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提亚王朝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卡卡提亚王朝
కాకతీయ సామ్రాజ్యము
1083年-1323年
首都奥鲁加路(瓦朗加尔)
常用语言泰卢固语
宗教印度教
政府君主制
君主制 
历史 
• 建立
1083年
• 终结
1323年
前身
继承
西遮娄其王朝
东遮娄其王朝
德干苏丹国
毗奢耶那伽罗王朝
梅辛鲁里纳亚克

卡卡提亚王朝泰卢固语కాకతీయ సామ్రాజ్యము)是1083年至1323年统治现今印度大部分安得拉邦的一个印度王朝[1],王朝信奉湿婆教。卡卡提亚王朝是一个持续了多个世纪的泰卢固人王朝。

早期历史

冈迪亚是卡卡提亚王朝史上的首位知名历史人物,他在罗湿陀罗拘陀统治者克里希纳二世麾下效力,并在抵抗东遮娄其王朝的战争里里牺牲。克里希纳二世为表感激,让冈迪亚的儿子埃里亚管治瓦朗加尔附近的库拉瓦迪。埃里亚在罗湿陀罗拘陀东部边界建立卡卡提亚王朝,以监视遮娄其王朝,他设卡卡提普拉为首都[2]。埃里亚的孙儿卡卡提亚·冈迪亚纳罔顾他的兄弟阿马二世而代表君主克里希纳三世去帮助遮娄其王朝君主达纳尔纳瓦,并登上了文吉遮娄其王朝的王座[3]

冈迪亚纳的儿子及继承者贝塔拉贾一世在遮娄其王朝与朱罗王朝大战之际占了便宜,俨然成为了公国君主。贝塔二世在1076年至1108年成为了卡卡提亚王朝的统治者,改首都为奥鲁加卢。遮娄其王朝开始衰落时,贝塔二世的弟弟普罗拉二世乘着混乱形势而宣布独立,他击败和杀死了克里希纳地区的统治者,并兼并了他的领土[4]。不过,普罗拉二世在试图吞并韦兰纳蒂王国的时候战死[5]

鲁德拉德瓦时期

普罗拉二世的长子鲁德拉德瓦(1158年-1195年)继承王位,他又被称为普拉塔帕鲁德拉一世(Prataparudra I)[6]。到1162年,鲁德拉德瓦征服了众多敌人,使他的细小公国转变成一个辽阔的王国[7]。在他的统治晚期,鲁德拉德瓦致力于征服海岸地区,巩固并把王国东扩至哥达瓦里河(Godavari River)三角洲[8]

1163年,鲁德拉德瓦在赫讷姆贡达(Hanumakonda)建造千柱庙[9]。1176年至1182年在巴纳杜爆发了战争,鲁德拉德瓦向那罗迦摩(Nalagama)提供军事支援,挫败贝拉纳杜(Velanadu)。为了进一步占据优势,鲁德拉德瓦领军进袭安得拉邦海岸地区,征服斯里赛拉姆(Srisailam)和特里普伦塔甘(Tripurantakam)[10]

在他的统治时期的最后一年,他与德瓦吉里雅达瓦斯王朝(Yadavas)发生冲突,雅达瓦斯王朝国王杰伊特拉帕拉一世(Jaitrapala I)击败及杀死了鲁德拉德瓦[11]。由于鲁德拉德瓦的逝世和他的甥侄加纳帕蒂(Ganapati)被雅杜人(Yadu)俘虏,其弟马哈德伐继承王位,开始其短暂的三年执政。马哈德伐为营救加纳帕蒂及为鲁德拉德瓦报仇而向雅达瓦斯王朝策动远征,结果在战事中丧生[12]

加纳帕蒂德瓦时期

马哈德伐死后,王国陷入一片混乱,卡卡提亚王朝最高统帅雷赫尔拉·鲁德拉力挽狂澜[13]。雅达瓦斯王朝的杰伊特拉帕拉一世出于要对抗南部曷萨拉王朝对瓦朗加尔的威胁而决定释放加纳帕蒂[14]。加纳帕蒂返国后登基为王,在他的长期统治下,北自格里姆讷格尔(Karimnagar)及阿纳卡帕(Anakapalle)、南至昂哥尔(Ongole)一线的泰卢固语族人都被统合起来。虽然他在1269年才去世,但他在1262年就把管治权交给女儿鲁德拉玛德瓦,不再干预政务[15]

加纳帕蒂被誉为卡卡提亚王朝最伟大的君王,他是继百乘王朝后第一个统一泰卢固地区的国王[16]。加纳帕蒂在国内建立秩序,鼓励通商,高康达(Golkonda)要塞及瓦朗加尔城外、别具卡卡提亚风格的罗摩寺大抵是在这个时期建造的[17][18]

