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学名英语:Scientific name[注 1])是生物学术语,即根据国际上制定的有关生物命名的法规[注 2],为每一种生物或者每个分类群(例如:群、群),给予一个全世界通用的拉丁文或拉丁化的名称。[1]

双名法是物种学名的典型特征,学名以外的名称均为俗名,因此并无所谓的“中文学名”,仅有“中文名”与汉语“别名”[2]。生物都有各自的命名法规,如动物的命名受到《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的约束[3]

理论上一种生物仅有一个有效的学名,称为接受名(accepted name),在世界范围内通用,以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互相交流研讨,明确所指的是哪种生物。按照国际上对生物命名的法规,在同物异名的情况时(即同一物种被先后多次描述并命名,由此产生了多个学名),只有最早发表的学名是有效的,后发表的学名会被弃用。

概述

学名的首字母需大写。在科学文献的印刷出版时,属、种或之下阶元的生物学名之引用常以斜体表示,如Homo sapiens,或正体加下划线表示,如Homo sapiens[4]。学名内所指的有可能是一种生物、一属的生物或一科的生物。原则上,一种生物的学名只有一个,即一个学名也只会用来称呼一种生物,学名以外的名称均为俗名。学名使用拉丁化文字,而俗名无限制。同一种生物有可能有许多俗名,有的俗名使用较为广泛,例如:学名: Gambusia affinis (Baird & Girard, 1853)[注 3];俗名(中文名):食蚊鱼、大肚仔、胎鳉、大肚鱼。

最初为了避免交流障碍,所以采用欧洲中世纪时期通用的拉丁语作为学名,但后来学者开始使用其他语言来为生物命名(但学名词尾、语法仍符合命名法,形式依然保持拉丁化),使得生物的学名中包含了来自世界各种语言的词汇,如Yi qi奇翼龙)、Shenshou神兽属)、Xianshou仙兽属)、Mei寐龙属)及其下物种Mei long(寐龙)等词语来自中文(使用《汉语拼音方案》进行拉丁化)。

目前学名最长的物种为双翅目水虻科(Stratiomyidae)的Parastratiosphecomyia stratiosphecomyioides,由42个字母组成,种加词意为“拥有近似黄蜂飞行姿态而接近水虻的”;学名最短的物种为Ia io南蝠)和Yi qi(奇翼龙),都只有4个字母。

生物学命名中,优先律(或“优先权”,priority)为基本原则之一,即某个生物分类单位的有效名称,应以最早正式刊出的名称为准。若发现同物异名的情况,应保留最早的名称,废除较晚的命名。没有两个属的动物可以有相同的属名,也没有两个属的植物有相同的属名,一个属中也没有两个种有相同的种名。动物和植物可以有相同的属名,不同属中可以有相同的种名,但亲缘关系较近的属中应避免相同的种名,以免分类调整归为一属时造成混乱。

命名基本原则

命名模式

命名应指定命名模式,种的命名模式为该种个体的标本,属的命名模式为一个种,科的命名模式为一个属[5]

优先权

原则上先发表于有效出版物(effective publication)的学名具有优先权(priority);但如果严格实行优先权规定,可能会使长久普遍使用的学名被废弃时,则可能例外使较早发表而具有优先权的名字被废弃。[6][7]

学名用拉丁文

学名应使用拉丁文拉丁化文字[8][9]

学名的字数

单名法

以上的分类阶元的学名使用单名法(nomen),由一个拉丁文单词表示,首字母大写,属名须用斜体,其他阶元惯用正体。完整引用时须在名称后加命名人姓氏和命名时间,一般情况下则省略。命名人姓氏和命名时间之间用半角逗号 + 一个空格(, ),命名人第一个字母大写。在某些阶元有特定使用的词尾,例如植物科的学名词尾为 aceae;新命名的分类阶元则在名称后加“nov.”。

二名法

一级的学名使用二名法(或“双名法”,binomen),由属名和种加词(种小名)两部分构成一个种名。完整引用时须在种名后加命名人姓氏和命名时间,一般情况下可省略。有时属名后还可附加用括号括起的亚属名。属名、亚属名及其所带的括号、种加词均用斜体,命名人、命名时间及二者间的逗号用正体。属名、亚属名和命名人的第一个字母大写。若原来的命名经过修正(如某物种从一个属移入另一属),则原命名人加上括号。

若在一篇文章中多次引用某个种名,可在第一次完整引用后,后续使用属名、亚属名和种加词的缩写式,缩写只保留属名、亚属名和种加词的首字母,后加半角句号+一个空格(. ),例如Homo sapiens写为H. sapiens。在很少的一些情况下,由于一个物种已经广为人知,所以其缩写形式就约定俗成了,如 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菌,即大肠杆菌)可缩写为 E. coli 而不会引起误会。若名称在一行内写不下要换行时,须按音节换行,不能将音节拆开,并要加半角连接号(-)连接。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论在什么情况下,物种拉丁学名的种加词均应写全

