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罗马字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国语罗马字是一套官话汉字拉丁化方案,曾是台湾当局指定标准。它和通字方案一样使用复杂的拼写规则来标示声调,不像其他方案要用到调号或数字。

因为以拼写来标调,国语罗马字的拼音中不少字母也用来标示声调,而不代表实际的音节。例如汉语拼音威妥玛拼音的ai,在国语罗马字可写成aiairae,或ay(分别表示国语的四声)。这里的r不发声,仅标示阳平声。但阳平声不一定以r代表,就像国语罗马字的iouyouyeou,或yow,对应汉语拼音和威玛拼法的you。繁琐的规则使国语罗马字不便学习与运用,因而一直无法普及于社会大众。但国语罗马字不需特殊符号或数字便可标调,使以国语罗马字做拼音的文字相对来说可读性高出许多。

历史

林语堂倡议,赵元任作主要研究,从1925年到1926年获国语推行委员会协助,1928年9月26日由国民政府大学院公布。它与当时已流行的注音符号并存,其后于1940年易名为“译音符号”;林语堂还另提出简化版,即“林语堂式”[1]。1986年1月,台湾当局文字管理部门将“林语堂式”修改为注音二式,以取代“国语罗马字”。

音节拼写特点

声母

双唇音 唇齿音 齿龈音 卷舌音 龈颚音 硬颚音 软颚音
清音 浊音 清音 浊音 清音 浊音 清音 浊音 清音 浊音 清音 浊音
鼻音 m [m]
ㄇ m
n [n]
ㄋ n
gn [ɲ]
ng [ŋ]
塞音 不送气 b [p]
ㄅ b
d [t]
ㄉ d
g [k]
ㄍ g
送气 p [pʰ]
ㄆ p
t [tʰ]
ㄊ t
k [kʰ]
ㄎ k
塞擦音 不送气 tz [ʦ]
ㄗ z
j [ʈʂ]
ㄓ zh
ji [ʨ]
ㄐ j
送气 ts [ʦʰ]
ㄘ c
ch [ʈʂʰ]
ㄔ ch
chi [ʨʰ]
ㄑ q
擦音 f [f]
ㄈ f
v [v]
s [s]
ㄙ s
sh [ʂ]
ㄕ sh
r [ʐ]
ㄖ r
shi [ɕ]
ㄒ x
h [x]
ㄏ h
边音 l [l]
ㄌ l
  • v(ㄪ)、ng(ㄫ)、gn(ㄬ)等三个音位在新国音颁布后不再使用,仅用在标记方言

韵母

基本母音
前元音 央元音 后元音
不圆唇 圆唇 舌尖 卷舌 不圆唇 圆唇
闭元音 i [i]
ㄧ i
iu [y]
ㄩ ü
y [ ͡ɯ]
-i
y [ ͡ɨ]
-i
u [u]
ㄨ u
中元音 e [ɛ]
ㄝ ê
el [ɑɻ]
ㄦ er
e [ɤ]
ㄜ e
o [ɔ]
ㄛ o
开元音 a [ä]
ㄚ a
复合韵母
国语罗马字 ai ei au ou an en ang eng ong
国际音标 [aɪ] [eɪ] [ɑʊ] [ɤʊ] [än] [ən] [ɑŋ] [ɤŋ] [ʊŋ]
注音符号 *ㄨㄥ
国语罗马字 ia ie iai iau iou ian in iang ing
国际音标 [iä] [iɛ] [iaɪ] [iɑʊ] [iɤʊ] [iɛn] [in] [iɑŋ] [iŋ]
注音符号 ㄧㄚ ㄧㄝ ㄧㄞ ㄧㄠ ㄧㄡ ㄧㄢ ㄧㄣ ㄧㄤ ㄧㄥ
国语罗马字 ua uo uai uei uan uen uang ueng
国际音标 [uä] [uɔ] [uaɪ] [ueɪ] [uän] [un] [uɑŋ] [uɤŋ]
注音符号 ㄨㄚ ㄨㄛ ㄨㄞ ㄨㄟ ㄨㄢ ㄨㄣ ㄨㄤ *ㄨㄥ
国语罗马字 iue iuan iun iong
国际音标 [yœ] [yɛn] [yn] [iʊŋ]
注音符号 ㄩㄝ ㄩㄢ ㄩㄣ ㄩㄥ
  • y 可作为空韵([ ͡ɯ]、[ ͡ɨ])、元音([i])或半元音([j]):y 作空韵时可独立或后面带一个辅音;y 作元音或半元音时后面一定跟元音而不会单独出现。
  • 撇号分隔会混淆的相连音节,如:西安 Shi'an。
  • “东、送”等字韵母ㄨㄥ为 ong,“翁、瓮”等字韵母ㄨㄥ为ueng,二者不同韵。

