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古代)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幽州
东汉后晋
188年-213年 220年-607年

618年-742年

758年-759年

763年-938年
人口 
• 282年
59020户[1]
• 549年
39580户,140536口[2]
• 639年
21698户,102079口[3]
历史 
• 成立
188年
• 废除
938年
前身
继承
幽州刺史部
涿郡
范阳郡
范阳府
涿郡
范阳郡
范阳府
幽都府
今属于 中国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 朝鲜

幽州,中国东汉末至五代时的,前身为监察区幽州刺史部

沿革

汉朝

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设立十三刺史部。其中,幽州刺史部地处今中国河北省北部、北京市天津市辽宁省大部以及朝鲜大部。但此时的幽州刺史部只是监察区,非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

东汉中平五年(188年)后,州成为正式的一级行政区域。幽州广阳郡蓟县(今北京市西城区西南),领十郡一属国:广阳郡涿郡代郡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玄菟郡乐浪郡辽东属国[4]。汉末,公孙氏割据辽东、玄菟、乐浪三郡,置平州建安中,公孙康乐浪郡带方郡[5]。建安十八年(213年),幽州并入冀州

魏晋

曹魏黄初元年(220年),分冀州复置幽州太和六年(232年),改广阳郡燕国景初二年(238年),平公孙氏,得辽东、玄菟、乐浪、带方四郡。至魏末,幽州领十一郡一国:燕国涿郡代郡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玄菟郡乐浪郡带方郡昌黎郡(前身为辽东属国)。

西晋泰始元年(265年),改涿郡范阳国。泰始十年(274年),分幽州昌黎、辽东、玄菟、乐浪、带方五郡复置平州[6]咸宁三年(277年),改封诸王,渔阳郡并入燕国。后分上谷郡广宁郡太康十年(289年),改封诸王,以北平、上谷、广宁三郡为燕国支郡[7]。至此,幽州领五郡二国:燕国范阳国代郡上谷郡广宁郡北平郡(前身为右北平郡)、辽西郡[1]。后分燕国复置渔阳郡建兴二年(314年)后,幽州为段部鲜卑所据。

十六国

后赵元年(319年),占领段部鲜卑燕郡、渔阳、范阳三郡部分地域,仍置幽州。建武四年(338年),占领幽州全境。建武五年(339年),分幽州辽西、北平二郡置营州。至此,幽州领六郡:燕郡渔阳郡范阳郡上谷郡广宁郡代郡

前燕二年(350年),占领后赵幽州、营州,并营州入幽州。至此,幽州领八郡:燕郡渔阳郡范阳郡上谷郡广宁郡代郡北平郡辽西郡

前秦建元六年(370年),占领前燕幽州、平州,并平州昌黎、辽东、玄菟三郡入幽州。建元十六年(380年),分幽州复置平州。至此,幽州仍领八郡。

后燕二年(385年),占领前秦幽州,平州昌黎郡改属幽州,州治迁至昌黎郡龙城县(今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建兴三年(388年),代郡刘显所据。永康元年(396年),渔阳、上谷、广宁三郡陷于北魏建平元年(398年),迁都龙城,州治遂迁至辽西郡肥如县(今河北省卢龙县西北),昌黎郡改属司州长乐元年(399年),燕郡、范阳、北平三郡陷于北魏。后析置建德郡石城郡冀阳郡光始二年(402年),州治迁至辽西郡令支县(今河北省迁安市西)。光始三年(403年),分幽州建德、石城、冀阳三郡侨置并州。至此,幽州仅领辽西一郡。光始六年(406年),分幽州侨置冀州

北燕正始元年(407年)取代后燕后,幽州仍领辽西一郡。同年,辽西郡濡水以西陷于北魏,州治迁至肥如,与冀州同城而治。太兴二年(432年),幽州全境陷于北魏[8]

北朝

北魏皇始元年(396年),占领后燕幽州渔阳、上谷、广宁三郡,后废上谷、广宁二郡。皇始二年(397年),析置密云郡天兴二年(399年),占领后燕幽州燕郡、范阳、北平三郡。至此,幽州还治燕郡蓟县,领五郡:燕郡渔阳郡范阳郡北平郡密云郡