三名法

亚种变种变型等种以下的阶元使用三名法(trinomen):由属名、种加词、种下阶元加词三部分组成,均用斜体表示。完整引用时须在名称后加命名人姓氏和命名时间,一般情况下可省略。

示例

猫科:Felidae Gray, 1821

豹属Panthera Oken, 1816

Panthera tigris (Linnaeus, 1758) ,也可写为 Panthera (tigris) tigris (Linnaeus, 1758)。

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 (Termminck, 1845) ,若前文已引用过虎的完整学名,则东北虎的学名可简写为 P. t. altaica

林奈(Linnaeus)最初为虎命名时,将虎归入猫属,因此虎的旧名为 Felis tigris Linaeus, 1758,东北虎的旧名为 Felis tigris altaica Termminck, 1845,而现行分类将虎归入豹属,所以命名人加了括号。

缩写和符号

学名中还会使用一些正体的缩写和符号,部分用法在国际命名法规之外,属于开放命名法(Open nomenclature, ON)习用写法[10][11]

缩写或符号 释义 位置 示例 备注
subsp.
ssp.
亚种(subspecies) 种加词与亚种名之间 Motacilla alba ssp. alba白鹡鸰指名亚种) 也可将亚种名直接置于种加词之后,构成三名法
var. 变种(varietas) 种加词与变种名之间 中国鹅的学名 Anser cypnoides var. domestica 就是在鸿雁的学名后加上“驯养”(domestica)构成的,意为鸿雁驯化变种
mut. 特指时间意义上的变种(mutatio) 种加词与变种名之间 Spirifer chinensis mut. α = Sinospirifer subextensus中华石燕);
Aspergillus luchuensis mut. kawachii琉球曲霉变种河内白曲霉
罕用,常用var. 泛指所有变种。
subvar. 亚变种(subvarietas) 种加词与亚变种名之间
f.
fo.
变型(forma) 种加词与变型名之间 Ziziphus jujuba f. lageniformis葫芦枣);
Viburnum plicatum f. tomentosum蝴蝶戏珠花);
Cyrtomium caryotideum f. grossedentatum粗齿贯众
subf. 亚变型(subforma) 种加词与亚变型名之间
cv. 栽培品种(cultivar) 种加词之后 Miscanthus sinensis cv. gracillimus = Miscanthus sinensis 'Gracillimus'(细叶芒
× 杂交种(hybrid species 两亲本种加词之间;
杂交种加词之前
Equus ferus × asinus);
Aloe × delaetii = Aloe ciliaris × succotrina海虎兰
+ 嫁接嵌合体(graft-chimaeras) 接穗与砧木学名之间;
嫁接嵌合体学名前
+Citroponcirus 'Hormish' = Citrus reticulata + Poncirus trifoliata霍密斯枳合芦);
Syringa 'Correlata' = Syringa × chinensis + Syringa vulgaris 'Correa'(科雷亚丁香
indet. 属或种不能鉴定(indeterminata) 单元名后 Dromaeosaurinae indet.(无法进一步鉴定的驰龙亚科化石)
emend. 修改、订正(emendatio) 上一描述者信息后,最新修订者信息前 Class Kinetoplastea Honigberg 1963 emend. Margulis 1974(最初由Honigberg于1963年描述,后由Margulis于1974年修订的动质体纲 一般在属、科以上使用
cf. 近似种(conformis) 属名与种加词之间 Cuon cf. alpinus (Pallas, 1811) 表示Cuon属下alpinus)的近似种(俗名似北豺);
Parabuthus cf. raudus表示Parabuthus属下raudus青玉粗尾蝎)的近似种
aff. 近缘种(affinis) 属名与种加词之间 Simocyon aff. primigenius Roth et Wanger, 1855 表示Simocyon属下primigenius Roth et Wanger, 1855(原始扁鼻犬)的近缘种;
Drosera aff. ordensis表示Drosera属下ordensis银匙茅膏菜)的近缘种
prox. 最相近的(proxima)物种 属名与种加词之间
nr. 相近的(near)物种 属名与种加词之间 Zeuctoboarmia nr. lemairei
? 存疑,不确定 属名前(属、种存疑);
属名后(属名存疑);
命名人后(种名存疑)
?Genus Species(属、种均存疑);
Genus? Species(属存疑);
Genus Species Name?(种或亚种存疑);
et
and
&
和,与,及 命名人信息
或其它表述中
Megantereon nihowanensis Teilhard et Piveteau, 1930(泥河湾巨剑齿虎)两人联合命名,则A et B;
Lipotidae Zhou, Qian et Li, 1978(白鱀豚科)三人联合命名,则A, B et C;
Bemalambda nanhsiungensis Chow et al., 1973(南雄阶齿兽)超过三人,则A et al. ,表示“A等人”
也可用在其它表述文本中,如gen. et. sp. nov. 表示新发表的新属、新种
gen. (未定)属 genus 科名之后
sp.
spp.
(未定)种 species 属名之后 spp. 为复数
nov. 新的(nova) 单元名之后
该生物或生物群已经灭绝 单元名之前 †Trilobita(三叶虫纲);
Panthera tigris lecoqui新疆虎

