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

页面被资深编者保护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大明
1368年-1683年
京城 
• 1368年-1421年
应天府(今南京)
• 1421年-1644年
顺天府(今北京)
国君姓氏
君主16
• 1368年-1398年
太祖朱元璋(开国)
• 1627年-1644年
思宗朱由检(亡国)
语言近代汉语
常用语近代汉语
人口 
• 1393年
据估计85,000,000人
• 
[参 1]
• 1600年
约两亿人
兴衰
• 1368年1月23日
朱元璋于应天府登基,明朝建立
• 1402年7月13日
靖难之役结束,朱棣登基,永乐盛世开始,明朝走向极盛时期
• 1449年
土木堡之变发生,明朝由鼎盛前期进入守成中期[参 2][参 3]
• 1556年1月23日
陕西省发生大地震,死亡83万人,导致明朝国库连续两年亏空
• 1644年4月25日
李自成攻占北京朱由检自缢,明朝余势逃往南方发展,史称南明
• 1683年10月8日
明郑投降,满清占领台湾,明朝彻底灭亡
面积 
• 1433年
4,680,000平方公里[参 4]
• 1450年
6,500,000平方公里[参 5]
• 1640年
3,500,000平方公里
宗教儒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中国民间信仰
通币大明宝钞方孔钱
前身
继承
大元
南明
大顺
大清
中国历史系列条目
史前
时代

史前时代 旧石器时代
中石器时代
传说时代
三皇五帝
新石器时代
黄河文明长江文明

前21世纪–前17世纪

前17世纪–前11世纪

前11世纪

前256
西周 前11世纪–前771
东周
前770–前256
春秋 前770–前476
战国 前475–前221
前221–前207
西楚 前206–前202

前202

220
西汉 前202–8
9–23
更始帝 23–25
东汉 25–220
三国
220–280

229–280
蜀汉
221–263

220–265

265–420
西晋 265–316
东晋
317–420
五胡十六国
304–439



420

589
420–479 北魏
386–534
479–502
502–557
后梁555–587
西魏
535–557
东魏
534–550
557–589 北周
557–581
北齐
550–577
581–619
618–907
武周 690–705
五代十国 907–979
(契丹)

916–1125

西辽
1124–1218
定难军
881–982

西夏
1038–1227

960

1279
北宋
960–1127
南宋
1127–1279

1115–1234
大蒙古国 1206–1271
1271–1368
北元 1368–1388
1368–1644
南明 1644–1662
后金 1616–1636
1636–1911
中华民国
1912–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至今
相关条目
中国历史年表

明朝(1368-1644[注 1])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参 7]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种族纷争,天灾不断,民不聊生,民变暴动屡禁不止,平民朱元璋加入红巾军并在其中乘势崛起,跟随占据濠州郭子兴。郭子兴死后,朱元璋被当时反抗军拥立的小明王韩林儿封为左副元帅,并率部众先后攻占滁州和州等地,并最终攻占集庆(今南京市),采取朱升所建议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以巩固根据地,让士兵屯田积粮减少百姓负担,以示自己为仁义之师而避免受敌。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政权。1368年,在扫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群雄势力后,朱元璋于当年农历正月初四日登基称帝,立国号大明[参 8],定都应天府(今南京市),其辖区称为京师,由因皇室,故又称朱明,之后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参 9]为号召北伐中原[参 10][参 11],并收回了燕云十六州[参 12],结束了蒙元在中国汉地的统治,统一天下。

明初天下大定,经过朱元璋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国力迅速恢复,史称洪武之治。朱元璋去世后,其孙朱允炆即位,但其在靖难之役中败于驻守燕京的朱元璋第四子朱棣,也自此失踪。朱棣登基后迁都顺天府(今北京市),将北平布政使司改为北直隶,原京师应天府改称南京[参 6]。成祖朱棣时期,开疆拓土,又派遣郑和七下西洋,此后许多汉人远赴海外,国势达到顶峰,史称永乐盛世。其后的仁宗宣宗时期国家仍处于兴盛时期,史称仁宣之治[参 13]英宗代宗时期,遭遇土木之变,对外政策由积极进攻渐转为保守防御,经于谦等人抗敌,最终解除国家危机。宪宗孝宗相继与民休息,孝宗则力行节俭,减免税赋,百姓安居乐业,史称弘治中兴[参 14]武宗时期爆发了南巡之争宁王之乱世宗即位初,引发大礼议之争,他清除宦官和权臣势力后总揽朝纲,实现嘉靖中兴,并于屯门海战西草湾之战中击退葡萄牙殖民侵略,任用胡宗宪俞大猷等将领平定东南沿海倭患。世宗驾崩后经过隆庆新政国力得到恢复,神宗前期任用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国家收入大增,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科学巨匠迭出、社会风尚呈现出活泼开放的新鲜气息,史称万历中兴[参 15]。后经过万历三大征平定内忧外患,粉碎丰臣秀吉攻占朝鲜进而入明的计划,然而因为国本之争,皇帝逐渐疏于朝政,史称万历怠政,同时东林党争也带来了明晚期的政治混乱。

万历一朝成为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期[参 16]光宗继位不久因红丸案暴毙,熹宗继承大统改元天启,天启年间魏忠贤阉党祸乱朝纲,至崇祯帝即位后铲除阉党,但阉党倒台后,党争又起,政治腐败以及连年天灾[注 2][注 3],导致国力衰退,最终爆发大规模民变崇祯年间爆发“明末大鼠疫”,传入北京城,死者以十万计,加速明朝灭亡。1644年4月25日(旧历三月十九),李自成所建立的大顺军攻破北京,崇祯帝自缢于煤山,是为甲申之变。随后吴三桂倒戈相向,满族建立的满清入主中原。明朝宗室于江南地区相继成立南明诸政权,而原本反明的流寇在李自成等领袖死后亦加入南明阵营,这些政权被清朝统治者先后以“为君父报仇”为名各个歼灭,1662年,明朝宗室最后政权被铲除,永历帝被俘后被杀,满清又陆续击败各地反抗军,以及攻取台湾澎湖,1683年,奉大明为正朔的明郑清朝投降,汉族抗争势力方为清朝所消灭[参 19]

明朝的核心领土囊括汉地[注 4],东北到外兴安岭黑龙江流域[参 22],后缩为辽河流域;初年北达戈壁沙漠一带,后改为今长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后改为嘉峪关;西南临孟加拉湾[注 5],后折回约今云南境;曾经在今中国东北新疆东部及西藏等地设有羁縻机构[参 24][注 6]明成祖时期曾短暂征服统治安南[参 25],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朝国土面积达到极盛[注 7],在东南亚设置旧港宣慰司[注 8]等行政机构,加强对东南洋一带的管理[参 26][参 27]

明朝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而手工业及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参 28]。根据《明实录》所载的人口峰值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达七千余万人[参 29],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存在大量隐匿户口,故认为明朝人口峰值实际上逾亿[参 30],还有学者认为晚明人口峰值接近2亿[注 9]。这一时期,其GDP总量所占的世界比例在中国古代史上也是最高的,1600年明朝GDP总量为960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9.2%,晚明中国人均GDP在600美元[注 10]

有学者认为明朝是继之后的黄金时期,也被称为最后一个可以和汉唐媲美的盛世[参 36]。清朝张廷玉等官修《明史》评价明朝为“治隆唐宋”[注 11]、“远迈汉唐”[参 37]

国号及称呼

朱元璋早期给新的王朝定名为大中[参 38],后正式定国号为“大明”,是元朝以来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把“大”字加于正式国号之中的大一统王朝[参 8],又称皇明[参 39],后世称为明朝明朝,又因皇室姓朱,又称朱明。1644年4月24日(旧历三月十八),明朝首都沦陷后,明朝宗室在江南地区建立政权仍沿用大明国号,史称南明后明,清廷则称为伪明,一直坚持到1662年。而郑成功郑经等郑家势力在台湾建立了政权,仍奉明朝为正朔,史称明郑东宁王国

部分人认为明朝之号承袭自小明王韩林儿之号[参 40],但韩林儿的国号为宋,而朱元璋部的大旗“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九天日月开黄道,宋国江山复宝图”反而有些关系[参 41]

明史研究者吴晗认为明之得号出于明教[注 12],原因是朱元璋手下有一部分明教徒,以“大明”为国号以表示自己的正统地位,亦同时应和明教中的“明王出世”预言。其次,以明喻火,根据五德终始说,表示明朝取代元朝,是以[参 42][注 13]。明教在唐朝武则天延载年间,传到中国,但是一直保持神秘,因为明教宣传的是“弥勒降生,明王下世”[参 43]。一些反抗朝廷的人经常借助于明教来号召群众,为了保护自己,明教就跟佛教拉上关系,和佛教的白莲宗拉上关系,最后就形成了白莲教。所以从唐朝宋朝、元朝明教是时而浮出,时而潜入地下,但是常常用作反抗朝廷的武器[参 44][参 45]

但七十年代,学界开始有人质疑“明王”是否出于明教。八十年代初,杨讷阅读现存所有元朝白莲教史料后,否定吴晗学说。他除指出吴晗论文方法上的错误,及引证史料之疏漏外,并以传世史料,证实元末起事者所提“弥勒佛下生”与“明王出世”口号,均与明教无涉,而出于佛教经典。但不论吴唅或杨讷,都是从宗教角度来探究。

2014年,北京大学博士生杜洪涛突破了吴晗学说窠臼,循元明承续的思路,参照赵翼大元国号出自《易经·乾卦》“大哉乾元”文义,而主张大明国号亦出自《易经·乾卦》“大明终始”这一字句。易经原文:“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所以明这个国号是暗示著对元的终结,为大明此一国号的源由又增添了一种说法。

历史

大明开国与统一

明朝第一位皇帝朱元璋的一幅画像。台北故宫博物院

元朝末期,官员贪污,贵族靡烂,朝政腐败。为消除赤字,元廷加重赋税,并且大量滥印新钞“至正宝钞”,随之产生的通货膨胀加上荒灾、黄河泛滥等天灾比以往任何时候发生得都要频繁,使得民不聊生。1351年元顺帝贾鲁治理黄河,征调各地百姓二十万人。同年五月,白莲教韩山童刘福通煽动饱受天灾与督工苛待的百姓叛元起事。他自称明王,建立红巾军,据有河南安徽等地[参 46]。红巾军与各地义军陆续起事,势力扩张到华中华南地区[注 14]。隔年,红巾军的郭子兴聚众起义,攻占濠州(今安徽凤阳)。不久,贫苦农民出身的安徽凤阳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屡立战功,得到郭子兴的器重和信任,并娶郭子兴养女为妻。之后,朱元璋离开濠州,发展自己的势力,[参 46][参 47]

1356年朱元璋率兵占领集庆(今江苏省南京市),改名为应天府,并攻下周围一些军事要地,获得一块立足的基地。朱元璋采纳谋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经过几年努力,其军事和经济实力迅速壮大。1360年,陈朱双方在集庆西北的龙湾展开恶战,陈友谅势力遭到巨大打击,逃至江州,史称洪都之战(今江西省南昌市)。1363年,通过鄱阳湖水战,陈友谅势力基本被消灭。1367年朱元璋自称吴王,建立西吴政权,率军攻下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灭张士诚,同年又消灭割据浙江沿海的方国珍[参 46]

1368年正月,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即明太祖,定国号“明”年号洪武。之后趁元朝内讧之际乘机北伐和西征,同年攻占元大都(今北京),元廷撤出中原,史称北元。之后于1371年消灭位于四川明玉珍势力,于1381年消灭据守云南元朝梁王。最后,于1388年深入漠北进攻北元。天下至此初定[参 46]。而朱元璋对于不愿效忠新朝的蒙古人色目人,则表示愿意归顺的可以在大明,不愿意的可以自行离开[参 48][参 49]

明初不愿仕官和不愿效忠新朝廷的地主文人为了逃避征辟而采取自杀、自残、逃往漠北、隐居深山等方法,誓不出仕(中国古代铨选,有“身言书判”四方面标准,身体有残疾者不能任官)。为应对元遗民对明政权的鄙夷与漠视,朱元璋设立新刑罚,宣告“士大夫不为君用”律,大规模征辟前朝遗老、搜罗岩穴隐士,并且杀害不愿效忠明朝以及为新朝当官的学者,表示“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诛其身而没其家,不为之过”,导致“才能之士,数年来幸存者百无一二,今所任率迂儒俗吏”[参 50][参 51][参 52][参 53]

皇权集中与建文削藩

由于幼年对于元末吏治痛苦记忆,明太祖即位后一方面减轻农民负担,恢复社会经济生产,改革元朝遗留的吏治,惩治贪官,社会经济从战乱中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明太祖确立里甲制[注 15],配合赋役黄册户籍登记簿册和鱼鳞图册的施行[注 16],落实赋税劳役的征收及地方治安的维持。同时对外加强海外交流,恢复中华宗主国地位[参 55]

平定天下后,明太祖大封功臣。但随后基于巩固皇权的考虑,加之不少功臣或骄纵或横行乡里或僭越等,明太祖兴起胡惟庸案蓝玉案,几乎将功臣及权贵诛杀[参 54]廖永忠成为最先被处置的功臣。丞相胡惟庸深得朱元璋宠信,但之后日益跋扈,朝中奏章大事须先经其手,若不利于其的奏章就予以隐匿,并且大肆收取贿赂。1380年明太祖以擅权枉法之罪名杀胡惟庸,又杀御史大夫陈宁御史中丞涂节等人。并废除已在中国实施千年的丞相制度。1390年有人告发李善长与胡惟庸关系密切,李善长因此被赐死,家属七十余人被杀,总计株连者达三万余人,史称胡惟庸案,明太祖更借此案废除中书省和相职[参 56][参 57]。此后,明太祖又借大将军蓝玉张狂跋扈之名对其诛杀,连坐被族诛的有一万五千余人,史称蓝玉案。加上空印案郭桓案合称明初四大案。此时除汤和耿炳文外功臣几乎全数被杀[注 17]。明太祖通过打击权臣、特务监视等一系列方式加强皇权,使明初的皇帝专制程度与中国历代各朝相比更为严重[参 54]

明太祖分封诸子为王,以加强边防,藩屏皇室。诸王之中,以北方诸王势力较强,又以秦王朱樉晋王朱㭎燕王朱棣的势力最大。为防止朝中奸臣不轨,明太祖规定诸王可移文中央捉拿奸臣,必要时得奉天子密诏,领兵“靖难”(意为“平定国难”)。同时为防止诸王尾大不掉,明太祖也允许今后的皇帝在必要时可下令“削藩[参 54]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驾崩,由于皇太子朱标于七年前因巡视陕西而病薨逝,遗诏由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改年号建文,即明惠宗(亦称建文帝、明惠帝)。明惠宗为巩固皇权,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密谋削藩。周王代王齐王湘王等先后或被废为庶人,或自杀。同时以边防为名调离燕王的精兵,准备削除燕王。结果燕王朱棣姚广孝的建议下以“清君侧,靖内难”的名义起兵,遭到盛庸等忠于建文帝的大臣的痛击,但最后迂回南下,占领京师,是为靖难之变。朱棣即位,即明成祖,年号永乐。明惠宗在宫城大火中下落不明[参 58]。明成祖对支持明惠宗的官员大肆诛杀,诸如黄子澄齐泰[参 59]

永乐盛世与仁宣之治

永乐盛世时明成祖朱棣的一幅立轴绢本设色坐像。台北故宫博物院

继洪武之治,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相继兴起永乐盛世仁宣之治,这是明朝的兴盛时期之一。明成祖时期武功昌盛,明成祖先是出击安南,将安南纳入明朝版图,设立交趾布政司。明成祖之后又亲自五入漠北攻打北元分裂后的鞑靼瓦剌。明成祖册封瓦剌三王,使与鞑靼对立,等到瓦剌兴盛后又助鞑靼讨伐瓦剌,不使任何一方独大[参 60]。同时,明成祖撤去大宁都司,将宁王朱权内迁南昌,授予兀良哈蒙古朵颜泰宁福余三个卫所自治权,但不允许三卫蒙古人南迁到大宁地区驻牧。明成祖还于1406年和1422年对兀良哈蒙古进行镇压,以维持这一地区的稳定[参 61]

扩大明朝东疆,明成祖为安抚东北女真各部,在归附的海西女真(位于松花江上游)与建州女真(位于松花江、牡丹江之间)设置羁縻卫所,并派亦失哈安抚位于黑龙江下游的野人女真。1407年亦失哈黑龙江下游东岸奴儿干地方(元朝征东元帅府旧地)设置奴儿干都司,宣示明朝对此地的宗主权[参 62]。明成祖一改明太祖闭关自守的外交策略,自1405年开始派宦官郑和下西洋,亦失哈并于1413年视察海外库页岛,向各国交往、宣示威德以及建立朝贡体制,也有为寻找建文帝,围堵西亚帖木儿帝国的说法[参 60]郑和下西洋前后七次,前六次均在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派遣,郑和船队足迹遍布东南亚南亚地区,还于满剌加建有基地。其规模空前,最远到达东非索马里地区,扩大明朝对南洋西洋各国的影响力[参 58]

神武门是北京紫禁城的北门,建成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

文治方面,明成祖修大型类书永乐大典》,在三年时间内即告完成。《永乐大典》有22877卷,其中凡例、目录60卷,全书分装为11095册,引书达七八千种,字数约有三亿七千多万,且未有任何删节,《永乐大典》在编成后即被深锁皇宫数百年,以至当时有多人认为《大典》已在战火中被毁。根据记载,明朝年间仅有明孝宗明世宗二帝阅《大典》[参 63]。此外,明成祖并未将《永乐大典》复写刊刻,且决定只制作一份抄本,并于1409年完成[参 64]。1405年明成祖将北平改名北京,称行在,并设立北平国子监等衙门。1409年,明成祖巡幸北京,在北京设立六部与都察院,并在北京为逝世的徐皇后设立陵寝,已经显示迁都的迹象。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北京初步得到繁荣。1416年明成祖公布迁都的想法,得到认同,隔年开始大规模营造北京。1420年宣告完工,隔年正式永乐迁都。因为永乐年间天下大治,并且大力开拓海外交流,有学者将这段时期称为永乐盛世,亦有史学家评价成祖迁都北京之举是“天子守国门”,或称天子戍边、天子守边[参 65]

明成祖驾崩后,其长子朱高炽即位,即明仁宗,年号洪熙。明仁宗年龄已经偏高,即位仅一年就驾崩。其统治偏向保守固本,任用“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等贤臣入阁以辅佐朝政并提高内阁成员地位,停止郑和下西洋和对外战争以积蓄民力,宽赦建文旧臣,鼓励生产,宽行省狱,力行节俭。明仁宗驾崩后长子朱瞻基即位,是为明宣宗,年号宣德。他基本继承父亲的路线,实行德政治国,并且发起最后一次下西洋。明宣宗同样热爱美术,有画作传世。但是,其执政期间也并非毫无弊端。由于明宣宗喜好养蟋蟀,许多官吏因此竞相拍马,被称为“促织天子”。同时,明宣宗打破明太祖留下的宦官不得干政的规矩,开始教宦官读书,并开始任用宦官,为明英宗时期的太监专权埋下隐患。虽然有此问题,但仍不失为明君,他与他父亲统治时期被称为仁宣之治。1435年明宣宗去世,九岁的朱祁镇继位,即明英宗,年号正统[参 58]

土木堡之变与弘治中兴

击退也先率领的瓦剌军,固卫北京的于少保

明英宗自小宠信服侍左右的宦官王振,自此开始明朝的宦官严重专权行为。1442年限制王振权势的张太皇太后去世[参 66],当时明英宗仅十五岁,王振更加揽权。元老重臣“三杨”死后,王振专横跋扈,将明太祖留下的禁止宦官干政的敕命铁牌撤下,举朝称其为“翁父”,明英宗对他信任有加[参 67]。王振擅权七年,家产计有金银六十余库,其受贿程度可想而知[参 68]

1435年蒙古西部的瓦剌逐渐强大,经常在明朝边境一带生事。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率军南下伐明。王振耸使明英宗领兵二十万御驾亲征。大军离燕京后,兵士乏粮劳顿。八月初大军才至大同。王振得报前线各路溃败,惧不敢战,又令返回。回师至土木堡(今日河北省张家口怀来县),被瓦剌军追上,士兵死伤过半,随从大臣有五十余人阵亡。明英宗突围不成被俘,王振为将军樊忠所怒杀[参 69],史称土木堡之变[参 68]

土木堡之变的消息来到北京后,朝中混乱。一些大臣要求迁都南京应天府,被兵部侍郎于谦驳斥。同年,大臣拥戴明英宗弟朱祁钰即位,以求长君,即明景帝(又称明代宗),年号景泰。于谦升兵部尚书,整顿边防积极备战,同时决定坚守北京,随后京师南京河南山东等地勤王部队陆续赶到。同年十月,瓦剌军直逼北京城下,也先安置明英宗于德胜门外土关。于谦率领各路明军奋勇抗击,屡次大破瓦剌军,也先率军撤退[参 70]。明朝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于谦力排众议,加紧巩固国防,拒绝求和,并于次年击退瓦剌多次侵犯[参 68]

也先认为绑架明英宗已无意义,于1450年释放之。然而明景帝因为皇权问题,不愿意接受明英宗,先是不愿遣使迎驾,又把明英宗困于南宫(今南池子)软禁,并废皇太子朱见深为沂王(明英宗之子,后来继位为明宪宗),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不久见济病死,没有儿子的景帝也迟迟不肯再立朱见深为太子,俨然有夺正之貌,英宗、景帝兄弟因而严重对立[参 71]

中兴明朝的明孝宗敬皇帝朱祐樘

1457年石亨徐有贞等人联盟,欲拥戴明英宗复辟。趁着景帝重病之际发动兵变。徐有贞率军攻入紫禁城,石亨等人占领东华门,立明英宗于奉天殿,改元天顺。他们禁锢了景帝,并且捕杀了于谦及大学士王文,史称夺门之变。由于两次即位之故,明英宗也成为明清皇帝中,唯一使用两个年号的皇帝。明英宗复辟后,略有新政,之后因为内部政变流放徐有贞,因为曹石之变诛杀石亨、曹吉祥等人,并且以李贤等贤臣掌政。1464年明英宗去世,在遗诏中废除自明太祖时残酷的殉葬制度。在天顺一朝,国家机器运作基本正常,主要得力于英宗的勤政与贤臣李贤的辅佐,英宗吃穿简约每日批阅奏章且听取大臣简报,同时如王竑年富程信姚夔李秉崔恭耿九畴轩𫐐李绍之类的忠良也在李贤的推荐与英宗的提拔下得以受重用,同时对流民问题始终采取宽仁安抚政策而无严重失误,天顺朝的朝政表明英宗已经成熟,可谓勤政且仁德,虽无力重振明朝往日雄风,但也远没有把明朝败坏到正德、万历的程度[参 72]。后儿子朱见深即位,即明宪宗,年号成化[参 68]

明宪宗为于谦冤昭雪,恢复景帝的帝号,平反夺门一案,人多称快。而初年励精图治,任用贤臣,体谅民情,蠲赋省刑,善政史不绝书,又在武功有屡有建树,如在丁亥之役中与朝鲜进攻屡次进犯的建州女真等,俨然为一代明君。但明宪宗口吃内向,因此很少廷见大臣,终日专宠万贵妃[参 73],宠信宦官汪直梁芳等人,晚年好方术。以至奸佞当权,西厂横恣,盗窃威柄。明宪宗直接颁诏封官,是为传奉官。这使得传奉官泛滥,舞弊成风,直到明孝宗才全被裁撤。他也是皇庄的始置者。该举措事实上鼓励豪强门阀兼并土地,危害不浅。宦官汪直受到明宪宗的宠信,透过西厂张狂跋扈。不久后由于民愤四起,西厂被罢,但汪直依然握有大权。直到1482年汪直因言官弹劾才被贬[参 68]。成化一朝群小当道:女宠、外戚佞幸、奸宦、共聚一堂,朋比为奸,浊乱朝政[参 14]。1487年明宪宗去世,其子朱祐樘继位,即明孝宗,年号弘治

明孝宗自幼出身寒微。其在位期间“更新庶政,言路大开”,使得自明英宗以来的陋习得以去除,被誉为“中兴之令主”[参 74]。明孝宗先是将明宪宗时期留下的一批奸佞冗官尽数罢去,逮捕治罪。并选贤举能,将能臣委以重任,任用刘健李东阳谢迁入阁,史称弘治内阁。[参 75]。明孝宗勤于政事,每日两次视朝。明孝宗对宦官严加节制,锦衣卫与东厂也谨慎行事,用刑宽松。明孝宗力行节俭,不大兴土木,减免税赋。他本身践行一夫一妻制,一生除张皇后外没有任何妃嫔,也是中国历史上惟一践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明孝宗的励精图治,使得弘治时期成为明朝中期以来形势最好的时期,明史称明孝宗“恭俭有制,勤政爱民”,被称为弘治中兴[参 76],然而在弘治后期明孝宗对朝政有所懈怠,又纵容外戚,并开始挥霍无度,导致国家步入了“一岁所入,不足以供一岁支用”,“太仓无储,内府殚绌”以及边备日弛的状况,在弘治初期革除的弊政不仅全部恢复,而且还更加恶化[参 77]