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北平郡并入渔阳郡皇兴二年(468年),分幽州密云郡置安州。至此,幽州领三郡:燕郡范阳郡渔阳郡[2]

北周北齐后,在幽州置总管府,总管幽定等七州六镇诸军事[9]

隋朝

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郡,燕郡、范阳、渔阳三郡领县直属于幽州。至此,幽州领六县:蓟、良乡、安次、涿、雍奴、潞。开皇九年(589年),析置固安县大业元年(605年),废总管府;废燕州,其所领怀戎、昌平二县改属幽州。至此,幽州领九县:蓟、良乡、安次、涿、固安、雍奴、昌平、怀戎、潞。大业三年(607年),改幽州为涿郡[10][11]

隋代行政区划变迁
区划 开皇元年 区划 大业3年
幽州 燕州 涿郡
燕郡 范阳郡 渔阳郡 长宁郡 永丰郡 昌平郡 蓟县
良乡县
安次县
涿县
潞县
雍奴县
怀戎县
昌平县
固安县
蓟县
良乡县
安次县
涿县 潞县
雍奴县
怀戎县 昌平县
万年县

唐朝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改涿郡幽州,怀戎县陷于高昙晟。武德二年(619年),潞县改属玄州。武德五年(622年),以固安县置北义州。武德七年(624年),改涿县为范阳县贞观元年(627年),废玄州,其所领渔阳、潞二县改属幽州;废北义州,其所领固安县改属幽州。贞观八年(634年),瀛州归义县改属幽州。乾封二年(667年),分渔阳县无终县。至此,幽州领十一县:蓟、良乡、安次、范阳、固安、雍奴、昌平、潞、渔阳、归义、无终。

武周如意元年(692年),分安次县武隆县万岁通天二年(697年),改无终县为玉田县。圣历元年(698年),改良乡县为固节县。至此,幽州领十二县:蓟、固节、安次、范阳、固安、雍奴、昌平、潞、渔阳、归义、玉田、武隆。

唐朝神龙元年(705年),复固节县为良乡县。景龙三年(708年),分潞县三河县景云元年(710年),改武隆县为会昌县开元十八年(730年),分幽州渔阳、玉田、三河三县置蓟州。至此,幽州领十县:蓟、良乡、安次、范阳、固安、雍奴、昌平、潞、归义、会昌。天宝元年(742年),改幽州为范阳郡,雍奴县为武清县,会昌县为永清县

圣武元年(756年),改范阳郡为范阳府唐朝至德二载(757年),复范阳府为范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范阳郡为幽州顺天元年(759年),建都于此,升幽州为燕京范阳府,分蓟县置广平县

唐朝宝应二年(763年),平定安史之乱,复范阳府为幽州,隶卢龙节度使大历四年(769年),分幽州范阳、固安、归义三县置涿州建中二年(781年),分蓟县置幽都县。至此,幽州领九县:蓟、幽都、良乡、安次、武清、昌平、潞、永清、广平。唐末,废广平县,分蓟县置玉河县[12]