鲁德拉玛德瓦时期

1262年至1289年在位的鲁德拉玛德瓦是王朝最突出的统治者,她是印度历史上少数女王的其中一人。她的原名是鲁陀罗巴,加纳帕蒂德瓦是她的父亲,加纳帕蒂德瓦膝下无儿。她透过古老的补特利迦(Putrika,“傀儡”)仪式成为了加纳帕蒂德瓦的儿子并成为女王。她嫁给东遮娄其王朝尼德德沃莱(Nidadavole)亲王韦茹阿巴德茹阿。虽然她麾下的将军对于这位女王有所疑虑,鲁德拉玛德瓦成功平定了内部动乱和外来威胁,抵抗朱罗王朝雅达瓦斯王朝的入侵,赢得了他们的尊重[19]。鲁德拉玛德瓦仍是印度南部女权的象征人物之一。

普拉塔帕鲁德拉时期

1289年11月,鲁德拉玛德瓦在对抗叛变的卡亚斯塔人酋长安巴德瓦时战死[20][21]。她在早前按照父亲加纳帕蒂德瓦的建议纳其孙儿普拉塔帕鲁德拉为她的儿子和继承人,普拉塔帕鲁德拉遂在1290年初登基[22]。在他的整个统治时期,普拉塔帕鲁德拉致力于抵抗内叛外侵,将边界延伸至西方的赖丘尔(Raichur)[23]。他又进行了许多的行政改革,部分还被后世的毗奢耶那伽罗王朝沿用[24]

地位与姻盟

在加纳帕蒂德瓦统治时期,一些安得拉地区的小国如查吉(Chagi)、佩里车底(Pericchedi)、科塔跋蹉(Kota Vamsa)、韦兰纳提柯陀(Velanati Chodas)都是卡卡提亚王朝的附庸。自加纳帕蒂德瓦统治时期开始,王朝开始与东遮娄其王朝、查吉、佩里车底和奥里萨的庞吉王朝缔结姻亲。

加纳帕蒂德瓦迎娶卡卡提亚王朝军事指挥官贾亚帕·纳宇都(Jayapa Nayudu)的姐妹纳拉玛姆巴和派拉玛姆巴。加纳帕蒂德瓦的姐妹梅林比卡则下嫁给纳塔瓦迪的统治者查吉·布达拉朱的次子。鲁德拉玛德瓦嫁给东遮娄其王朝尼德德沃莱(Nidadavole)亲王韦茹阿巴德茹阿,而加纳帕蒂德瓦的次女根纳彭芭则嫁到科塔跋蹉。随着与刹帝利部族的结亲,卡卡提亚王朝以贡土尔地区找到的刻文为证据以取得地位[25]。由于鲁德拉玛德瓦的丈夫韦茹阿巴德茹阿来自东遮娄其王朝的摩滕戈特拉家族,故此后的卡卡提亚王朝统治者都在他们的铭文上自称为摩滕戈特拉的刹帝利[25]

王朝瓦解

1296年,德里苏丹国苏丹贾拉勒丁的女婿阿拉丁·卡尔吉(Alauddin Khilji)侵袭和洗劫德瓦吉里,开始了德里苏丹国对印度南部的征服。阿拉丁·卡尔吉后来杀害了贾拉勒丁,掌控苏丹国,卡卡提亚王朝的财富和繁荣吸引了他的注意。1303年,马利克·法赫尔丁(Malik Fakruddin)率领苏丹国的军队入侵卡卡提亚王朝,双方在格里姆讷格尔交战,结果因卡卡提亚王朝军队的奋勇抵抗而彻底失败[26]。德里苏丹国的另一位将领马利克·卡富尔(Malik Kafur)在1309年再次举兵入侵卡卡提亚王朝,占领修利普拉及赫讷姆贡达,瓦朗加尔在长时期的围攻下亦告失陷[27]。马利克·卡富尔放纵部下在这些港口城市大肆杀人和破坏,促使普拉塔帕鲁德拉达成协议,向德里苏丹国输贡。德里苏丹国在1320年进行权力交接,普拉塔帕鲁德拉伺机重申卡卡提亚王朝的独立。吉亚斯·乌德·丁·图格鲁克继承了德里苏丹国的王位,他在1323年遣其子穆罕默德·宾·图格鲁克讨伐反抗的卡卡提亚王朝。穆罕默德·宾·图格鲁克虽被击退,但他在一个月后卷土重来,准备不足和疲惫厌战的瓦朗加尔军队终被击败,普拉塔帕鲁德拉成为了阶下囚,他在被转移至德里途中纵身投入南摩多河自尽[28]

卡卡提亚王朝的瓦解使国内陷入一片混乱,本来在王朝当中担任军职的穆松努里·纳亚克斯(Musunuri Nayaks)联合泰卢固人重夺瓦朗加尔,并维持统治达半个世纪[29]

