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泥人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惠山泥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无锡市
分类传统美术
序号346
编号项目Ⅶ—47
登录2006年

惠山泥人江苏省无锡市的一项民间艺术,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与天津泥人张大吴泥塑齐名为中国三大泥塑,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简介

清朝风格的惠山泥人,无锡博物院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喻湘涟、王南仙制作的无锡惠山泥人“手捏戏文”一组,藏于南京博物院非遗馆。

惠山泥人有确切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代,明季文人王思任在《游慧锡两山记》中有“买泥人、买小刀戟以贻儿辈”[1]的记载,张岱所著的《陶庵梦忆》卷七愚公谷篇中也曾记述:“无锡去县北五里为铭山。进桥,店在左岸,店精雅,卖泉酒、水坛、花釭、宜兴罐、风炉、盆盎、泥人等货。”[2]在旧时,无锡惠山畔汇集了众多祠堂(即今日之国家文保单位惠山古祠堂群),看守祠堂的祠丁为补贴家用,便取惠山泥制作旧时称为耍货的泥人贩卖给过往之人,此即惠山泥人之最初由来。[3]

清朝,惠山泥人已声名籍甚,乾隆帝下江南、入住惠山寄畅园时,曾见泥塑艺人王春林制作的惠山泥人,赞赏不已,特地定做了数盘泥孩儿带回北京,放置在颐和园佛香阁,惟庚子之乱时,遭西人携去。[4]据传光绪年间,慈禧太后作寿,无锡官府还曾订制过手捏戏文《八仙》(一说《蟠桃大会》)一堂,用作寿礼,至宣统2年(1910年),更曾获得南洋劝业会银奖。[5]

晚清以降,惠山泥人得到充分发展,据工艺美术理论家张道一先生考证,从乾隆末年到道光年间,惠山街上尚只有胡万成作坊、凤阿自耍货店和周坤发耍货店几家专门生产经营泥人的店铺,[6]到“咸丰年间就有蒋万盛、钱万丰、周坤记、胡万成、章乃丰等多家规模较大的专业作坊”,泥人名家数十位。[7]随着竞争的激烈、作品的丰富,作坊之间的纷争偶有发生,为了维护行业秩序,光绪16年(1890年)“耍货公所”成立,规范了本业祖师祭祀仪式、新店入行条件、收徒拜师规矩、作品剽窃问题等。[8]

民国10年(1921年),在上海普益平民习艺所学习过天津泥人和西洋雕塑技法的高标(1902-1983)把天津泥人张的捏塑手法、西洋石膏翻模技术和惠山泥人技艺结合,提高了惠山泥人的生产效率且更为创新,[9]此时,西风渐兴,进口现代玩具日益受到追捧,然而在振兴国货的号召下,惠山泥人这种传统玩具得到主流舆论的支持,如《上海影坛》刊登的《周曼华喜欢大阿福》就是利用明星周曼华的花边新闻来影响大众消费;《申报·国货周刊》刊登的《大阿福和洋囝囝》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讲述了一个孩子选择中西两种玩具的过程,最后大阿福以材质的安全性获胜的故事;甚至还有有识之士张孟昭在《申报》刊登针对惠山泥人的营销分析《从进口玩具想到惠山泥人》,前瞻性地对惠山泥人在玩具市场中的竞争力提出建议。[10]惠山泥人业也因此繁荣一时,据1935年出版的《无锡概览》记载,当年惠山脚下的泥人店铺作坊共46家,每家雇工3、5人不等,从业人员共200有余,资本13000余元,年产值10万元以上,产品还远销东北、西南各省,且有洋人采购出口,直至抗战爆发、社会动荡,不可避免地使惠山泥人业遭到重创。[11]

