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扶风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历代变更
设置 汉朝
使用状况 陕西省凤翔县
西汉 右扶风
新朝 (三辅改置六尉郡)
东汉 右扶风
三国 扶风郡
西晋 扶风国-秦国-扶风郡
南北朝 扶风郡
隋朝 扶风郡
唐朝 扶风郡

右扶风,西汉时分内史辖地设立,取义“扶助风化”。三国以后改称作扶风郡扶风国,既可以指官名也可以指其所辖政区。今陕西省宝鸡市设有扶风县

汉代右扶风

秦汉时期

在两汉时期与京兆尹左冯翊合称三辅,是西汉时期的政治中心。负责管理当时京城附近地方行政事务,类似于郡太守。右扶风始由汉武帝主爵都尉所置,治所在长安(今陕西省兴平东南)。按《汉书》载所辖:十五城,户万七千三百五十二,口九万三千九十一。葛剑雄计算,汉代右扶风总面积为24,154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密度每平方公里大约为33.77人。[1]

西汉右扶风
西汉郡县 - 汉孺子初始元年(8年) 领县二十一
县名 县治所在地 备注
渭城县 陕西省咸阳市东北渭城区窑店街道咸阳故城遗址 秦朝名咸阳县,高帝元年(前206年)改名新城县;元鼎三年(前114年)再改名渭城县。[2]
槐里县 陕西省兴平市东南
鄠县 西安市鄠邑区 秦朝名酆县,后改名鄠县。(西汉中期以后改)
盩厔县 陕西省周至县终南镇 太初元年(前104年)左右置县。[3]
斄县 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斄县古城
郁夷县 陕西省宝鸡市东,千河入渭河处 汉初置县。(不详何年)
美阳县 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美阳故城遗址[4]
郿县 陕西省扶风县西南
雍县 陕西省凤翔县南雍县故城遗址
漆县 陕西省彬县
栒邑县 陕西省旬邑县东北 温疥(前199年-前146年)侯国。
隃麋县 陕西省千阳县 汉初置县。(不详何年)
陈仓县 陕西省宝鸡市东陈仓故城遗址
杜阳县 陕西省麟游县西北
汧县 陕西省陇县
好畤县 陕西省乾县东南好畤故城遗址
虢县 陕西省宝鸡市西旧虢镇
安陵县 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惠帝七年(前188年)设置安陵县。[5]
茂陵县 陕西省兴平市东北 建元元年(前140年)分槐里县茂乡设置茂陵县。[6]
平陵县 陕西省咸阳市西北 元凤四年(前77年)以前设置平陵县。[7]
武功县 陕西省眉县 西汉初期设置武功县。[8]。(一说秦孝公时置县)

新朝始建国天凤元年(14年),废三辅,改置京尉、师尉、翊尉、光尉、扶尉、列尉六尉郡,各领十县,郡官称大夫[9]更始元年(23年),恢复汉制。

东汉时移治槐里县,[10]建武六年(30年)废除郃阳、祋祤、粟邑、栎阳、翟道、谷口、鄜县、武城、沈阳、征县、云陵、怀德12县。[11]永平八年(65年)复置武功县,永元二年(90年)复置杜阳县。[12]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永和五年(140年)时,右扶风户口有17,352,人口93,091。中平六年(189年)分右扶风雍县、渝麋、杜阳、陈仓、汧县5县设置汉安郡。[13]兴平元年(194年),漆县移属新平郡。[14]东汉末年,右扶风领有槐里、安陵、平陵、茂陵、鄠县、郿县、栒邑、美阳、好畤、武功10个县。

魏晋时期

三国曹魏时期,改为“扶风郡”,长官正式名称为扶风太守,隶属雍州刺史部[15]

曹魏扶风郡
三国郡县 - 魏元帝咸熙二年 (265年) 领县十三
县名 县治所在地 备注
槐里县 陕西省兴平市东南
武功县 陕西省眉县
鄠县 西安市鄠邑区
始平县 陕西省咸阳市西北 东汉为平陵县,黄初年间改名始平县[16]
郿县 陕西省扶风县东南
雍县 陕西省凤翔县 原为汉兴郡管辖。
汧县 陕西省陇县 原为汉兴郡管辖。
陈仓县 陕西省宝鸡市 原为汉兴郡管辖。
美阳县 陕西省扶风县
茂陵县 陕西省兴平市东北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三国图组》无此县。
隃麋县 陕西省千阳县 原为汉兴郡管辖。
栒邑县 陕西省旬邑县东北
杜阳县 陕西省麟游县西北 原为汉兴郡管辖。
安陵县 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无法考证县份。