1505年明孝宗去世,其子朱厚照即位,是为明武宗,年号正德

内乱与北虏南倭

及至明武宗一朝,宦官势力重新抬头,其归因于武宗精于游乐,怠于政事。不过,其祸患本身并未危及皇权,虽有刘瑾谷大用八虎为非作歹,但始终未曾如唐朝末年的宦官擅权情况,刘瑾等人最终仍被武宗处以极刑。武宗的喜好游逸,最终导致孝宗一脉绝嗣[参 78]。并且致使大明统系发生第二次小宗入为大宗的情况[参 76][注 18]。明武宗的荒游逸乐导致正德年间战事频生,先后发生鞑靼达延汗(明史称鞑靼小王子)进犯、宁夏安化王朱寘鐇谋反、山东刘六刘七民变、江西宁王朱宸濠谋反等重大事件。1520年明武宗假藉出征江西宁王为由而南下游玩,以大将军朱寿为名前往南京,亲自俘虏已被王守仁击败的宁王。班师回京途中,于南直隶清江浦(江苏淮安)泛舟取乐时落水染病,1521年于豹房驾崩[参 76]

明武宗驾崩后,明孝宗之侄,兴献王之子朱厚熜入嗣大统,是为明世宗,年号嘉靖。登基前后,因时任内阁首辅杨廷和、礼部尚书毛澄等权臣引宋濮安事强令明世宗尊亲生父母为皇叔父母,引起明世宗的反感,是为大礼议之争[参 79]。最终明世宗在张璁等不服权臣此举的朝官支持下得以尊父母为皇帝与皇后、立太庙在明武宗之上、修皇帝实录[参 76]。这次政治风波使反对者被罢官或被入狱,受杖者一百八十余人,杖死者十七人。在清除权臣与宦官后,明世宗开始实行自己的政治抱负,任用张璁等贤臣,英明苛察,严以驭官,整顿朝纲,鼓励耕织和减轻租银,又勘查皇室庄园和勋戚庄园,减轻土地兼并,在军事上大力提拔将才征剿倭寇,清除外患,整顿边防,以解除边疆危机,史称“嘉靖中兴”。

抵御北方鞑靼瓦剌明长城,是汉以来再重新有系统的修筑长城,也是今日可见长城的主要部分,具有重大文化价值

1534年后明世宗即不视朝,但仍悉知帝国事务,事无巨细仍出于明世宗决断。明世宗信奉道教,信用方士,在宫中日夜祈祷。先是将道士邵元节入京,封为真人及礼部尚书。邵死后又大宠方士陶仲文[参 76]。1542年十月,乾清宫发生杨金英、邢翠莲等宫女十余人与宁嫔王氏趁明世宗熟睡之际企图将其勒死,但未成功,此即壬寅宫变。此事后,直至明世宗驾崩前一晚,明世宗迁离大内移居西内。明世宗宠信权臣严嵩,他借此排斥异己,结党营私。其子严世蕃协助其父作恶。朝臣虽然不断有人弹劾严嵩结党营私,但均以失败告终。世宗晚期,严嵩年事已高,朝臣徐阶开始取代严嵩之位。1562年徐阶策动言官弹劾首辅大臣严嵩。严嵩辞去官职回乡。1565年严世蕃以通倭罪被判斩刑、严嵩被削为民,两年后病死[参 80]

嘉靖一朝,国家外患不断。北方鞑靼趁明朝衰弱而占据河套。1550年鞑靼首领俺答进犯大同,宣大总兵仇鸾重金收买俺答,让其转向其他目标。结果俺答转而直攻北京,在北京城郊大肆抢掠之后西去,明朝军队在追击过程中战败,此为庚戌之变。由于世宗时期明朝宣布海禁,由日本浪人与中国海盗组成的倭寇与沿海居民合作走私,先并且后袭扰山东、浙江、福建与广东等地区。朱纨张经等将领受明廷干扰而未能平定倭寇。而后兵部尚书胡宗宪署理浙江巡抚兼浙直总督全力剿倭,招抚浙江势力最强的汪直(后被明廷杀害)。戚继光俞大猷平定浙闽粤等地的倭寇,为后来隆庆开关建立好背景[参 81]。在1557年葡萄牙人开始移民澳门,但及至明亡,葡萄牙人及澳门始终为广东布政司香山县管辖。1566年明世宗驾崩,皇太子朱载坖即位,即明穆宗,年号隆庆[参 80]

嘉靖大地震

嘉靖三十四年农历腊月十二(1556年1月23日),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发生地震。这次地震分布在陕西、山西、河南、甘肃等地,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有感范围远达福建两广等地。百姓民众因压砸、焚溺、与饥疫而死者无法估计,其奏报有名者便达83万有多,不知名者不可胜数。死亡人口之多几达当时中国人口的百分之一,也是古今中外地震史上仅有的案例。这次大地震致使陕西、山西、河南等省97州受灾,101个县受害,灾区面积大约28万平方公里。地震有感范围为5省227个县。“余震月动三五次者半年,未止息者三载,五年渐轻方止”。由于明朝后期吏治腐败,国库空虚。地震发生后明朝从国库调拨大量资金用于救灾,导致明朝国库连续两年亏空,加上地震引发的自然灾害和瘟疫导致明朝政府税收减少,对明朝的国力和财政状况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参 82][参 83]

改革与中兴

万历年间推行改革的内阁首辅张居正

明穆宗即位后,先后任用徐阶高拱张居正等名臣。1567年位处执政之首的明世宗旧臣徐阶策动朝官弹劾高拱,迫高拱辞官回乡。高拱亦不甘示弱,一年后策动朝官弹劾徐阶。徐阶也被迫正式退休。朝廷的实际政务渐渐落到张居正的手上。隆庆末年,高拱回朝出任内阁首辅。隆庆朝名臣名将荟萃,陆上与鞑靼首领俺答汗达成和议,史称俺答封贡;海上开放民间贸易,史称隆庆开关;因为这两项措施与其他改革措施,明朝开始进入中兴时期,史称隆庆新政。1572年,明穆宗因中风突然驾崩,年仅九岁的皇太子朱翊钧继位,即明神宗,年号万历[参 80]

由于明神宗年幼,于是由太后摄政。重臣高拱由于与太后信任的宦官冯保对抗而被罢官;相反的,张居正得到冯保的鼎力支持。张居正辅政十年,推行改革,在内政方面,提出“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推行考成法,裁撤政府机构中的冗官冗员,整顿邮传和铨政。经济上,清丈全国土地,抑制豪强地主,改革赋役制度,推行一条鞭法,减轻农民负担[参 84][参 85]。1393年明太祖时期,全国耕种田地有三百六十六万零七千七顷,到1502年明孝宗时期也只上升到四百廿二万八千零五十八顷。经过张居正的治理后于1581年达到七百零一万三千九百七十六顷。军事上,加强武备整顿,平定西南骚乱,以名将戚继光守卫北京的重镇蓟州、以辽东李成梁安抚东北女真、以宣大王崇古方逢时安抚鞑靼,其他重臣如四川的刘显、两广的殷正茂凌云翼、浙江的张佳胤,张居正也十分信任他们[参 14]。张居正还启用潘季驯治理黄河,变水患为水利。同时张居正严惩贪官污吏,裁汰冗员。张居正整顿朝正,改革体制,史称万历中兴[参 80]

1577年张居正父亲去世,按常理他需要丁忧[注 19],但张居正以为改革事业未竟,不愿丁忧。他的政敌借此大做文章,此即为夺情之争。最后在明神宗和两太后的力挺下张居正被夺情起复[注 20],使得其改革并未被中断。但是,这成为他的政敌之借口。同时,张居正利用自己的职权让自己的儿子顺利通过科举进入翰林院。除此之外,张居正的私德也有问题,各种聚敛财物的情事被揭露,张居正也迫害了大量的政敌,好同恶异,为政专擅,他一死,立刻在万历的支持下,被昔年结怨的大臣清算,张居正家被抄家。张府一些来不及退出的人被囚禁于内,饿死十余口。生前官爵也被剥夺[参 80]

万历怠政与党争

一幅由明朝画师所绘的明神宗朱翊钧画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朱翊钧为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张居正死后,明神宗亲政,励精图治,勤于朝政,更新庶政,繁荣经济,废黜考成法等张居正改革中弊政,安抚流民,减少徭税,有勤勉明君之风范,维持了中兴。然后后来发生的国本之争,拉来了明末党争的纷乱和明朝没落的序幕。国本之争是贯穿于明神宗中期至晚期的重大政治事件。主要是围绕着皇长子朱常洛与福王朱常洵(郑贵妃所生)继承皇位之争。由于皇后无嗣,明神宗偏爱皇三子朱常洵,不愿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令群臣忧心如焚,朝中的大臣也借此开始党争。直到1601年在皇太后的强迫下,朱常洛才被封为太子,而朱常洵被封为福王,封地为洛城,却迟迟不离京就任藩王。直到梃击案发生,舆论对郑贵妃不利后,福王才离京就藩,太子朱常洛的地位也因而稳固[参 86]

明神宗于国本之争对大臣极度不满,采取以不上朝作为报复,仅偶尔批阅奏折,以处理一些重要事件,但如明世宗一样,悉知帝国事务,事无巨细仍出于其之决断[参 87]大理寺左评事上疏,称明神宗沉湎于酒、色、财、气,结果被贬为民。明神宗中后期财政困难,因此明神宗派太监为天下矿监和税监以充实内库,然而矿监税使大多假借名义搜刮民间财产,扰乱天下[参 88]。由于明神宗不理朝政,缺官现象非常严重。1602年,南北两京共缺尚书三名,侍郎十名;各地缺巡抚三名,布政使按察使等六十六名,知府廿五名。明神宗委顿于上,百官党争于下,明廷完全陷入空转之中。因此明史言:“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参 86],部分史学家认为明朝自此开始走向灭亡[参 89]

由于朝政混乱,部分中下阶官吏在政治上受到排斥,纷纷要求政治改革,并强调道德标准。1593年癸巳京察促成东林党的形成,其名称源自顾宪成重修的东林书院。主持京察孙鑨李世达赵南星,利用京察将不符他们标准和不属于东林党的官吏降职解雇。经过多次京察后,引起众多反对党如宣党、崑党、齐党、浙党等兴起并与东林党互相倾轧。自此门户之祸坚固而不可拔,图使朝政空转内耗[参 90]。明熹宗时反对党在东厂魏忠贤的羽翼下成为阉党,开始专权,并且迫害东林党人,东林党受到严重打击,有所谓东林六君子东林七贤等被阉党杀害,直到崇祯帝即位,才整肃了阉党[参 86]

在对外军事方面,以万历三大征最为显著,分别为平定蒙古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抗击日本丰臣政权入侵朝鲜王朝朝鲜之役,以及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叛变的播州之役,这三场战争几乎同时发生,其性质均不相同。明朝于三战皆胜以巩固明朝边疆、守护朝鲜王朝,但也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成为国库空虚、财政拮据的重要原因之一[参 91][参 92]。粗略统计出这八年间国家的军事开支高达一千一百六十余万两白银。1617年后金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为由反明,两年后在萨尔浒之战中大败明军,明朝至此对后金改以防御为主的战略[参 86]

缂丝十二团龙袍左向行龙纹(万历年间)

1620年明神宗去世[参 93]。其长子朱常洛登基,即明光宗,年号泰昌,在位仅一个月。他发内帑赏赐在辽东前线明军,重用东林党人使朝政转危为安,并且罢除天下矿监税使[参 94]。福王生母郑贵妃为了拢络明光宗,献上四位美女。明光宗纵欲过度不久病倒,太监崔文升进以泻药而狂泻,又因服用李可灼的红丸而猝死,史称红丸案。明光宗逝世后,其宠妃李选侍欲居乾清宫,以挟皇长子朱由校自重。都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等,为防其干预朝事,逼迫李选侍移到仁寿殿哕鸾宫[参 95],此即移宫案。皇长子朱由校最后得以继位,即明熹宗,年号天启。梃击案、红丸案与移宫案合称明末三大案,是万历晚期国本之争的延续,使得明廷的政治斗争更加剧烈,也是标志着明末衰亡的开始[参 94]

明末经济危机与内忧外患

明末时期穿着中国服饰耶稣会在华传教士

明朝末年,明朝的对外贸易陷入低谷,白银输入大量减少,由于农民缴税需要用到白银,但是一般农民只有铜钱,导致白银价格暴涨,造成了通货紧缩的局面,这不仅使农民无法缴税,大量逃亡,而且还严重影响了手工业与商业城镇的发展,造成民变[参 96]

明熹宗熹宗幼年丧母,对乳母客氏有特殊感情。客氏与宦官魏忠贤狼狈为奸。熹宗早期,倚赖东林党人力争,方能登基,故大量启用东林党人,结果导致东林党与其他党斗争不断,明熹宗因此对朝政失去耐心,魏忠贤借此机会干预政治,将齐楚浙党的势力集结,号为阉党。1624年阉党控制内阁,魏忠贤更加张狂,其爪牙遍布中央与地方。在权势最盛时,魏忠贤的养子竟能代替皇帝祭太庙。全国遍布他的生祠,并号为九千岁后又称九千九百岁。更有阉党的国子监生提出魏忠贤配孔子,魏忠贤父配启圣公[参 97]。魏忠贤并大肆打击东林党,借“梃击、红丸、移宫”三案为由,唆使其党羽伪造《东林党点将录》上报朝廷,1625年明熹宗下诏,烧毁全国书院。大量东林党人入狱,甚至处死。

1626年北京西南隅的工部王恭厂火药库发生王恭厂大爆炸,造成2万多人死伤[参 98]。事发时的明朝正值内外交困、风雨飘摇之际,国家政治腐败,宦官专权,善恶不分。灾难的消息迅速传遍全国后,朝野震惊,中外骇然,人心惶惶。天启年间各种天灾人祸都比不上王恭厂的破坏程度,故沈国元于《两朝从信录》中称此灾变“乃古今未有之变也”[参 99]。很多大臣认为这场大爆炸是上天对皇帝的警告,纷纷上书,要求熹宗皇帝匡正时弊,重振朝纲。皇帝不得不下了一道罪己诏,表示要痛加省醒,告诫大小臣工“务要竭虑洗心办事,痛加反省”,希望借此能使大明江山长治久安,万事消弭,且下旨发府库万两黄金赈灾。此事后来亦被御笔太监载入明朝正史。

1627年明熹宗不慎落水病重,不久因霍维华之药而去世,其五弟信王朱由检继位,即崇祯帝,年号崇祯[参 94]

崇祯帝即位后,锐意铲除魏忠贤的势力以改革朝政。他下令停建生祠,逼奉圣夫人客氏移居宫外,最后押到浣衣局处死。下令魏忠贤去凤阳守陵,魏忠贤于途中与党羽李朝钦一起自缢,崇祯帝将其首级悬于河间老家,阉党其他分子也被贬黜或处死[参 100][参 101]。然而党争内斗激烈,崇祯帝不信任百官,他刚愎自用,加强集权[参 94]。当时东北方的后金(即后来的清朝)占领辽东地区,袁崇焕等人于辽西宁远锦州等抵御后金可汗皇太极的入侵。1629年皇太极改采绕道长城以入侵北京,袁崇焕紧急回军与皇太极对峙于北京广渠门。经六部九卿会审,最后杀袁崇焕,史称己巳之变。其后皇太极多番远征蒙古,终于在六年后彻底击败林丹汗,取得了传国玉玺,1636年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即清朝。并且陆续发起五次经长城入侵明朝直隶、山东等地区,史称清兵入塞。当时直隶连年灾荒疫疾,民不聊生[参 102]。辽西局势亦日益恶化,清军多次与明军作战,最后于1640年占领锦州等地,明军主力洪承畴等人投降,明朝势力退缩至山海关[参 94]

崇祯帝虽励精图治,但其任人不得法(崇祯一朝撤换过五十个大学士,号称“崇祯五十相”,为历朝之最),朝政混乱与官员贪污昏庸;与后金战争带来大量辽饷的需求以及清兵的掠夺;以及因为小冰期气候变冷,在当时连海南岛都出现下雪气候[参 103][参 104],农业减产带来全国性饥荒,这些都加重明朝百姓的负担。1627年,陕西澄城饥民暴动,拉开明末民变的序幕,随后王自用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事,最后发展成雄踞陕西、河南的李自成与先后占领湖广、四川的张献忠(最后成立大西政权)。1633年,山西地区爆发流行病,史称“明末大鼠疫”,1643年北京城爆发“京师大瘟疫”、造成20余万人死亡,加速明朝灭亡。1644年李自成建国大顺,三月,李自成率军北伐攻陷大同宣府居庸关,最后于1644年4月24日(旧历三月十八)攻克北京。崇祯帝在煤山自缢,史称甲申之变[参 94]。后世有史学家评价崇祯帝在社稷危难之时没有逃跑是“君主死社稷”[参 105],但亦有学者指出崇祯多次迁都南京的计划[注 21]

李自成攻克北京后。原为明将、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带领清军入关,并于一片石战役击败大顺军。清朝摄政王多尔衮顺治帝入关,北京成为清朝的首都。李自成退回陕西,最后被清军围歼于湖北,大顺[参 94]

南明与明郑

参见:南明、​明郑明郑时期

甲申之变后,明朝在南方尚有势力,史称南明南明主要势力有四系王,分别是福王弘光帝朱由崧、鲁王监国朱以海、唐王隆武帝朱聿键与绍武帝朱聿𨮁、桂王永历帝朱由榔等。当南明灭亡后,又有郑成功建立的明郑夔东十三家军抗清。被李自成攻陷后,南明大臣意图拥护皇族北伐。经过多次讨论后由凤阳总督马士英与江北四镇高杰黄得功刘泽清刘良佐拥护崇祯帝的堂兄弟福王朱由崧称帝,即弘光帝,史称南明。1645年清朝派多铎率大军南下南京,此时弘光帝昏庸,大权由阉党余孽掌握,江北四镇各自为营,最后陆续瓦解。清军攻破史可法死守的扬州,弘光帝逃至芜湖被逮,送到北京杀害。此期间清军发起扬州十日江阴八十一日嘉定三屠等大屠杀以镇压反抗的汉人[参 19][参 112][参 113][参 114][参 115]。同时明朝数十万皇族也惨遭清廷和农民军的屠杀[参 116]

弘光帝死后,鲁王朱以海于浙江绍兴监国;而唐王朱聿键在郑芝龙等人的拥立下,于福建福州称帝,即隆武帝。然而这两个南明主要势力互不承认彼此地位而互相攻打。1651年在舟山群岛沦陷后,鲁王朱以海在张名振张煌言陪同下,赴厦门依靠郑成功,不久病死在金门。隆武帝屡议出师北伐,然而得不到郑芝龙的支持而终无所成。1646年,清军分别占领浙江与福建,鲁王朱以海逃亡海上,隆武帝于汀州逃往江西时被俘而死。郑芝龙向清军投降,由于其子郑成功起兵反清而被清廷囚禁。朱聿键死后,其弟朱聿𨮁在广州受苏观生及广东布政司顾元镜拥立称帝,即绍武帝,于同年年底被清将李成栋攻灭。同时间桂王朱由榔于广东肇庆称帝,即永历帝[参 19]

1646年永历帝获得瞿式耜、张献忠余部李定国孙可望等势力以及福建郑成功势力的支援之下展开反攻。同时各地降清的原明军将领先后反正,例如1648年江西金声桓、广东李成栋、广西耿献忠与杨有光率部反正,一时之间南明收服华南各省。然而于同年,清将尚可喜率军再度入侵,先后占领湖南、广东等地。两年后,李定国、孙可望与郑成功发动第二次反攻,其中郑成功一度包围南京。然而,各路明军因为距离互相难以照应,内部又发生孙可望等人的叛变,第二次反攻以节节败退告终。1661年,清军三路攻入云南,永历帝流亡缅甸首都曼德勒,被缅甸王莽达收留。后吴三桂攻入缅甸,莽达之弟莽白乘机发动政变,杀死其兄后继8月12日,莽白发动咒水之难,杀尽永历帝侍从近卫[参 117],永历帝最后被吴三桂以弓弦绞死,南明[参 19]

此时反清势力只剩夔东十三家与在金厦的郑成功(史称明郑)。李自成余部在湖南抗清失败后,转移到川、鄂山区进行活动,在夔州府以东地区继续抗清,称为夔东十三家。1662年清军开始攻打之,1664年覆灭,其首领李来亨自焚而死。郑成功在南京之战失败后退回金厦,于1661年率军远征荷兰人占据的台湾岛成功,明郑领有台湾,定都东宁(今台湾台南)。其子郑经曾参与三藩之乱,率军参与反攻失利。1683年,清朝康熙帝施琅为水师提督进攻台湾。明郑主郑克塽率众投降,明郑亡[参 19]

政治

明朝政治则是皇帝的权力趋于集中,明太祖在诛杀胡惟庸后废除中书省丞相,终结了传统的宰相制度,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后来设置内阁大学士承担了部分行政职能;地方上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加强地方管理。仁宗、宣宗之后,文官治国的思想逐渐浓厚,行政权向内阁和六部转移。同时还设有都察院监察机构,为加强对全国臣民的监视,明太祖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明成祖设立东厂明宪宗时再设西厂(后取消),明武宗又设内行厂(后取消),合称“厂卫”。但明朝皇帝并非完全独断独行,有许多事还必须经过经廷推廷议廷鞫程序,同时,能将原旨退还的给事中亦可对皇权形成制衡[参 118]。到了后期皇帝出现了怠政,宦官行使大权的陋习[参 6],尽管决策权始终集中在皇帝手中,然而政务大部分已经由内阁处理,此外,到了明朝中晚期文官集团的集体意见足以与皇帝抗衡,在遇到事情决断两相僵持不下时,也容易产生一种类似于“宪政危机”的情况,因此“名义上他是天子,实际上他受制于廷臣。”[参 119]但明朝皇权受制于廷臣主要是基于道德上而非法理上,因为明朝当时风气普遍注重名节,受儒家教育的皇帝通常不愿被冠以“昏君”之名。但虽然皇权受制衡,皇帝仍可任意动用皇权,例如明世宗大礼议”事件最后以廷杖朝臣多人的方式结束[参 120]明神宗国本之争失利后也以长期拒绝参与政事向朝臣们示威[参 121]

内阁制度

内阁的衙署文渊阁,明朝政治中心之一,位于紫禁城三大殿东侧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丞相胡惟庸谋反伏诛,于是废去中书省丞相一职。秦、汉以来实行一千六百余年的宰相制度自此废除,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相权与君权合而为一,大权独揽,施行军权、行政权、监察权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由于国家事务繁多,皇帝无法处理,而明太祖也一度深感疲惫,于是设立四辅制度来辅佐政事。但这项制度效能不彰。洪武十七年(1384年)后被废。之后朱元璋请来几位翰林学士帮忙辅佐,这些翰林学士的官职效仿唐宋馆阁学士旧制,被命为“某某殿(阁)大学士”[注 22],官阶只有正五品。明成祖登基后,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由此始设内阁[参 122]

内阁最初只是皇帝的咨询机构,相当于今日秘书或幕僚的职务,奏章的批答为皇帝的专责。到后来成为明朝实际上最高决策机构,首辅地位有时可比丞相,有票拟封驳之权。明朝内阁由始至终都不是明朝中枢的正式行政机构,所谓内阁只是文渊阁的别称。内阁大学士一职多以硕德宿儒或朝中重臣担任,只有有实无名之地位,而没有法定地位。宣宗时期,由于杨溥杨士奇杨荣等三杨入阁,宣宗批准内阁在奏章上以条旨陈述己见,称为“票拟”制度,又授予宦官机构司礼监批红”。票拟之法补救可君主不愿面见阁臣之弊,但内阁大臣与皇帝沟通,全赖司礼监(宦官)。由是开启明朝宦官专政之大门[参 123][参 54]

六部

明朝在中央设置六部,与前代相比,明朝最初在每部增加尚书侍郎各一。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废丞相之职,取消中书省。六部因此地位得到提高。每部只设一个尚书,两个侍郎,原有的各科尚书降为郎中。各部尚书和侍郎的官阶也上升。其中以礼部(主管教育,负责领导儒家学术,以及祭祀,外交等)和吏部(主管文官升迁)最为重要,户部(主管财政,土地和人口)人员最多。兵部(主管国防),刑部(主管司法,有对较大刑事案件的审判权)与工部(主管公共建设)地位较低[参 124]

