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崛起计划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中部崛起是指促进中国中部经济区——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山西6省共同崛起的一项中国中央政策,2004年3月5日首先由温家宝总理提出。

中部六省包括华中地区三省、华东地区两省以及华北地区的山西省。

历史背景

中国东部地区在中国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率先发展起来,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等高度发达的城市群和经济增长极。之后,中共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于中部地区长期未能得到国家的关注,其经济发展严重滞后。

中国中部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处于内陆之前沿海之内,加上基础建设设施较为薄弱,成为了中国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

为了解决此问题,于2004年3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计划。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中部地区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三基地、一枢纽”的定位,标志着中部崛起战略进入实施阶段[1]

经济现状

山西乔家大院观光城
洛阳商业区

湖北

湖北省省会武汉市是中国中部地区的国家中心城市。汽车、钢铁、石化、食品、电子信息、纺织是湖北的重要支柱产业。湖北省水力资源极其丰富,水电发展迅速。装备制造、建筑建材、生物医药业也是湖北较为发达的产业。该省的目标是建成“农产品加工生产区、现代制造业聚集区、高新技术发展区、现代物流中心区”。

河南

河南省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其总人口超过1亿。现在,河南工业处于迅速崛起之中。河南省以食品产业、铝产业、煤化产业等为主。该省的目标是建成“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计划成为现代化牧业、观光大省。

湖南

湖南省努力建设长株潭一体化,其工业以建筑、装备制造、钢铁有色、卷烟制造等为主。还有湖南的传媒媒体等相当有名。

安徽

安徽省以汽车工业、装备工业、金属材料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为主。

江西

江西省以冶金及金属材料工业、医药工业、食品工业、建材工业、新能源产业等为主。该省的目标是建成“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承接基地、优质农副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劳务输出基地和旅游休闲的‘后花园’”。

山西

山西省以煤炭工业为支柱产业,努力发展冶金、装备制造等工业。

发展重点

中部崛起计划首次施行于《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这期间的发展重点为依托现有基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在发挥承“”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加强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建设,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强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能力,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支持山西、河南、安徽加强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发展坑口电站和煤电联营。加快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等优势产业的结构调整,形成精品原材料基地。支持发展矿山机械汽车农业机械机车车辆、输变电设备等装备制造业以及软件光电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高技术产业。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建设干线铁路公路、内河港口、区域性机场。加强物流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体系。

中部六省

开发程度比较

中心城市比较

太原市 郑州市 武汉市 长沙市 合肥市 南昌市
GDP(2017年)(亿元)/增幅 3382.18/7.5% 9130.2/8.2% 13410.34/8.0% 10535.51/9% 7213.4/8.5% 5003.19/9%
人均GDP(元) 44319 44231 51144 56620 41543 39669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117.53 301.92 316.07 139.38 246.33 115.8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782.02 2289.08 3001.10 881.44 1479.32 2468.42
职工平均工资(元) 33140 29837 33320 34888 34144 30450
工业总产值(亿元) 1566 4753 5799 3373 2766 2104
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722 1435 2164 1525 703 634

城市群比较

目前中部六省都提出了城市群发展战。其中以武汉为中心的武汉城市圈、以郑州等市为主的中原城市群和以长沙、株洲、湘潭为主的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最引人注目,以合肥、芜湖为核心的皖江城市带则整体加入长三角城市群,不过比起沿海城市,中部城市发展的较为不均衡。

郑州大学城

进程

  • 2006年4月15日,中部崛起的纲领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0号)正式出台。
  • 2006年10月,首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长沙举行。中部六省进行了大规模的对外招商。
  • 2009年9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讨论并原则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