西晋泰始元年(265年)封司马亮为扶风王,其封地改称扶风国。泰始二年(266年)郡治所移往池阳县。晋惠帝即位,改扶风国为“秦国”(《晋书·地理志上》),作为秦王司马柬的封地。[17]据《晋书·地理志》记载,太康年间(280-289)扶风郡有户二万三千。

西晋扶风郡
西晋郡县 - 晋愍帝建兴四年 (316年) 领县六
县名 县治所在地 备注
池阳县 陕西省泾阳县西北
郿县 陕西省扶风县东南
雍县 陕西省凤翔县
汧县 陕西省陇县
陈仓县 陕西省宝鸡市
美阳县 陕西省扶风县
茂陵县 陕西省兴平市东北 西晋初年废县。[18]
隃麋县 陕西省千阳县 西晋初年废县。[19]
栒邑县 陕西省旬邑县东北 西晋初年废县。[20]
杜阳县 陕西省麟游县西北 西晋初年废县。[21]

十六国北朝时期

后赵明帝时,分扶风等郡置咸阳郡,池阳县改属咸阳郡。

北魏太武帝太延二年(436年),分扶风郡置平秦郡,雍县改属平秦郡。太平真君七年(446年),省并始平郡,所领始平、槐里、武功三县改属扶风郡,武功县并入盩厔县。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年),分扶风郡置武功郡,美阳县改属武功郡。至此,扶风郡领好畤、始平、槐里、盩厔四县,治好畤。[22]

北魏孝庄帝永安元年(528年),扶风郡移治文学城。北周武帝天和二年(567年),分扶风郡置周南郡,盩厔县改属周南郡。建德二年(573年),废武功郡,所领美阳(改为武功)、莫西二县改属扶风郡。建德三年(574年),好畤县并入莫西县。槐里县并入始平县。至此,扶风郡领始平、武功、莫西三县。[23]

隋代扶风郡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扶风郡,领县直属雍州

大业三年(607年)改岐州置扶风郡,治雍县(今陕西省凤翔县),户口九万二千二百二十三。统县九:雍县岐山县陈仓县虢县郿县普闰县汧源县汧阳县南由县[24]

唐朝扶风郡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扶风郡为岐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复为扶风郡,领九县:雍、扶风、陈仓、岐阳、岐山、郿、麟游、普润、虢。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改陈仓县为凤翔县,不久即分雍县置天兴县,改凤翔县为宝鸡县,雍县为凤翔县。年底又改扶风郡为凤翔府,至此扶风郡之名不复存在。[25]

行政长官

右扶风(前104年-9年)

  • 咸宣,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至四年(前101年)在任,下狱自杀。
  • 王䜣,汉武帝征和四年(前89年)至汉昭帝元凤元年(前80年)在任。
  • 周德,汉昭帝元凤六年(前75年)出任。
  • 朱山拊,汉宣帝本始四年(前70年)至地节元年(前69年)在任,下狱死。
  • □博,汉宣帝地节元年(前69年)出任。
  • □广,汉宣帝地节二年(前68年)至元康元年(前65年)在任。
  • 尹翁归,字子况,河东平阳人,汉宣帝元康元年(前65年)至神爵元年(前61年)在任。
  • 陈万年,汉宣帝神爵元年(前61年)至五凤二年(前56年)在任。
  • □武,汉宣帝甘露四年(前50年)出任。
  • 郑弘,汉元帝初元三年(前46年)至永光二年(前42年)在任。
  • □强,汉元帝永光二年(前42年)至建昭二年(前37年)在任。
  • 温顺,字子敎,汉成帝建始元年(前32年)至二年(前31年)在任。
  • □让,汉成帝建始二年(前31年)出任。
  • 王昌,汉成帝建始三年(前30年)至河平二年(前27年)在任。
  • 王赏,字少公,平原人,汉成帝河平二年(前27年)至阳朔元年(前24年)在任。
  • 甄尊,汉成帝阳朔元年(前24年)至四年(前21年)在任。
  • 淳于信,字中君,汉成帝阳朔四年(前21年)出任。
  • 牛商,字子夏,汉成帝鸿嘉三年(前18年)至永始三年(前14年)在任。
  • 彭宣,汉成帝永始三年(前14年)至四年(前13年)在任。
  • □临,汉成帝永始四年(前13年)至元延三年(前10年)在任。
  • 萧育,东海兰陵人,汉成帝元延三年(前10年)至绥和二年(前7年)在任。
  • 范隆,汉成帝绥和二年(前7年)在任。
  • 马嘉,字次君,太山人,汉哀帝绥和二年(前7年)至建平元年(前6年)在任。
  • 谢尧,汉哀帝建平二年(前5年)至三年(前4年)在任。
  • 魏章,字子让,东海人,汉哀帝建平三年(前4年)至四年(前3年)在任。
  • 龚胜,汉哀帝建平四年(前3年)至元寿元年(前2年)在任。
  • 弘谭,字巨君,沛郡人,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在任。
  • 毕由,汉哀帝元寿二年(前1年)在任。
  • 赵恢,字君向,汉平帝元始元年(1年)至二年(2年)在任。
  • 武襄,字君孟,沛郡人,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至四年(4年)在任。
  • 谢尧,汉平帝元始四年(4年)出任。
  • 邓冯,字君侯,南阳人,汉平帝元始五年(5年)出任。[26]

