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郭沫若
鼎堂
尚武
出生郭开贞
(1892-11-16)1892年11月16日
 大清四川省乐山县沙湾镇
逝世1978年6月12日(1978岁-06-12)(85岁)
 中国北京市北京医院
国籍 大清 (1892年–1911年)
 中国 (1912年–1928年)
中国(1928年–1949年)
 中国(1949年–1978年)
籍贯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
职业作家历史学家
活跃时期任期:1949年10月-1978年6月
政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配偶张琼华、佐藤富子于立群
儿女8子3女,包括郭世英
父母父亲:郭朝沛
母亲:杜遨贞
奖项苏联列宁和平奖(1951年)
学术工作
主要领域中华文化中国历史
主要职务
 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任期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任期
1954年9月27日-1978年6月12日
委员长刘少奇 朱德 叶剑英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任期
1949年10月19日-1978年6月12日
总理周恩来 华国锋
继任方毅
 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
(排名第三)
(兼任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
任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
任期
1949年10月19日-1954年9月15日
总理周恩来
主席毛泽东
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街郭沫若足印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幼名文豹原名开贞鼎堂尚武,笔名高汝鸿麦克昂易坎人谷人爱牟杜荃石沱等,后以家乡大渡河雅河的别称“沫水”和“若水”取名沫若,晚年敬称郭老四川乐山人,客家人,是中国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郭沫若历经清末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等时期之诸多重要的历史节点。

郭沫若著述颇丰,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他亦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唯物史观史学的先锋、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以后,曾任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文联首任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取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

生平

祖籍

乐山《郭氏家谱》所载,郭沫若的祖籍福建汀州府宁化县。先祖郭福安为郭子仪之后裔。郭沫若在《德音录·先考膏儒府君行述》中云:“吾家原籍福建,百五十八年前(即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由闽迁蜀,世居乐山县铜河沙湾镇”,“入蜀四代而至秀山公(沫若祖父),族已昌大”。福建宁化县闽西客家民系地区,不过郭沫若已是入蜀第六代,是否会客家话,是否自认客家人,有待文献发掘;后世客家研究有时追认他是客家人。

郭沫若曾祖父郭贤惠之先辈由宁化县来四川之时“做苧麻生意”,采集宁化野生苧麻,跟随入川之马帮,到今日之牛华镇(即郭家早期之坐房)进行交易,并于后来开拓麻布生意成功后继而开设13座驿站

早年

郭沫若是四川省乐山县人,少年曾就读于成都石室中学。父亲郭朝沛经营商业。母亲杜遨贞,是一个没落的官宦人家的女儿。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1月,还在上学的郭沫若以病假名义休学3个月,以便前往京都帝国大学旁听文科。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书中洋溢着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女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郭沫若也因而成为中国新诗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同年又与郁达夫等人一同创立文学学社“创造社”,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旗手。1922年3月15日《创造季刊》问世。这一时期郭沫若的诗作,同胡适等人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作品,影响了台湾日占时期的早期新诗创作[1]。郭沫若虽热衷文学,却没放弃自己原本的学业,1923年他获得了九州帝国大学医学学士学位。

1926年3月赴广州市就任广东大学文科学长,兼任第六届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员。中共广东区学生运动委员会书记恽代英代表党组织建议郭沫若去黄埔军校做一些宣传工作,这时北伐战争即将开始,郭沫若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行营秘书长。北伐军攻克武昌后,郭沫若升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中将副主任(主任是邓演达)。不久赴南昌市兼任总政治部驻赣办事处主任,郭沫若升任南昌特别党部执行委员、总司令部行营政治部主任,每月加发200元津贴。1926年到1927年兼任国立武昌中山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蒋介石着手“清党”时,郭沫若隐蔽在朱德的家里,写下了声讨蒋介石的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发表在《中央日报》副刊,指出“蒋介石是流氓地痞、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卖国军阀、所有一切反动派——反革命势力的中心力量”,是“一个比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张宗昌等还要凶顽、还要狠毒、还要狡狯的刽子手”。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郭沫若是武汉国民政府的第二方面军(司令张发奎)政治部中将主任。