唐朝幽州辖县
618年 蓟县潞县雍奴县安次县固安县涿县良乡县昌平县渔阳县来属,怀戎县改属燕州
619年 蓟县、雍奴县安次县固安县涿县良乡县昌平县渔阳县改属渔阳郡潞县改属玄州
621年 蓟县、雍奴县安次县[13]固安县涿县良乡县昌平县
622年 蓟县、雍奴县安次县涿县良乡县昌平县固安县改属北义州
624年 蓟县、雍奴县安次县涿县(改名范阳县)、良乡县昌平县
627年 蓟县、雍奴县安次县范阳县良乡县昌平县渔阳县固安县[14]潞县来属)
634年 蓟县、雍奴县安次县[15]范阳县良乡县昌平县渔阳县固安县潞县归义县[16]来属)
667年 蓟县、雍奴县安次县范阳县良乡县昌平县渔阳县固安县潞县归义县(新设无终县[17]
692年 蓟县、雍奴县安次县范阳县良乡县昌平县渔阳县固安县潞县归义县无终县(新设武隆县[18]
697年 蓟县、雍奴县安次县范阳县良乡县昌平县渔阳县固安县潞县归义县无终县(改名玉田县[19])、武隆县
698年 蓟县、雍奴县安次县范阳县良乡县(改名固节县)、昌平县渔阳县固安县潞县归义县玉田县武隆县
705年 蓟县、雍奴县安次县范阳县固节县(改名良乡县)、昌平县渔阳县固安县潞县归义县玉田县武隆县
708年 蓟县、雍奴县安次县范阳县良乡县昌平县渔阳县固安县潞县归义县玉田县武隆县(新设三河县[20]
710年 蓟县、雍奴县安次县范阳县良乡县昌平县渔阳县固安县潞县归义县玉田县武隆县(改名会昌县)、三河县
730年 蓟县、雍奴县安次县范阳县良乡县昌平县固安县潞县归义县会昌县渔阳县玉田县三河县改属蓟州
735年 蓟县、雍奴县安次县[21]范阳县良乡县昌平县固安县潞县归义县会昌县
742年 蓟县、雍奴县(改名武清县)、会昌县(改名永清县)、安次县范阳县良乡县昌平县固安县潞县归义县(新设广宁县[22]
744年 蓟县、武清县永清县安次县范阳县良乡县昌平县固安县潞县归义县(废除广宁县
759年 蓟县、武清县永清县安次县范阳县良乡县昌平县固安县潞县归义县(新设广平县[22]
769年 蓟县、武清县永清县安次县良乡县昌平县潞县广平县范阳县固安县归义县改属涿州
781年 蓟县、武清县永清县安次县良乡县昌平县潞县广平县(新设幽都县[23]
907年 蓟县、幽都县武清县永清县安次县良乡县昌平县潞县(废除广平县

五代

后唐长兴三年(932年),改昌平县燕平县后晋天福元年(936年),复燕平县为昌平县,并许诺割幽州予契丹。天福三年(938年),正式割让幽州,契丹升幽州为南京幽都府[24]

长官

东汉幽州牧(188年-193年)

东汉幽州刺史(193年-213年)

曹魏幽州刺史(220年-265年)

孙吴幽州牧

晋朝幽州刺史(265年-338年)

晋朝幽州牧(338年-352年)

汉幽州刺史(314年)

后赵幽州刺史(319年-350年)

前燕幽州刺史(352年-370年)

前秦幽州刺史(370年-385年)

前秦幽州牧(385年)

后燕幽州牧(385年-395年)

后燕幽州刺史(395年-407年)

北燕幽州刺史(407年-432年)

北魏幽州刺史(396年-534年)

东魏幽州刺史(534年-550年)

北齐幽州刺史(550年-577年)

隋朝幽州刺史(581年-607年)

唐朝幽州刺史(618年-742年,758年-759年,763年-907年)

  • 罗艺(幽州总管兼任,618年-623年)
  • 乔宽(幽州总管兼任,武德年间)
  • 李瑗(幽州大都督兼任,626年)
  • 王君廓(幽州都督兼任,626年-627年)
  • 李玄道(幽州都督兼任,627年)
  • 李祐(幽州都督兼任,628年,遥领)
  • 张允济(幽州都督兼任,贞观初年)
  • 卫孝节(幽州都督兼任,629年见任)
  • 李灵夔(幽州都督兼任,636年-640年)
  • 程知节(幽州都督兼任,642年—643年)
  • 张士贵(幽州都督兼任,643年-644年)
  • 独孤彦云(幽州都督兼任,贞观年间)
  • 郭振武(幽州都督兼任,贞观年间)
  • 崔干(幽州都督兼任,贞观年间)
  • 李纬(幽州都督兼任,贞观年间)
  • 刘德威(幽州都督兼任,贞观年间)
  • 裴行方(幽州都督兼任,永徽年间)
  • 李贤(幽州都督兼任,656年-661年,遥领)
  • 李晦(幽州都督兼任,显庆、龙朔年间)
  • 高真行(幽州都督兼任,670年—676年)
  • 阎嘉宾(幽州都督兼任,唐高宗时)
  • 李崇义(幽州都督兼任,唐高宗时)
  • 李文暕(幽州都督兼任,679年-681年)
  • 李琬(幽州都督兼任,唐高宗、武后时)
  • 韦知贞
  • 杜德裕
  • 梁亶(幽州都督兼任,武周时)
  • 陈令英(幽州都督兼任,武周时)
  • 李琨(幽州都督兼任,武周时)
  • 王方平(幽州都督兼任,695年)
  • 狄仁杰(幽州都督兼任,697年)
  • 张仁愿(幽州都督兼任,697年-702年)
  • 李多祚(幽州都督兼任,702年)
  • 唐休璟(幽州都督兼任,704年)
  • 屈突仲翔(幽州都督兼任,704年)
  • 封思业(幽州都督兼任,706年)
  • 薛讷(幽州都督兼任,710年)
  • 裴怀古(幽州都督兼任,711年-712年)
  • 孙佺(幽州都督兼任,712年)
  • 宋璟(幽州都督兼任,712年)
  • 卢齐卿(幽州都督兼任,712年)
  • 甄亶(713年—715年)
  • 刘某(开元初期)[111]
  • 幽州节度使兼任(712年-742年)
  • 范阳节度使兼任(758年-759年)
  • 卢龙节度使兼任(763年-907年)

