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朱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杨朱
出生约公元前440年(一说约公元前450年)
魏国(一说秦国
逝世约公元前360年(一说约公元前370年)
时代战国时期
学派道家
主要领域
思想家哲学家,开创杨朱学派,与儒学墨学齐驱
著名思想
道学

杨朱(约前440年—约前360年[1]),或作阳朱,或说字子居子取魏国人,一说秦国人,生平已不可考。有云他是老子弟子。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名道家改革思想家,开创了杨朱学派[2]。《列子》也记下他弟弟名为“杨布[3]

生平

在先秦各家的著述如《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他的名字曾多次出现。他的行踪多在一带。据《庄子》记载,他曾经见过老子。其活动的年代,比墨子稍后,而又早于孟子杨朱学说在当时相当著名,但早已散佚不存,散见于《孟子》、《列子》、《庄子》、《吕氏春秋》、《韩非子》、《淮南子》等书中。如《列子·杨朱》篇云:杨朱曰:“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国而隐耕。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4][5]

杨朱学派道家激进派,《孟子·滕文公》篇云:“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即归墨。”可知春秋之世,杨朱之学与墨家齐驱,并属先秦流行天下的学说。孟子说墨翟、杨朱“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是愤怒之词,感性的攻讦大过于理性分析。但孟子也说,“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简称“逃墨归杨,逃杨归儒”,所以许多后人诠释,孟子认为“杨近墨远”,杨朱思想较接近于儒家思想[6]

吕氏春秋》中的《重己》、《贵生》、《本性》、《情欲》、《尽数》等篇都受到了杨朱学派的影响,探讨了爱己、利己中的智慧与包含的“道”就是道理也就是意义[7]

思想内容

许多人认为杨朱曾和老子会面,曾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后来,有感于动乱的环境,困恼于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于是弃老子学说中的部分内容,朝着“养生”、“存性”的方向不断深化,发展成以“为我”为中心的思想体系[8]。杨朱的思想在战国初年一度风行,与儒、墨两家形成鼎足而三的形势[9]

参见

附注

  1. 一说其生卒为约公元前450年-约公元前370年
  2. 白卓然,张漫凌编撰. 中国历代易学家与哲学家.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18: 11. ISBN 978-7-207-11453-2. 
  3. Yao, D. Chinese Folk Story Vol 1-Intermediate Chinese Reading for HSK 4-HSK 6: Enrich your Language by Chinese Culture Story 中级汉语阅读 - Folk Story 民间故事 Story 01-25. Chinese Culture Story. Legoo Mandarin. 2020: 29 (中文). 
  4. 大国厚土:中国传统文化的承继与复兴. 2021: 82 (中文). 
  5. 中国哲学史大纲. 国民阅读经典. 中华书局. 2018: 156. ISBN 978-7-101-13269-4 (中文). 
  6. 西方文明讲演录.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291. ISBN 978-7-301-23855-4 (中文). 
  7.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精)--张岱年全集(增订版). 中华书局. 2018: 99. ISBN 978-7-101-13407-0 (中文). 
  8. 经典会读:孟子.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 171. ISBN 978-7-308-09446-7 (中文). 
  9. 在通与独之间:庄子哲学的阐明.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 23. ISBN 978-7-208-14760-7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