郭沫若于1927年8月4日深夜抵达南昌,参加八一南昌起义,这时才知道他已经被推举为革命委员会委员和七人主席团成员,兼任总政治部主任和宣传委员会主席。8月5日,按原计划起义部队离开南昌南下潮汕地区东江。1927年9月初,南昌起义军到达瑞金,在一所小学校里由周恩来李一氓作介绍人,郭沫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时宣誓入党的还有贺龙。1927年10月初,起义部队在潮汕被打散,郭沫若等四人在普宁县隐蔽了10天后,由神泉镇搭船前往香港,10月下旬抵港。一个月后由香港上海市。1927年12月23日蒋政府发出通缉郭沫若,十年后蒋介石才撤销通缉令。与周恩来会晤后,周安排郭赴苏,但郭沫若患上了严重的斑疹伤寒,住院治疗了一个多月,错过了航班。这次大病,造成郭一只耳朵终生全聋。1928年2月,周恩来与郭沫若谈话,令其保留党籍出国前往日本避难,做学术研究积累声望,将来以公开的无党派面目做文化圈的领袖。1928年2月24日,郭沫若化名吴诚,从上海乘船赴日。

流亡日本

郭沫若在流亡日本期间,受到日本宪兵和警察的长期监视和骚扰。同时开始研究甲骨文金文。1930年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通过引用当时的历史文献资料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学发展规律的论断,提出中国同样经历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注 1],郭沫若由此在中国开创了唯物史观派,该学派在此后占据了中国大陆学术界的主流地位。此外,郭沫若凭借这一时期的古文字研究,发表了《古文字研究》、《殷周青铜器文字研究》、《金文丛考》、《卜辞通纂》,轰动了学界,成为与王国维罗振玉董作宾并称甲骨四堂,并借此于1948年当选为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在日期间,郭沫若还翻译出版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

郭沫若反对国内的夏衍周扬提出的“国防文学”主张,持坚决反蒋的态度。直至看到了中共的《八一宣言》,才转变态度,认识到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国防文学也是个正确的口号,并说:“好,党决定了,我就照办,要我做喇叭,我就做喇叭”。[2]此后郭沫若发表了《在国防的旗帜下》等文章。1937年5月下旬,郁达夫从南京来电,谓“委员长有所借重乞速归”,郭沫若等了一个多月迟迟不见南京方面有所动静,给在陕北的李一氓写信:“二万八千里的行程,我的肉体未能直接参加,我是十二分抱歉的。但我始终和从前一样……”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政府加紧了对郭沫若的监视。7月25日,蒋介石允准撤销对郭沫若之通缉令;是日,流亡的郭沫若,化装乘加拿大籍“日本皇后号”头等舱回国;7月27日至上海;7月28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知照行政院、司法院、军事委员会,取消对郭沫若通缉令[3]:5518。行前未告知日籍妻子与孩子们。

抗战和内战时期

1937年7月27日下午,郭沫若登陆上海,随后创办《救亡日报》为淞沪抗战鼓动宣传。回国后前往南京拜谒蒋介石,然后发表了一篇《蒋委员长会见记》,对蒋介石进行歌颂,不久拜见汪精卫夏衍回忆:“在这一段时期内,最使我感动的是他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周恩来同志的出自内心的敬爱。有一次对我说:和蒋介石、陈诚这些人见面,在我的感情上是很别扭的,可是和他们谈话之后,我才理解到恩来同志指示的正确。”[4]淞沪会战失败后,郭沫若经香港至广州,于1938年1月1日复刊《救亡日报》。旋即接到在武汉的陈诚电报,请郭沫若立至武汉市,要事相商。1月9日抵汉之后,从黄琪翔处获悉是陈诚邀请郭就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三厅厅长之职。在武汉的周恩来、董必武林伯渠王明博古中共长江局领导劝说郭就职。周恩来说:“有你做第三厅厅长,我才可考虑接受他们的副部长,不然那是毫无意义的。”即指副部长是虚职,而三厅厅长是实职可以做大量实际工作。3月中旬,郭沫若接受了军委会政治部三厅厅长职务。中共长江局决定把三厅作为抗日统一战线的机构,动员安排了大量文艺界抗日名流人士入三厅工作,包括:胡愈之阳翰笙郁达夫徐悲鸿沈钧儒田汉冼星海洪深冯乃超等在三厅任职。1938年4月1日,政治部三厅正式在武汉工作,投入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武汉抗战文化运动,如“扩大宣传周”、“七七献金”等活动,发动歌咏、话剧、电影等各界一同宣传抗战。郭沫若特别重视把三厅的文艺宣传对象扩大到厂矿工人和下层民众,贯彻中共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原则。这也引起了政治部主任陈诚为首的国民党一部分人的反感。