在拟诏审议机构上,明朝开始只设给事中中书舍人,不复设中书门下二省。明朝的审议机构为六科给事中,到洪武廿四年,设都给事中六人,分吏、户、礼、工、刑、兵六科,每科一人,每科都给事中下设左右给事中各一人及给事中若干。六科给事中制度基本是继承唐朝的门下省制度,但官位下降,机构更为精简,也失去了自魏晋以来皇帝内臣(皇室的收发站)和礼官的职责。六科官职品级虽低,然职权很高,他们可以批驳皇帝的意旨,也能充当谏官的职责,对六部吏僚则具有分科对应的监察权,故该制度也发挥一定的改善朝政作用。明朝的拟诏机构为中书舍人官署,因其制度源流源于与门下并立的中书,故与六科相对俗称“中书科”,但是其地位大为下降,职能也大幅削弱,事实上只是内阁与翰林院的誊抄机构。中央的重要事务执行机构为五寺,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与唐宋相比,减省了四寺:宗正寺被并入宗人府卫尉寺被并入兵部,司农寺太府寺被并入户部。大理寺与刑部和都察院合为三法司,负责重大刑事案件的复审与复核。大理寺的首长称为大理寺卿,也是九卿之一。其余四个寺的卿职权较低。太常寺负责祭祀;太仆寺管理马匹与全国牧政;光禄寺负责寿宴;鸿胪寺负责接待外宾[参 125]

监察机构

在洪武十三年前,明朝还沿袭元的监察制度,设立御史台,有左右御史大夫各一名。洪武十三年后,朱元璋废御史台。两年之后,朱元璋设立新的监察机构—都察院。都察院下面设立监察御史若干人,分巡全国各省,称为十二道监察御史。每道有监察御史三至五人,范围大体为一省。但监察御史都驻在京师,有事带印出巡,事毕回京缴印。到明末,监察御史分为十三道,共有一百一十人。都察院与六科同样具有谏官的职能和风闻言事的职责,故合称“科道言官”[参 126]

厂卫制度

正统款象牙质锦衣卫腰牌

明初还实行特务机构,主要包括锦衣卫东厂西厂,武宗时期还一度设有内行厂。锦衣卫设立于洪武十五年,直接听命于皇上,可以逮捕任何人,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但是朱元璋晚年逐步废除了锦衣卫及其特权,还有一些比较残酷的刑法[参 127][参 128][参 129]

在东厂设立后,锦衣卫权力受到削弱。东厂成立于永乐十八年,是明成祖为镇压政治上的反对力量而成立。地点位于京师东安门北。东厂的主要职责就是监视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学者等各种政治力量,并有权将监视结果直接向皇帝汇报。依据监视得到的情报,对于那些地位较低的政治反对派,东厂可以直接逮捕、审讯;而对于担任政府高级官员或者有皇室贵族身份的反对派,东厂在得到皇帝的授权后也能够对其执行逮捕、审讯。东厂在设立之初,就由宦官担任提督,后来通常以司礼监秉笔太监中位居第二、第三者担任。西厂设立于宪宗时期,首领为汪直。1482年后被废。其后又被武宗短暂恢复。内厂设置于武宗时期,首领为宦官刘瑾,刘瑾伏诛后,内厂与西厂同时被废除,仅留东厂[参 130]

其他机构

公孤官包括三公三孤,是名义上的诸臣之首,但这些官职都是虚衔,一般授予功劳相当大的大臣以示荣耀。三公为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则是辅弼他们的少师少傅少保,三公三孤是皇帝名义上的老师,负责辅弼天子。另外还有太子三师及太子三少,太子三师为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三少为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三师三少是太子名义上的老师,但实际上辅导太子的机构是詹事府。詹事府下设两坊、一局、一厅。此外还有太医院,专门负责皇室人员的健康和医疗。太医院附属有生药库和惠民药局。翰林院作为政府的官方学术最高机构,地位相当重要,甚至在政府中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翰林院首长是翰林大学士,此职位者经常会同时兼任内阁大臣[参 131]

诸司指不属于各部院的司。主要指通政司行人司。通政司负责传递公文,公告周知。行人司负责到地方上颁诏谕及赴外国作使臣[参 132]

外三监包括国子监钦天监、上林苑监。钦天监负责观测星象。国子监是最高官方教育机构,也是全国官学的领导机构,有祭酒一人,司业一人,监丞一人,博士五人,助教十五人,学正十人,学录七人,典簿一人,典籍一人,典馔两人。上林苑监负责掌管皇帝的御花园,畜牧场与菜圃[参 132]

内十二监为宦官衙门。事实上只有在这些衙门工作的宦官才是太监。包括司礼监、内宫监、御用监、司设监、御马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以司礼监最为重要,监内的提督太监主管宫内一切宦官礼仪刑名。而秉笔太监在宦官极端专权时竟代替皇帝批公文。此外宫内还设有四个司(惜薪、钟鼓、宝钞、混堂),八个局(兵仗、银作、浣衣、巾帽、针工、内织染、酒醋面,司苑),合为内官廿四衙门。宫女也有六个局(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工),每个局下设四个司[参 132]

法律

《大明律》,是明朝法令条例,由朱元璋总结历代法律施行的经验和教训制定而成,《大明律》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变通了体例,调整了刑名,肯定了明初人身地位的变化,注重了经济立法,在体例上表现了各部门法的相对独立性,并扩大了民法的范围,同时在“”与“”的结合[参 133]

《大明律》共分30卷,篇目有名例一卷,包括五刑(笞、杖、徒、流、死)、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八议(议亲、议故、议功、议贤、议能、议勤、议贵、议宾),以及吏律二卷、户律七卷、礼律二卷、兵律五卷、刑律十一卷、工律二卷,共460条。

有明一代比较重视法制的建设与实践,其中历经三次大规模修订的《大明律》。《大明律》在中国古代法典编纂史上具有革故鼎新的意义。不仅继承了明朝以前的中国古代法律制定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明朝以前各个朝代法典文献编纂的历史总结,而且还开启了清朝乃至近代中国立法活动的发展。《大明律》在明朝实施的过程中,虽然也不断受到“朕言即法”[注 23]的干扰,但这些干扰始终未能影响它的正统法典的地位[参 136]

而《大明律》对惩治贪财枉法者,严厉程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参 137][参 138]

军事

卫所制度

明朝神机营火枪手

明朝早期军队的来源,有诸将原有之兵,即所谓从征,有元兵及群雄兵归附的,有获罪而谪发的,而最主要的来源则是籍选,亦即垛集军,是由户籍中抽丁而来。除此之外尚有简拔、投充及收集等方式。此外,明朝中期以后又有强使民为军的方式,不过都属于少数,整体而言,卫所制仍然是最主要的军制。卫所制为在全国各地军事要地设立卫所驻军,卫有军队五千六百人,其下依序有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及小旗等单位,各卫所都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亦隶属于兵部,有事从征调发,无事则还归卫所。军队来源为世袭的军户,由每户派一人为正丁至卫所当兵,军人在卫所中轮流戊守以及屯田,屯田所得以供给军队及将官等所需。其目标在养兵而不耗国家财力,但明宣宗以后渐无法维持,军人生活水准及社会地位日渐低下,逃兵也逐渐增加,军备因此逐渐废驰[参 139]

在嘉靖年间,应付倭寇之乱时,将领戚继光在浙江地区采用招募民兵加以训练的方式,来取代不堪的卫所兵。正因为明朝正规军卫所军的不堪用,故这些民兵,在明朝后期逐渐担负起维持明朝有效统治的作战部队,而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戚继光的召募以浙江人为主戚家军李如松的私人部队辽东铁骑,及袁崇焕所召募以辽东人为主的关宁铁骑[参 140]

火器的发展

明朝的火器技术较高,不仅种类多,而且制造技术和性能也较前代提升明显,与欧洲差距不大。火箭鸟枪是明朝军队的主要轻型火器,地雷在明朝也很盛行,管形火器的发展尤为显著。明朝中后期,西洋火器佛郎机红夷大炮等相继传入,明朝汲取其瞄准器等长处,火器技术迅速发展,形如军事技术革命[参 141]。学者梁柏力指出,中国的冷兵器时代行将终结,火器时代已在黎明,被认为有机会赶上欧洲,但这过程却随明朝灭亡而一度中断[参 142]。后来清军利用了明朝和西方的技术和经验,多次改良并制造出比明朝更有威力的火器,到了三藩之乱期间,中国的热兵器技术回升到接近西欧的水平,这也是郑成功能驱逐台湾荷兰人,以及清康熙时期的清军能够击退入侵黑龙江俄罗斯士兵的原因之一。在签署尼布楚条约其后的150多年内,清朝境内大致升平,火器技术停滞甚至退化,直至鸦片战争时期。[参 143]

万历年间,日本火器技术领先中国,日本在万历援朝战争中一度占据火力上风[参 144][参 145]。明朝军事家戚继光批评当时多种形式的火器实际上并不实用,故一切禁之,以节靡费[参 146]。亦有学者批评宋元明清历代为维护政权稳定而封锁火器科学,故意忽视研制者的新发明和新创造,甚至弃置不用,如明朝的赵士桢毕懋康和清朝的戴梓,他们的贡献和成果都没被恰当重视[参 147]

经济

16、17世纪间,明朝是世界上手工业与经济最繁荣的国家之一。明朝初期推行的海禁政策,使得商业受到一定的压制,但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废除海禁后,海外贸易重新活跃起来,全盛时远洋船舶吨位高达18000吨,占当时世界总量的18%[参 148],推进了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促使晚明中国白银货币化的最终完成[参 149]。明朝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中国大陆学界认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此说法仍然处于争议之中[参 150][参 151]

农业

自明朝就开发至今的云南梯田

明朝初期,由于多年的战争加上通货膨胀,且前朝元惠宗为治水加重徭役,经济近乎在崩溃的边缘。明太祖洪武年间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与移民垦荒,也实行屯田政策,军屯面积占全国耕地的近十分之一[参 152]。此外,商屯也相当盛行,政府以买卖食盐的专卖证(称之为盐引)作为交换,利用商人将粮食运往边疆,以确保边防的粮食需求,然而此方式并非以以物易物方式,而是要求盐商先交钱再等晒盐季再给盐,却又为税收不足而将新产出的盐另行外卖,延后交盐给正规盐商的时间,致使盐商交了钱却要三五年甚至十年后才拿得到盐,却又因身份管制而无法抛弃盐商身份另行谋生,因此而家破人亡,私盐亦大为流行[参 153]

明朝农业无论是产量还是生产工具,都高于前一朝代,番薯南瓜蚕豆土豆玉米棉花美洲高产作物在16世纪中叶时陆续传到中国,尤其是棉花,已在全国普遍栽种。此外,较容易栽种的蕃薯和玉米,可以种植于土壤相对较贫瘠的地区,对于粮食需求日增的明清两代尤其重要[参 153]

万历年间,耕地总面积达10.7亿市亩[参 154][参 155],为万历年间开始的人口稳步增长提供坚实的基础。而在南宋时流行的俗谚“熟,天下足。”,由于长江下游地区城市居民的快速增加,及长江中游地区的快速开发,中晚明时,已经转变为“湖广熟,天下足”,意即当时主要的米粮生产区已经转移到湖广地区,也就是现在的湖北省和湖南省一带。

随着商业性农业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长途交通,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参 152]。晚明以后,湖广的米开始被长途运送至江浙、闽广等地区贩售,使当地农民开始改种经济作物[参 153]。明太祖也曾派遣国子监下乡督导水利建设,并以减免税赋奖励耕作。这些措施使得过去很多饱受战乱损毁的地区恢复生气,使明朝的经济得到快速的恢复[参 152]

工业

明朝青花瓷。左后:永乐青花龙纹扁壶,右前:永乐青花海水白龙纹扁壶,大维德基金会藏品,大英博物馆展出

明朝无论是铁、造船、建筑,还是丝绸、纺织、瓷器、印刷等方面,在世界都是遥遥领先,产量占全世界的2/3以上,比农业产量在全世界的比例还要高得多。明朝民间的手工业不断壮大,而官营却不断萎缩,明朝后期,除了盐业等少数几个行业还在实行以商人为主体的盐引制外,一些手工业都摆脱了官府的控制,成为民间手工业[参 156]

自明初年起,以江南地区为代表的手工业高度发展,松江潞安府全盛时有织机一万三千张,促进市场经济化和城市化,南京临清等城市“周围逾三十里,而一城之中,无论南北财货,即绅士商民近百万口”[参 157]。南京一地有众多的陶瓷厂,每年可生产100万件瓷器。景德镇成为世界瓷都。制瓷使用旋坯车,不但提高生产效率,还使旋出的瓷坯更为精细和规格化。施釉方式以吹釉法代替刷釉法,使施釉更加均匀光泽。并且发展出彩色瓷器。冶铁技术也有明显的提高,由灌钢冶炼法发展到苏钢冶炼法,是一种效率较高的炼钢方法[参 158]

商业

商人地位的提高

明初期奉行“重本抑末”政策,甚至规定禁止商贾之家穿绸纱。明穆宗隆庆三年(1569年),大学士高拱上疏《议处商人钱法以苏京邑民困疏》,反映商人的愁苦和商业的窘困,并奏请隆庆帝采取措施,革除宿弊[参 159]。之后张居正提出农商荣枯相因,进一步肯定商人的作用[参 153]。明朝中后期商人地位有所提高,部分士大夫认为经商有成,在价值上也等同于读书有得,“亦贾亦儒”“弃儒就贾”的现象也开始出现。此外,商业用的书也开始出现。商人为实用目的而编写此类书籍,内容介绍贸易路径沿途的交通、习俗及商品行情等。此类书籍现存最早者为《一统路程图记》。此外,由于商业的发达,各地纷纷开始大量生产具有当地特色的商品,运销他处,使得区域分工日益明显[参 148]

货币及商帮

参见:南徽北晋
明朝发行的纸币—大明宝钞

明朝初期,明太祖洪武年间尝试使用“大明宝钞”的纸币,这种货币同样经历了迅速的通货膨胀,它在1450年暂停发行,但是直到1573年仍在流通。直到明朝晚期李自成威胁北京时,这种纸币才在1643年和1644年重新印刷。在明朝大部分时期,中国有一个包括所有重要交易的纯私人货币体系。而整个货币体系转向为以银本位为主。从海外流入的白银开始在南部省广东作为货币使用,并在1423年传到长江下游地区成为纳税的法定货币。各省税收自1465年起以白银的形式上交首都,灶户从1475年起开始使用白银支付,徭役豁免费从1485年起使用白银支付。中国对白银的需求部分通过西班牙人从美洲的进口得到满足,特别是秘鲁波托西墨西哥,在西班牙人1571年建立马尼拉之后。但这时的白银还没有被铸造。它们以重量为一个标准(约36克)的银锭(被称为元宝)流通,尽管其纯度和重量在地区与地区间略有不同。

16世纪中叶之后日本和拉丁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也进一步促进中晚明经济的发展,当时明朝占有世界白银需求量三成左右。明朝经济的另一个特色是城镇经济的繁荣,运河沿线由于往来商船不断,周边城市如济宁淮安扬州等都非常发达。东南地区由于商品经济繁荣,成为全国的经济集散地。由于商品经济的繁荣,明朝形成按籍贯区分的商人集团,称为“商帮”,如徽州商帮、商帮、广东商帮、福建商帮、苏州洞庭商帮、江西商帮等。这些商帮以“会馆”为联系场所,互相支持,越做越大[参 148]

交易及货品

明嘉靖、万历间,各地出卖丝绸、酒肉、蔬果、烟草、农作物、瓷器等商品不计其数,大量外销赚取外汇所得;外国的不少东西在中国城市都有卖,如欧洲的西洋美洲烟草[参 153],当时商业大都会以江南的商业城市最多,有南京仪征扬州瓜洲苏州松江杭州嘉兴等,华中其他商业城市尚有汉口南昌淮安芜湖景德镇等,西南内陆有成都,华北有北京济宁临清等,而华南则有福州广州[注 24]

生产总量及生产力

有观点认为,明朝生产总量在全世界所占比例在中国三千年历史上是最高的。据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研究,1600年明朝生产总量为960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9.2%,晚明中国人均GDP约600美元。据他研究,1500年中国生产总量(618亿美元)已首次超过印度(605亿美元)[参 161](这里仅表明购买力平价,与财政收入是不同的概念)。部分中国学者如刘逖认为麦迪森高估了明朝的生产总量和人均生产总量[参 162],据刘逖指出国际公认的生存水平线是400美元,因此刘逖对麦迪森明朝数据做了调整,若以1990年的美元价值换算,1600年中国人均GDP在388美元、1610年在386美元、1620年在391美元、1630年在344美元、1640年在367美元,大幅低于麦迪森的600美元[参 163]

而隆庆年间的开关,进一步促进了当时中国经济的增长[参 164]

文化

教育

南京孔庙棂星门

明朝教育发达,学校兴盛,为唐宋所不及[参 165]。明朝初期实行“科举必由学校”的政策,明太祖多次强调:“古昔帝王育人才,正风俗,莫不先于学校。”并将学校列为“郡邑六事之首”,以官学结合科举制度推行程朱理学,而不重视书院,书院因此沉寂近百年之久。也因此,明朝中早期最重要的教育机构也就是国子监。而各府、州、县政府也皆立学校。府、州、县学的学生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相公。明初生员数目有定额,大致府学四十人,州学卅人,县学廿人。明朝中后期,地方官员六事皆举者极少,“学校之政之修也久矣”,因此传统书院再次承担起培养科举人才的重任。明朝书院的创办,以嘉靖年间为最多,据统计,明朝书院共有1239所。书院的经费来源,大体上可以区分为官方拨置、和私人捐赠。由于政治上的牵连,书院屡遭劫难,历史上共有四次禁毁书院的记载,但官方越是禁止,民间开办的书院就越多[参 6]

科举

科举在明朝是正式的选拔官吏制度。科举考试分为两级,每三年举行一次,称为大比。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考生必须用八股文做答。所谓股,即对偶之意。八股文萌芽于宋朝,形成于明成化以后。由于八股取士的制度,读书人既不通经史,又不谙实际,严重束缚民众智慧的进步[参 6]

文学及书籍

天一阁藏明刻本前汉书

文学方面,中国小说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原本是《金瓶梅》后被三国代替)就是出于明朝。冯梦龙加工编辑的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每部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主要是描写青年爱情故事以及平民市井生活,最著名的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转运汉巧遇洞庭红》等;与“三言”类似每部四十篇的短篇小说集还有凌蒙初编著的“二拍”以及1987年才被发现的《型世言》(陆人龙编著)。传统雅文学的发展在明朝继续发展,著名文人有刘基宋濂高启方孝孺唐寅归有光徐渭王世贞袁宏道钱谦益张岱吴伟业等人。散曲家则有王磐冯维敏薛论道陈译康海等人[参 166][参 167]

万历时期,猛烈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有以公安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为代表的公安派。他们认为文学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有各个不同的时代,即有各种不同的文学。竟陵锺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主张独抒性灵,并且乞灵于古人,目的为“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使其心目有所止焉,如是而已矣”[参 167]

艺术

戏剧

南柯记》,著名明传奇汤显祖临川四梦》之一

明朝时期,传统杂剧逐渐衰落,而传奇剧走向繁荣。在嘉靖后期到万历初期出现三部优秀的传奇作品,即《宝剑记》、《浣纱记》及《鸣凤记》。明朝戏剧的集大成者是汤显祖。他的代表作是临川四梦(即《南柯记》、《邯郸梦》、《紫钗记》及《牡丹亭·还魂记》)。南戏在明朝也进入最繁盛的时期。明朝的文学与戏剧在对“情欲”的描写上是较为开放的,例如《牡丹亭》一剧中就充满许多对少女情怀的正面刻写[参 166][参 167]

书法

明朝朝廷极力推崇书法,明朝书法以行书草书为主。明初书法陷于台阁体泥沼,沈度学粲兄弟推波助澜将工稳的小楷推向极致,“凡金版玉册,用之朝廷,藏秘府,颁属国,必命之书“。二沈书法被推为科举楷则,于是台阁体盛行。明中期吴中四家崛起,书法开始朝尚态方向发展。祝允明文征明王宠唐寅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书法开始迈入倡导个性化的新境域。晚明书坛兴起一股批判思潮,书法上追求大尺幅,震荡的视觉效果,有名的有张瑞图黄道周王铎倪元瑞等,而帖学殿军董其昌仍坚持传统立场。

绘画

仇英《南都繁会图(局部)》描绘了明朝南京的都市风貌

明朝的绘画成就巨大,大致偏重于文人画派,往上承袭唐、宋、元三代的体系,再经过充分发挥后而自成一家的。明朝画风迭变,画派繁兴。在绘画的门类、题材方面,传统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盛行,文人墨戏画的梅、兰、竹及杂画等也相当发达。其中最兴盛的山水画派可分为气势恢弘的浙派、苍劲活泼的院派与清丽缜密的吴派三种。著名的书画家如擅长花鸟的徐渭、擅长人物画的陈洪绶,“明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山水画大师董其昌。明朝绘画以山水和花鸟为主。人物画和社会风俗画相对较弱。明朝的雕像较多为城隍孔子关公岳飞等为主[参 168][参 169]

明朝晚期由于传教士纷纷来华,西方近代绘画也传入中国,开始了东西方艺术的第一次正面交流。但由于东西方审美观的差异,西方艺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西洋版画艺术方面,尤其是坤舆图、西方原版图书以及圣迹画对明朝晚期的绘画产生了重要影响[参 170]

仇英所绘《汉宫春晓》,园庭殿宇极其繁盛,精细入神,人物勾勒笔法秀劲[参 171]

建筑及工程

明朝的建筑工艺创下新成就。南京北京城池都是伟大的建筑作品。应天府京城城墙营建于洪武二年,完成于洪武十九年,城墙周长达66里,一般宽10-18米,高12-15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墙。南京城突破方正的格局,而是按照地理形势修建。皇城位于东部,市肆和居民区位于南部,西北则是军营。洪武二十三年起,明政府开始修建京师外郭城(即南京外城),周围120里,开十六门,将雨花台锺山都包入其中。而北京城池则较为方正,体现皇权至上的思想。明朝的宫殿建筑也十分宏伟,故宫即为例证。明朝各种历制建筑也十分严谨工整。天坛太庙社稷坛孔庙都是十分巍峨庄严的建筑。明朝帝陵工程浩大,可谓历代之最。而在明朝被重建的万里长城明长城)更是举世无双的巨作,保卫明朝的边疆,至今依然耸立[参 153]

宗教

17世纪西藏唐卡;明宫廷贡品收集各种物品之一

明朝的兴起与元末信奉明教白莲教的红巾军息息相关,所以明太祖建立明朝后对宗教采取抑制和利用兼并的政策。他主要希望阻断摩尼教白莲教弥勒宗等宗教组织再度变成反朝廷的起事军,并且希望利用佛教道教等宗教的力量来维护社会秩序[参 6]。结果,得到“皇粮”全面保障的佛教与道教演变成缺乏精神上的创新追求,亦脱离广大信众,民众转而寻求民间宗教作为慰藉[参 172]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登基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他在严厉禁止、镇压白莲教等民间秘密宗教的同时,即大力提倡尊朱崇儒,确立儒家思想、并大搞神道设教,扶植佛教和道教。洪武年间,朱元璋不仅耗费大量财力和物力,修缮灵谷寺、天界寺、天禧寺、能仁寺、鸡鸣寺、栖霞寺等许多佛教寺院,还修复、重建朝天宫等一批道教宫观,“凡道家所号天帝之宫,靡不崇饰”。(注:《金陵玄观志》卷1,商辂:《奉敕重建朝天宫》。) 他还拨给寺观、宫观大量田土、芦荡,免除其税粮和差役,并多次召集名僧举办法会,自己亲戴皮弁,腰插玉圭,率领群臣顶礼膜拜,或征召道士,举办斋醮祈雨,自己“设藁席露坐,昼曝于日中,顷刻不移,夜卧于地,衣不解带”,(注:《明太祖实录》卷53,洪武三年六月戊午。)可谓虔诚至极。他还多次召见名僧、道士,赐坐讲论,有些应对称旨的僧人甚至擢为大官,充当心腹耳目。朱元璋还应僧、道之请,设立善世院、玄教院,后改为僧录司、道录司,以名僧、道徒总领全国的佛教、道教事务。为了扩大佛、道的影响,朱元璋又命四方名僧点校《大藏经》(即《洪武南藏》),令宗泐、如玘等僧人重新笺释《般若心经》、《金刚经》和《楞伽经》,亲自为《心经》作序;并仿效唐宋君主,亲为《道德经》作注,撰成《御注道德经》二卷,还撰写了《周颠仙人传》,广行刊布。 明朝官方还多次组织刊刻卷帙浩大的佛藏和道藏。佛藏除《洪武南藏》外,还有《永乐南藏》、《永乐北藏》、《万历续北藏》以及藏文的《大藏经》,道藏则有《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

