诉了左兴盛,就将谢朓泄密给左兴盛的事告诉萧遥光,萧遥光大怒,发敕书抓捕谢朓付廷尉,与徐孝嗣、江祏、刘暄等连名弹劾谢朓“扇动内外,妄贬乘舆,窃论宫禁,间谤亲贤,轻议朝宰”,[22]于是谢朓死于狱中。[23][24]

江氏兄弟又秘密对萧坦之说欲立萧遥光,萧坦之说:“明帝取天下已非次,天下人至今不服。今若复作此事,恐四海瓦解。我不敢言。”[3]并借丧母之机回家。刘暄认为如果萧遥光登基,自己就失去身为皇帝舅舅的尊荣,不肯认同江祏所议,导致江祏迟疑久不决。萧遥光大怒,派人刺杀刘暄,却被刘暄察觉,于是刘暄揭发江祏所谋,东昏侯命收捕江祏、江祀兄弟。当时是七月,当天,江祀在内殿当值,怀疑有异,遣信使报告江祏:“刘暄似有异谋,今作何计?”江祏说:“正应当静以镇之罢了。”不久东昏侯召江祏入见,留在中书省。先前,直斋袁文旷平定会稽太守王敬则之乱有功应当封赏,江祏不肯。东昏侯命袁文旷逮捕江祏,袁文旷用刀环撞江祏的心口,说:“还能夺我的封赏吗?”当天,江祏、江祀都被杀。[1][2][16][25]

江祀的弟弟江禧娶刘沨妹,所以刘沨和江祏兄弟交好。[26]江禧早卒,有子江𫷷,十二岁,闻之,对家人说:“伯父已经如此,无心独存。”投井而死。[1]刘暄听闻江祏等死了,睡梦中大惊,跳到屋外,问左右:抓我的人到了吗?久后心神安定,回家坐下,大悲道:“不是感念江氏,我就要痛自己了!”[19]徐孝嗣也心怀忧恐,但没有表露。[21]

江祏身负重任却不忘财利,论者因此非议他。[2]

江祏主政时,很是推荐提拔奉朝请江革,用为太子詹事府丞,认为江革才堪经国,令他参掌机务,诏诰文檄都托他写。江革遮掩形迹,外人不知。江祏被诛,宾客都牵连获罪,唯有江革因有智得免。[21][27]

东昏侯召萧遥光入殿,告以江祏之罪,萧遥光害怕,回到中书省就装疯号哭,从此称病不复入台城。东昏侯担忧萧遥光不自安,欲转他为司徒让他回府,召他入宫谕旨。萧遥光害怕被杀,起兵作乱,败亡。[3][25]此后,东昏侯左右捉刀、应敕之徒都恣横用事,时人谓之“刀敕”。[16][19][28][29]

永元元年有童谣说:“洋洋千里流,流翣东城头。乌马乌皮袴,三更相告诉。脚跛不得起,误杀老姥子。”千里流指江祏,东城、跛脚都指萧遥光,老姥子指“孝”字,意指徐孝嗣。[30]

先前,江祏与广州刺史范云交好,范云得到萧子良赏识时,江祏请求与范云之女结姻,酒酣,从巾箱中取剪刀给范云,说:“且以为聘礼。”范云笑受之。江祏富贵后,范云又趁酒酣说:“昔与将军俱为黄鹄,今将军化为凤皇,荆布之室,理隔华盛。”拿出剪刀还给他,江祏也和其他家族结姻。江祏败亡,妻儿流离,范云照顾他们。之前,江祏还将姨表弟曲江令徐艺托付给范云。曲江豪族谭俨被徐艺鞭打,以为耻,去京城控诉范云,范云获罪被征回京下狱,遇赦得免。[31]

后东昏侯在后堂骑马,觉得惬意,看着左右说:“江祏曾禁止我骑马,他小子若在,我还能骑这个吗?”[1][28]又问江祏亲戚还有谁在,答:“江祥还在铸造厂(被囚禁)。”东昏侯就在马上作敕书,赐江祥死。[2][19]

十一月,都督江州军事、江州刺史陈显达举兵作乱,令长史庾弘远司马虎龙写信给朝臣,极言江祏兄弟等被冤杀灭族。[32]但陈显达不久即败亡。[33]

江祏主政时,东昏侯胞弟南康王萧宝融为荆州刺史,江祏以南兖州刺史萧颖胄为西中郎长史、南郡太守,行荆州府州事。萧颖胄不平,说:“江公荡我辈出。”二年(500年),萧颖胄与萧衍一同起兵,长沙寺僧将数千两黄金铸成龙,埋在土中,称为下方黄铁,萧颖胄取此龙以充军实,于是叹道:“往年江祏斥我,至今始知祸福之无门啊。”[3]十二月,萧颖胄与新兴太守夏侯详联名发檄文给京邑百官和诸州郡牧守,称江祏蒙冤被杀。[34][35]三年(501年)二月,萧衍亦移檄京邑称江祏竭诚事上却被灭族。[18][35]

齐和帝中兴元年(501年),赠江祏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1][2]

王亮在官居太子中庶子时,因江祏是明帝表弟,和他很友好,江祏称赞他,使得他愈发为明帝所器重,从此他就疏远了江祏。东昏侯初年,江祏主管朝政,多有进用提拔,为士子所归心,和王亮交好如初,王亮谄事江祏,被其任为吏部尚书,但多对江祏的选官有所异议。江祏被诛后,群小肆意而为,凡所除拜的官员都是源自内宠,王亮止不住。[36]后来萧衍代齐称帝即梁武帝天监四年(505年)夏,尚书左丞范缜为先前被废的王亮不平,武帝下玺书诘问范缜,指王亮“晚节谄事江祏,为吏部”等罪。[37]

评价

  • 《南齐书》赞曰:江、刘后戚,明嗣是维。废兴异论,终用乖疑。[1]
  • 《南史》论曰:江祏立辟非时,竟蹈龙逄之血,“人之多僻”,盖诗人所深惧也。[2]

注释与参考文献

  1.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南齐书》卷四十二
  2.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南史》卷四十七
  3. 3.0 3.1 3.2 3.3 3.4 《南史》卷四十一
  4. 4.0 4.1 《南史》卷四十三
  5. 《南齐书》卷四十六
  6. 《南史》卷二十九
  7. 7.0 7.1 《南史》卷二十
  8. 《南齐书》卷五十四
  9. 《南史》卷七十六
  10. 《梁书》卷二十五
  11. 《南史》卷三十四
  12. 《南史》卷五十作江祏为“左卫将军”
  13. 13.0 13.1 《南史》卷六
  14. 《梁书》卷二十
  15. 《南齐书》卷六
  16. 16.0 16.1 16.2 16.3 《南史》卷五
  17. 《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一
  18. 18.0 18.1 《梁书》卷一
  19. 19.0 19.1 19.2 19.3 19.4 《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二
  20. 《梁书》卷四十
  21. 21.0 21.1 21.2 《南史》卷六十
  22. s:诛谢朓启
  23. 《南齐书》卷四十七
  24. 《南史》卷一十九
  25. 25.0 25.1 《南齐书》卷四十五
  26. 《南史》卷七十三
  27. 《梁书》卷三十六
  28. 28.0 28.1 《南齐书》卷七
  29. 《南史》卷七十七
  30. 《南齐书》卷一十九
  31. 《梁书》卷一十三
  32. 《为陈显达与朝贵书》
  33. 《南齐书》卷二十六
  34. 《南史》卷三十八
  35. 35.0 35.1 《移檄京邑》
  36. 《南史》卷二十三
  37. 《梁书》卷一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