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银质钱币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扁平的金锭银锭
19世纪中国银锭描绘图
船型银锭

中国古代银质钱币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具有不同的熔铸形式、成色与重量,各朝各代均无全国统一的规范,按照各地的习惯和需要进行熔铸。此类质钱币在在使用时,需要鉴定成色并称重,以确定其价值后,再行交易、使用。

在衡量价值时,一般就以称重时使用的古代质量单位“”(约37.5)为银质钱币的单位,因此银质钱币也称银两,银两也属于秤量货币。[1]

历史

目前考古学者挖掘出的最早的中国古代银质钱币,来自战国时期的楚国[2]

最早出见于官方文献的法定银质钱币是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铸造的白金三品,材质为银锡合金,色纯白。白金三品分三种:重8两的圆形龙币(称为“白选”)、重6两的方形马币和重4两的椭圆形龟币,分别值四铢半两铜钱3000、500和300文。[2]

魏晋隋朝的银质钱币形式主要为银铤银饼,此时银质钱币还未进入大量的流通。直到唐朝末期和五代,白银已经比黄金更加普遍。[3]

宋朝,白银已经具有了部分的法偿资格和浓厚的货币性。宋初时白银还曾被允许暂时代替铜钱用于纳税。[3]银质钱币真正成为流通货币是在元朝。宋元时期银质钱币的形式以扁平的锭为主。[2]

虽然明太祖洪武三十年当局“禁民人用金银”,但这阻止不了民间对金银使用的需求。明英宗即位正统元年(1436年)颁布官方命令,税收一律以缴纳,如此就等于开放私人公开使用白银,使其取得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的货币职能。[3]

明代的银质钱币由扁平的锭,变为了两头翘起的船型锭,即今天人们熟知的所谓“元宝”形状。[3]实际上,明朝之前的元宝多呈扁平,明朝则禁忌用“元宝”一词,因有“元朝之宝”的意谓在。直到清朝,“元宝”一词和船型的金银锭的形象,才真正相合,为人所知。

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随着欧洲人美洲采银,银元也大量由西方流入中国,其多为铸造成硬币型银元。

清朝的货币制度是银和铜钱的平行本位,但重点在银。由于银质钱币成色不统一,清政府使用了假想的纹银为标准银和记账单位,但各地后来也设立了自己的记账单位,如上海规元天津行化等,因而依然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3]

清朝银质钱币的名目和形式繁多。其形式大体可分为四种:第一是元宝,通称宝银,因其为马蹄形,也称马蹄银,其重五十两;第二种叫中锭或小元宝,多锤形,也有马蹄形,重约十两;第三种是小锞、锞子或称小锭,多为馒头状,重一、二两到三、五两;第四种是碎银,即散碎的银子,重量不到一两。[3]

嘉庆之后,西班牙佛银等外国银元沿海逐渐深入中国内地,成为一种强势的货币。银元携带便利,每枚成色、重量稳定,不似银两需要镕铸裁割,使用上较为方便。但外国银元的含银量只有九成,中国人却要以十足的白银换取外国贸易银,也蒙受另一种经济损失。清廷当局后来也开始自铸银元。

甲午战争的《马关条约》订立之后,清朝廷为筹措对日本的赔款2亿3千万两白银,1895年7月16日在圣彼得堡沙俄签订了《四厘借款合同》,规定借款金额为4亿法郎,合银1亿两。1896年9月,清政府入股华俄道胜银行库平银500万两,在当时约合756.2万卢布。这可作为一个国际货币比价的判断。

民国初年的中国货币是银两、银元并用。因为各银元成色、重量稍有不同,因此大宗交易及资本账结算仍然会使用银两为单位。国民政府从1933年开始废两改元,从此银元成为货币的主流。

参考

  1. 第一节 银两制度和两元并用.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2012年3月25日]. 
  2. 2.0 2.1 2.2 中国古代银币. 中国百科网. [2012年3月25日]. 
  3. 3.0 3.1 3.2 3.3 3.4 3.5 彭信威. 中国货币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8年: 675. 

研究书目

  • 林满红著,詹庆华等译:《银线: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 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苏州码 - 阿拉伯数字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