明朝流行对不同宗教兼容并取倾向,民间宗教性信仰、习俗多样而活跃。基本精神在信仰自由主义、保持国家政治世俗性质、维持社会稳定和国家对社会的控制。集中体现这些政策精神的仍是儒家政治社会理念并倚赖士大夫群体的努力。其变动因素和矛盾来源,则在诸教向国家政权机关的渗透、皇室特殊化行为、民间泛神论多元信仰倾向、部分士大夫的信仰综合主义。在此期间,回族的形成与犹太教的消亡,表现出作为外因的社会环境与作为内在动力的宗教本土化、世俗化运动,对宗教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参 172]

位于甘肃天水后街清真寺,象征着明朝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

明朝中期以后,佛教受皇室宗教活动加强的刺激与儒家的矛盾尖锐起来。这种矛盾促使部分士大夫强烈反对寺院修建并发表辟佛言论。明朝政府对藏传佛教政策与对汉传佛教政策有同有异。其重要差异之一是,明朝对藏传佛教政策与对西部边疆政策紧密相关,而对汉地佛教政策则于周边关系政策基本无关。此外,部分士大夫以藏传佛教为“番教”,认同程度逊于内地佛教。明朝一些皇帝因喇嘛多擅长某些“法术”,对其有特殊兴趣,并因而导致士大夫针对相关政策的批评。道教起源于本土民间信仰,在明朝与儒家士大夫的冲突比较和缓。但明朝君主中信奉道教者多,既影响到国家政治,也影响到士大夫与君主的关系。士大夫在反复重申儒家原旨的同时,对道教的批评也日趋尖锐。民间宗教以最贴近下层百姓生活的组织形式和内容,满足中下层民众的宗教需求,甚至部分地满足他们的政治要求和经济要求。这是明朝中叶之后,民间宗教如火如荼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明朝政府将民间宗教基本看作民俗,一般无干预,对视为“陋俗”者加以排斥,在涉及秘密社会活动时则严厉禁止[参 172]

明朝还是信仰伊斯兰教诸民族、藏传佛教黄教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天主教在中国传播的重要时期。伊斯兰教在社会生活中相对封闭,在明朝政策中大体上表现为一个民族政策问题而不是一个宗教问题,基本与国家以及其他社会成分相安无事。明朝中期以后,天主教再度传入中国,当时士大夫寻求改革,明朝对天主教大致宽容[参 153]

哲学思想

参见:阳明学、​心学实学
王阳明

哲学思想上,王阳明继承陆九渊的“心学”并发扬光大,他的思想强调“致良知”及“知行合一”,并且肯定人的主体性地位,将“人”的主动性放在学说的重心[参 173]。而王阳明的弟子王艮更进一部的强化此方面的论述,提出“百姓日用即道”,肯定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意义。而李贽则更肯定“人欲”的价值,认为人的道德观念系源自于对日常生活的需求,表现追求个体价值的思想。而随着西学的传入,科学精神与实学风尚也开始流行。明末之际,伴随着朝代的更替与异族的入主,哲学家开始更多的思考现实问题与政治改良,如王船山黄梨洲顾亭林[参 166]

而明朝晚期书院的兴盛,冲击官学的地位。许多知识分子利用在书院讲学之际借机批评时政,例如曾讲学于东林书院顾宪成高攀龙,就常讽刺时政,也使东林书院成为与当权派对抗的中心,进而造成东林党争。当时学者也会借用寺庙周边的空地举行“讲会”,倡导新的思想价值与人生观[参 167]

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并为明末清初三大儒。顾炎武提倡“经学即理学”,提出以“实学”代替宋明理学,要学者直接研习六经。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参 174],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等。黄宗羲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称,著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是中国学术史之祖。他保护阳明学,排斥宋明理学,力主诚意慎独之说,蔚为浙东学派。王夫之强调实际行动是知识的基础,认为历史发展具有规律性,是“理势相成”。其思想发展成船山学,后人编为《船山遗书[参 175]

以民为天下之主的思想于明末清初亦有所流行,例如生活在明末又经历清初时期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提倡民权,所著的《明夷待访录》攻击君主专制体制,提倡天下为主,君为客的观点[参 176],倍受清末革命党的推崇。部分学者认为黄宗羲的思想是近代民主主义的思想,有西方学者称黄宗羲为“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参 177]

西学

西欧进入大航海时代后,葡萄牙意图在中国建立贸易据点。1513年,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为想要与明廷通商,派出使节团前往中国。使节团本来想在广州登陆,但被拒绝入境。他们改以武力占据屯门,与明朝爆发屯门海战西草湾之战,结果战败。最后明世宗嘉靖皇帝同意入境,并且让葡萄牙人在澳门开设商行,允许他们每年来广州“越冬”。其后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国相继派使团东来,使得不少西洋事物传入中国。1582年,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奉命前往中国教区工作。利玛窦很快学会中文,并穿儒服、通儒书,颇得明朝士大夫好感。后来他被举荐到北京,颇得明神宗信任。他向中国进献圣母玛莉亚像、十字架、坤舆万国全图、西洋自鸣钟西洋大炮、西洋式望远镜、西洋式火枪西药等贡品,先后在北京、肇庆等地展出。

科技

天工开物》中的农业机械绘图

学者李正焕认为明朝是中国科技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时期,涌现出一大批集大成的科学家和许多不朽的科技名著[参 178],而金观涛樊洪业刘青峰则认为自宋元两代以后,中国的科学发展日益趋于停滞状态[参 179]

天文历法

明朝初期的大统历一直沿用元朝授时历,不准民间研究,下诣“国初学天文有厉禁,习历者遗戍,造历者诛死”[参 180],但天文导航、冶炼钢铁、商业数学等实用科技仍有许多重要成就。到了后期禁令被放宽后有学者编写了一部天文著作,可是无人问津、不被重视且“未曾用之”,《大明律》规定:“造谶讳、妖书妖言及传用惑众者,皆斩。若私有妖书隐藏不送官者,杖一百,徒三年”,严厉处置撰写、刊行、销售或使用“妖书”的人。被送官烧毁的“妖书”名目有《换天图》、《飞天历》、《聚宝经》、《太上玄元镜》等共计88种[参 181]。明朝的大统历是承袭元朝的授时历,对日月蚀的预报早已不准,明朝开国一百多年后陆续有人建议改历,被礼部以“古法未可轻变,请仍旧法”和“祖制不可变”的理由反对。明朝钦天监的天文官们已无人能掌握元朝郭守敬等制订授时历时所依据的原理和方法。利玛窦凭借西洋书本上的知识即可预测日月蚀,而钦天监的官员们却一筹莫展。当徐光启李之藻等人打算用西法改历而发动宣传攻势时亦引起了守旧势力的反感[参 179]。后来由于士大夫攻击传教活动,并谓私习天文为违反大明律,政府下令严禁,并将所有耶稣会士逐往澳门[参 182]

明太祖亦禁止民间进行天文研究,认为皆是“无益”之物并加以毁坏:“明太祖平元,司天监进水晶刻漏,中设二木偶人,能按时自击钲鼓。太祖以其无益而碎之”[参 183]

学术著作

作明中晚期学术著作众多,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方以智的《物理小识》、程大位的《算法统宗》、吴有性的《瘟疫论》、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这些科学家几乎都是明朝有功名的士子。1637年宋应星在《论气·气声》中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作出合乎科学的解释,认为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或急速运动冲击空气而产生的,并通过空气传播,同水波相类似。方以智在《物理小识》中提出:“宙(时间)轮于宇(空间),则宇中有宙,宙中有宇。”提出时间和空间不能彼此独立存在的时空观。在《物理小识》中正确地解释蒙气差(即大气折射)现象。民间光学仪器制造家孙云球制造放大镜显微镜等几十种光学仪器,并著《镜史》[参 166][参 167]

浙江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建于明朝初年,水渠长约230米,顺流分四级水碓,可反复利用水力资源,故名“四连碓”

明朝宗室在技术上也有贡献,朱载堉在世界上第一次正确地提出十二平均律,并在数学天文学方面亦多有建树;明初周王朱橚把四百余种植物种于府内,并让王府画工将植物绘图编制成书,名为《救荒本草》。《救荒本草》共记有植物414种,并详细描述各种植物的形态、产地、生境、可食用部位和食用方法,是生物学历史上的重要书籍。中晚明的军事科技也有所进步,各种新式火器大量涌现,但也被当时的军事家批评不实用[参 184]。西方传入的佛郎机火炮红夷大炮都在中国制造和使用。还有一些专门的火器论著出现,如茅元仪所著之《武备志[参 167]

中西交流

明朝晚期,随着耶稣会传教士和西学的传入,中晚明的科学技术出现新的进步。在他们传播教义的同时,也大量传入西方的科学技术。当时中国的科学发展趋于缓慢,落后于欧洲。随着西学传入,使得中国的少数士大夫开始认识到西方学问之中有其优于中国之处,但这并未造成中国人对于中西学的基本高下看法有所改变。西学中主要受到注意的仍是技术方面如天文历法、测量以及所谓的“西洋奇器”等,对于中国学术本身的影响冲击亦不大。而当时传入中国的学问非常多样,也有一些士大夫着手与传教士合作翻译西方书籍或著书介绍西学,例如徐光启就曾与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李之藻利玛窦合译同文算指。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同时,基于双方文化的歧异及认知方面的不同,也引发一些冲突,例如南京教案[参 167]

西方汉学家李约瑟认为明朝数学的发展停滞,且远比宋元落后,明朝中叶的著名数学家顾应祥唐顺之对“天元术”的茫昧不解,被认为是中国数学在十四世纪之后由盛而衰的一个见证。在明朝年间失传了宋元两代累积的数学知识,后来经过清朝学者梅谷成等人重新发现并加以研究[参 185][参 186]。学者骆祖英认为,整体而言,明朝数学的整体水平并不比同期西方数学滞后,当时东西方数学水平相当[参 187]

社会

风气

明朝早期,社会风气比较节俭。后期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达以及政府控制力的下降,社会风气转向浮华与奢靡,不论士大夫或百姓,在饮食、居住、穿着、娱乐各方面都更为讲究,甚至贫穷人家也追慕仿效[参 188],与过去儒家崇尚简朴的风气有很大的差别。商人的地位也明显提高[参 153]。时人张瀚曾言:“今之世风,上下俱损矣!”[参 189]明初朱元璋认为“元以宽失天下”,因此要“救之以猛”,一改元朝优容江南士人的政策,采取各种措施打压及迫害江南文人。有明一代,明廷便拟定江南重赋,“官、民田视他地方倍蓗”,并且规定“浙江,江西,苏松人毋得任户部”。仕宦的江南士人,或因党案,或因文字狱之故,动辄获罪横死[参 190]

明朝的另一项重要社会风气就是藏书之风。无论官方与民间皆好藏书。私家藏书尤为发达。天一阁是中国目前现存的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其创建者是范钦。在范钦去世时,天一阁藏书的总数达到七万卷。天一阁对藏书严加保管,水火不入。也严禁外借。明朝重要的藏书楼还有汲古阁绛云楼等。而私人刻书也逐渐发达,出现的彩印的套印等新工艺,印制的书籍量更是达到一个新的高峰,也使得书籍的读者群更为扩大,各种通俗小说的出现也为平民百姓提供另一种娱乐。装帧方法也得到改进,出现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线装书[参 153]

贞节旌表的制度在明朝成为固定持续的制度,使得女性守贞守节从原本的典范理想成为一般性的风气甚至规范[参 191]。此外,晚明社会风气的开放,使当时成为中国历史上才女文化最发达的时代之一[参 192]

城市化

16世纪的欧洲城市规模较小,1519年至1558年时期,拥有2万至3万人口即可称为“大城市”。从城市规模和人口比例看,晚明中国的城市化程度反倒稍高一些。据伊懋可的数据,中国城市人口在明末占总人口的6%至7.5%。而学者曹树基估计,1630年时中国城市化率已达到8%,略高于清朝城市化率的7.4%[参 193]

明朝百姓的娱乐风尚发达,“旅游”一词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明朝家俱的样式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风格典雅,流传至今者不在少数。园林艺术在明朝也非常兴盛,代表著作是明朝造园家计成的《园冶》一书,这是第一部全面总结私家园林的专著。

社会福利

明朝是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最好的时期,在平定天下驱除胡虏之后,朱元璋一方面实施“与民休息”的经济政策,另一方面推出了中国最早的福利政策。明朝的福利政策完备且有特色,对当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参 194]。明朝出现了免费养老院、免费医院和免费公墓等[参 195],而且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明朝政府制定了较为完备的养老政策[参 196][参 197]

饮食

明朝的茶文化酒文化也十分发达,民间盛行饮酒之风,酒令进入成熟的阶段。各种新式茶色纷纷出现,紫砂壶也开始流行。酒楼茶馆成为城市居民的重要休闲场所。

《乌青镇志》记载万历年间,市井之家的宴席:“万历年间,牙人以招商为业。初至,牙主人丰其款待,割鹅开宴,招妓演戏,以为常。”

万历进士顾起元在《客座赘语》中记述南京风俗民情说:“今则服舍违式,婚宴无节,白屋之家,侈僭无忌。”

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记载了许多美食:“越中清馋,无过余者,喜啖方物。北京则苹婆果、黄、马牙松;山东则羊肚梨、文官果、甜子;福建则福桔、福桔饼、牛皮糖、红腐乳;江西则青根丰城脯;山西则天花菜;苏州则带骨鲍螺、山楂丁、山楂糕、松子糖、白圆、橄榄脯;嘉兴则马交鱼脯、陶庄黄;南京则套樱桃、桃门枣、地栗团、窝笋团、山楂糖;杭州则西瓜、鸡豆子、花下藕、韭菜、元笋、塘栖蜜桔;萧山则杨梅、莼菜、鸠鸟、青鲫、方柿;诸暨则香狸、樱桃、虎栗;嵊则蕨粉、细榧、龙游糖;临海则枕头瓜;台州则瓦楞蚶、江瑶柱;浦江则火肉;东阳则南枣;山阴则破塘笋、谢桔、独山菱、河蟹、三江屯怪、白蛤、江鱼、鲥鱼、里河。远则岁致之,近则月致之,日致之。耽耽逐逐,的为口腹谋。”

叶梦珠在《阅世编》记述明末宴会:“肆筵设席,吴下向来丰盛。缙绅之家,或宴官长,一席之间水陆珍馐多至数十品。即庶士中人之家,新亲严席,有多至二三十品者。若十余品则是寻常之会矣。然品必用木漆果山如浮屠样,蔬用小瓷碟添案,小品用攒盒,俱以木漆架架高,取其适观而已。即食前方丈,盘中之餐,为物有限。崇祯初,始废果山碟架,用高装水果,严席则列五色,以饭盂盛之。相知之会则一大瓯而兼间数色,蔬用大铙碗,制渐大矣。”

明朝笔记记载:“昔有一人,善制鹅掌。每豢养肥鹅将杀,先熬沸油一盂,投以鹅足,鹅痛欲绝,则纵之池中,任其跳跃。已而复擒复纵,炮瀹如初。若是者数回,则其为掌也,丰美甘甜,厚可经寸,是食中异品也。”[参 198]

衣着服饰

谟区查抄本》描绘万历年间的汉人服饰

明朝服饰继承了宋元两代的式样,但亦有一定程度的胡化和演变,例如明朝流行的曳撒就是继承于元朝蒙古人的腰线袄。中后期更出现了前代未见的形制款式如立领,以及于一件衣服的显眼处大量使用金属钮扣。至清朝期间逐渐被禁止,但仍有少数款式和特征流传至今。近代至现代朝鲜族琉球族京族的民族服饰(韩服、琉装、越服)亦深受明朝服饰影响。

明朝妇女的服装,主要有衫、霞帔褙子披风比甲裙子等,明中期出现立领。比甲的名称,见于宋元以后,但这种服饰的基本样式,却早已存在。比甲为对襟、无袖,左右两侧开衩。隋唐时期的半臂,就是与比甲有着一定渊源关系。明朝比甲大多为年轻妇女所穿,而且多流行在士庶妻女及奴婢之间[原创研究?]。成年女性多戴狄髻,并于上面插上成套的饰物,称为头面。明朝上襦下裙的服装形式,与唐宋时期的襦裙最大差别在于明朝的上衣并不束在裙外,这种款式称为袄裙。比如立领、宽衣大袖紧袖口与大褶裙装等,都是大明服饰的特色。劳动时常加一条短小的腰裙,以便活动,有些侍女丫环也喜欢这种装束。上襦除传统的交领外,到明中后期还出现立领。裙子除继承前代的百褶裙褶裥裙外,还出现了马面裙。裙的颜色,初尚浅淡,虽有纹饰,但并不明显。至中期则多饰以膝襕,有刺绣、织金、烫金等形式的裙襕。崇祯初年,裙子多为素白,即使刺绣纹样,也仅在裙幅下边一、二寸部位缀以一条花边,作为压脚。裙幅初为六幅,即所谓“裙拖六幅湘江水”;后用八幅,腰间有很多细褶,行动辄如水纹。到了明末,裙子的装饰日益讲究,裙幅也增至十幅,腰间的褶裥越来越密,此时出现一种裙子,每褶都有一种颜色,微风吹来,色如月华,故称“月华裙”。腰间多挂上荷包事件(小工具组合)等物品,装饰与实用性兼备。明朝崇祯年间出现一种以各色零碎锦料拼合缝制成的服装,称为水田衣,因整件服装织料色彩互相交错形如水田而得名。它具有其它服饰所无法具备的特殊效果,简单而别致,水田衣的制作,在开始时还比较注意匀称,各种锦缎料都事先裁成长方形,然后再有规律地编排缝制成衣。到了后来就不再那样拘泥,织锦料子大小不一,参差不齐,形状也各不相同,与戏台上的“百衲衣”(又称富贵衣)十分相似。

明朝男子常服、礼服、常礼服等,多用袍衫,有直身直裰道袍道服行衣深衣等形制。上层社会及富家男子的便服面料以绸缎为主,上绘有纹样,也有用织锦缎制作的,其制为大襟、右衽、宽袖,下长过膝。常服及吉服道袍、直裰、直身等,配以丝绦,劳动者多穿上衣下裤组成的裋褐。巾帽有多款,常见有幅巾大帽东坡巾唐巾儒巾飘飘巾等。

明太祖朱元璋诏令“衣冠制度悉如唐宋之旧”,因此明朝汉族男子服式沿袭大襟右衽交领圆领这两种传统服饰式样,又大量吸收元朝服饰特点,发展出曳撒兵笠等特色服饰。明朝服饰的多变与款式做工达到了中国服饰史的高峰[参 199]

人口

人数变动

元惠宗至正年间(1341年-1370年)全国发生多次大规模的灾荒饥馑疾病和瘟疫,并最终促使红巾军起义爆发,期间造成人口大量减少。大明建立并统一全国后,明太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全国的农业生产在蒙元时代长期大规模战争而遭受极大破坏的背景下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复,加上洪武年间大规模向淮河以北和四川的荒无之地、垦荒填充移民,使人口得以稳定增长。到明太祖洪武廿六年(1393年)全国有6500万人,其中民户占6175万人,军户占325万人。北五省(北平、山西,山东、河南、陕西)人口有1755万人,占全国27%,其中山东最多,有5,462,850人,以下依次为山西(3,790,760人)、河南(2,825,300人)、陕西(2,646,450人)、北平(2,619,500人)。中五省(京师、浙江、江西、湖广、四川)人口总数为3380万,占全国52%。其中,南直隶有11,291,460人;人口密度最高的苏南太湖流域人口达6,320,300人,平均每平方公里220人;其次为浙江省,有9,959,270人;江西有7,260,000人,湖广有4,318,420人,四川最少,仅1,314,260人。南五省(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总人口有1040万人,占全国的16%[参 152]

明朝人口的峰值出现在明朝后期,但由于明朝户籍人口数据是地方官员刻意维持明初人口数据的结果[参 200],因此对于具体时间与人口数量,不同学者有不同说法。易中天认为,明末人口六千余万[参 201]赵文林谢淑君认为1626年明朝达到人口峰值,实际人口大约有99,873,000人[参 202]王育民认为万历年间明朝人口达到峰值,实际人口在130,000,000人至150,000,000人之间[参 203]葛剑雄认为1600年明朝实际人口大约有197,000,000人,明朝人口峰值接近2亿[参 204]曹树基认为1630年明朝达到人口峰值,实际人口大约有192,510,000人,1644年实际人口大约有152,470,000人[参 205];而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则认为1600年明朝实际人口大约有160,000,000人[参 206]

根据南开大学王泉伟在《明朝男女比例的统计分析——根据地方志数据的分析》一文当中的研究,明朝的性别比相当不平衡,明朝中期后,全国范围内的性别比曾一度达到每100个女性中有150个男性的状况,有些地区甚至出现每一百个女性中有大约300个男性的状况;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的曹树基也曾在《墓志铭中所见明朝人口结构》一文中提及明朝性别比失衡、出现男性远多于女性的状况。

明世宗嘉靖末年美洲高产作物传入后开始在明朝人口最为稠密的江浙和岭南地区普及和推广,尤其是经过万历中兴过后以较快速度稳定成长,到明神宗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根据当代学者研究估计达到前所未有的150,000,000人,分布格局基本未变。崇祯十三年(1640年)到顺治七年(1650年),由于战争、饥荒和瘟疫等造成中原地区死亡加大,特别是由于北方鼠疫旱灾的爆发、以及八旗入关掠杀和为防范汉人而进行有计划的迁移,造成人口大量减少,只有原先人口总数一半不到,特别是经历鼠疫大爆发的北方,人口降到不足20%[参 153]

明朝户口流动表
年代 户数 口数 备注
明太祖洪武十四年(1381年) 10,654,362户 59,873,305人[参 207]
明太祖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 10,652,870户 60,545,812人 此为除开华北大部分地区外的调查数据,今学者估计实际人口达到65,000,000人。部分来源认为实际已达到85,000,000人[参 1]
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 11,415,829户 66,598,337人
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 9,685,020户 50,950,470人
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7年) 9,685,020户 53,949,787人
明代宗景泰七年(1455年) 9,404,655户 53,712,925人
明宪宗成化十五年(1479年) 9,496,265户 71,850,132人 此为官方统计的人口峰值
明孝宗弘治四年(1491年) 9,113,446户 53,281,158人
明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年) 10,409,788户 50,908,672人[参 208]
明孝宗弘治十七年(1504年) 10,508,935户 60,105,835人
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年) 10,621,436户 60,692,856人
明光宗泰昌元年(1620年) 9,835,426户 51,655,459人[参 209] 估计实际人口150,000,000左右。
崇祯十七年(1644年) 估计实际152,470,000人[参 205]
注:本表数据源自《明史·卷七七·食货一》、《明太祖实录》,《明英宗睿皇帝实录》等。

户籍制度

明朝沿袭元朝,将人户分为民户军户匠户三等。手工业者为匠籍。也就是规定全国技术好的手工业工人必须于官营手工业部门服务的制度。匠籍、军籍比一般民户地位低,不得应试,并要世代承袭。若想脱离原户籍极为困难,需经皇帝特旨批准方可。

明朝定以前的匠户为匠籍,并规定这些入匠籍的手工、工人子孙世代承袭,不得脱籍改行,但不同点在于明朝时,他们不需永远在王朝服役,而只要依规定每隔几年轮班到京城服役一次即可,称之为轮班匠。轮班匠的劳动是无偿的,还由于到京城的路途遥远,轮班匠仍然常常发生逃役的状况,于是在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朝廷便下令轮班匠可缴交银两折抵役期,称为“匠班银”。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起,朝廷进一步改革匠役制度,轮班匠一律征银,以银代役,政府则以银雇工。人身束缚大为削弱。但仍有部分工人留在官营手工业单位服务,匠籍制并未完全废除[参 158]

人口迁移

明初为了恢复生产和发展经济,政府有组织的把山西一带的民众迁到中原等人口较少的地区,史称洪洞树大移民。17世纪开始的全国性大旱灾直接导致了全国性的大蝗灾。也引发了波及差不多整个华北地区的鼠疫。人口大量死亡,灾民大量离乡。但因明末的动乱很快结束,而灾民除死亡外,不久也回到了原籍,并未形成大规模的移民[参 210]

疆域

行政区划

明朝大致上继承元朝行政区划,其一级地方行政区分置承宣布政使司(布政司)、提刑按察使司(按察司)与都指挥使司(都司)的都布按三司制度,分别掌管行政、司法与军事等三种治权,防止地方权力集中[参 211]。布政司通称省,底下依序有道、府州与县。是明朝特别设置介于省和府州之间的行政单位,分为分守道和分巡道两种,分守道为布政司的派出机构,负责监督协调府州行政,分巡道为按察司的派出机构,负责监督协调府州司法治安。为明朝最主要的统县政区,原为元朝的路,以税粮多寡为划分标准,粮廿万石以上为上府,廿万以下十万以上为中府,十万以下为下府。与府同样是统县政区,但人口税收比府少,地位也比府低。州按照其行政隶属分为两类,直辖于布政司的州称直隶州,隶属于府的称散州或属州。军事区划有卫、所两级,但部分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区或边疆军屯区的卫所具有类似内地州县的行政职能,行政上分别相当于府与县。明代宗、明英宗时设有中央派出管理行政的巡抚与管理军事的总督,地位在布政司与都司之上。为限制巡抚与总督的权力,又设有都御史制衡之。明朝最后有140府,193州,1138县,493卫,359所[参 211]