动、植物学名间的差异

起源时间

  • 植物学名起源于瑞典博物学家卡尔·林奈(Carolus Linnaeus, 1707–1778)于1753年在《植物种志》(拉丁文:Species Plantarum)中所使用的植物双名法。《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for algae, fungi, and plants;ICN)规定1753年5月1日为种子植物门(Spermatophyta)和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命名法规的起用时间。
  • 动物学名起源于1758年林奈编写的《自然系统》第十版,林奈在其中提倡给每种动物一个简化的拉丁文名称,由一字的属名与一字的种小名共同组成,这种二名法系统随即被很多动物学家普遍采用。《国际动物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Zoological Nomenclature, ICZN)规定1758年1月1日为动物命名法规的起用时间,之前发表的命名则不予采用。唯一例外是1757年卡尔·亚历山大·克拉克(Carl Alexander Clerck, 1709–1765)发表的《瑞典蜘蛛》(Aranei Svecici)中收录的同样采用二名法命名的67种蜘蛛,视为在1758年1月1日发表,而且据有较林奈的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更优先的地位。[12]

命名细则

植物学名在一些命名规范方面较动物学名有更多细节,下为实例:

植物种下阶层的学名必需予以标示其阶层阶元限定词)后面(例如"subsp."),以指明所指的阶层,如Pinus nigrasubsp. salzmannii,或变种(如Pinus nigravar. caramanica),有需要的话甚至皆予以标明,如Pinus nigra subsp. salzmannii var. corsicana。

新组合名:在鉴定时,发现原某甲种植物(甲属)被订正为另一个乙属,发表此事的作者在把甲种转移至乙属时,原甲种之作者应予以保留,以括号括起,修订人(新发表作者)的名称跟在括号后。例如,美国红杉首先由David Don描述成Taxodium sempervirens D. Don。 后来,Stephan Ladislaus Endlicher指出它和其他 Taxodium不相似, 并将它转入新属, 发布了新组合名 Sequoia sempervirens (D. Don) Endl.

在正式的分类著作中,应给出更为详尽的引用。原名和发表信息都要给出,例如 Branta albifrons Scopoli, 1769, Annus I Hist.-Nat. 69

另外,动、植物学名中同一人的命名人引证的常用缩写形式有时也不尽相同,如:

注释

  1. “学名”来自其直译“科学命名”的简称
  2. 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国际动物命名法规》《国际原核生物命名法规》、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等国际法规以及相关组织
  3. 此处命名人信息以括号包围表示现在该物种的属级分类较命名人最初描述时做过调整

延伸阅读

参考文献

  1. Scientific name Definition and Examples - Biology Online Dictionary. [2021-03-31]. 
  2. 王锦秀; 汤彦承. 中国种子植物中文名命名法规刍议. 科技术语研究. 2005, 7 (3): 61–63 [2021-07-05]. 
  3. [Simpson, M. G. 2006. Plant Systematics. p. 571. MA: Elsevier-Academic Press.]:“Scientific name: A formal, universally accepted name,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which (for plants, algae, fungi and organisms traditionally treated as such) are provid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
  4. 车振明. 微生物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1: 8.
  5. 《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原则II
  6. 《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第四版)第23条
  7. 《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原则III,条款6,条款29-31
  8. 《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第四版)第11条
  9. 《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原则V
  10. S. C. Matthews, Notes on open nomenclature and on synonymy lists (PDF), Palaeontology, 1973, 16 (4): 713–719 [2023-08-14] 
  11. Sigovini, Marco; Keppel, Erica; Tagliapietra, Davide. Open Nomenclature in the biodiversity era. Metho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2016, 7 (10): 1217–1225. doi:10.1111/2041-210X.12594可免费查阅. 
  12. 《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第四版)第3条
  13.  L.. International Plant Names Index. 
  14.  Linnaeus.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Zoological Nomenclature.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