五代幽州刺史(907年-938年)

参考文献

  1. 1.0 1.1 《晋书·卷十四·志第四·地理上》
  2. 2.0 2.1 《魏书·卷一百六上·地形志二上第五》
  3. 《旧唐书·卷三十九·志第十九》
  4. 《续汉书·志第二十三·郡国五》
  5. 《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三十·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
  6. 《晋书·卷三·帝纪第三》
  7. 《晋书·卷三十八·列传第八》
  8.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国北朝卷》
  9. 《周书·卷三十·列传第二十二》
  10. 《隋书·卷三十·志第二十五》
  11.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
  12.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朝卷》
  13. 改治今河北省廊坊市仇庄乡得胜村
  14. 河北省固安县固安镇
  15. 改治今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九州镇南常道村
  16. 河北省容城县晾马台镇
  17. 河北省玉田县玉田镇薛官屯
  18. 河北省永清县永清镇
  19. 河北省玉田县玉田镇
  20. 河北省三河市泃阳镇三里庄
  21. 改治今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九州镇
  22. 22.0 22.1 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街道
  23. 北京市宣武区
  24.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五代十国卷》
  25. 25.0 25.1 《三国志·卷八·魏书八·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
  26. 《三国志·卷六·魏书六·董二袁刘传第六》
  27. 《三国志·卷二十三·魏书二十三·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
  28. 《三国志·卷二十四·魏书二十四·韩崔高孙王传第二十四》
  29. 《三国志·卷十四·魏书十四·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裴注引司马彪《战略》
  30. 30.0 30.1 《三国志·卷二十八·魏书二十八·王毌丘诸葛邓钟传第二十八》
  31. 《三国志·卷十六·魏书十六·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
  32. 《三国志·卷十一·魏书十一·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第十一》裴注引《文士传》
  33.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魏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一》
  34. 34.0 34.1 《晋书·卷六十·列传第三十》
  35. 《三国志·卷五十一·吴书六·宗室传第六》
  36. 《晋书·卷三十六·列传第六》
  37. 《晋书·卷四十一·列传第十一》
  38. 《晋书·卷九十四·列传第六十四》
  39. 《晋书·卷四十三·列传第十三》
  40. 《三国志·卷九·魏书九·诸夏侯曹传第九》裴注引《世语》
  41. 41.0 41.1 41.2 《晋书·卷三十九·列传第九》
  42. 《晋书·卷五十九·列传第二十九》
  43. 《晋书·卷六·帝纪第六》
  44. 《晋书·卷六十三·列传第三十三》
  45. 《晋书·卷一百九·载记第九》
  46. 《晋书·卷一百十·载记第十》
  47. 《晋书·卷一百四·载记第四》
  48. 48.0 48.1 《资治通鉴·卷九十六·晋纪十八》