承宣布政使司

承宣布政使司(布政司)主管地方行政,地位等同元朝的行中书省。明太祖原沿袭行中书省的称呼,1376年时改为布政使司,通称行省[参 6]。明初设有十三个布政司与京师(非城市,地位等同布政司,辖现今江苏与安徽两省)。1380年胡惟庸案后撤废中书省,京师及布政司直属于六部之下。明成祖时期,于1407年到1428年间在原安南地区设置交阯布政司。于1413年设贵州布政司。为迁都北京,1403年将北平布政司升格为行在,1421年迁都北京后称为京师(北直隶),原京师改称南京(南直隶),形成“两京十三省”的行政区划。两京为明朝首都北京与南京的正式称呼顺天府应天府[参 6],其与其周边州府分别合称北直隶南直隶,不设布政司,十三布政司为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浙江江西湖广四川广东福建广西贵州云南。明朝行政区划设置大体符合山川形便之处,但仍有一些不合理之处,如南直隶地跨淮北淮南江南三个地区,语言文化上属于太湖吴越区的地区归入南直而非传统上的浙江,秦岭以南的汉中等地归入陕西而非传统上的四川,河南也占据局部的黄河以北土地。贵州省呈现中间窄两边宽的蝴蝶状[参 211]

都指挥使司

都指挥使司(都司)主管地方军事,明太祖采用卫所制,于1370年于各省设置一都卫,1375年才设置都司管理。都司原隶属大都督府,于胡惟庸案后析大都督府为五,分统诸军司卫所。明朝一共设置十六个都司、五个行都司与两个留守司。其中十三个是与布政使司同名的的都司,其他三个是万全都司大宁都司辽东都司。五行都司是陕西(治甘州卫,今张掖)、四川(治建昌卫,今西昌)、湖广(治郧阳卫,今湖北郧县)、福建(治建宁府,今建瓯市)、山西(治大同府)。两留守司是洪武年间设置的中都留守司(今凤阳)和嘉靖年间置于承天府(今湖北钟祥)的兴都留守司[参 212]。属羁縻性质的都司中,最有名的有统辖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库页岛的北半部的奴儿干都司,在政教合一的青藏地区设置有乌斯藏朵甘二都司(但这是否代表当时的西藏受到了明朝的统治存在较大的争议,请参详明朝治藏历史),另有置于今甘肃青海交界地区的哈密曲先等卫。这些具羁縻性质的行政区划与内地的都司、行都司性质不同[参 213]

巡抚与总督、督师

巡抚主理民政,原本是明宣宗时期派六部都察院大臣以此为名义督抚地方行政,通常为三品侍郎级,但四品的佥都御史亦可担任。到明代宗时正式形成一级行政区。总督于明英宗时设置,分短期与长期两种,管辖数个布政司的军务。通常辖有一至二个省,由二品尚书级官员担任。而巡抚与布政司的辖属关系不一,有的巡抚辖有有一个到两个布政司,如正统年间的山西河南巡抚。有的是一个布政司上面有数个巡抚,如北直隶有顺天巡抚(驻遵化)、保定巡抚(驻真定,今河北正定)、宣府巡抚(驻宣府镇,今河北宣化,一度兼领山西大同府)三巡抚;南直隶有两巡抚:应天巡抚(驻苏州府,今江苏苏州)、凤阳巡抚(驻淮安府,今江苏淮安市淮安区)。有的巡抚管辖布政司与布政司之间的交界处,如南赣韶汀巡抚就跨越江西、广东、福建三个布政司[参 211]督师于明末时设立,职位在总督之上,是明朝最大的地方官,但并不是正式职位,而是一个称呼,如卢象升曾总理陕、川、等七省军务,便可称督师七省。它是明末为应对农民军的非常措施,存在时间并不长。

范围变迁

塞北地区

明初武功强盛,多次对北元和随后的鞑靼瓦剌作战,并在与漠南一带设置四十余个卫所防卫,包括东胜卫云川卫官山卫全宁卫老哈河卫等,这些都是明廷的边防重地。其走向大致为阴山-大青山南麓-西拉木伦河一线。15世纪30年代后,由于天气转寒,农耕不济,靖难之役时边塞军队被燕王抽调。因此期间边境略有南移。在明成祖永乐年间,明军多次北伐,边境形势一度改观。但在明中叶以后,随着蒙古的再次崛起,边境再次南移。并修建长城[注 25]以防御蒙古,在长城沿线设置九边[注 26]重镇加强防御。长城也成为明中后期的北边,同时也是农耕区与游牧区的界线[参 214]

东北地区

明太祖设置辽东都司以经营辽东。并多次进军黑龙江流域,招抚当地土著部落,明廷势力一度达到外兴安岭与黑龙江口。明成祖永乐七年(1409年)于黑龙江地区设置奴儿干都司,然此都司并非常设机构[参 215][参 216],与东北130多个羁縻卫所不相辖属[参 62][参 217],甚至库页岛的北半部,明宣宗宣德九年(1434年)废弃之,撤回在奴儿干的流官驻军[参 218],不过之后女真仍奉明朝为主,原设于此处的各卫所及辽东都司仍然存在,至万历年间卫所增加至384个,以对当地实行羁縻统治。明英宗正统年间后,鞑靼兀良哈建州女真部南迁,并不断侵犯辽东都司。明宪宗成化五年(1469年),明廷修建辽东边墙。16世纪末开始,建州女真酋长努尔哈赤开始兴起,统一女真部,明廷设置的卫所逐渐消亡。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建国后金。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萨尔浒之战后,后金军队破辽东边墙,占领辽东都司大部土地,明朝控制区一度仅至山海关,后在孙承宗袁崇焕等将领的抗击下,收复锦州以西地区。[参 214]

西北地区

明成祖永乐年间,西北疆界达到今新疆东部哈密地区,并设置沙州、安定、阿端、曲先、赤斤蒙古、罕东左一系列卫所[参 219][参 220]。15世纪30年代之后,西北吐鲁番与青海蒙古部日益强大。1472年,哈密卫城一度被吐鲁番攻破,卫内迁,后复[参 221],1514年再度被并。16世纪后半期后,西北诸卫全部丧失,明军退守嘉峪关[参 214]

西南地区

明朝在1381年才将云贵地区完全划入疆域[参 222],并设置一系列土司、宣慰司管辖之,除正式府州外另设有三宣六慰[参 223],永乐年间增设底兀刺、大古刺、底马撒三个宣慰司[参 23]。边界达到缅甸中北部、老挝北部、泰国北部一线。但后期这些地区多被周边国家所并[参 214]

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明军进攻安南,南线达到日南州一带。次年设置安南布政使司,下设十五府、卅六州、两百余县。后因当地人民反抗激烈,明廷于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放弃,安南恢复黎氏王朝[参 214]

明初吐蕃宣慰使何锁南普等率吐蕃诸部归降[参 224],后明廷在青藏高原地区设乌思藏朵甘卫指挥使司,采取广行招谕、多封众建、因俗以治的治藏政策[参 24][参 225]。在完成藏区的统一后[参 226],明太祖要求藏民输马作赋、承担徭役[参 227][参 228],或蒸造乌茶、输纳租米[参 229],强调“民之有庸,土之有赋,必不可少”[参 230]。永乐五年(1407年),明成祖派遣刘昭、何铭等人前往藏区设置驿站[参 231][参 232],永乐十二年(1414年),又遣中官杨三宝往藏区招谕各土官恢复驿站[参 233],经多年努力终使往来西番的驿道安全畅通[参 234]。万历以后,明朝对边疆控制日益松弛,蒙古人攻占了整个青海草原,朵甘都司遂废弃。

东南地区

明朝前期,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列岛

1553年葡萄牙人获得在澳门停泊船只权,1557年取得居留权,在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中葡签署《中葡和好通商条约》前,中国法律上一直拥有澳门主权[参 214]

1624年荷兰人进入台湾南部,筑热兰遮城。1626年西班牙人进入台湾北部。1642年荷兰赶走西班牙,占领台湾大部。1661年,郑成功进攻台湾,次年驱逐荷兰人,攻占台湾

南海及东南亚地区

明成祖永乐年间,积极开展对外联系,特别是派遣郑和七下西洋,并积极对南海诸岛进行勘察和经营。多次往返南海诸岛的航行中而次次必登、必书南海诸岛。《郑和航海图》以“石塘”、“石星石塘”、“万生石塘屿”为今之西沙、东沙、中沙和南沙群岛之名[参 235]

永乐四年(1406年),郑和船队剿灭盘踞在旧港(今印尼巴邻旁)的海盗陈祖义,在其地设立旧港宣慰司[参 236],首任宣慰使施进卿即由郑和亲自前往册封[参 237]。旧港宣慰司是为明朝最南方疆土,以控制南洋核心要冲地带[参 238],也确保了明朝在南洋的权威,令海外贸易大兴,还开启了华人大规模开发南洋的时代[参 239]

民族

明朝时期各少数民族政权得到了迅猛发展,民族关系形势也非常复杂。明前期,退居漠北的北元政权伺机南下扰明,企图东山再起,成为明朝的心腹大害;明中晚期,白山黑水的女真族在首领努尔哈赤的带领下,建立后金政权,并最终取代明政权[参 240]

明初武功实力最强,具开拓进取精神。在“大一统”思想的指引下,明朝以实力为后盾,注意使用军事打击和政治招抚相结合的策略,积极经略周围边疆地区,对后期民族关系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儒家知识分子刘基夷夏观在华夷易代之际也表现出开明与宽容的特色。后来仁宣之治时在民族关系上做出来调整,南北一同放弃大规模军事征伐,采取“顺则抚之,逆则御之”[参 241]的守成求安思想[参 240]

土木之变后明朝对周边少数民族也由进攻态势全面转向防御,形成了“守备”为主的民族关系思想。随着西南地区麓川土司势力大增,大臣门对于是“剿”与“抚”展开争论。到了孝宗期间,面对国计日艰、边防日蹙,和北方的蒙古女真等民族关系更加复杂的情况,明孝宗想在民族关系处理上想有番作为,让边臣献策,比如马文升的“抚安东夷”、“收复哈密”,杨一清的“关中奏议”,王鳌的“上议边八事”以及丘浚的“严武备”、“驭夷狄”等;另外随着明朝国力的衰微以及土鲁番势力的强大,哈密卫的“弃”与“守”成为当朝大臣讨论争锋的焦点。世宗和穆宗统治时期边患增多,北虏南倭使明朝疲于应付,特别是面对套寇屡屡犯边,边疆祸事不断曾铣等有识之士就收复河套问题多次上疏。穆宗在位期间实现了明蒙之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隆庆和议,结束了蒙古各部与中原王朝近二百年兵戈交战的局面[参 240]

神宗在位时爆发了万历三大征,虽然取得胜利,但是耗费了明朝人力物力财力,使国家日趋衰败。内阁首辅张居正启用大将李成梁戚继光,在辽东蓟镇取得大捷。天启至崇祯时明朝已衰落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东北女真建立后金政权,不断扰明。因此,朝廷任用辽东总兵熊廷弼袁崇焕等人和女真对抗。同时在明清易代之际,明末思想家王夫之表现出特有的悲壮情怀和对华夷问题的反思,成为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滥觞[参 240]

明朝承袭传统的华夷之辨民族思想,尊崇汉族,鄙视少数民族,并进一步强化[参 242]。而明朝民族关系思想基本上是对传统儒家民族观“大一统”和“华夷之辨”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又受到蒙元政权的影响,表现出“华夷一家”与“华夷之防”思想的矛盾与统一[参 240]。但是消极、保守的边疆政策不仅影响了民族关系的发展,对于一个整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参 242]

西北各族

回族

学术界一般认为明朝是回族最终形成的时期。元朝灭亡后,不断有归附明朝政府的回人,明初政府曾禁止蒙古、色目人更易姓氏,限制回族内部通婚,后来明廷支持对回民的汉化政策,让回民改易汉姓[参 243]。朱元璋“御制至圣百字赞”以及明皇室关于修建清真寺和保护清真寺宗教职业人员的谕旨,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回族的宗教生活。明朝学者陆容说:“回教门异于中国者,不供佛,不祭神,不拜尸。所尊敬者惟一天字。最敬孔圣人。故其言云:僧言佛子在西空,道说蓬莱往东海,唯有孔门真实事,眼前无日不春风。见中国人修斋记醮,则笑之。”[参 244]大约经历了200多年,在伊斯兰教影响下,以回回人为主体,融合了国内汉、维、蒙等多种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为新的民族共同体。在明末农民起义中,陕北甘肃东部的回民在马守应的率领下,成为当时张献忠李自成军队的主力之一。明末清初时期,米剌印丁国栋在“反清复明”的口号下,率领了持续两年的甘州起义。到了清朝,回族社会政治地位降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参 245]

北部和东北各族

蒙古和女真

明朝边境上最大的两个威胁明朝安全的部族是蒙古和女真,时人称其为东虏和西虏。在明朝初年武功强盛时,一度将蒙古驱至漠北,蒙古也因内乱分裂成鞑靼瓦剌等部而无力南侵。之后伴随明朝的衰落,蒙古诸部中最有实力者称霸于族内后,也多次进攻明朝,诸如瓦剌发起的土木之变土默特部发起的庚戌之变,明朝的疆界因此内缩,也大大消耗明朝的国力。俺答汗后期开始于明朝通好,受封为顺义王,其后的三娘子继承和平的政策。明蒙之间边境安宁和平,互通有无。这种情况直到后金控制蒙古后才告结束。明朝早期曾经设置奴儿干都司来管理东北诸部,这一阶段女真人作为明朝于东北地区排除北元残余势力的盟友,双方关系处于蜜月期,但中后期明朝采取“犁庭扫穴”等一些列不适当政策,对女真人进行歧视、限制、挑拨、分化甚至屠戮,激化当地矛盾。随着东北的蒙古部和女真部日益强大,奴儿干都司被废,明朝在东北的控制力更是进一步下降。17世纪后,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降服蒙古,于1616年建国后金,与明朝分庭抗礼。后金占领辽东大部土地,曾对当地的汉人进行屠杀,并有入主中原的野心,严重威胁明朝的安全。1636年改国号大清,建立清朝,最终于1644年明朝灭亡后接替明朝统治中国276年的历史[参 246]

吉里迷和鄂罗克

吉里迷,是明朝对库页岛的北半部上土著居民的称呼。在羁縻卫所,吉里迷(是尼夫赫人)的囊哈儿卫[参 247][参 248]鄂罗克人的兀列河卫和波罗河卫。永乐九年(1411年),明朝在黑龙江下游东岸特林设奴儿干都司,管理清朝东三省。《重建永宁寺碑记[参 249]载:明钦差亦失哈等多次巡视奴儿干地方,曾对海外的库页岛的北半部。他们表示,“世世臣服,永无异意”。清朝亦曾在此设姓长以统之。

西南

西藏

中国学者对于明朝对藏政策的主流见解是“因俗以治”、“多封众建”、“羁縻怀柔”[参 250]。明朝对西南藏族地区的治理基本承袭元朝统治管理的办法[参 251]。对西藏地区推行“多封众建”的政策,先后分封三大法王和五大地方之王。同时,通过朝贡和回赐,互通有无,体现西藏与中央政治上的隶属关系。明以来,藏族地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繁荣,与中国内地的交往更趋广泛和密切[参 252]。美国汉学家莫里斯·罗西比认为,永乐帝是第一名积极寻求扩大与西藏关系的明朝统治者[参 253]

傣族

明朝时期傣族被称为“百夷”,而且经营百夷地区主要通过土司制度,明朝还制定了其他政策、采取了其他措施加强明朝对百夷的统治。百夷地处西南边疆地区,因此,明朝经营百夷的政策与明朝的西南边疆的形势发展息息相关[参 254]。但由于明朝统治者的短视与误判,以“析解麓川地”的错误政策经略这一地区,最终导致明末缅甸东吁王朝对中缅边界中方一侧领土的侵扰和“蚕食”,造成明朝西南边界大幅内缩[参 255]

外交

描绘1414年郑和下西洋时满剌加国进贡麒麟的《瑞应麒麟图》临摹本

朝贡体系

明朝初年,实施朝贡体制,朝贡贸易薄来厚往,许多日本人冒充朝贡使者来赚取好处。日本实际上是处于割据状态,没有统一的中央政权,很多到中国来冒充朝贡使者的日本人没有日本政府的管辖,朝贡后他们滞留在中国沿海抢劫。这是明初的倭寇。为防止倭寇朱元璋就颁布海禁政策。从此之后,如果要来中国做生意,必需朝贡兼贸易,否则不予,这就是所谓的“朝贡贸易”,兼具有怀柔拉拢周围国家的用途。明朝严格的贸易管制政策的影响导致正常贸易地下化,转为走私贸易。贸易港集中地由广东福建转往已成为殖民地的菲律宾、印尼。而海上的维持秩序角色由于中国官方的消失而导致海盗集团猖獗。由于海上贸易仍在暗处进行,美洲银器又大量流入中国,开始成为流行的通货[参 256]

海洋政策

海禁与郑和下西洋

明初鉴于倭寇的猖獗,明初曾实施海禁政策,永乐年间,明成祖派遣航海家三宝太监郑和率远洋船队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又派遣吏部验封司员外郎陈子鲁出使撒马儿罕吐鲁番火州等西域十八国,加强明王朝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上的往来,为中国走向世界做出贡献,体现永乐王朝的鼎盛和开放,也能表现出明朝海洋政策具有外向型海权意识[参 257]。后来明仁宗听从朝中一些大臣的意见,认为下西洋过于浪费,收效不大,宣布停止下西洋的活动。不到一年,仁宗病逝,宣宗朱瞻基继位,改年号宣德。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1431年1月19日),派郑和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下西洋。明宪宗年间,曾有太监向宪宗提议再次下西洋,于是皇帝下诏到兵部索要郑和出使的海图等资料。但由于刘大夏等官员认为下西洋为一大弊政,有害无益,因此将当年郑和出海地图等资料藏匿起来(一说销毁),兵部尚书项忠命吏入库搜索无果,再次下西洋一事于是作罢。

而相当长时段内领先于世界的明朝海军,随着保守海洋政策的施行,海军实力迅速衰落[参 258][参 259]。自唐宋以来中国的大航海事业,在明朝出现衰退。尽管也有“郑和下西洋”的惊世盛举,但总的来说,海外贸易在整个明朝的经济体系中所占比重不大。明朝海禁约持续了两百年的时间,其结果是关闭了民间对外贸易的通道。私人下海贩易被视为违法,海外商船来华贸易也受到严格的控制。朝贡贸易则是唯一留下的贸易孔道,由官方垄断专营海外贸易,并与朝贡制度严密挂钩,从而形成朝贡与贸易合二为一的“贡市一体化”格局。明朝学者王圻在《续文献通考》中记述:“凡外夷贡者,我朝皆设市舶司以领之⋯⋯其来也,许带方物,官设牙行与民贸易,谓之互市。是有贡舶即有互市,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明矣。”日本学者内田直作认为:“明朝之朝贡贸易,不论从贸易政策上或财政政策上讲,都没有重大的价值,只是举扬所谓朝贡礼的服从关系而已。”由于朝贡贸易无视经济法则,几乎全靠国力的强盛来维持,因此在明初明太祖和明成祖之后,由于国力渐衰以及时势发生变化,朝贡贸易也走向衰落,代之而起的是走私贸易[参 259]

隆庆开关

参见:隆庆开关

后来倭寇横行,明朝加大海禁的力度,直到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之后,倭寇逐渐平息,朝廷有鉴于对外贸易对沿海居民的重要性,才逐步有限度地对外开放,并开放福建月港为中国商民出洋贸易的唯一口岸,允许民间商船出洋远贩东南亚各地,惟日本不在通商范围之内,去日贸易仍被视为“通倭”之举,史称“隆庆开关[参 260][参 259]

来往国家

东亚

朝鲜

唐朝以来秉持着中华正统史观的朝鲜一直都是以“藩国”自居,尊中原王朝宗主国,但在历代王朝中,朝鲜最为心悦诚服的却是明朝[参 261]。1392年,高丽王朝大将李成桂发动政变,建立了李氏朝鲜。上书朱元璋要求赐予“国号”,朱元璋认为“朝鲜”是古名,而且“朝日鲜明”出处文雅,因此裁定朝鲜为新国名[参 262]。朝中关系进入了近三百年的相对稳定时期[参 263]。明亡之后,朝鲜君臣无不思念明朝,最后修建了大报坛来纪念明朝皇帝,尽管此时朝鲜官方文书的纪年在明亡后早已采用清朝的年号,无论是私人文书,还是皇室的祭祀中,私下里一概都是延用明朝纪年,以至于出现了“崇祯两百多年”事情[参 264]

清朝基本上不干涉朝鲜的尊明之举,朝鲜对明朝的崇拜不仅没有影响到对清朝的忠诚,反而让清朝感到朝鲜是一个知恩图报、讲情重义的国度。康熙帝曾说:“观朝鲜国王,凡事极其敬慎,其国人亦皆感戴。”[参 265]

日本

倭寇对明朝的海疆构成严重威胁。但是倭寇的主要构成并非日本人,而是中国沿海一带的破产流民。期间虽有朱纨张经的抗倭,但最后都未能取得完全的成功。为防止倭寇的侵扰,世宗时期实行海禁,断绝对日贸易。直到戚继光等名将力行抗倭,倭寇才被剿清,海疆形势才趋于平静。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意欲占领朝鲜。万历廿年,日本进攻朝鲜,朝鲜国王逃到义州并派使节向明朝求救。明朝一度取得战争的胜利。中日一度进行和谈。但万历廿五年后,日本再次进攻朝鲜,战争进入僵局状态。万历廿六年,丰臣秀吉逝世,日本军心动摇,结果撤军。此即为壬辰卫国战争。这次战争严重削弱明朝与朝鲜两国,明朝在张居正期间积蓄的国力大量被消耗,日本复又陷入分裂,女真部落成为相对的得益者[参 266]

琉球
苦兀

苦兀或称苦夷,是明朝对库页岛的南半部上土著居民的称呼。《敕修奴儿干永宁寺碑记》、载:明朝奴儿干地方,曾对“海外苦夷诸民,赐男妇以衣服、器用,给以谷米,宴以酒食”[参 267]。有人认为,“海外苦夷”(库页人)是指库页岛的南半部上的阿伊努人[参 268]

安南

明廷于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放弃,安南恢复黎氏王朝大越[参 214]

东南亚

占城
暹罗

1377年,朱元璋册封阿瑜陀耶国王为“暹罗国王”,“暹罗”这一名称正式固定下来,称为中文语境下对泰国的称呼[参 269]。有明一代,阿瑜陀耶遣使臣访问中国达112次,而中国也派使臣访问阿瑜陀耶19次[参 270]

中亚

欧洲

葡萄牙
与明朝有深厚关系的传教士利玛窦,带来西方的科学技术与天主教

欧洲进入大航海时代后,葡萄牙人持续开拓前往印度、中国的航路,1511年葡萄牙占领马六甲(约今马来亚地区)后,就意图在中国建立贸易据点。明武宗正德七年(1513年),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为想要与明廷通商,派出使节团前往中国。使节团本来想在广州登陆,但被拒绝入境。他们改以武力占据屯门,与明朝爆发屯门海战西草湾之战,结果葡萄牙战败。最后明世宗同意葡方入境,并且让葡萄牙人在澳门开设洋行,修建洋房,允许他们每年来广州“越冬”,这是西方列强第一次正式性的登陆中国。其后西班牙荷兰英国等欧洲国家相继派使团东来,使得不少西洋事物传入中国[参 271]

西班牙
荷兰

西学东渐

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利玛窦奉命前往中国教区工作。利玛窦很快学会中文,并穿儒服、通儒书,颇得明朝士大夫好感。后来他被举荐到北京,颇得明神宗信任。他向中国进献坤舆万国全图自鸣钟日晷西洋大炮望远镜火枪西药圣母玛莉亚像、十字架等贡品,先后在北京、肇庆等地展出。利玛窦不仅传播天主教,还启发徐光启李之藻等人学习西学。另外他还将中国各种文化传入欧洲,如儒家思想学说、围棋等,可谓“贯通中西第一人”。另外,在明末时期有不少明朝军队曾装备火器,尤其是西洋大炮[参 266]