郭沫若在武汉、重庆期间,已经秘密恢复了党员身份,与周恩来、邓颖超在一个党小组中开会。郭沫若还与邓颖超一起作为入党介绍人,发展于立群入党。

1938年胡风指出当时的文化界“没有像鲁迅先生那样一声号召可以波动世界的大作家。”周恩来认为郭沫若适合扮演这个角色。于是周向中共中央提出这个建议。1938年夏天,中共中央党内决定:郭沫若为鲁迅的继承者、中国革命文化界的领袖。[5]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前夕,郭沫若随周恩来撤离武汉,辗转来到重庆市。1940年1月11日,郭沫若在创刊两周年的《新华日报》上批评蒋政府“连话都不如老百姓说,那是很危险的。反之,能代表老百姓说话的,那力量是比长江大河还要大”。1940年9月,蒋介石突然下令免去郭沫若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职务,调任政治部设计委员闲职,并明文要求军委会工作人员一律加入国民党。郭沫若以及三厅内的大批文艺界人士递交辞呈。周恩来找到信任政治部主任的张治中劝说。蒋介石召见郭沫若、阳翰笙等人宣布成立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安置以郭沫若为首的这批人,并可以不加入国民党。中共中央南方局决定同意此项决定,借政府机关招牌开展有理有利有节斗争,扩大抗日统一阵线影响。1940年12月7日,文化工作委员会成立,明文规定:文工会只能潜心研究文化,不能对外从事政治工作。郭沫若任文工会主任委员,阳翰笙、谢仁钊为副主任委员,周恩来为指导委员,除原三厅的近40人参加外,还邀请了沈雁冰翦伯赞胡风陶行知侯外庐王昆仑等任委员。文工会经常举办文艺讲座、文化讲座、国际问题讲座、国际问题座谈会和各种形式的报告会。

不久,发生皖南事变。中共南方局为预防四一二政变重演,疏散在重庆的一批左翼文化人赴延安桂林昆明、香港等地,郭沫若奉命留在重庆,继续主持文工会。周恩来指示文工会“勤业、勤学、勤交友”,在活动的方式上注意了有所节制,以保存力量。1941年为庆祝郭沫若五十诞辰和创作二十五周年纪念,周恩来安排阳翰笙把庆祝搞成全国性的政治活动,以振奋文化界自皖南事变与苏德战争惨败以来的士气。阳翰笙约请了孙科邵力子陈布雷、张治中、张道藩冯玉祥沈钧儒黄炎培邓初民、翦伯赞、章伯钧罗隆基、王昆仑、屈武、黄琪翔等各方面的代表人物四十名为庆祝活动的发起人,周恩来亦在列。1941年11月16日下午,在重庆的中苏文化协会餐厅和院子里举行茶话会,参加者两千余人,由冯玉祥主持,老舍、张道藩、黄炎培、张申府、周恩来、沈钧儒等大会发言;并展览郭沫若25年来专著、译本、手稿八十多种约两千余万字,以及郭沫若各个时期的工作和生活照片。当天,昆明、延安、桂林、香港、新加坡等地也举办了文化界的庆祝活动。纪念文章陆续刊载了半年。庆祝活动期间,重庆上演了郭早年的话剧《棠棣之花》,周恩来建议采取“全明星”制,配角都由第一流演员担任,郭沫若亲身参加排演与修改剧本。公映后在重庆引起轰动,周恩来观看了七场。剧中插曲《湘累》成为经得起历史考验流传下来的歌曲。周恩来安排《新华日报》出专刊评论对《棠棣之花》和历史剧创作。也激发了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热情,1942年1月上旬仅用9天完成五幕话剧《屈原》的剧本。再次由重庆话剧界全明星制排演《屈原》,剧本还全文连载于《屈原》连载于1942年1月24日至2月7日的《中央日报》副刊。 1942年2月上旬郭沫若又仅用9天创作了五幕历史剧《虎符》。1942年五、六月,创作了五幕历史剧《高渐离》。1942年9月上旬,仅用5天创作了历史剧《孔雀胆》,这是郭沫若历史剧中唯一没有影射当时政治的作品。1943年三、四月,创作了写夏完淳的历史剧《南冠草》。这六出历史悲剧作品,其中以《屈原》最受欢迎。台大历史系教授王远义认为郭沫若等人这一时期的作品,开创了一条大众形式与精英创作结合,现代性与传统民族文化共存的文学与文化道路。 [6]

