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富林文化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广富林文化
地理范围扬州
时期中国新石器时代
时间前2500年 – 前1900年
主要遗址上海市广富林遗址
继承文化马桥文化

广富林文化,年代介于良渚文化马桥文化,距今4000多年,前后约600年[1]。广富林文化的发现,填补了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末期的文化谱系。

范围

广富林遗址

广富林文化的地域范围以上海市松江县佘山区广富林村[2]为核心,西至太湖西岸的江苏宜兴(骆驼墩遗址),北与江苏兴化南荡及王油坊连接,南至浙江余杭萧山一带(以浙江湖州钱山漾遗址最为典型,现该遗址已独立划为钱山漾文化类型)。

特征

广富林文化其主体来自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通过对广富林文化遗址出土陶器的陶质、型制及纹饰等研究,专家判断广富林文化遗存来自于新石器后期交界的王油坊类型。王油坊遗址于上世纪30年代发现,时称河南龙山文化。研究表明,大约距今4000年前后,发生了全球性的自然灾害,地震海侵洪涝干旱等频发。在北方,黄河因泛滥,先后大改道26次,王油坊“为黄泛区淤没之地。”因此,上古先民的四处迁徙,其主要原因是当时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钱山漾遗址的广富林文化晚期地层,是直接叠压在马桥文化层之下。把广富林、钱山漾遗址的地层关系结合起来,是一个清楚并连续的年代脉络:良渚文化→广富林文化早期(钱山漾第一阶段)→广富林文化晚期(钱山漾第二阶段)→马桥文化。广富林文化的发现,解决了过去对于良渚和马桥文化之间年代缺失的疑惑[1]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1. 1.0 1.1 栾丰实《从宏观角度来认识广富林文化》
  2. 上海市松江区方松街道广富林路以北、银河路以南、沈泾塘以东、广富林村及北部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