君主列表



 生前在位统治全国的明朝皇帝(共16位)
明朝君主年号 
肖像 庙号 谥号 名讳 在世时间 年号 在位时间 陵寝
德祖

(太祖朱元璋追尊)

玄皇帝(太祖朱元璋追谥)[参 272] 朱百六 不详 祖陵
懿祖

(太祖朱元璋追尊)

恒皇帝(太祖朱元璋追谥)[参 272] 朱四九 不详 祖陵
熙祖

(太祖朱元璋追尊)

裕皇帝(太祖朱元璋追谥)[参 272] 朱初一 不详 祖陵
仁祖

(太祖朱元璋追尊)

淳皇帝(太祖朱元璋追谥)[参 272] 朱世珍(原名朱五四) 1283年-1344年 皇陵
太祖 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

(惠宗朱允炆谥)[参 273][参 274]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朱兴宗) 1328年-1398年 洪武 1368年-1398年 孝陵
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

(成祖朱棣累谥)[参 273]

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世宗朱厚熜累谥)[参 273]

懿文皇太子(太祖朱元璋谥)[参 275] 朱标 1355年-1392年 东陵
兴宗

(惠宗朱允炆追尊)

孝康皇帝(惠宗朱允炆追谥)[参 275]

(成祖朱棣去庙号)

懿文皇太子(成祖朱棣复谥)[参 275]
兴宗

(安宗朱由崧追复庙号)

孝康皇帝(安宗朱由崧追复谥)[参 276]
惠宗

(安宗朱由崧追尊)

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

(安宗朱由崧追谥)[参 276]

朱允炆 1377年-? 建文(成祖废除年号,神宗恢复)[参 277][参 278] 1398年-1402年 (失踪)
恭闵惠皇帝

(清高宗弘历追谥)[参 279]

太宗 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朱棣 1360年-1424年 永乐 1402年-1424年 长陵
成祖

(世宗朱厚熜改庙号)

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世宗朱厚熜改谥)[参 280][参 281]

仁宗 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参 282] 朱高炽 1378年-1425年 洪熙 1424年-1425年 献陵
宣宗 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天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参 283] 朱瞻基 1399年-1435年 宣德 1425年-1435年 景陵
英宗 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参 284] 朱祁镇 1427年-1464年 正统 1435年-1449年 裕陵
郕戾王(英宗朱祁镇谥)[参 285] 朱祁钰 1428年-1457年 景泰 1449年-1457年 景泰陵
恭仁康定景皇帝

(宪宗朱见深追谥)[参 285]

代宗

(安宗朱由崧追尊)

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

(安宗朱由崧追谥)[参 276]

英宗 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参 284] 朱祁镇(复辟) 1427年-1464年 天顺 1457年-1464年 裕陵
宪宗 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参 286][参 287] 朱见深 1447年-1487年 成化 1464年-1487年 茂陵
孝宗 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参 288] 朱祐樘 1470年-1505年 弘治 1487年-1505年 泰陵
武宗 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参 289] 朱厚照 1491年-1521年 正德 1505年-1521年 康陵
朱宸濠(本为宁王,于南昌起兵并称帝,后兵败被杀) ?-1521年 顺德 1519年
兴献王(武宗朱厚照谥) 朱祐杬(世宗朱厚熜生父) 1476年-1519年 显陵
恭睿渊仁宽穆纯圣献皇帝

(世宗朱厚熜追谥)

睿宗

(世宗朱厚熜追尊)

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简敬文献皇帝

(世宗朱厚熜累谥)[参 290]

世宗 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参 291][参 292] 朱厚熜 1507年-1567年 嘉靖 1521年-1567年 永陵
穆宗 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参 293] 朱载坖 1537年-1572年 隆庆 1567年-1572年 昭陵
神宗 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参 294][参 295] 朱翊钧 1563年-1620年 万历 1572年-1620年 定陵
光宗 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参 296] 朱常洛 1582年-1620年 泰昌 1620年 庆陵
熹宗 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参 297] 朱由校 1605年-1627年 天启 1620年-1627年 德陵
思宗

(安宗朱由崧尊上庙号)

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安宗朱由崧谥)[参 298]

朱由检[参 299] 1611年-1644年 崇祯 1627年-1644年 思陵
毅宗

(安宗朱由崧改上庙号)[参 298]

威宗

(绍宗朱聿键改上庙号)[参 298]

怀宗

(顺治元年清朝尊)

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端皇帝

(顺治元年清朝谥)[参 300]

庄烈愍皇帝

(清世祖福临谥)[参 301][参 302]

献愍皇太子(安宗朱由崧追谥)[参 303] 朱慈烺 1629年-1644年
悼皇帝(鲁王朱以海监国时追谥)[参 304]


南明君主


 生前合法在位的南明皇帝(共4位)
明朝·南明君主年号 
肖像 庙号 谥号 名讳 在世时间 年号 在位时间 陵寝
福王政权
福忠王[参 305]又作福恭王[参 306]

崇祯帝朱由检谥)

朱常洵 1586年-1641年 熙陵
贞纯肃哲圣敬仁毅恭皇帝

(南明弘光帝朱由崧追谥)[参 307]

贞纯肃哲圣敬仁毅孝皇帝

(南明弘光帝朱由崧改谥)[参 308]

恭宗

(南明永历帝朱由榔追尊)[参 308]

慕天敷道贞纯肃哲修文显武圣敬仁毅孝皇帝

(南明永历帝朱由榔累谥)[参 308]

赧皇帝(监国鲁王朱以海谥)[参 309] 朱由崧 1607年-1646年 弘光 1644年6月-1645年6月
质宗

(监国鲁王朱以海尊上庙号)[参 309]

安皇帝(监国鲁王朱以海改谥)[参 309]
安宗

(南明永历帝永历帝朱由榔尊上庙号)[参 310]

奉天遵道宽和静穆修文布武温恭仁孝简皇帝

(南明永历帝永历帝朱由榔谥)[参 310]

潞闵王隆武帝朱聿键谥)[参 311] 朱常淓(潞王监国) 1608年-1646年 1645年7月(监国)
鲁王监国政权
朱以海(监国) 1618年-1662年 1645年8月-1653年3月(监国)
靖江王监国政权
朱亨嘉(监国) ?-1646年 兴业 1645年(监国)
唐王政权
唐敬王(嘉靖帝朱厚熜谥)[参 312] 朱宇温 1485年-1560年
惠皇帝(南明隆武帝朱聿键追谥)[参 313][参 314][参 315]
唐顺王(嘉靖帝朱厚熜谥)[参 312] 朱宙栐 1538年-1564年
顺皇帝(南明隆武帝朱聿键追谥)[参 313][参 314]
唐端王崇祯帝朱由检谥)[参 312] 朱硕熿 ?-1632年
端皇帝(南明隆武帝朱聿键追谥)[参 313][参 314]
唐裕王朱聿键继承唐王时追谥)[参 312] 朱器墭
宣皇帝(南明隆武帝朱聿键追谥)[参 313][参 314][参 315]
绍宗

(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尊上庙号)[参 316]

配天至道弘毅肃穆思文烈武敏仁广孝襄皇帝

(南明永历帝朱由榔追谥)[参 316]

朱聿键 1602年-1646年 隆武 1645年8月-1646年10月
朱聿𨮁 1605年-1647年 绍武 1646年12月-1647年1月
朱常清(淮王监国) ?-1649年 东武 1648年(监国)
桂王政权
桂端王(南明谥)[参 317] 朱常瀛 1601年-1645年
礼宗

(南明永历帝朱由榔追尊)[参 317][参 318]

体天昌道庄毅温弘兴文宣武仁智诚孝端皇帝

(南明永历帝朱由榔追谥)[参 317][参 318]

昭宗

(延平王郑经尊上庙号)[参 319][参 320]

应天推道敏毅恭俭经文纬武礼仁克孝匡皇帝

(延平王郑经谥)[参 319][参 320]

朱由榔 1623年-1662年 永历 1646年12月-1661年8月

参见

注释

  1. 史学界通常以1644年作为明朝亡国之年,但国榷及通鉴辑览均以满清攻下南直隶南京弘光帝被俘作为明朝结束,其后明朝诸宗室及官员相继成立南明政权,满清于1659年平定云南,而南明至1662年永历帝被杀才结束,明郑至1683年灭亡[参 6]。精确地说是从1368年到1644年的276年间为史学界承认的明朝统治时期,它是自从1279年元朝灭南宋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中国帝制社会后期唯一由汉族统治中国本土的正式大一统朝代。
  2. 近代有学者认为明朝末叶万历二十八年至崇祯十七年,进入中国历史上第五个小冰河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寒冷的时期,天气因素也是当时世界各区域动乱的原因之一。万历、天启、崇祯年间,旱灾变得越来越频繁,大旱之年的比率也在增加,持续了七十年之久。最后终于导致亡国[参 17]
  3. 从十五世纪后半叶至十六世纪前半叶,及十七世纪是明朝旱灾持续出现的时期。这种全国性的气候湿润状况的变化与气温的变化也大体是一致的,气温和湿润状况的变化对于明朝社会和人口产生较大的影响。十五世纪末的干旱使得北方大批人口脱离土地成为流民,构成当时社会动荡的一个因素。十七世纪开始的全国性大旱灾带来的社会震荡更为激烈,如天启七年(1627)开始的旱灾,次年旱情加重,影响波及陕北及华北地区,此后几乎连年干旱,至崇祯十一年(1638)旱情进一步扩展,又向南扩大,遍及华北、华东、中南和西北地区,直至清顺治二年(1645),长达18年之久[参 18]
  4. 明初直辖领土达468万平方公里[参 20][参 21]
  5. 详见三宣六慰[参 23]
  6. 例如哈佛大学所绘制的明朝最大疆域图就未将西藏包括在内,但是却将东南亚的旧港视为明朝领土;《中国历史地图集》主编谭其骧亦认为明朝“对东北辽东边墙以外,对青藏高原的统治是很薄弱的,只是一种羁縻关系而已,真正的统治是谈不上,远远比不上元朝清朝与这些地区的关系。”谭其骧还表示“明朝对东北辽东边墙以外,对青藏高原的统治是很薄弱的,只是一种羁縻关系而已。”
  7. 国土面积约997万平方公里。
  8. 今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
  9. 按照历史地理学专家葛剑雄教授所著的《中国人口史》估算晚明人口接近2亿[参 31],学者曹树基也认同这一数值[参 32]
  10. 据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研究,事实上1500年中国GDP总量(618亿美元)已首次超过印度(605亿美元)[参 33]。这里仅表明购买力平价,与所谓财政收入 (Government revenue) 是不同的概念,中国学者刘逖认为麦迪森已经高估了中国历史上的GDP总量和人均GDP[参 34]。刘逖指出国际公认的生存水平线是400美元,因此刘逖对麦迪森明朝数据做了调整,认为1600年中国人均GDP在388美元、1610年在386美元、1620年在391美元、1630年在344美元、1640年在367美元,而非麦迪森说的一直维持在600美元[参 35]
  11. 南京明孝陵,有一块大石碑,上面写着四个金字:“治隆唐宋”,为清朝康熙帝所立。
  12. 明教也叫做“摩尼教”,吸收了佛教祆教基督教的教义因素,它的经典有《二际三宗经》,宣传的是黑暗要被光明战胜,最后众生脱离苦海。
  13. 袁文新《凤阳新书》云:“太祖本姓朱,本祝融。祝融,帝颛顼之子,为帝喾火正,有大勋于天下,故别为祝融。太祖定鼎金陵,则祝融之故墟也。故建国号大明。”
  14. 其他红巾军有雄踞湖南江西徐寿辉与后来的陈友谅;河南中西部的布三王湖北西北部的孟海马徐州芝麻李以及安徽的郭子兴。非红巾军的有浙江方国珍江苏张士诚[参 46]
  15. 以一百一十户编为一里,其中丁粮多的十户为里长,其余的一百户十户编为一甲,共十甲。每年由里长和甲首管理一里或一甲的赋税劳役等事项。在十年中,一个里的各个里长每年轮流当里长,一个甲的各户每年轮流当甲首,而先后顺序取决于各户丁粮的多少[参 54]
  16. 赋役黄册就是户籍登记簿册,鱼鳞图册就是耕地登记簿册[参 54]
  17. 开国功臣徐达并非死于明初四大案,而是因病死亡。
  18. 第一次宗法的转移,是以靖难后,建文帝不知所踪,朱棣在南京称帝。使得大明统续从太子朱标系转入燕王朱棣系。
  19. 丁忧解职回乡守孝三年。
  20. 夺情起复意思为免于在家守孝。
  21. 崇祯曾召见主张“南迁图存”的左中允李明睿说:“朕有此志久矣,无人赞勷,故迟至今。汝意与朕合。朕志决矣。诸臣不从,奈何?尔且密之。”[参 106]。但左都御史李邦华却主张“皇上自然守社稷”[参 107];这时给事中光时亨指责“李明睿南迁为邪说。”“不杀明睿,不足以安人心!”[参 108],光时亨受到了崇祯的训斥[参 109]。大臣遂不敢议论南迁之事。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建都》条云:“当李贼之围京师也,毅宗亦欲南下,而孤悬绝北,音尘不贯,一时既不能出,出亦不能必达,故不得已而身殉社稷。”[参 110][参 111]
  22. 洪武十五年初制时有华盖殿大学士(嘉靖随殿易名中极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永乐时增谨身殿大学士(嘉靖随殿易名建极殿大学士)。
  23. 明初《大明律》明令:“凡乐人搬做杂剧戏文,不许妆尔扮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容扮者与同罪”,以压迫杂剧创作,明成祖又以极刑来禁止此类杂剧的印卖:“但有亵渎帝王圣贤之词曲、驾头杂剧,非律所该载者,敢有收藏、传诵、印卖,一时拿送法司究治”,“但这等词曲,出榜后,限他五日,都要干净,将赴官烧毁了,敢有收藏的,全家杀了”[参 134][参 135]
  24. 当时活跃于全国的徽商这样评价全国的各大城市,今之所谓都会者,则大之而为两京,江、浙、闽、广诸省(会);次之而苏、松、淮、扬诸府;临清、济宁诸州;仪真、芜湖诸县;瓜州、景德诸镇……。[参 160]
  25. 当时名为边墙,参见“明长城
  26. 九边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太原固原