文工会期间,郭沫若继续从事历史研究。1942年4月发表《殷周是奴隶社会考》、《墨子的思想》、《述吴起》、《秦汉之际的儒者》、《公孙尼子与其音乐理论》、《吕不韦与秦代政治》、《青铜时代》和《十批判书》等。1943年与林语堂沈从文施蛰存展开论战。

1945年3月30日,政治部文艺工作委员会被张治中予以解散。1945年6月,郭沫若由重庆乘美国军用运输机,转道印度伊朗,赴苏参见苏联科学院二百二十周年纪念大会。6月29日出席克里姆林宫夜宴,莫洛托夫斯大林布尔加宁到场。还参观了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的战争浩劫后的城市废墟。日本宣布投降后,郭沫若于8月16日登机回国,在在苏联作访客五十天。8月20日抵重庆。9月3日,与文化界人士拜会参加重庆谈判的毛泽东。郭沫若看到毛泽东用旧怀表,便把自己手上的表送给了毛泽东。此后毛泽东长期戴这块手表。此间,参加了围绕刚公开发表的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的论战,用毛泽东原韵填词两阕,称赞原词“开生面,是堂堂大雅,谢绝妖娆”,“何足道!纵漫天迷雾,无损晴朝”。

1946年1月10日,作为社会贤达代表出席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5月8日,全家乘飞机去上海。1947年11月,按照中共安排,举家搬到香港,担负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香港分会的领导工作。1948年8月25日,香港《华商报》副刊《茶亭》开始连载郭的《抗战回忆录》(后改名《洪波曲》)持续3个月。郭沫若在日本的前妻安娜看到《华商报》后,带两个儿女到香港。由冯乃超出面与安娜恳谈,最后安娜接受了党组织的安排,带着她的儿女们去解放区大连定居。

1948年11月23日,乘船离开香港,12月1日抵达辽东的安东石城岛上岸。12月6日抵沈阳。1949年2月25日乘火车进京。

解放战争期间,因为考古学和甲骨文研究的巨大成就,郭沫若在未出席中央研究院议的情况下,当选为第一届院士[7]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

郭沫若在中国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1950年《人民画报》。
1952年郭沫若领取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沫若长期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文联主席两职位,并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委员、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等职。在中国共产党第八、九、十一次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在第一至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均被选为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并任全国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四届常务委员,第二、三、五届副主席。

1951年郭沫若获颁苏联国际斯大林奖。1951年7月28日,中国史学会正式在北京成立,郭沫若做主旨发言。1954年,中国史学会公布第一届理事会名单,郭沫若担任主席,吴玉章范文澜担任副主席[8],同时产生43名理事、7名常委理事[9][10]

1958年,郭沫若恢复中国共产党党籍。“文革”初期,郭沫若被批判,很快就得到了特别保护[注 2]。尽管毛泽东下令保护郭沫若,但郭沫若和妻子于立群的处境还是日趋恶化。1967年,在中国音乐学院学习的儿子郭民英自杀。1968年,在北京大学学习的儿子郭世英被北京农业大学的红卫兵抓去殴打致死。

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在北京逝世。根据其遗嘱,郭的骨灰洒在山西省昔阳县大寨人民公社梯田中。妻子于立群则于1979年2月25日自缢身亡。

影响及评价

郭沫若纪念塑像

郭沫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和中国历史学、考古学等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文学方面,被列为“鲁郭茅巴老曹”的第二位[11];在史学方面,被列为“马克思主义史学五老”之一[12]。郭沫若曾以歌德自况并被大陆文化界广泛认可,如周扬曾对郭说“你是歌德,但你是社会主义时代新中国的歌德。”[13]

