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劭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应劭(2世纪—?),字仲瑗[1]东汉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人。司隶校尉应奉之子,司空掾应珣之兄。应玚应璩之伯父。

卒年不详,仅知曹操207年据有河北时已经过世。

生平

应劭年少笃学,博览多闻,汉灵帝时举孝廉,曾任萧县县令御史营令。熹平二年为郎官、六年为汝南主簿中平六年(184年)出任泰山太守

185年,朝廷派遣车骑将军皇甫嵩镇压韩遂、边章之乱,本来皇甫嵩想招乌桓兵作战,此时北军中候邹靖上言:“乌桓众弱,宜开募鲜卑。”,大将军掾韩卓表示赞同,并称赞邹靖:“靖居近边塞,究其态诈。靖募鲜卑轻骑五千,必有破敌之效。”。但是应劭认为鲜卑族贪婪不守信义,坚持启用乌桓兵。最后两人爆发了口角,诏百官大会朝堂,最后应劭的意见被众人采纳。

献帝初平二年(191年)大破黄巾贼卅万众。任泰山太守时,奉曹操命令送曹父曹嵩返乡,应劭未至、陶谦先到,劫杀了曹嵩,应劭畏惧曹操怪罪,而投奔袁绍,为袁绍军谋校尉。后曹操迎奉献帝,应劭入朝制定典章。后卒于邺县

著作

著有《汉官仪》十卷、《风俗通义》卅卷、《汉书集解音义》二十四卷[2]。另撰有《春秋断狱》。[3]今仅存《风俗通》十卷,又严可均辑佚数句。

注释

  1. 按《刘宽碑碑阴故吏名》及应劭自著《汉官仪》,作仲援仲远者皆误;下为近人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卷十六。
    ““字仲远”,范晔《后汉书应劭传》同,李贤注:“谢承书、应氏谱并云‘字仲远’,续汉书文士传作‘仲援’,汉官仪又作‘仲瑗’,未知孰是。”按王先谦《后汉书集解》引惠栋说,云《太尉刘宽碑碑阴》有“故吏南顿应劭仲瑗”一句。刘宽,范晔后汉书有传,卒于中平二年。碑文所记当无误。《水经注》卷二东阿县下有应仲瑗,《文心雕龙》议对篇有“仲瑗博古,而铨贯有叙”之语,应劭字亦作“仲瑗”,与刘宽碑相吻合。”
  2. 据《隋书·经籍志》,《后汉书》卷48《应奉传附应劭传》亦称劭“集解《汉书》”。
  3. 后汉书应劭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