1949年以后,据《无锡市泥人石膏品业工商登记调研资料》的统计显示,在1950年至1951年间,惠山泥人业办理工商登记的单位有269户,其中店铺市区15户、惠山46户、作场208户。[12]在此基础上,无锡市于1954 年成立了“无锡市泥人石膏工艺供销合作社”,统一管理泥塑艺人,同时在中共华东局文化部负责人的夏衍的亲自批示下,江苏省亦成立江苏省惠山泥塑创作研究所,由美术教育家王木东担任首任所长。[13]1958年合作社改制升级为惠山泥人厂。但是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惠山泥人业遭到严重破坏,众多历史作品、模具被砸毁,直至1978年5月复又设立了无锡市泥人研究所。[5]

2011年9月,无锡市在原惠山泥人厂的厂址上,建立起了中国泥人博物馆,该馆为日本建筑师隈研吾设计,收藏有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广东以及无锡等中国多个流派的泥塑作品。这也是中国目前规格最高、展品最多的泥塑主题博物馆。[14]

2011年9月,无锡市在原惠山泥人厂旧址上,建立起了中国泥人博物馆。

知名艺人

惠山泥人问世以后,有据可考的第一位著名艺人即王春林,此后有胡万盛、冯阿自、周坤发、周阿生、丁阿金等,民国时期惠山泥人著名艺人有冯福金、蒋金奎、胡大房、龚源茂、朱阿顺、陈东泉、胡荣标、陈毓秀、王锡康、蒋子贤、高标、傅顺(润)泉、秦仁金、陈阿荣、鲍富贵等40余人,1988-1996年,无锡惠山泥人行业柳家奎、王木东、喻湘涟、柳成荫、王南仙5位艺人先后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7年6月,喻湘涟、王南仙获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命名。[15]然而,由于从艺学成期长,加之天然惠山泥的日益枯竭,惠山泥人与其他中国非物质遗产一样,正面临传承难题。[16][17]

风格特征

惠山泥人使用惠山地区一米以下的黑泥为材料,此土泥质细腻柔,可塑性极佳,对此苏轼曾有“惠泉山下土如濡”之赋诗。[18]正是这种特有的惠山泥使惠山泥人尽显灵秀、细致之风格。而按制作艺术形式,又可以将惠山泥人分为两类,即粗货细货。粗货又可称为耍货,“粗货”大凡都用模具印制,而“细货”由艺人直接捏制而成。粗货造型与彩绘风格粗犷、简练,而细货比较写实、细腻、惟妙惟肖。

粗货起初多为贩售乡人、儿童取乐之用,故在传统的粗货作品中,选用的题材大体为民间习俗、神话传说、吉祥喜庆、福禄寿佛等,如“大阿福”、“蚕猫”、“春牛”等惠山泥人代表作均属粗货类;细货则源自昆曲,以表现戏曲中人物形象为主题,乃称“手捏戏文”,做工颇为精巧,属观赏品,过去多为大户人家逢红白喜事或年节盛典时购置。[19][20]

惠山泥人的制作,则需“一印、二捏、三格、四镶、五扳”五道工序,其中以捏最为关键,要使用“揉、搓、捏、包、推、拍、敲、镶、贴、扳、捻、捋、装、格、剪、戳、滚、拉”等手法。而泥胚成型后,彩绘更显重要,强调“三分坯七分彩”。[21]