笔名和别名

郭沫若使用过的笔名和别名超过五十个,有: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汾阳主人、竹君主人、定甫、夏社、沫、爱牟、鼎堂、高浩然、吴诚、林守仁、杜顽庶、杜荃、杜衎、坎人、易坎人、石沱生、陈启修、李季、阿和乃古登志、蒙其外史、王假维、郭爱牟、蒙其生、蒙侄、谷人、郭石沱、佐藤和夫、安娜、鼎、杨伯勉、杜衍、白圭、戎马书生、牛何之、羊易之、丁汝成、龙子、克拉克、江耦、有孤、藤子丈夫、佐藤贞吉、郭麦弱、高鸣、于硕等。[14][15]

文学成就

郭沫若的新诗在语言上有所突破,其处女作《女神》写作时间和胡适的《尝试集》是同一时期,即便论发表时间也是紧随着胡适的《尝试集》,所以一般认为郭沫若和胡适是汉语新诗的开创者。[16]有些后辈诗人更进一步,例如闻一多在《〈女神〉之时代精神》中,认为郭沫若的诗歌创作大大超过了胡适,“若讲新诗,郭沫若君的诗才配称新呢!”[17]但也有某些研究者认为郭的这些诗歌往往不耐细读,虚浮叫嚣,浪漫滥情。[18]其名作《女神》一诗,受19世纪美国诗人惠特曼的影响。惠特曼的自由诗句子长而口语化,《女神》一诗亦着重诗句节奏,每行重复特定的字词以带出节奏,而不用押韵。[19]

  • 女神》1921上海泰东书局
  • 《星空》(诗、散文)1923上海泰东书局
  • 《卷耳集》1923上海泰东书局,诗经国风今译
  • 《瓶》1926上海创造月刊
  • 《前茅》1921-1928创造丛书
  • 《恢复》1928创造丛书
  • 《战声集》1938广州战时出版社
  • 《蜩螗集》1948上海群益出版社
  • 《潮汐集》1959作家出版社
  • 《新华颂》1953人民文学出版社
  • 《百花齐放》1958人民日报社
  • 《长春集》1959人民日报社
  • 《骆驼集》1959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东风集》1963作家出版社
  • 《屈原赋译》1953人民文学出版社
  • 《沫若诗词选》1977人民文学出版社

散文

  • 《三叶集》1920上海亚东出版社、
  • 《文艺论集》1925上海光华书局、
  • 《文艺论集续集》1931上海光华书局、
  • 《羽书集》1941香港孟夏书店、
  • 《盲肠集》1947上海群益出版社、
  • 《蒲剑集》1947重庆文学书店、
  • 《今昔集》1947重庆东方书社、
  • 《沸羹集》1947上海大浮出版公司、
  • 《天地玄黄》1947上海大浮出版公司、
  • 《断断集》1958、
  • 《雄鸡集》1959北京出版社、
  • 《读随园诗话札记》1962作家出版社
  • 《山中杂记》
  • 《南京印象》

小说

  • 《残春及其他》1923
  • 《落叶》1925上海创造社出版部
  • 《塔》(小说、戏剧)1926上海商务印书馆
  • 《橄榄》(小说、散文)《漂流三部曲》1926上海创造社出版部
  • 《水平线下》(小说、散文)《地下的笑声》1928上海创造社出版部
  • 《豕蹄》

自传

《沫若自传》4卷

  • 《少年时代》1947上海海燕书店
  • 《学生时代》1942年起,1958年集结
  • 《革命春秋》1936年起,1958年集结
  • 《洪波曲》1946年起,1959年集结

戏剧

  • 《三个叛逆的女性》(卓文君王昭君聂嫈)1926创造丛书
  • 《棠棣之花》1938
  • 屈原》1942重庆文林出版社
  • 《虎符》1942重庆群益出版社
  • 《孔雀胆》1943重庆群益出版社
  • 《南冠草》1944重庆群益出版社
  • 《高渐离》1946上海群益出版社
  • 蔡文姬》1959文物出版社
  • 武则天》1962中国戏剧出版社
  • 郑成功》1979上海文艺出版社

