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龄石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朱龄石(379年—418年),伯儿朱超石之兄,沛郡沛县(今江苏沛县)人。东晋末年将领,在晋官至右将军、雍州刺史。朱龄石曾参与刘裕讨桓玄的义兵,亦曾抵抗进犯京师的卢循及挂帅率众灭西蜀,很得刘裕器重[1]。最终在弃守长安后被夏国军队击败,被俘并被杀。

生平

朱龄石父祖皆为将领,他初任殿中将军,后担任抚军将军桓脩参军,并与其同镇京口(今江苏镇江)。元兴三年(404年),建武将军刘裕于京口起兵讨伐时已篡位的桓玄,并杀桓脩,又以朱龄石为其参军,又随同刘裕率军西攻建康(今江苏南京)。

同年,刘裕收复建康,刘裕升镇军将军,朱龄石续任其参军,后迁武康县令,加宁远将军。当时武康县人姚系祖乘东晋内战而招众为盗,屯居于险要的地方,各郡县都不敢讨伐。朱龄石到后,假装亲待姚系祖,召他为自己参军;姚系祖亦自恃部众强盛,认为朱龄石不敢对付自己,于是应召。不过,朱龄石暗中查探了通往姚系祖居处的路径,乘宴会杀死了姚系祖,又派人突袭其居处,一举消灭了姚系祖的势力。

后刘裕又先后两次召朱龄石复任其参军,又曾任徐州主簿及尚书都官郎等职。义熙六年(410年),卢循乘刘裕北伐南燕而起兵,刘裕于灭南燕后即回军对抗卢循,又以朱龄石为其参军。卢循军逼近石头城,朱龄石领中军,并率鲜卑步矟南渡秦淮河,与沈林子等抵抗卢循,终杀数百人,逼退敌军。平定卢循叛乱后,朱龄石改任宁远将军、宁蛮护军、西阳太守。

义熙八年(412年)十二月,刘裕以朱龄石为建威将军、益州刺史,并命他率军讨伐西蜀。义熙九年(413年),朱龄石自率主力自外水攻成都(今四川成都),并进攻平模(今四川彭山东)。当时守军夹岸筑南北二城作抵御,朱龄石决意以精兵攻下相对险要和兵多的北城,认为北城既下,南城自溃。最终朱龄石攻破北城,斩杀守将侯晖谯诜,并领兵回攻南城,南城果然自溃;接着朱龄石弃水道,以陆道继续前进。另一方面,别军击杀驻镇牛鞞(今四川简阳市)的西蜀大将谯抚之。此战之后,西蜀各屯都闻风而降,直至逼近成都时,蜀王谯纵弃城逃走,朱龄石顺利于五月壬申日(6月22日)攻入成都,并诛杀谯纵宗族。随后谯纵自杀,意图反击的谯道福亦因兵众尽散而逃亡,终被巴獠所杀,西蜀灭亡。随后侯产德叛乱,朱龄石又大行诛连与侯产德相关的人。朱龄石因灭蜀的功劳进辅国将军,加监梁州巴西梓橦宕渠南汉中秦州安固怀宁六郡诸军事,并封丰城县侯

义熙十一年(415年),时任太尉的刘裕又召朱龄石为其咨议参军,加冠军将军。次年,刘裕率军北伐后秦,朱龄石迁左将军,配兵守卫殿省,并得当时总摄内外的尚书左仆射刘穆之信任,与他商讨要事。义熙十四年(418年),刘裕灭后秦后回军彭城,受相国位,并以朱龄石为相国右司马

同年,留守长安(今陕西西安)的安西将军刘义真夏国进攻,刘裕于是征还刘义真,并以朱龄石为持节、都督关中诸军事、右将军、雍州刺史,代刘义真镇守长安。刘裕更敕令朱龄石,若果长安真的不能据守,可与刘义真一同撤还。十一月,朱龄石到长安,刘义真的将士因为贪婪而大掠当地,载著宝物、男女东归。朱龄石因而遭长安人民逼逐,于是出奔潼关,长安终被夏国所占。

朱龄石及后自潼关投靠驻守曹公垒的龙骧将军王敬先,但当时夏国将领赫连昌率兵进攻曹公垒,并断绝水道,令垒中兵士因口渴而不能作战。最终朱龄石与王敬先都被俘至长安,并遭杀害,享年四十岁。

性格特征

  • 朱龄石喜好武事,行事颇为轻佻,并不管束自己言行。他曾在舅舅的枕头上贴上一方寸的剪纸,然后在八、九尺外以飞刀掷过去。虽然百发百中,但为人怯懦的舅舅战栗害怕,只能一动不动的任由朱龄石掷刀。后舅舅头上长大瘤,朱龄石竟乘夜偷偷去割瘤,最终将舅舅杀死了。
  • 朱龄石的伯父朱宪朱斌都是袁真部将,但袁真于枋头之战后因不满桓温委罪与他而以寿阳(今安徽寿县)叛晋,朱宪及朱斌更因被指暗通桓温而被袁真杀害,朱龄石父朱绰就出奔桓温,并在收复寿阳后开袁真棺椁鞭尸泄愤,却招来桓温愤怒,要杀死他。桓冲因为力请桓温饶恕朱绰而被朱绰以父亲看待,桓冲死后朱绰亦吐血去世,故朱龄石与桓氏关系密切,桓冲的儿子们对朱龄石就如兄弟一般。故此在刘裕讨伐桓玄时,朱龄石就表示不忍与桓氏交战,请在大军后方。

逸事

  • 朱龄石灭蜀时,西蜀尚书令马耽封存府库待晋军接收,不过朱龄石到后,马耽就被迁徙到越巂郡。马耽就说:“朱侯不送我到京师,是想灭口呀,我肯定避不过了。”于是自杀,随后朱龄石使者来到,就鞭打马耽的尸体。胡三省为《资治通鉴》作注时表示马耽是知道朱龄石擅取府库物资而认为朱龄石要加害自己。

家庭

参考资料

  • 《宋书·朱龄石传》
  • 《资治通鉴》(卷一旦一十三至一百一十八)
  1. 《宋书·朱龄石传》载刘裕选任灭蜀统帅时,虽然朱龄石资历和名气都未足够作为统帅,但刘裕仍坚持,资历较深的臧熹虽然更自己正妻的弟弟,但刘裕仍以将臧熹归朱龄石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