逸事

  • 无锡惠山泥人的著名形象“大阿福”,本源自地方传说,即谓远古时,无锡惠山周围一带有怪兽名“青饕”者,经常出没山林,伤害周遭百姓,尤爱吞食小孩,乡人便祷告上天,天庭乃派一对金童玉女,下凡除害,不久便告成功,将青饕降服且驯为神兽抱入怀中。为表纪念,惠山百姓乃塑金童玉女之形象,唤其“阿福”,以讨吉利。[22]
  • 惠山泥人业奉战国孙膑为祖师爷,乃传说孙膑奔吴国后,曾在无锡惠山制以泥人、泥马作为推盘,以研究破庞涓五雷阵阵法。后孙膑打败庞涓,泥人制法也因此流传。[23]
  • 无锡籍作家钱锺书在其著的《围城》中,曾描述主人公的家乡“他们那县里……土产中艺术品以泥娃娃为最出名。”多年后,钱又在《管锥编》中提到:“近世吾乡惠山泥人有盛名,吾乡语称土偶为‘磨磨头’,而自道曰‘倷伲’。”此“倷伲磨磨”即无锡方言中对惠山泥人的所称。[24]
  • 1959年5月30日,郭沫若到访惠山泥人厂,即兴挥笔题诗:“人物无今古,须臾出手中,衣冠千代异、肝胆一般同,造化眼前妙,流传域外雄,集中人八百,童臾献神功”。[25]
  • 1950年代时,有一位善做泥人的吴老太,平日善捏猫,上色随意,一日被一群美术家偶遇,见之大赞,遂订做数份。吴老太为此连夜赶制了成批的泥猫,然而第二天美术家再见,叹气此为死猫。1949年后,当轴将原先分散的手工艺人统一管理,泥塑亦需按要求批量制作生产,故惠山泥人之风格多失淳朴。[26]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1. 王思任(明),《谑庵文饭小品》卷三,收于《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2001年)集部·别集部,页1368。
  2. 屠友祥校注,《张岱(明),〈陶庵梦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页206。
  3. 〈“惠山脚旁边,开满泥佛店”〉,《江南晚报》(2011年10月12日)。. [2014年8月5日]. 
  4. 徐珂(清),《清稗类钞》(中华书局出版社,1984年)第五册工艺类·制泥人,页2389。
  5. 5.0 5.1 转引自葛红,〈惠山泥人〉,《江苏地方志》2012年第4期,页15。
  6. 张道一主编,《惠山泥人》(吉林美术出版社,2005年),页21。
  7. 孙平,〈惠山泥人的今昔〉,无锡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无锡文史资料》1984年第8辑,页123。
  8. 张道一主编,《惠山泥人》(吉林美术出版社,2005年),页39。
  9. 沈大授,〈惠山泥韵——无锡惠山泥人十八景〉第十六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14-08-05]. 
  10. 王美诗,〈惠山泥人:从民间玩偶到博物馆藏品〉,《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9月4日)。
  11. 转引自王文燕,〈惠山泥人产业发展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页8。
  12. 张道一主编,《惠山泥人》(吉林美术出版社,2005年),页38。
  13.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木东的运河情缘〉,《中国文化报》(2014年3月20日)。. [2014年8月5日]. 
  14. 〈中国泥人博物馆28日开馆〉,《现代快报》无锡版(2011年9月23日)。. [2014年8月5日]. 
  15. 葛红,〈惠山泥人〉,《江苏地方志》2012年第4期,页17。
  16. 〈惠山泥人大师收徒难〉,上海《文汇报》(2007年1月12日)。. [2014-08-05]. 
  17. 〈天然“惠山泥”600元一吨还买不到 惠山泥人面临“无泥”窘境〉,《新民晚报》(2007年12月4日)。. [2014年8月5日]. 
  18. 沈大授,〈惠山泥韵——无锡惠山泥人十八景〉第六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14-08-05]. 
  19. 沈大授,〈惠山泥韵——无锡惠山泥人十八景〉第三、四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14-08-05]. 
  20. 李萍,〈泥土的异趣:试析无锡惠山泥人的兴起〉,《东南文化》2012年第5期,页123-124。
  21. 葛红,〈惠山泥人〉,《江苏地方志》2012年第4期,页16。
  22. 沈大授,〈惠山泥韵——无锡惠山泥人十八景〉第一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14-08-05]. 
  23. 〈惠山泥人仍供奉祖师爷孙膑〉,《东方早报》(2009年12月1日)。. [2014年8月5日]. 
  24. 〈钱锺书的无锡温情〉,《无锡新周刊》(2010年11月19日)。. [2014-08-06]. 
  25. 程勉中,〈无锡惠山泥人小考〉,《艺术·生活》2000年第4期,页18。
  26. 孙若茜,〈惠山泥人,是旅游纪念品还是艺术品?〉《三联生活周刊》2014年第31期,页109-110。
  27. 李萍,〈泥土的异趣:试析无锡惠山泥人的兴起〉,《东南文化》2012年第5期,页122。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