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澄(理学家)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吴澄(1249年—1333年),字幼清,号草庐抚州崇仁(今江西崇仁咸口)人。宋元之际学者、理学家。

生平

吴澄出生在南宋末年,自幼聪敏,勤奋好学。“三岁颖悟日发,教之古诗,随口成诵。五岁,日受千余言,夜读书至旦”,为朱熹四传弟子。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作《道统图并叙》。元大德末年除江西儒学副提举,官至国子监、翰林学士,为学主张折衷两派,近于朱派[1]。他认为“理在其中,原不想离”;而理是气的主宰,认为学至要在于心,学必以德性为本,并推崇朱熹的“格物”、“诚意”之说。

元朝泰定初年,吴澄任经筵讲官,敕修《英宗实录》。曾校定《皇极经世书》、《老子》、《庄子》、《太玄经》、《乐律》、《八阵图》、《葬书》等。元统元年,吴澄因病逝世。死后赠官为江西行省左丞,上护军,追封为临川郡公。谥文正。一生教学长达六十余年,桃李满天下,与长沙别驾刘安仁交情甚厚。“所居草屋数间,钜夫题曰草庐”,故学者称为草庐先生。

家族

高祖吴晔,祖父吴择,父亲吴枢

著作

著作有《吴文正集》100卷、《易纂言》10卷、《礼记纂言》36卷、《易纂言外翼》8卷、《书纂言》 4卷、《仪礼逸经传》2卷、《春秋纂言》12卷、《孝经定本》1卷、《道德真经注》4卷等,并有为《州县提纲》作序。

参考文献

  1. 全祖望说:“草庐出于双峰(饶鲁),固朱学也,其后亦兼主陆学”;“然草庐之著书,则终近乎朱”。(《宋元学案》卷92)

参考书目

  • 危素:《吴文正公年谱》
  • 虞集:《吴公行状》
  • 宋元学案·草庐学案》
  • 王素美:《吴澄的理学思想与文学》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