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边界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从中国图们市俯瞰中朝边界图们江,图们江左方为中国,右方为北韩南阳劳动者区
位于辽宁省丹东市中朝友谊桥
上河口国门铁路桥,连接朝鲜青水劳动者区
位于吉林省的中朝边界碑

中朝边界朝鲜语: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중화인민공화국 국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境)是指中国与朝鲜两国之间的边界。两国边界总长达1,420千米(880英里)。中国丹东是中朝边境中最大的城市。[1]

概述

中朝边界主要是依鸭绿江长白山图们江等地势划分。[2]整条鸭绿江皆作为中朝边界,总长795千米,占有中朝边界总长度的56%。而总长521千米的图们江则只有河流未端的17千米不是中朝边界,占有中朝边界总长度的37%。剩下来的7%,即107千米,就是由长白山组成,是中朝边界中唯一一段不是由河流组成的边界。中朝边界的地势起伏,由西至东组成中朝边界的河流或山脉分别为鸭绿江、长白山和图们江。中朝边界以西南面鸭绿江的入海处作为起点,一直延伸至鸭绿江源头,即海拔2300米长白山天池[3]。而长白山一段的中朝边界海拔都超过2,000米。到了图们江一段,自图们江于长白山天池的起源到最接近日本海的17千米河段为止,中朝边界的海拔都是渐渐下降的[3]。中朝边界的东北终点为中俄边界和朝俄边界的起点。

中朝边界长1,420千米,是朝鲜全部边界线中最长的一条。中朝边界比朝韩非军事区(三八线)(250千米)长1170千米[4],比俄罗斯-朝鲜边界(17千米)长1403千米[5]。中朝边界占朝鲜全部边界长度的84%。

中朝边界与俄罗斯-朝鲜边界及作为朝韩边界的朝韩非军事区非常不同,中朝边界的防守相比起这两个国界少得多。因此,相对于前二者,朝鲜与中国的商人亦能较自由的穿梭于朝鲜与中国之间。而不少朝鲜与中国之间的贸易亦是经中朝边界中最大的城市丹东进行的,[1][2]丹东亦拥有很多中国与朝鲜合营的企业。于2006年,纽约时报的则光大西指出,中朝边界是朝鲜“通往外界的生命线”(lifeline to the outside world)。在彼得·海斯勒到访丹东期间,他发现在中朝边界居住的中国新婚夫妇会“乘坐租用的船、把救生衣穿在他们的婚礼服装上,并到朝鲜拍下结婚照片”。[6]中朝友谊桥是一条连接中国丹东市和朝鲜新义州市的桥。此桥横跨鸭绿江,并且成为了中朝边界中其中一个最特别的景点。而鸭绿江断桥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今并作为观赏台使用。[7]

边境城镇

省市 中方城镇 桥梁 道市 朝方城镇
辽宁省 丹东市
振兴区东港市
不适用 平安北道 薪岛郡
丹东市 中朝鸭绿江界河公路大桥
鸭绿江断桥(残存)
中朝友谊桥
新义州市
吉林省 集安市 集安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 慈江道 满浦市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不适用 两江道 惠山市
龙井市
三合镇
不适用 咸镜北道 会宁市
龙井市
开山屯镇
开山屯中朝国境桥 稳城郡
三峰工人区
图们市 图们—南阳国境公路桥 稳城郡
南阳工人区
图们市
凉水镇
凉水断桥(残存) 稳城郡
珲春市
(圈河村)
图们江大桥 罗先市 先锋区域
(元汀洞)
珲春市
防川村
不适用 先锋区域
豆满江洞

历史

从朝鲜半岛统一国家的出现算起:大体上,新罗全盛时疆域北至大同江下游。高丽全盛时将西北疆域扩至鸭绿江下游。朝鲜王朝全盛时疆域北至鸭绿江图们江。 明朝在图们江两岸设置地方行政机构,并沿图们江南岸设置会宁、富宁、钟城、稳城、庆源、庆兴六镇,与朝鲜相邻。 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在1712年派遣穆克登巡边,与朝鲜在传统边界线鸭绿江图们江的共同源头长白山天池设立界碑,界碑设于长白山南麓的分水岭,因此长白山主峰及天池皆在中国境内。1885年9月到11月,中、朝双方实行第一次共同勘界,史称“乙酉勘界”,朝方坚持“豆满江”和“土门江”是两条江,界河“图们江”是现属中国境内的海兰江。所以谈判没有达成一致。光绪皇帝于1887年4月到5月,与朝鲜双方进行了第二次的共同勘界活动,史称“丁亥勘界”,双方一致同意所谓 “豆满江”、“土门江”就是“图们江”的一音之转,但是双方对图们江的正源问题还是有分歧:朝方认为是“红土水”,中方认为是更南面一些的“石乙水”,于是双方(包括朝方代表李重夏)共同绘制地图,经光绪皇帝裁定为石乙水为界,但朝鲜高宗又提出异议。结果,这次谈判仍未果。次年双方复勘,议以红土山水与石乙水会合点以下为界,至此,中朝双方已经达成共识:中朝两国界河就是今天的图们江,而且明确承认图们江、土门江就是一条河,但就鸭绿江、图们江之间的部分没有达成共识。1909年9月4日,在中国战败于日本并放弃作为朝鲜宗主国地位、而日本已获得朝鲜外交代表权的情况下,中日签署了间岛协约,条约规定图们江是中、韩两国国界,江源地方立定界碑,起点是石乙水,因此所谓“间岛”地区属中方领土,延边也属中方领土。

1948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屡屡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将长白山和天池的一部分割予朝鲜。196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陈毅等人作为中方代表在平壤与朝鲜外务相朴成哲等朝方代表签订《中朝边界条约》,将部分长白山和天池割予朝鲜(包括天池的约54%面积),形成了今天的中朝边界。[8][需要较佳来源]

参见

参考资料及注释

  1. 1.0 1.1 Rogers, Jenny. "New group reaches out to China ." Gold Coast Bulletin. 2012年10月2日.
  2. 2.0 2.1 Kanto, Dick K. and Mark E. Manyin. China-North Korea Relations. DIANE Publishing. 2010年12月28日. 10 .Google Books. 2012年10月23日查阅. ISBN 1437985114, 9781437985115.
  3. 3.0 3.1 长白山天池. 华夏经纬网. [2020-03-15] (简体中文). 
  4. Korean Demilitarized Zone: Image of the Day. NASA Earth Observatory. [2010-03-26]. 
  5. Khasan, Russia: On North Korea's Doorstep. [2012-12-26]. 
  6. Hessler, Peter. Oracle Bones. New York et al.: Harper Perennial. 2006: 62. 
  7. 《累累弹痕见证“抗美援朝”》. 中广网. [2010-12-12]. 
  8. 中朝边界争议的解決 (1950-1964年) (PDF). [2012-12-26]. 

外部链接

  • An Inconvenient Border: Where China Meets North Korea. ABC News. 2016-09-26.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