遗产

泰卢固人的历史里,卡卡提亚王朝被视为一个黄金时代,该王朝由泰卢固语族的统治者统治,鼓励文学、艺术和建筑。位于赫讷姆贡达的千柱庙可证明这一点。在这个时期,在奎师那河河畔的科鲁尔(Kollur)发掘出著名的光之山(Koh-i-Noor)钻石,光之山在王朝瓦解后作为赃物带到德里。罗摩寺至今仍完好无损,它是卡卡提亚艺术和雕刻的代表作。

参见

注脚

  1. Om Gupta. Encyclopaedia of India, Pakistan and Bangladesh. Gyan Publishing House. 2006年: 第1149页. ISBN 8182053897 (英语). 
  2. Kakatiya Dynasty. indianetzone. [06-01-2011] (英语). 
  3. The Ghanapur group of temples,第3页
  4. Ramesh Chandra Majumdar、Bhāratīya Itihāsa Samiti.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Indian People: The struggle for empire. G. Allen & Unwin. 1969年: 第199页 (英语). 
  5. Kandavalli Balendu Sekaram. The Andhras through the ages. Sri Saraswati Book Depot. 1973年: 第13页 (英语). 
  6. Dineschandra Sircar. Studies in Indian coins. Motilal Banarsidass. 1968年: 第239页 (英语). 
  7. Mukkamala Radhakrishna Sarma. Temples of Telingāṇa: the architecture, iconography, and sculpture of the Cāḷukya and Kākatīya temples. Copies can be had from Booklinks Corp. 1972年: 第27页 (英语). 
  8. History of medieval Andhradesa,第66页
  9. V.V. Subba Reddy. Temples of South India. Gyan Publishing House. : 第133页. ISBN 8121210224 (英语). 
  10. Oriental Institute. Journal of the Oriental Institute. 1970, 20: 第453页 (英语).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11. History of medieval Andhradesa,第7页
  12. The Andhra Culture during the Kakatiyan times,第16页
  13. Racharla Ganapathi. Subordinate rulers in medieval Deccan. Bharatiya Kala Prakashan. 2000年: 第47页. ISBN 8186050531 (英语). 
  14. Penta Sivunnaidu. Kākati Ganapatideva and his times, A.D. 1199-1262. Gyan Books. 2004年: 第31页. ISBN 8178352524 (英语). 
  15. The Ghanapur group of temples,第6页
  16. The Andhra Culture during the Kakatiyan times,第17页
  17. The Andhra Culture during the Kakatiyan times,第3页
  18. Karen Schreitmüller. India. Baedeker. 2009年: 第564页. ISBN 382976622X (英语). 
  19. Sailendra Nath Sen. Ancient Indian History and Civilization. New Age International. 1999年: 第417页. ISBN 8122411983 (英语). 
  20. A. K. V. S. Reddy. Contribution of Andhra epigraphy to temple architecture. Eastern Book Linkers. 1998年: 第72页. ISBN 818633971X (英语). 
  21. G. Kamalakar. Temples of Andhradesa: art, architecture & iconography :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Renandu (Cuddapah) Region. Sharada Pub. House. 2004年: 第28页. ISBN 8188934186 (英语). 
  22. Gurcharn Singh Sandhu. A military history of medieval India. Vision Books. 2003年: 第159页 (英语). 
  23. B. N. Sri Sathyan, Karnataka (India). Karnataka State Gazetteer: Raichur. Director of Print., Stationery and Publications at the Govt. Press. 1970年: 第56页 (英语). 
  24. Gopal K. Bhargava、Shankarlal C. Bhatt. Land and people of Indian states and union territories. 2. Andhra Pradesh. Gyan Publishing House. 2006年: 第26页. ISBN 817835358X (英语). 
  25. 25.0 25.1 Mountstuart Elphinstone、Edward Byles Cowell. The history of India: the Hindú and Mahometan periods. J. Murray. 1866年: 第241页 (英语). 
  26. Govind Sakharam Sardesai. New History of the Marathas: Shivaji and his line (1600-1707). Phoenix Publications. 1957年: 第33页 (英语). 
  27. R. M. Eaton. A Social History of the Deccan: 1300-1761.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年: 第16–20页. ISBN 0521254841 (英语). 
  28. Rajat Kanta Ray. The felt community: commonalty and mentality before the emergence of Indian nationali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年: 97. ISBN 0195658639 (英语). 
  29. The Indian historical quarterly 21. Calcutta Oriental Press. 1945年 (英语). 

参考文献

  • M. Krishna Kumari. History of medieval Andhradesa. Gyan Books. 1989年. ISBN 8121202671 (英语). 
  • Y. Gopala Reddy. The Ghanapur group of temples. Govt. of Andhra Pradesh. 1985年 (英语). 
  • V. Anila Kumari. The Andhra Culture during the Kakatiyan times. Eastern Book Linkers. 1997年. ISBN 8186339159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