参考文献

引用

  1. 1.0 1.1 Peers, Chris. Late Imperial Chinese Armies 1520-1840. Osprey Publishing. 1997: 10. ISBN 1855326558. 
  2. 秦贤宝. 明英宗被俘与喜宁被杀. 《紫禁城》. 1993年, (第1期). 
  3. 战史今日8.31:明朝"土木之变". 新华网. [2010年8月31日]. 
  4. 宋岩. 中国历史上几个朝代的疆域面积估算. 史学理论研究. 1994, (3): 150. 
  5. Turchin, Peter; Adams, Jonathan M.; Hall, Thomas D. East-West Orientation of Historical Empires (PDF). Journal of world-systems research. December 2006, 12 (2): 219–229 [2015-07-25]. ISSN 1076-156X. 
  6.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姜公韬. 第二章 明太祖的開國規模. 《中國通史 明清史》. 九州出版社. 2010-01: 第40页-第49页. ISBN 9787510800627. 
  7. 徐俊. 《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 湖北武昌: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11月: 第298–300页. ISBN 7-5622-2277-0. 
  8. 8.0 8.1 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二“国号”条:“国号上加大字,始于胡元,我朝因之。……其言大汉大唐大宋者,乃臣子及外夷尊称之词。”又按《回回馆杂字》,明朝国号官方波斯语翻译作“Day-mink”,亦系“大明”直接音译
  9. 宋濂起草,《喻中原檄》:“……天下兵起,使我中国之民,死者肝脑涂地,生者骨肉不相保,虽因人事所致,实天厌其德而弃之之时也。…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今一纪于兹,未闻有治世安民者,徒使尔等战战兢兢,处于朝秦暮楚之地,诚可矜闵。………”
  10. 明史·卷一·本纪第一》:“甲子,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帅师二十五万,由淮入河,北取中原。”
  11. 《明史·卷一百二十五·列传第第十三·徐达、常遇春》:“寻拜征虏大将军,以遇春为副,帅步骑二十五万人,北取中原,太祖亲祃于龙江。是时称名将,必推达、遇春。两人才勇相类,皆太祖所倚重。”
  12. 狄宁,《浅析燕云十六州的战略价值》,《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13. 《明史·本纪第九》:即位以后,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若乃强藩猝起,旋即削平,扫荡边尘,狡寇震慑,帝之英姿睿略,庶几克绳祖武者欤。
  14. 14.0 14.1 14.2 姜公韬. 第四章 明朝中後期的政局. 《中國通史 明清史》. 九州出版社. 2010-01: 第66页-第75页. ISBN 9787510800627. 
  15. 王双印,《桎梏中的生存》,陕西人民出版社
  16. 樊树志. 《万历皇帝传》. 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 ISBN 9787807297956 (中文). 
  17. 刘昭民,《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4年2月修订版二刷),页135。
  18. 毛佩琦,《中国社会通史‧明朝卷》,第28页。
  19. 19.0 19.1 19.2 19.3 19.4 姜公韬. 第五章 明清之際. 《中國通史·明清史》. 九州出版社. 2010-01: 第73页-第93页. ISBN 9787510800627. 
  20. 《明史·志第十六》:“计明初封略,东起朝鲜,西据吐蕃,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自成祖弃大宁,徙东胜,宣宗迁开平于独石,世宗时复弃哈密、河套,则东起辽海,西至嘉峪,南至琼、崖,北抵云、朔,东西万余里,南北万里。其声教所讫,岁时纳贽,而非命吏置籍,侯尉羁属者,不在此数。呜呼盛矣!”
  21. 宋岩,《中国历史上几个朝代的疆域面积估算》:中国社会科学院,1994年。
  22. 《永宁寺记》:“永乐九年春特遣内官亦失哈等率官军一千余人、巨船二十五艘复至其国,开设奴儿干都司。昔辽、金畴民安故业,皆相庆曰:‘□□今日复见而服矣!’遂上□朝□□□都司,而余人上授以官爵印信,赐以衣服,赏以布、钞,大赉而还。依土立兴卫所,收集旧部人民,使之自相统属。”
  23. 23.0 23.1 《明史·卷四十六》:大古剌军民宣慰使司、底马撒军民宣慰使司、小古剌长官司、茶山长官司、底板长官司、孟伦长官司、八家塔长官司俱永乐四年六月置。……底兀刺宣慰使司永乐二十二年三月置。
  24. 24.0 24.1 《明太祖实录·卷七十九》:(洪武六年)诏置乌思藏、朵甘卫指挥使司、宣慰司二、元帅府一、招讨司四、万户府十三、千户所四,以故元国公南哥思丹八亦监藏等为指挥同知、佥事、宣慰使同知、副使、元帅、招讨、万户等官凡六十人,以摄帝师喃加巴藏卜为炽盛佛宝国师,先是遣员外郎许允德使吐番,令各族酋长举故官至京授职,至是南加巴藏卜以所举故元国公南哥思丹八亦监藏等来朝贡乞授职名。
  25. 《明史·卷三百二十一》:六月朔,诏告天下,改安南为交阯,设三司:以都督佥事吕毅掌都司事,黄中副之,前工部侍郎张显宗、福建布政司左参政王平为左、右布政使,前河南按察使阮友彰为按察使,裴伯耆授右参议,又命尚书黄福兼掌布、按二司事。设交州、北江、谅江、三江、建平、新安、建昌、奉化、清化、镇蛮、谅山、新平、演州、乂安、顺化十五府,分辖三十六州,一百八十一县。又设太原、宣化、嘉兴、归化、广威五州,直隶布政司,分辖二十九县。其他要害,咸设卫所控制之。……六年六月,辅等振旅还京,上交阯地图,东西一千七百六十里,南北二千八百里。安抚人民三百一十二万有奇,获蛮人二百八万七千五百有奇,象、马、牛二十三万五千九百有奇,米粟一千三百六十万石,船八千六百七十余艘,军器二百五十三万九千八百。
  26. 晁中辰. 《郑和赴旧港册封宣慰使史事考论》. 《郑和研究》. 2006年. 
  27. 郑闰. 《郑和与旧港宣慰使史实辩正——兼论印尼华侨史实》. 《郑和研究》. 2002年. 
  28. 张宏杰.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3. ISBN 9787201080949. 
  29. 《明宪宗实录》:是岁天下户九百二十一万六百九十户,口七千一百八十五万一百三十二口。
  30. 《正说明朝三百年》孙景峰李金玉著. Saohua.com. [2017-05-23]. 
  31. 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第241页—250页。
  32. 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四卷·明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3. Maddison, Angus (2007), Contours of the World Economy, 1–2030 AD. Essays in Macro-Economic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19-922721-1, page. 379, table A.4.M
  34. 1820年清朝GDP第一靠谱吗 专家:源于大胆估测
  35. 刘逖,1600—184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估算,2011年6月23日
  36. 埃德温·赖肖尔Oldfather,费正清,阿尔伯特M克雷格(1960)《东亚文明史,第1卷东亚:伟大的传统》:“有秩序的政府和社会的稳定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时期之一”。
  37. 张廷玉《明史·本纪第七》: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38. 王士禛,《池北偶谈》:“明太祖初定天下,建国号,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故当时钱文中有[大中通宝]。”中华书局,1982年,第20页。
  39. 《皇明祖训》 初名《祖训录》。始纂于洪武二年(1369),六年书成,朱元璋为之作序。命礼部刊印成书。九年又加修订。二十八年重定,更名为《皇明祖训》,并将首章的《箴戒》改称《祖训首章》。
  40. 徐俊. 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 湖北武昌: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11月: 299–300. ISBN 7-5622-2277-0. 
  41. 钱谦益《国初群雄事略》卷一《宋小明王》
  42. 吴晗. 朱元璋传. 人民出版社. 
  43. 明朝的国号 从何而来. 沈阳晚报 (沈阳). 2007-01-14 [2014-01-05] (中文). 
  44. 朱元璋国号之谜. 古诗文网. [2014-01-05] (中文). 
  45. 毛佩琦. 《毛佩琦细解明朝十七帝·<第三讲·大明国号之谜>》. 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6-07-01. ISBN 9787802062375 (中文). 
  46. 46.0 46.1 46.2 46.3 46.4 姜公韬. 第一章·元明之際. 《中國通史·明清史》. 九州出版社. 2010-01: 第9页-第16页. ISBN 9787510800627. 
  47. 傅海波、崔瑞德《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668-671页
  48. 《明太祖实录》卷二十六:“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
  49. 《皇明诏令》卷1:“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
  50. 陈梧桐. 《朱元璋硏究》.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3: 151. ISBN 9787210092773. 
  51. 张佳《明初的汉族元遗民》,〈古代文明〉2014年1月,第8卷-第1期
  52. 柴文俊,《明初元遗民的生存状态》,《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 2013
  53. 冯天瑜; 谢贵安. 《解构专制: 明末清初 "新民本" 思想硏究》.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3: 81. ISBN 7534822351. 
  54. 54.0 54.1 54.2 54.3 54.4 54.5 《明史:一个多重性格的时代》〈第一篇 第二章 开国制度与政治整肃〉,第20页-第45页。
  55. 伍跃,《外交的理念与外交的现实——以朱元璋对“不征国”朝鲜的政策为中心》,《明史研究》, 2010(00)。
  56. 国朝献征录》(卷11):“令图惟庸死时状,戒天下,因罢丞相官矣。”
  57. 明史》(卷72):“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
  58. 58.0 58.1 58.2 《明史:一个多重性格的时代》〈第一篇 第三章 从创业到守成的转变〉,第46页-第65页。
  59. 时涛,宋岩.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76——大明王朝简介》. 中国北京: 中国长安出版社. 2009. ISBN 9787510700873 (中文). 
  60. 60.0 60.1 姜公韬. 第三章 制度的更張與勢力的發揚. 《中國通史·明清史》. 九州出版社. 2010-01: 第33页-第49页. ISBN 9787510800627. 
  61. 蔡石山著,江政宽译,《永乐大帝:一个中国帝王的精神肖像》,中华书局,2009年11月,ISBN 978-7-101-06977-8,第八章、永乐和蒙古人,第145-146页。
  62. 62.0 62.1 永寧寺記》. 永乐九年春特遣内官亦失哈等率官军一千余人、巨船二十五艘复至其国,开设奴儿干都司。昔辽、金畴民安故业,皆相庆曰:“□□今日复见而服矣!”遂上□朝□□□都司,而余人上授以官爵印信,赐以衣服,赏以布、钞,大赉而还。依土立兴卫所,收集旧部人民,使之自相统属。 
  63. 《清朝辑佚研究》,第39页
  64. 蔡石山著,江政宽译,《永乐大帝:一个中国帝王的精神肖像》,中华书局,2009年11月,ISBN 978-7-101-06977-8,第七章、文皇帝,第123-124页.
  65. 商传,《永乐大帝·第二十八章:迁都北京·天子守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6. 《明通鉴·卷22》:“(张太皇太后言)皇帝年幼,岂知此辈自古祸人家国?我听帝暨诸大臣留振,此后不得令干国事也。”
  67. 《明史纪事本末·卷29》:“朕自在春宫,至登大位,几二十年。尔夙夜在侧,寝食弗违,保护赞辅,克尽乃心,正言忠告,裨益实多。”
  68. 68.0 68.1 68.2 68.3 68.4 《明史:一个多重性格的时代》〈第二篇 第七章 土木之变与保卫京师 第八章 天顺与成化年间的政治变乱〉, 第46页-第65页。
  69. 《明史纪事本末·卷29·王振用事》:“(樊忠言)吾为天下诛此贼。”
  70. 《明史·卷170·于谦传》:“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敢违军令者,格杀勿论。”
  71. 沈一民; 冯雪飞. 《盛世中国·明朝卷·土木之变》. 华艺出版社. 2009. ISBN 9787802520509 (中文). 
  72. 赵毅、罗冬阳,《明英宗传》,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19年7月。
  73. 查继佐.《罪惟录·列传卷2·皇后列传》皇太后周氏曰:“彼有何美,而承恩多?”明宪宗曰:“彼抚摩吾安之,不在貌也。”
  74. 夏燮.《明通鉴·卷40》。
  75. 《明史·卷304·怀恩传》:“一时正人汇进,恩之力也。”
  76. 76.0 76.1 76.2 76.3 76.4 《明史:一个多重性格的时代》〈第二篇 第九章 从弘治中兴到正德乱局 第三篇 第十二章 嘉靖初政与大礼纷争〉,第159页-第171页,第211页-第224页。
  77. 其榘《明朝内阁制度史》,中华书局,1989年
  78. 大太监刘瑾擅权. 中国网. 2008-04-03 [2014-01-17] (中文). 
  79. 宋濮安懿王事:宋英宗赵曙,宋太宗之曾孙,商恭靖王赵元份之孙,濮安懿王赵允让之子,后过继给宋仁宗,由宋仁宗与曹皇后抚养,最终以太子身份继承皇位,但这不同于明世宗入嗣明孝宗。
  80. 80.0 80.1 80.2 80.3 80.4 《明史:一个多重性格的时代》〈第三篇 第十三章 世宗失道与隆万改革 第十四章 北虏南倭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第227页-第271页。
  81. 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记述嘉靖末年因海内宴安,社会上书画古玩收藏之风的兴起:“嘉靖末年,海内宴安。士大夫富厚者,以治园亭,教歌舞之隙,间及古玩。”
  82. 邓凌原. 明朝嘉靖大地震之后. 民生周刊. [2012年第38期]. 
  83. 陕西纪念世界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华县大地震450周年. 新华网. 2006-10-26 [2020-04-29]. 
  84. 张居正变法与万历怠政. 凤凰网. 2008-12-25 [2014-01-17]. 
  85. 明朝历代皇帝像. 中国网. 2010-10-03 [2014-01-17] (中文). 
  86. 86.0 86.1 86.2 86.3 第四篇 第十七章 神宗貪怠與東林會議. 《明史:一個多重性格的時代》. : 第327页-第345页. 
  87. 明实录·神宗实录》卷一. 上明习政事,乾纲独揽,予夺进退,莫可测识。晚颇厌言官,章奏概置不报。然每遇大事,未尝不折衷群议归之。圣裁中外,振耸四封。 
  88. 明朝中后期的商业税收研究. 林枫. 2009-08-12 [2011-06-20] (中文). 
  89. 黄仁宇. 《萬曆十五年》.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90. 明史·卷224·孙鑨传》、《明史·卷243·赵南星传》、文秉·《定陵注略·卷三·癸巳大计》
  91. 明史·卷350·陳增傳》. 宁夏用兵,费帑金二百余万。其冬,朝鲜用兵,首尾八年,费帑金七百余万。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费帑金二三百万。三大征踵接,国用大匮 
  92. 明史·卷123·王德完傳》. 近岁宁夏用兵,费百八十余万;朝鲜之役,七百八十余万;播州之役,二百余万 
  93. 《明实录·神宗实录》卷之五百九十六,七月丙申条. 上疾大渐,召英国公张惟贤、大学士方从哲、吏部尚书周嘉谟、户部尚书李汝华、兵部尚书董嘉善、署刑部事摠督仓场尚书张问达、署工部事协理戎政尚书黄克缵、礼部右侍郎孙如游等入见于弘德殿。勉以用心办事,大小诸臣各致词问安。尚书周嘉谟仍以用人为请随赐。俞允诸臣叩头而出。上谕内阁:‘朕嗣祖宗大统历今四十八年,久因国事焦劳以致脾疾,遽不能起。有负先皇付托惟。皇太子青宫有年,实赖卿与司礼监协心辅佐。遵守祖制,保固皇图,卿功在社稷万世不泯。’是日,上崩。 
  94. 94.0 94.1 94.2 94.3 94.4 94.5 94.6 第四篇 第十九章 天啟崇禎年間的政治亂象 第二十章 內外威脅與明朝滅亡. 《明史:一個多重性格的時代》. : 第363页-第404页. 
  95. 明季北略》(卷2). 予按郑贵妃慧人也,神宗宠之,生福王;李选侍郑党也,光宗宠之。当光宗登极,郑、李进美人等,遂致不起。光宗崩,李选侍犹居干清宫,欲与熹宗同居,邀封后,垂帘称制;而杨、左等以选侍素无德,又非生母、嫡母与养母,恐有武氏之祸,必欲令选侍出干清宫,不与熹宗同居,竖议甚正,未免稍激,遂为群小所忌,而祸自此始矣。 
  96. 大明帝国毁于经济危机. News.ifeng.com. [2017-05-23]. 
  97. 韩大成. 《魏忠贤传》.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7. ISBN 9787010022987 (中文). 
  98. 381年前北京王恭厂大爆炸之谜 僵尸都"裸体". 中国网. 2007-07-30 [2014-02-17] (中文). 
  99. 明未王恭厂灾异事件分析. 中国地学期刊门户网. [2020-06-21] (简体中文(中国大陆)). 
  100. 崇祯智除魏忠贤. 农村新报. 2009-03-07 [2014-01-17] (中文). 
  101. 陈时龙; 许文继. <思宗朱由检>. 《正说明朝十六帝》. 北京: 中华书局. 2005-01-01. ISBN 9787101045499 (中文). 
  102. 抱阳生. 卷六提到. 《甲申朝事小計》. 崇祯十六年二月北京,“大疫,人鬼错杂。薄暮人屏不行。贸易者多得纸钱,置水投之,有声则钱,无声则纸。甚至白日成阵,墙上及屋脊行走,揶揄居人。每夜则痛哭咆哮,闻有声而逐有影”。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七十八中说““京师内外城堞凡十五万四千有奇,京营兵疫,其精锐又太监选去,登陴诀羸弱五六万人,内阉数千人,守陴不充”。 
  103. 海南历史上奇异的天文气象事件 万宁下雪. Hq.xinhuanet.com. 2013-02-25 [2017-05-23]. 
  104. 数据帝扒天气第45期:雪最南会下到哪里?. Weather.com.cn. 2016-01-21 [2017-05-22]. 
  105. 阎崇年《正说清朝十二帝.咸丰帝奕》,中华书局:“第三,咸丰没有身守社稷。面对英法联军6000余人犯八里桥,咸丰没有动员兵民“勤王”,全力守卫京师,而是准备逃跑。当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原因之一是“天子守国门”,抵御入侵。明朝的崇祯皇帝,在社稷危难之时,既不迁都逃跑,也不巡狩围猎,而是发出“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的哀叹,登上煤山,自缢而死。可是,咸丰皇帝在大敌侵入之时,不尽职守,不守国门,却带领老婆儿子、军机大臣、王公贵族,逃之夭夭,美其名曰“巡狩”。咸丰皇帝铸成了历史之大错、特错!”
  106. 《平寇志》卷二
  107. 《皇明李忠文先生集》卷六
  108. 蒋德璟:《悫书》卷十二》
  109. 《清史编年 第一卷 顺朝》:“阻朕南迁,本应处斩,姑饶这遭。”
  110. 樊树志. 《崇祯传》. 人民出版社. 1997: 514. ISBN 9787010024929. 
  111. 余同元《崇祯十七年:社会动荡与文化变奏》,2002年,老古出版社,第49页,ISBN
  112. 王春瑜《明清史散论》东方出版中心,1996,第333页
  113. 吴伟业撰《鹿樵纪闻.卷中.秦晋宗人》
  114. 〈社会科学研究丛刊〉编辑部《张献忠在四川》,1981年,第213页
  115. 《明季北略.卷十七.李自成陷河南府》
  116. 刘三解. 刘三解:清朝建立后明朝十万皇族遭遇了什么?. 凤凰网. [2018-03-05]. 
  117. 刘健《庭闻录》记:“七月十九日,缅酋尽杀永历从臣。”
  118.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当时小官归吏部尚书任用,大官则由七卿九卿,或再加上外面的巡抚总督开会来公开推举,这叫廷推。倘使有大事,各部不能单独决定,也常由七卿,九卿公决,这叫做廷议。倘使有大的狱讼,三法司解决不了,也由七卿,九卿开会定狱,这叫做廷鞠。这一制度,本来汉朝早就有,朝廷集议大事,屡见正史记载,可见一切事,还不是全由皇帝独裁的。再说给事中,他官阶虽只七品,但在明朝,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官。明朝给事中是分科的,依照尚书六部分六科。如户部给事中,兵部给事中,礼部给事中,故又叫六科给事中。大抵这个人精习财政,便派做户部给事中。那个人懂军事,就派做兵部给事中。皇帝诏书必经尚书,始分部行下全国。此六科给事中仍可有封驳权。如关于财政问题,上面命令到了户部,户部给事中,就可参加审核,发表意见,这好像现在西方政府中的专家智囊团。只要他们不同意,仍可原旨退还。而且给事中并无大官,可以各自单独发表意见。遇到廷推、廷议、廷鞠,他们也可出席。一般说来,他们的意见是很受尊重的。若他们表示反对,在当时谓之科参。往往六部尚书因为科参,束手无策,只有把原议搁下。这仍然是当时君权之一节限。”第104—105页
  119.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第三章 世间已无张居正,三联书店,第102页。
  120. 尤淑君《名分礼秩与皇权重塑 : 大礼议与嘉靖政治文化》,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系,2006。
  121. 《明亡清兴六十年》第二讲《万历怠政》:“万历皇帝竟然二十几年不理朝政,也不主持朝廷会议。”
  122. 《细说明朝》〈三二、内阁〉. 黎东方. 第77页
  123. 王其榘《明朝内阁制度史》,中华书局,1989年,第339页
  124. 《细说明朝》〈二七、六 部〉. 黎东方. 第63页
  125. 《细说明朝》〈二九、六科 三○、五寺〉. 黎东方. 第71页-第74页
  126. 《细说明朝》〈二八、都察院、十三道〉. 黎东方. 第69页
  127. 《廿二史札记·卷三十二》:洪武十八年,诏天下罪囚,刑部都察院详议,大理寺覆谳,然后奏决。
  128. 《廿二史札记·卷三十二》:二十年,焚锦衣卫刑具,以系囚付刑部。
  129. 《廿二史札记·卷三十二》:二十八年,又诏曰“朕起兵惩创奸顽,或法外用刑,本非常典,后嗣止循律典,不许用黥刺剕劓阉割之刑,臣下敢以请者,置重典。”又尝与懿文太子出郊,亲指道旁荆楚,谓太子曰“古人用此为扑刑,以其能去风,虽伤不杀人,古人用心仁厚如此,儿当念之。”是帝未尝不慎重刑狱。盖初以重典为整顿之术,继以忠厚立久远之规,固帝之深识远虑也 。”
  130. 丁易,《明朝特务政治研究》
  131. 《细说明朝》〈三一、三公、三孤;詹事府、翰林院〉. 黎东方. 第75页
  132. 132.0 132.1 132.2 《细说明朝》〈三三、诸司、外三监、内十二监〉. 黎东方. 第80页-第82页
  133. ,徐晓庄《<大明律>之特点琐谈》,《天中学刊》 , 2005 , :31-35
  134. 曾永义《中国古典戏剧的认识与欣赏》正中书局,第59页
  135. 刘孝平《明朝禁书述略》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年05期
  136. 张学博. 漫谈中国古代法制和社会治理. 民主与法制时报 (民主法制网). [2018-03-06]. 
  137. 张汉静,《朱元璋重典治国政策探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 1999年。
  138. 健全党内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 青岛全搜索电子报. [2017-10-11]. 
  139. 《细说明朝》〈二五、军民分籍、卫所〉. 黎东方. 第59页-第60页
  140. 《细说明朝》〈二六、五军都督府、兵部〉. 黎东方. 第61页-第62页
  141. 张帆,《论明朝中后期火器技术进步对军事训练的影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2008
  142. 邢涛; 纪江红. 《中国通史·<第二十一章·集权下的统治·明朝的军事建设·热兵器的兴盛>》.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3年10月1日: 第143页. ISBN 9787200050646 (中文). 
  143. 梁柏力《被误解的中国:看明清时代和今天》,中信出版社,第111-114页
  144. 赵士桢《神器谱》,卷一:“……调集人马十有余万,附以朝鲜土著,何止三十余万。倭奴止以飞峦岛鸟铳手三千凭为前驱,悬军深入,不劳余力,抗我两国。我以两国全力,不能制倭死命。焱驰电击而前,从容振旅而退,不但诸酋尽全首领,至于倭众亦觉无多损失。”
  145. 张萱《西园闻见录》卷五六:“倭制火铳,其药极细,以火酒渍之,故其发速,又人善使,故发必中。中国有长技,而制之不精,与无技同。”
  146. 戚继光《练兵实纪》,卷五-军器制解:“……以上之外,有火砖,一窝锋,地雷,千里炮,神枪等,百十名色,皆不切于守战,故不备,今皆一切禁之。以节靡费,惟有子母炮,尚属可用,未当终弃,亦一奇品也。”
  147. 王兆春《中国火器史》,1991年,第281-282页
  148. 148.0 148.1 148.2 第五章 封建社會唐(後期)宋遼金元的經濟. 《中國古代經濟簡史》. 复旦大学. 1982年: 第174页-第177页. 
  149. 冯之余,《明朝"隆庆开放"与海上贸易发展》,《社科纵横》 , 2008。
  150. 杨师群〈明清城镇不存在资本主义萌芽—与西欧中世纪城市的比较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一期,第146-154页
  151. 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 联经出版社, ISBN 9570827157, p57-58: “我先后读了几百万字以上大陆史学家关于‘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论文和专著,但我所得到的整个印象只是这样或那样手工业的发展、这里或那里商业的成长、这种或那种制度或组织的嬗变。我并没有真正看到有什么‘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我们想要证实中国有‘资本主义萌芽’,其关键便在于整套系统的出现是否在中国史上已有显著的迹象,而不在个别组成部分是否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个别因子如资本积累、各种手工业、市场甚至雇佣劳动、商业竞争等也可以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但是如果整个组成和运作的系统不同,则纵使中国的个别因子在发展过程上和西方有某种平行的现象,我们仍不能据以断定‘资本主义’在中国已经萌芽。从严格的史学观点说,我们只有一条路可以建立这一论点,即对中西社会经济史进行了全面而详尽的比较研究之后,发现双方有一个共同的发展阶段。不但在个别的部门中有相同的变化,而且在整体结构上也趋向一致。在这一工作没有完成之前,所谓‘资本主义萌芽’的问题是连提出的资格也不具备的”。
  152. 152.0 152.1 152.2 152.3 第五章 〈封建社會唐(後期)宋遼金元的經濟〉. 《中國古代經濟簡史》. 复旦大学. 1982年: 第154页-第165页. 
  153. 153.0 153.1 153.2 153.3 153.4 153.5 153.6 153.7 153.8 153.9 姜公韬. 第七章 五百年社會文化的掠影. 《中國通史 明清史》. 九州出版社. 2010-01: 第119页-第126页. ISBN 9787510800627. 
  154. 吴宾. 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CAJ) (博士论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5 [2021-07-15] (简体中文(中国大陆)). 
  155. 卜风贤 《传统农业时代灾荒与粮食问题研究》
  156. 《线装经典》编委会,《白话明史清史》(云南教育出版社,2010年).
  157. 《明清史料》甲编.
  158. 158.0 158.1 第五章 封建社會唐(後期)宋遼金元的經濟. 《中國古代經濟簡史》. 复旦大学. 1982年: 第167页-第172页. 
  159. 《明太祖实录·卷208》
  160. 卷一. 萬曆《歙志》. 
  161. Maddison, Angus (2007), Contours of the World Economy, 1–2030 AD. Essays in Macro-Economic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19-922721-1, page. 379, table A.4.M
  162. 2013-11-18 20:39. 1820年清朝GDP第一靠谱吗 专家:源于大胆估测. Rushidao.qq.com. 2013-11-18 [2017-05-23]. 
  163. Microsoft Word - No_HK2011-35.doc (PDF). [2017-05-23]. 
  164. 田利兰,《“隆庆”的治国理念对明朝经济的推动》,2013年.
  165. 明史读物繁多 “明史热”为明朝翻案?. 新华网. [2014-02-04] (中文). 
  166. 166.0 166.1 166.2 166.3 第三篇 第十六章 思想文化的新樣貌. 《明史:一個多重性格的時代. : 第309页-第325页. 
  167. 167.0 167.1 167.2 167.3 167.4 167.5 167.6 第四篇 第二十一章 社會與文化的多元發展. 《明史:一個多重性格的時代》. : 第409页-第440页. 
  168. 《明朝宫廷与浙派绘画选集》.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3年. 
  169. 高木森. 《中國繪畫思想史》. 台北: 三民出版社. 2004年. 
  170. 孙晓昕,《明朝晚期西方艺术对中国绘画的影响》,《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7 。
  171. 171.0 171.1 171.2 171.3 171.4 171.5 171.6 中國美術史 明朝的藝術. Vr.theatre.ntu.edu.tw. [2017-05-23]. 