右扶风(23年-220年)

扶风太守(220年-265年)

扶风相(265年-289年)

  • 寿良,字文淑,蜀郡成都人,晋武帝太康十年(289年)转为秦国内史。

秦国内史(289年-312年)

  • 寿良,字文淑,蜀郡成都人,晋武帝太康十年(289年)由扶风相转。[40]
  • 吕淑,字伟德,汉国人,晋惠帝时在任。[40]
  • 贾龛,晋惠帝永熙元年(306年)前后在任。[41]

扶风太守(312年-)

扶风内史

扶风太守(-497年)

扶风相(497年-528年)

扶风太守(528年-557年)

  • 郑顼,字宁伯,荥阳开封人,西魏时在任。[58]
  • 罗保,代郡桑干人。[59]

扶风郡守(557年-583年)

扶风郡太守(607年-618年)

  • 李渊,字叔德,陇西狄道人,隋炀帝大业中在任。[60]
  • 窦琎,字之推,扶风平陵人,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以郡降于李渊。[61]

扶风郡太守(742年-757年)

国主

参见

参考文献

  1. 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第96页,〈元始二年郡国人口密度表〉。
  2. 《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右扶风〉:“渭城,故咸阳,高帝元年更名新城,七年罢,属长安。武帝元鼎三年更名渭城。”
  3. 《魏书》卷106〈地形二下〉:“盩厔,汉武帝置。”;《通典》卷173〈州郡三〉:“宜寿,汉盩厔县,武帝置。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因山水之曲,故以名之。”
  4. 梁星彭:《陕西扶风县崇正镇发现古城》,《考古》1963年第4期;罗西章:《美阳、岐阳城域考》,《文博》1984年第3期。
  5. 《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右扶风〉:“安陵,惠帝置。”,卷2〈惠帝纪〉:“〔惠帝〕七年,秋八月戊寅,帝崩于未央宫。九月辛丑,葬安陵。”
  6. 《汉书》卷6〈武帝纪〉:“〔建元〕二年,初置茂陵邑。师古曰:“本槐里县之茂乡,故曰茂陵。”
  7. 《汉书》卷7〈昭帝纪〉:“〔元凤〕四年,五月,其封明友为平陵侯。”
  8. 晋淑兰、张武冰并言“《图集》秦内史属县武功在今陕西眉县东南,今证秦并无此县。其地今名槐芽。”(晋淑兰、张武冰主编《中国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2003年,第90页)
  9. 谭其骧《新莽职方考》
  10. 《续汉志》卷19〈郡国一·左冯翊〉注引潘岳《关中记》:“三辅旧治长安城中,长吏各在其县治民。光武东都之后,扶风出治槐里,冯翊出治高陵。”
  11. 李晓杰据《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建武六年六月),并省四百余县”,认为该县当于东汉初年省并无疑。(《东汉政区地理》各郡沿革)
  12. 《续汉志》卷19〈郡国一·右扶风〉:“武功,永平八年复。 杜阳,永元二年复。”
  13. 《续汉志》卷19〈郡国一·右扶风〉注引《献帝起居注》:“中平六年,省扶风都尉置汉安郡,镇雍、渝麋、杜阳、陈仓、汧五县也。”
  14. 《续汉志》卷23〈郡国五·凉州刺史部〉注引袁山松《后汉书》:“兴平元年,分安定鹑觚、右扶风之漆置新平郡。”
  15. 《晋书》卷14〈地理志上〉:“魏文帝即位,分河西为凉州,分陇右为秦州,改京兆尹为太守,冯翊、扶风各除左右,仍以三辅属司隶。”
  16. 《元和郡县图志》卷2〈关内道二〉:“本汉平陵县,属右扶风。魏文帝改为始平。”;《太平寰宇记》卷26〈关西道二〉:“昭帝陵,在故县城北二里,魏黄初中,改为始平县。”
  17. 《晋书》卷3〈武帝纪〉:“〔泰始元年封皇叔父司马〕亮为扶风王;〔太康十年十一月〕改封南阳王〔司马〕柬为秦王。”;卷5〈孝愍帝纪〉:“孝愍皇帝讳邺,字彦旗,武帝孙,吴孝王晏之子也。出继后伯父秦献王柬,袭封秦王……〔永嘉〕六年九月辛巳,奉秦王为皇太子。建兴元年夏四月……壬申,即皇帝位。”
  18. 《太平寰宇记》卷27〈关西道三〉:“茂陵……至宣帝始为县,晋并入始平县。”
  19. 《舆地广记》卷15〈陕西秦凤路〉:“二汉隃麋县地,属右扶风。晋省之。”
  20. 《舆地广记》卷14〈陕西永兴军路〉:“汉之栒邑,即故豳国,周之先公刘所居,属右扶风。东汉因之……晋省焉。”