  49. 《资治通鉴·卷九十八·晋纪二十》
  50. 《晋书·卷一百二十七·载记第二十七》
  51. 《资治通鉴·卷一百·晋纪二十二》
  52. 《资治通鉴·卷一百〇二·晋纪二十四》
  53. 《资治通鉴·卷一百〇四·晋纪二十六》
  54. 54.0 54.1 54.2 《资治通鉴·卷一百〇六·晋纪二十八》
  55. 《资治通鉴·卷一百〇七·晋纪二十九》
  56. 《资治通鉴·卷一百〇八·晋纪三十》
  57.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晋纪三十二》
  58. 58.0 58.1 《资治通鉴·卷一一一·晋纪三十三》
  59. 《资治通鉴·卷一一二·晋纪三十四》
  60. 《资治通鉴·卷一一四·晋纪三十六》
  61. 《资治通鉴·卷一一七·晋纪三十九》
  62. 62.0 62.1 《魏书·卷二十四·列传第十二》
  63. 63.0 63.1 《魏书·卷五十一·列传第三十九》
  64. 《魏书·卷十四·神元平文诸帝子孙列传第二》
  65. 《魏书·卷二十九·列传第十七》
  66. 《魏书·卷三十二·列传第二十》
  67. 《魏书·卷二十六·列传第十四》
  68. 68.0 68.1 68.2 68.3 《魏书·卷四十四·列传第三十二》
  69. 《魏书·卷八十二·列传第七十》
  70. 70.0 70.1 《魏书·卷七十三·列传第六十一》
  71. 71.0 71.1 《魏书·卷十六·道武七王列传第四》
  72. 《魏书·卷三十四·列传第二十二》
  73. 《魏书·卷八十三上·列传外戚第七十一上》
  74. 《魏书·卷八十九·列传酷吏第七十七》
  75. 《魏书·卷四十六·列传第三十四》
  76. 76.0 76.1 76.2 《魏书·卷四十九·列传第三十七》
  77. 77.0 77.1 77.2 《魏书·卷五十四·列传第四十二》
  78. 78.0 78.1 《魏书·卷五十五·列传第四十三》
  79. 《魏书·卷八十四·列传儒林第七十二》
  80. 80.0 80.1 《魏书·卷七十二·列传第六十》
  81. 81.0 81.1 《魏书·卷九十四·列传阉官第八十二》
  82. 82.0 82.1 82.2 82.3 82.4 《魏书·卷四十七·列传第三十五》
  83. 83.0 83.1 《魏书·卷五十七·列传第四十五》
  84. 《魏书·卷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四》
  85. 《魏书·卷五十·列传第三十八》
  86. 《魏书·卷十九下·景穆十二王列传第七下》
  87. 87.0 87.1 《魏书·卷六十五·列传第五十三》
  88. 《魏书·卷六十二·列传第五十》
  89. 89.0 89.1 《北齐书·卷二十二·列传第十四》
  90. 《北齐书·卷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七》
  91. 《魏书·卷六十三·列传第五十一》
  92. 《魏书·卷六十八·列传第五十六》
  93. 93.0 93.1 《魏书·卷六十九·列传第五十七》
  94. 《魏书·卷九十三·列传恩幸第八十一》
  95. 《魏书·卷二十一上·献文六王列传第九上》
  96. 《魏书·卷七十六·列传第六十四》
  97. 《魏书·卷七十八·列传第六十六》
  98. 《魏书·卷九·肃宗纪第九》
  99. 《魏书·卷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三》
  100. 100.0 100.1 《魏书·卷九十一·列传术艺第七十九》
  101. 101.0 101.1 《魏书·卷五十八·列传第四十六》
  102. 102.0 102.1 《北齐书·卷十九·列传第十一》
  103. 《魏书·卷六十·列传第四十八》
  104. 《北齐书·卷二十五·列传第十七》
  105. 《魏书·卷八十一·列传第六十九》
  106. 《北齐书·卷十四·列传第六》
  107. 《北齐书·卷十七·列传第九》
  108. 《北齐书·卷四十一·列传第三十三》
  109. 《北齐书·卷十五·列传第七》
  110. 倪广龙《隋代刺史研究》
  111. 《唐刺史考全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