  172. 172.0 172.1 172.2 赵轶峰. 《明代宗教政策合论》. 《古代文明》. 
  173. 《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五。
  174. 顾炎武. 《日知錄》.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175. 姜公韬. 〈第七章:五百年社会文化的掠影〉. 《中国通史·明清史》. : 第147–153页.
  176. 黄宗羲. 《原臣》. 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世之为臣者,昧于此义,以谓:臣为君所设,者也;君分吾以天下,而后治之;君授吾以人民,而后牧之;视天下民为人君橐中之私物。 
  177. 姜公韬. 〈第七章:五百年社会文化的掠影〉. 《中国通史·明清史》. : 第147–153页.
  178. 李正焕,《明朝中外科技交流及思考》,《安徽文学月刊》 , 2009.
  179. 179.0 179.1 金观涛、樊洪业、刘青峰<文化背景与科学技术结构的演变>,《科学传统与文化-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论文集),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1983年
  180. 沈德符,《野获编》。
  181. 刘孝平《明朝禁书述略》,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年05期
  182. 刘翠溶. 中國近代科技發展的歷史分析. 《社会文化与科技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1983. 
  183. 《明史·天文志》
  184. 戚继光《练兵实纪》,卷五-军器制解
  185.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三卷:数学),第113页
  186. 王连发. 尚書數學家顧應祥. HPM通讯. [2017-11-08]. 
  187. 骆祖英《明朝数学及其评价》
  188. 崇祯《吴县志》卷10:“若狂举国空豪奢,比岁仓箱多匮乏。”
  189. 《松窗梦语》卷4
  190. 傅剑《明朝重庆蹇氏家族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91. 费丝言. 《由典範到規範:從明朝貞節烈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 台北: 台湾大学出版部. 1998. 
  192. 高彦颐. 《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 
  193. 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时期》.上海市国权路579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829页
  194. 饶万巧,《明洪武年间社会福利政策的经济影响》,《农村经济与科技》 , 2016。
  195. 王朝,《明朝:古代社会福利最好的朝代》,《南国博览》 , 2015。
  196. 胡一峰,《明朝长者福利高》,《特别健康》 , 2013 。
  197. 徐艳红,《明朝养老研究》,《华中师范大学》 , 2015。
  198. 《李渔随笔全集. 饮馔部. 肉食第三》
  199. 《大明会典》卷之六十·冠服 六十一,冠服二;《明史》卷六十六 志第四十二;舆服二 舆服三;《礼部志稿》卷十八;仪制司职掌 冠服
  200. 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
  201. 易中天. 《帝国的终结》.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11月: 第254页. 
  202. 赵文林、谢淑君. 《中国人口史》. 人民出版社. 1988年: 第376页. 
  203. 王育民. 《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1988年9月第一版,1990年6月第一次印刷. 人民教育出版社. : 第109页. 
  204. 葛剑雄. 《中国人口发展史》.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1年: 第241页. 
  205. 205.0 205.1 曹树基. 《中国人口史》(第四卷)明时期.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年9月: 第452页. 《中国人口史》共六卷,由葛剑雄教授主编. 
  206. 英国经济学家 安格斯·麦迪森 著. 《世界经济千年史》. 伍晓鹰 许宪春 叶燕斐 施发启 译 2003年11月第一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第27页. 
  207. 《明太祖实录 卷140》
  208. 《明孝宗实录 卷194》
  209. 《明熹宗实录 卷4》
  210. 郭豫才,《洪洞移民传说之考实》,第596页。
  211. 211.0 211.1 211.2 211.3 《细说明朝》〈二一、州、省〉. 黎东方. 第51页
  212. 郭红、靳润成.《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明朝卷》.上海市.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213. 《细说明朝》〈二二、布政使司、分守道;按察使司、分巡道〉. 黎东方. 第53页-第54页
  214. 214.0 214.1 214.2 214.3 214.4 214.5 214.6 姜公韬. 第三章 制度的更張與勢力的發揚. 《中國通史 明清史》. 九州出版社. 2010-01: 第50页-第61页. ISBN 9787510800627. 
  215.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一》,记载“升辽东都指挥同知康旺为都指挥使都指挥佥事王肇舟佟答剌哈为都指挥同知东宁卫指挥使金声为都指挥佥事旺等累使奴儿干”
  216. 《明太宗实录》永乐七年闰四月七日(己酉)“设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初头目忽剌冬奴等来朝、已立卫。至是、复奏其地冲要、宜立元帅府。故置都司、以东宁卫指挥康旺为都指挥同知、千户王肇舟等为都指挥佥事、统属其众。岁贡海青等物、仍设狗站递送”
  217. 《敕修奴儿干永宁寺记》“永乐九年春特遣内官亦失哈等率官军一千余人・巨船二十五艘复至其国、开设奴儿干都司……依土立兴卫所、收集旧部人民、使之自相统属”
  218. 《明宣宗实录卷一百十五》:凡采捕造船运粮等事悉皆停止凡带去物件悉于辽东官库内寄收其差去内外官员人等俱令回京官军人等各回卫所
  219. 《明史·卷三十》:永乐二年,酋长困即来、买住率众来归。命置沙州卫,授二人指挥使,赐印诰、冠带、袭衣。
  220. 《殊域周咨录·卷十三》:长陵初设关外七卫:曰哈密;曰安定;曰阿端;曰赤斤蒙古;曰曲先;曰罕东左。七卫皆在嘉峪关西,哈密又在六卫西。东去肃州,西去土鲁蕃各千百里,北至瓦剌数百里。
  221. 《明史·卷三百二十九》:八年,把塔木儿子罕慎以父卒请嗣职。帝许之,而不命其主国事,国中政令无所出。土鲁番速檀阿力乘机袭破其城,执王母,夺金印,以忠顺王孙女为妾,据守其地。……土鲁番久据哈密,朝命边臣筑苦峪城,移哈密卫于其地。十八年春,罕慎纠罕东、赤斤二卫,得兵一千三百人,与己所部共万人,夜袭哈密城破之,牙兰遁走;乘势连复八城,遂还居故土。
  222. 《明史·卷四十六》:洪武十五年二月癸丑平云南,置云南都指挥使司。乙卯置云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223. 《殊域周咨录·卷九》:于是百夷皆请内附,以次入贡,因而受职。今其地为府者二:曰孟定;曰孟艮。为州者四:曰镇康;曰湾甸;曰大侯;曰威远。宣慰司六:曰车里;曰木邦;曰孟养;曰缅甸;曰八百大甸;曰老挝。宣抚司三:曰南甸;曰干崖;曰陇川(旧为麓川平缅)。长官司二:曰钮兀;曰芒市。多有自古不通中国者。其内老挝最远,西北至布政司三十八程。凡诸聚落至布政司无里数,但以程计而已。
  224. 《明太祖实录·卷五十三》:故元陕西行省吐蕃宣慰使何锁南普等,以元所授金银牌印宣敕诣左副副将军邓愈军门降,及镇西武靖王卜纳剌亦以吐蕃诸部来降。先是,命狭西行省员外郎许允德招谕吐蕃十八族、大石门、铁城、洮州、岷州等处,至是何锁南普等来降。
  225. 明王朝確在西藏的主權地位:明朝初期對西藏的管理. 《中国藏学》. 2014-04-23. 
  226. 《明太祖·卷七十九》:仍遣诏谕朵甘乌思藏等处曰:“我国家受天明命,统驭万方,恩抚善良,武威不服,凡在幅员之内,咸推一视之仁。近者摄帝师喃加巴藏卜以所举乌思藏、朵甘思地面故元国公司徒,各宣慰司、招讨司、元帅府、万户、千户等官,自远来朝,陈请职名,以安各族。朕嘉其识达天命慕义来庭,不劳师旅之征,俱效职方之贡宜,从所请以绥远人,以摄帝师喃加巴藏卜为炽盛佛宝国师,给赐玉印,南哥思丹八亦监藏等为朵甘、乌思藏武卫诸司等官,镇抚军民,皆给诰印,自今为官者,务遵朝廷之法,抚安一方,为僧者务敦化导之,诚率民为善,以共乐太平。”
  227. 《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二十》:西宁卫所属西番土酋亦令真奔言:“诸番族皆野居散聚,射猎为食,请岁输马二百匹为常赋。”从之。
  228. 《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五十三》:(洪武十六年)丁丑,松州卫指挥佥事耿忠言:“臣所辖松潘等处安抚司各簇长官司,宜以其户口之数量其民力,岁令纳马置驿,而籍其民充驿夫,以供徭役从之。”
  229. 《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八十八》:天全六番招讨司八乡之民,宜悉免其徭役,专令蒸造乌茶,运至岩州,置仓收贮,以易蕃马,比之雅州易马,其利倍之,且于打煎炉,原易马处相去甚近,而价增于彼,则番民如蚁之,慕膻归市,必众四也,岩州既立仓易马,则蕃民运茶出境,倍收其税,其余物货至者必多,又鱼通九枝,蛮民所种水陆之田,递年无征,若令岁输租米。
  230. 《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五十》:(洪武十六年)敕谕松州卫指挥佥事耿忠曰:“西番之民归附已久,而未尝责其贡赋,闻其地多马,宜计其地之多寡以出赋,如三千户,则三户共出马一匹;四千户,则四户共出马一匹,定为土赋。庶使其知尊君亲上奉朝廷之礼也。”
  231. 《明太宗实录·卷六十五》:(永乐五年)辛未,敕都指挥同知刘昭、何铭等往西番朵甘乌思藏等处,设立站赤,抚安军民。
  232. 《明太宗实录·卷八十八》:(永乐七年)陕西都指挥同知何铭等六十人往乌斯藏等处分置驿站,还奏。
  233. 《明太宗实录·卷一百四十七》:(永乐十二年)己卯,遣中官杨三保赍敕往谕乌思藏怕木竹巴灌顶国师阐化王吉剌思巴监藏巴里藏卜、必力工瓦阐教王领真巴儿吉监藏、管觉灌顶国师护教王宗巴干即南哥巴藏卜、灵藏顶国师赞善王著思巴儿监藏巴藏卜及川卜、川藏、陇答、朵甘、答笼、匝常、剌恰、广迭、上下卭部,陇卜诸处大小头目,令所辖地方驿站有未复旧者,悉如旧设置,以通使命。
  234. 《明太宗实录·卷一百四十七》:(永乐十二年)己卯,遣中官杨三保赍敕往谕乌思藏怕木竹巴灌顶国师阐化王吉剌思巴监藏巴里藏卜、必力工瓦阐教王领真巴儿吉监藏、管觉灌顶国师护教王宗巴干即南哥巴藏卜、灵藏顶国师赞善王著思巴儿监藏巴藏卜及川卜、川藏、陇答、朵甘、答笼、匝常、剌恰、广迭、上下卭部,陇卜诸处大小头目,令所辖地方驿站有未复旧者,悉如旧设置,以通使命。
  235. 人民日报观天下:听,南海之名. 人民日报 (人民网). 人民日报社. [2018-03-06]. 
  236. http://news.163.com/12/0709/05/85UTDSTU00014AED.html. 郑和曾在印尼两度“反恐”(组图). 齐鲁晚报 (网易网). [2018-03-06]. 
  237. 《明史·卷314·列传第一百九十二·宦官一·郑和》也记载 : “二十二年正月,旧港酋长施进卿济孙请袭宣慰使职,和赉敕印往赐之。 ”
  238. 《漫说中国历史·郑和下西洋》,航空工业出版社,2013年,第9页。
  239. 《漫说中国历史·郑和下西洋》,航空工业出版社,2013年,第70页。
  240. 240.0 240.1 240.2 240.3 240.4 邓云,《明朝民族关系思想研究》,《兰州大学》 , 2015
  241. 《明仁宗实录》卷十五,洪熙元年六月辛丑条:“顺则抚之,逆则御之,驱之而已,毋为首祸。违命获功,吾所不赏。”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62年。
  242. 242.0 242.1 周淑芸,《论明朝对西北边境的经略》,宁夏大学 , 2005。
  243. 邱树森 (编). 《中國回族史》上冊.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6: 366–371. ISBN 7227017249. 
  244. 张宗奇. 《伊斯蘭文化與中國本土文化的整合》. 北京: 东方出版社. 2006: 79. ISBN 9787506026406. 
  245. 国家民委网. 回族. 中国政府网. [2018-02-27]. 
  246. 《明史:一个多重性格的时代》〈第四篇 第十八章 边疆与民族问题的新挑战〉. 第352页-第358页
  247. 《明太宗实录》永乐十年八月十四日(丙寅)“奴儿干・乞里迷・伏里其・兀剌・嚢哈儿・古鲁・失都哈・兀失奚等处女直野人头目准土奴・塔失等百七十八人来朝、贡方物。置只儿蛮・兀剌・顺民・嚢哈儿・古鲁・满泾・哈儿蛮・塔亭・也孙伦・可木・弗思木十一卫、命准土奴等为指挥千百户赐诰印冠带袭衣及钞币、有差”
  248. 《明太宗实录》永乐十年十月十五日(丁卯)“置辽东境外满泾等四十五站。敕其提领那可孟常等曰、朝廷设奴儿干都司并各卫、凡使命往来所经之地。旧有站赤者、复设。各站头目悉恭命毋怠”
  249. 《永宁寺记》
  250. 明王朝確在西藏的主權地位:明朝初期對西藏的管理. 《中国藏学》. 2014-04-23. 
  251. 黄鸿钊. 《元朝以來中國對西藏的管轄》. 《“一国两制”研究 》第9期: 138-145. 
  252. 国家民委网. 藏族. 中国政府网. [2018-02-28]. 
  253. Morris Rossabi, Khubilai Khan: His Life and Tim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 18.
  254. 于秀情,《明朝经营百夷研究》,《中央民族大学》 , 2003
  255. 吕隽,《试论明朝经略麓川地区与西南边界内缩的关系》,《时代报告》 , 2017
  256. 陈高华、陈尚胜.《中国海外交通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 年.
  257. 张玉桥,《从郑和下西洋看明朝初年的海权意识》,《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 2009。
  258. 任志宏《从料罗湾海战看17世纪中西方海军实力的差距》,《国家航海》 , 2011
  259. 259.0 259.1 259.2 李燕. 《明朝朝贡贸易体制下澳门的兴起及其与广州的关系》. 热带地理. 2013, 33 (6): 756-765. 
  260. 《明史:一个多重性格的时代》〈第一篇 第四章 边疆经营与对外交往〉. 第66页-第80页
  261. 王晓易. 藩国朝鲜为什么那么思念明朝. 网易网. 钱江晚报. [2018-02-27]. 
  262. 朝鲜历史介绍. 网易网. [2018-02-27]. 
  263. 克拉克:《自治、合法性与朝贡式的政治:高丽灭亡和李氏王朝建立后的中朝关系》,哈佛大学博士论文,1978年。
  264. 朴趾源在“燕行录”名著《热河日记》中一语点明:“尊崇祯以存中国。”
  265. 宋慧娟. 《清朝中朝宗藩关系嬗变研究》.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7: 98. ISBN 9787560135656. 
  266. 266.0 266.1 《明史:一个多重性格的时代》〈第三篇 第十四章 北虏南倭问题及其解决〉. 第256页-第266页
  267. 《敕修奴儿干永宁寺记》“十年冬、天子复命内官亦失哈等载至其国。自海西抵奴儿干及海外苦夷诸民、赐男妇以衣服器用、给以谷米、宴以酒食、皆踊跃欢忻、无一人梗化不率者。上复以金银等物为择地而建寺、柔化斯民……”
  268. 《辞海》第六版,上海辞书出版社,1051页。
  269. 《明实录·洪武实录·卷150》
  270. 饶芃子. 文化影响的“宫廷模式”. 中国文学网. [2018-02-27]. [永久失效链接][永久失效链接]
  271. 王薇. 《明朝西方传教士对中国国情的调查》. 《求是学刊》. 2005, 32 (03): 117–121. 
  272. 272.0 272.1 272.2 272.3 [清] 张廷玉 等.明史.卷二 本纪第二 太祖二.“洪武元年春正月乙亥,祀天地于南郊,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号曰明,建元洪武。追尊高祖考曰玄皇帝,庙号德祖,曾祖考曰恒皇帝,庙号懿祖;祖考曰裕皇帝,庙号熙祖,皇考曰淳皇帝,庙号仁祖,妣皆皇后。”
  273. 273.0 273.1 273.2 [清] 张廷玉 等.明史.卷三 本纪第三 太祖三.“(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癸未,帝疾大渐。乙酉,崩于西宫,年七十有一。……辛卯,葬孝陵。谥曰高皇帝,庙号太祖。永乐元年,谥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嘉靖十七年,增谥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274. 朱鹭.建文书法儗.“六月甲辰,上皇祖考大行皇帝谥曰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庙号太祖。”建文书法儗一 第98页 (图书馆) -.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275. 275.0 275.1 275.2 [清] 张廷玉 等.明史.卷一百一十五 列传第三.“洪武元年正月,立为皇太子。……明年(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丙子薨,帝恸哭。……八月庚申祔葬孝陵东,谥曰懿文。……建文元年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燕王即帝位,复称懿文皇太子。”
  276. 276.0 276.1 276.2 钱海岳南明史.卷七 志第二.“特于(弘光元年)七月初三日,祇告天地宗庙社稷,复上懿文皇太子尊谥曰兴宗孝康皇帝……恭上建文君尊谥曰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庙号惠宗……景皇帝尊谥曰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庙号代宗
  277. [清] 张廷玉 等.明史.卷五 本纪第五 成祖一.“(建文四年/洪武三十五年)秋七月壬午朔,大祀天地于南郊,奉太祖配。诏:‘今年以洪武三十五年为纪,明年为永乐元年。建文中更改成法,一复旧制。……’”
  278. [清] 张廷玉 等.明史.卷二十 本纪第二十 神宗一.“(万历二十三年秋九月)乙酉,诏复建文年号。”
  279. [清] 张廷玉 等.明史. 卷四 本纪第四 恭闵帝.“正德、万历、崇祯间,诸臣请续封帝后,及加庙谥,皆下部议,不果行。大清乾隆元年,诏廷臣集议,追谥曰恭闵惠皇帝。”
  280. [清] 张廷玉 等.明史.卷五 本纪第五 成祖一.“成祖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讳棣,太祖第四子也。……(建文四年六月)丙寅,诸王群臣上表劝进。己巳,王谒孝陵。群臣备法驾,奉宝玺,迎呼万岁。王升辇,诣奉天殿即皇帝位。……(建文四年/洪武三十五年)秋七月壬午朔,大祀天地于南郊,奉太祖配。诏:‘今年以洪武三十五年为纪,明年为永乐元年。建文中更改成法,一复旧制。……’”
  281. [清] 张廷玉 等.明史.卷七 本纪第七 成祖三.“(永乐二十二年秋七月)辛卯,崩,年六十有五。……九月壬午,上尊谥曰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葬长陵。嘉靖十七年九月,改上尊谥曰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成祖。 ”
  282. [清] 张廷玉 等.明史.卷八 本纪第八 仁宗.“仁宗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讳高炽,成祖长子也。……(洪熙元年五月)庚辰,帝不豫,遣使召皇太子于南京。辛巳,大渐,遗诏传位皇太子。是日,崩于饮安殿,年四十有八。秋七月己巳,上尊谥,庙号仁宗,葬献陵。”
  283. [清] 张廷玉 等.明史.卷九 本纪第九 宣宗.“宣宗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昌武宽仁纯孝章皇帝,讳瞻基,仁宗长子也。……(宣德十年春正月)乙亥,崩于乾清宫,年三十有八。……丁酉,上尊谥,庙号宣宗,葬景陵。 ”
  284. 284.0 284.1 [清] 张廷玉 等.明史.卷十 本纪第十 英宗前纪.“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讳祁镇,宣宗长子也。”
  285. 285.0 285.1 [清] 张廷玉 等.明史.卷十一 本纪第十一 景帝.“恭仁康定景皇帝,讳祁钰,宣宗次子也。……(景泰八年)二月乙未,废帝为郕王,迁西内,皇太后吴氏以下悉仍旧号。癸丑,王薨于西宫,年三十。谥曰。……成化十一年十二月戊子,制曰:‘朕叔郕王践阼,戡难保邦,奠安宗社,殆将八载。弥留之际,奸臣贪功,妄兴谗构,请削帝号。先帝旋知其枉,每用悔恨,以次抵诸奸于法,不幸上宾,未及举正。朕敦念亲亲,用成先志,可仍皇帝之号,其议谥以闻。’遂上尊谥(恭仁康定景皇帝)。”
  286. [清] 张廷玉 等.明史.卷十三 本纪第十四 宪宗一.“宪宗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讳见深,英宗长子也。母贵妃周氏。初名见濬。英宗留瓦剌,皇太后命立为皇太子。景泰三年,废为沂王。天顺元年,复立为皇太子,改名见深。天顺八年正月,英宗崩。乙亥,即皇帝位。以明年为成化元年,大赦天下。”
  287. [清] 张廷玉 等.明史.卷十四 本纪第十四 宪宗二.“(成化二十三年)八月庚辰,帝不豫。甲申,皇太子摄事于文华殿。己丑,崩,年四十有一。九月乙卯,上尊谥,庙号宪宗,葬茂陵。”
  288. 明孝宗实录.卷二百二十四.“是年六月庚申上尊谥,曰: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庙号孝宗。”
  289. [清] 张廷玉 等.明史.卷十六 本纪第十六 武宗.“武宗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讳厚照,孝宗长子也。……(弘治)十八年五月,孝宗崩。壬寅,即皇帝位。以明年为正德元年,大赦天下……(正德十六年三月)乙丑,大渐……丙寅,崩于豹房,年三十有一。遗诏召兴献王长子嗣位。……五月己未,上尊谥,庙号武宗,葬康陵。 ”
  290. [清] 张廷玉 等.明史.卷一百十五 列传第三.“睿宗献皇帝祐杬,宪宗第四子。母邵贵妃。成化二十三年封兴王。……正德十四年薨,谥曰献。王薨二年而武宗崩,召王世子入嗣大统,是为世宗。……(嘉靖元年)尊园曰陵……(嘉靖三年九月)尊陵名曰显陵……(嘉靖七年)加上尊谥曰恭睿渊仁宽穆纯圣献皇帝……(嘉靖十七年)九月,加上尊谥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俭敬文献皇帝,庙号睿宗,祔太庙,位次武宗上。”
  291. [清] 张廷玉 等.明史.卷十七 本纪第十七 世宗一.“世宗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讳厚熜,宪宗孙也。父兴献王祐杬……(正德十六年三月)丙寅,武宗崩,无嗣……(正德十六年夏四月癸卯)是日日中,入自大明门,遣官告宗庙社稷,谒大行皇帝几筵,朝皇太后,出御奉天殿,即皇帝位。以明年为嘉靖元年,大赦天下。”
  292. [清] 张廷玉 等.明史.卷十八 本纪第十八 世宗二.“(嘉靖四十五年)十一月己未,帝不豫。十二月庚子,大渐,自西苑还乾清宫。是日崩,年六十。遗诏裕王嗣位。隆庆元年正月,上尊谥,庙号世宗,葬永陵。 ”
  293. [清] 张廷玉 等.明史.卷十九 本纪第十九 穆宗.“穆宗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讳载垕,世宗第三子也。……(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庚子,世宗崩。壬子,即皇帝位。以明年为隆庆元年,大赦天下。……(隆庆六年五月)己酉,大渐,召大学士高拱、张居正、高仪受顾命。庚戌,崩于乾清宫,年三十有六。七月丙戌,上尊谥,庙号穆宗,葬昭陵。 ”
  294. [清] 张廷玉 等.明史.卷二十 本纪第二十 神宗一.“神宗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讳翊钧,穆宗第三子也。母贵妃李氏。……(隆庆)六年五月,穆宗崩。六月乙卯朔,日有食之。甲子,即皇帝位。以明年为万历元年,诏赦天下。”
  295. [清] 张廷玉 等.明史.卷二十一 本纪第二十一 神宗二 光宗.“(万历四十八年夏四月)戊午,帝不豫,召见方从哲于弘德殿。秋七月壬辰,大渐……(万历四十八年秋七月)丙申,崩,年五十有八。……(万历四十八年)九月甲申,上尊谥,庙号神宗,葬定陵。 ”
  296. [清] 张廷玉 等.明史.卷二十一 本纪第二十一 神宗二 光宗.“光宗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讳常洛,神宗长子也。……(万历)四十八年七月,神宗崩。……(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丙午朔,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为泰昌元年。……(泰昌元年)九月乙亥朔,崩于乾清宫,在位一月,年三十有九。熹宗即位,从廷臣议,改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后为泰昌元年。冬十月,上尊谥,庙号光宗,葬庆陵。”
  297. [清] 张廷玉 等.明史.卷二十二 本纪第二十二 熹宗.“熹宗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讳由校,光宗长子也。……(泰昌元年)九月乙亥,光宗崩,遗诏皇长子嗣皇帝位。……(泰昌元年九月)庚辰,即皇帝位。诏赦天下,以明年为天启元年。己丑,以是年八月以后称泰昌元年。……(天启七年八月)甲寅,大渐。乙卯,崩于乾清宫,年二十三。遗诏以皇第五弟信王由检嗣皇帝位。冬十月庚子,上尊谥,庙号熹宗,葬德陵。 ”
  298. 298.0 298.1 298.2 钱海岳南明史.卷七 志第二.“安宗即位,诏议大行皇帝(朱由检)庙谥……其大行皇帝尊谥曰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庙号思宗。……弘光元年理清疏请改思宗庙号……遂于是年二月丙子,改上思宗庙号曰毅宗。……隆武元年十一月,复改上毅宗庙号曰威宗。”
  299. [清] 张廷玉 等.明史.卷二十三 本纪第二十三 庄烈帝一.“庄烈愍皇帝,讳由检,光宗第五子也,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生。……(天启七年)明年八月,熹宗疾大渐,召王入,受遗命。丁巳,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为崇祯元年。”
  300. 朱彝尊辑.明诗综卷一(四库全书本).:“皇朝未收江南福藩称制,遥上帝谥曰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庙号思宗。……寻改帝庙号曰毅宗。唐藩称制,复改威宗。皇朝顺治初,更谥帝曰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怀宗端皇帝,……既而改称庄烈愍皇帝。凡五易而后定焉。今神牌所书,即顺治初定一十六字,第其下改书庄烈愍皇帝”
  301. 清世祖实录. “(顺治十六年十一月)甲申,上驻跸三屯营。是日,谕礼部:‘前明崇祯帝,励精图治,十有七年。不幸寇乱国亡,身殉社稷。考其生平,无甚失德,遘兹厄运,殊堪矜悯。宜加谥号,以昭实行。今谥为庄烈愍皇帝。尔部即遵谕行。’”
  302. [清] 张廷玉 等.明史.卷二十四 本纪第二十四 庄烈帝二.“(崇祯十七年三月丁未)帝崩于万岁山,王承恩从死。……丙辰,贼迁帝、后梓宫于昌平。昌平人启田贵妃墓以葬。明亡。是年夏四月,我大清兵破贼于山海关,五月,入京师,以帝体改葬,令臣民为服丧三日,谥曰庄烈愍皇帝,陵曰思陵。 ”
  303. 钱海岳.《南明史·志第二》:“弘光元年二月甲子,赠皇太子谥曰献愍,……”
  304. 钱海岳.《南明史·列传第二》:“自成出慈烺,三桂将奉还京,移檄远近,以义兴纪年,都人旦夕望驾。……三桂以立慈烺请,清摄政王多尔衮不允。三桂挟慈烺至山西,亡之陕西宁家湾。……寻谥慈烺曰献愍……鲁王监国,追尊谥慈烺曰悼皇帝。”仅见于钱海岳之南明史大部分反清南明史书均记载为献愍太子。
  305. 《大明福忠王圹志》:“王讳常洵……上辍朝三日……赐谥曰忠”
  306. 钱海岳.《南明史·列传第二》:“(万历)二十九年,始立光宗为太子,并封常洵福王,……(崇祯)十四年正月,自成兵大至……火宫三日不绝。惟邹妃、安宗得免。事闻,震悼,辍朝三日,谥曰恭。”
  307. 钱海岳.《南明史·志第二》:“于七月(弘光元年)初三日祇告天地宗庙社稷……皇考福先王尊谥号曰贞纯肃哲圣敬仁毅恭皇帝”
  308. 308.0 308.1 308.2 钱海岳.《南明史·列传第二》:“安宗即位,追尊谥曰贞纯肃哲圣敬仁毅恭皇帝,后改曰孝皇帝,陵曰熙陵,……昭宗即位加上尊谥曰恭宗慕天敷道贞纯肃哲修文显武圣敬仁毅孝皇帝。”
  309. 309.0 309.1 309.2 钱海岳.《南明史·本纪第一》:“鲁王监国,上谥曰赧皇帝。及幸舟山,上庙谥曰质宗安皇帝。”
  310. 310.0 310.1 钱海岳.《南明史·本纪第一》:“永历十一年四月,改上今谥曰简皇帝,庙号安宗。”
  311. 钱海岳.《南明史·列传第四 诸王三》:“隆武元年九月,从安宗北狩。明年五月,与荆王某、衡王由棷世子十一人遇害薨。事闻(隆武帝),谥曰闵。”
  312. 312.0 312.1 312.2 312.3 钱海岳.《南明史·列传第二》:“裕皇帝器墭,其先唐定王桱……传靖王……成王弥鍗。弥鍗无嗣,以文城恭靖王弥钳长子宇温字思诚入继为敬王,……传顺王宙栐……再传端王硕熿……器墭以万历二十二年封世子……旋为弟毒死……请立绍宗为嗣,追赠谥器墭曰裕王”
  313. 313.0 313.1 313.2 313.3 钱海岳.《南明史·列传第二》:“绍宗即位,追尊谥敬、顺、端、裕四世为皇帝,妃赵、周、魏、张、毛为皇后。”
  314. 314.0 314.1 314.2 314.3 钱海岳.《南明史·志第二》:“闰六月丁未,绍宗追尊皇高祖敬王、曾祖顺王、祖端王、考裕王为皇帝”
  315. 315.0 315.1 琉球国历代宝案》:“并于登极之日,上朕(隆武帝朱聿键)高曾祖考尊谥曰:惠皇帝、惠皇后;顺皇帝、顺皇后;端皇帝、端皇后;宣皇帝、宣皇后。伸此尊亲之典,尽朕孺慕之诚。”
  316. 316.0 316.1 钱海岳.《南明史·本纪第二》:“绍宗配天至道弘毅肃穆思文烈武敏仁广孝襄皇帝讳聿键……十一年(永历十一年),始上今谥曰襄皇帝,庙号绍宗。”
  317. 317.0 317.1 317.2 钱海岳.《南明史·列传第二》:“(万历)二十九年十月,封桂王,……(崇祯)十七年十一月四日薨,谥曰端,……昭宗即位,追尊谥曰礼宗体天昌道庄毅温弘兴文宣武仁智诚孝端皇帝,陵曰兴陵。”
  318. 318.0 318.1 钱海岳.《南明史·志第二》:“二年十一月庚申,昭宗追尊……皇考端王为端皇帝,庙号礼宗。”
  319. 319.0 319.1 钱海岳.《南明史·本纪第三》:“昭宗应天推道敏毅恭俭经文纬武礼仁克孝匡皇帝讳由榔”
  320. 320.0 320.1 钱海岳.《南明史·本纪第四》:“永历十七年……上凶间至,延平王郑经为发丧,上谥曰匡皇帝,庙号昭宗。”

来源

主要参考书籍
其它参考书籍

外部链接

中国朝代和政权
前朝
大元
大明
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
后朝
大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