  21. 《太平寰宇记》卷30〈关西道六〉:“《郡国县道记》云:“杜阳,晋省。”
  22. 《魏书》卷106〈地形志二〉
  23.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国北朝卷》
  24. 《隋书》卷29〈地理志上〉。
  25. 《旧唐书》卷38〈地理志一〉
  26. 《汉书·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
  27. 《后汉书·卷十七·冯岑贾列传第七》
  28. 《后汉书·卷七十九下·儒林列传第六十九下》
  29. 《后汉书·卷五·孝安帝纪第五》
  30. 《后汉书·卷三十一·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第二十一》
  31. 《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第七十七》
  32. 《后汉书·卷二十七·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第十七》
  33. 《后汉书·卷七十二·董卓列传第六十二》
  34. 《后汉书·卷六十一·左周黄列传第五十一》
  35. 《后汉书·卷六十六·陈王列传第五十六》
  36. 《三国志·卷二十三·魏书二十三·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
  37. 《晋书·卷四十七·列传第十七》
  38. 《三国志·卷四十五·蜀书十五·邓张宗杨传第十五》
  39. 《晋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七》
  40. 40.0 40.1 《华阳国志·卷十一》
  41. 《晋书·卷五十九·列传第二十九》
  42. 《晋书·卷六十·列传第三十》
  43. 《晋书·卷八十九·列传第五十九》
  44.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魏故张府君墓志铭
  45. 《晋书·卷一百三·载记第三》
  46. 《资治通鉴·卷九十九·晋纪二十一》
  47. 《资治通鉴·卷一〇三·晋纪二十五》
  48. 48.0 48.1 《魏书·卷八十三上·列传外戚第七十一上》
  49. 49.0 49.1 《晋书·卷一百十六·载记第十六》
  50. 《资治通鉴·卷一〇四·晋纪二十六》
  51. 《资治通鉴·卷一〇七·晋纪二十九》
  52. 《晋书·卷一百十七·载记第十七》
  53. 《资治通鉴·卷一一八·晋纪四十》
  54. 《宋书·卷九十五·列传第五十五》
  55. 《魏书·卷五十二·列传第四十》
  56. 《魏书·卷九十四·列传阉官第八十二》
  57. 57.0 57.1 《周书·卷三十一·列传第二十三》
  58. 《周书·卷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八》
  59. 《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大隋使持节行军总管齐州刺史巴渠伯罗府君墓志铭
  60. 《旧唐书·卷五·本纪第五》
  61. 《旧唐书·卷六十一·列传第十一》
  62. 《唐刺史考全编》
  63. 《晋书·卷三·帝纪第三》
  64. 《晋书·卷五·帝纪第五》
  65. 《魏书·卷十·孝庄纪第十》

书籍

  • 班固,《汉书》,维基文库
  • 范晔,《后汉书》,维基文库
  • 房玄龄,《晋书》,维基文库
  • 魏收,《魏书》,维基文库
  • 魏徵,《隋书》,维基文库
  • 杜佑,《通典》,维基文库
  • 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 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
  • 孔祥军,《三国政区地理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历史系
  • 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 胡阿祥、孔祥军、徐成合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