声调规则

标示声调是借由加入或改变字母(替换另一字母),多为更动元音双元音。注意下表所指母音指 a、e、i、o、u、y 等字母(iu部分变化较特殊);浊音声母则指 m、n、l、r 等字母。

阴平声 同无声调之拼法;例如:花 hua、乌 u。但浊音声母(m、n、l、r)则在声母后加 h;例如:猫 mhau、拉 lha、妞 nhiou、扔 rheng。
阳平声 (1) 在韵母(包含ong)的母音后面加 r;例如:茶 char、同 torng、神 shern。
(2) 韵母为 i、u 开头者改为 y、w;例如:羊 yang、黄 hwang。
(3) 韵母仅有单一母音 i、u 时则改为 yi、wu;例如:宜 yi、胡 hwu。iu 改为 yu;例如:徐 shyu。
(4) 浊音声母(m、n、l、r)则同无声调之拼法;例如:民 min、泥 ni、连 lian、人 ren。
上声 (1) 韵母中仅有一个母音,则将其双写;例如:起 chii、古 guu、反 faan。
(2) 将复合韵母中之 i、u 改为 e、o;例如:假 jea、管 goan、许 sheu、海 hae、好 hao。
(3) 韵头韵尾都有 i、u 者,改韵头不改韵尾;例如:鸟 neau、拐 goai。
(4) ei, ie, ou, uo 四韵则不改 i、u而是把 e、o 双写;例如:美 meei、口 koou、解 jiee、果 guoo。
(5) 如音节为 i、u 开头时,则变音后在前加 y、w;例如:雅 yea、五 wuu。但 ie、uo两韵则改韵头为 y、w;例如:也 yee、我 woo。
去声 (1) 韵尾为 -i、-u、-n、-ng、-l 者改为 -y、-w、-nn、-nq、-ll;例如:在 tzay、到 daw、半 bann、正 jenq、二 ell。
(2) 其他各韵(包含iu)在韵尾之后加 h;例如:世 shyh、地 dih、絮 shiuh。
(3) 如音节为 i、u 开头时,应改为 y、w;例如:要 yaw、遇 yuh。但若 i、u 为唯一母音时则前加 y、w;例如:意 yih、映 yinq。
轻声 同无声调之拼法,在音节前方加上一点;例如:的 .de。

其他特殊规则

老国音

  • 老国音特有之v(ㄪ)、ng(ㄫ)、gn(ㄬ)等三个浊音变调方式如 m、n、l、r。
  • 老国音的短促入声,则在韵尾加上 q;例如:贴 tieq、鹿 luq。

儿化音

  • 韵尾之 i、n 省去;例如:孩儿 hair-erl 写作 harl,扇儿 shann-erl 写作 shall,味儿 wey-erl 写作 well。
  • y、i、iu 等韵加el,其余加 l;例如:丝儿 sy-erl 作 sel、今儿 jin-erl 作 jiel、鱼儿 yu-erl 作 yuel;明儿 ming-erl 作 miengl、后儿 how-erl 作 howl。

例外

以下是规则的例外字词:

  • “罗马字”国际上的名字为Romatzyh(本应为Luomaatzyh),以配合罗马的名字Roma。
  • 虽然“一”、“七”、“八”和“不”字的声调随内文改变,它们的国语罗马字拼法恒定,分别是 ichibabu

使用状况

国语罗马字使用不广,公布后很多年仍多用威氏拼音及后来出现的汉语拼音,但其部分标调规则仍然在某些无法使用附加声调符号的场合下被沿用。例如如现今中国大陆虽使用汉语拼音标示地名,但是为区别山西省陕西省,乃在不适用汉语拼音声调符号的场合将陕西转写作Shaanxi,母音双写即是受到国语罗马字影响[2]

参考资料

  1. 周有光. 看了“修订国语注音符号第二式”以后. 《文字改革》. 1984, (6). 
  2. 涨知识|陕西为什么拼作Shaanxi,而不是Shanxi. 澎湃新闻. 2016-07-07 [2022-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