译作

其他

史学成就

历史

郭沫若对中国早期社会的观点,“主导”了其后中国的史学;他对“封建社会”重新下的定义,既与中世纪欧洲社会不同,甚至不关乎于马克思的理论,却成为日后中国史学界对“封建社会”一词的公认定义。[21]

  •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30上海联合书店
  • 青铜时代》1945重庆文治出版社
  • 十批判书》1945重庆群益出版社
  • 《历史人物》1947上海海燕书店
  • 甲申三百年祭》1944
  • 《奴隶制时代》1952上海新文艺出版社
  • 《管子集校》1956科学出版社
  • 《盐铁论读本》1957科学出版社
  • 《李白与杜甫》1971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国史稿》(主持编写)
  • 《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
  • 《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
  • 翻译河上肇原著《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

考古

在1930年代中期,郭沫若从理论问题转向考证,着重考古材料而非古代文献,也不太引用马克思主义典籍,出版了《卜辞通纂》、《两周金文辞大系》、《甲骨文字研究》、《青铜器研究要篆》等著作,使他成为甲骨文金文最重要的专家之一。[22]

  • 《甲骨文字研究》1931年上海出版
  • 《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1931年上海印行
  • 《商周古文字类纂》1931年上海印行
  • 《卜辞通纂》1933年日本东京印行
  • 《殷契粹编》1934年
  • 《石鼓文研究》1939商务印书馆
  • 《金文丛考》*《金文丛考补录》1940年代发表
  • 《诅楚文考释》1947发表
  •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
  • 《考古论集》

书法

郭沫若以书法闻名,风格独具特色,有“郭体”之称。在中国许多名胜地点的招牌和学校校名都采用郭沫若的题字,如故宫博物院北京四中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沈阳四中遂宁中学浙江省桐庐县中学中国银行香岛中学荣宝斋中国书店科学出版社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沈阳故宫华清池黄帝陵半坡遗址吉林大学福州大学牡丹江医学院西南师范学院重庆师范学院成都武侯祠济南李清照纪念堂承德一中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州白云山、峨嵋山《峨嵋天下秀》、都江堰《天府源》、陕西韩城《司马迁祠》等

著作文集

郭沫若生平著作超过百万字,集结为《郭沫若全集》38卷,分为文学编、历史编、考古编,然仍有大量佚文未能收录。

  • 《郭沫若全集》文学编,共20卷,1982-199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 《郭沫若全集》历史编,共8卷,1982-1985年,人民出版社,
  • 《郭沫若全集》考古编,共10卷,1982-1992年,科学出版社。

此外《郭沫若全集补编》主要包括《翻译编》、《书信编》和《集外编》共计26卷,其中《翻译编》14卷,《书信编》4卷,《集外编》8卷,从2014年起动还在编辑过程之中。

家庭

张琼华

1912年,郭沫若与张琼华(1890年-1980年)在父母的包办下结婚,五天后郭沫若离家,两人没有离异,以后68年张琼华一直守在郭沫若老家。1939年郭还乡时向还在守活寡的张琼华鞠躬表示歉意。1980年张病逝于乐山,没有留下子女。

佐藤富子

1916年,郭沫若在日本与佐藤富子(1893年-1994年)同居。佐藤富子外祖父佐藤昌介是日本北海道大名伊达氏的家臣,高级贵族武士,男爵,日本第一代现代农学家,留美农学博士,北海道帝国大学首任校长。佐藤昌介的女儿佐藤初嫁给了宫城县黑川郡大衡村大衡字中山三十四番地士族传道士卯右卫门(入赘后改名佐藤右卫门)。卯右卫门与佐藤初的长女就是佐藤富子。佐藤富子是二人的长女。由于佐藤富子父母极力反对与郭沫若的关系,佐藤富子为此断绝了与父母的关系,郭沫若为其取名“安娜”。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郭沫若不辞而别离开日本,与安娜断绝了联系。1948年抗日战争结束后,佐藤富子带着孩子来到香港见到郭沫若,当她知道郭已另有家庭后选择离开。1949年后,佐藤富子几次去北京找郭沫若协议离婚后权责问题,郭都是避而不见或借故推脱。后来周恩来亲自出面,表示欢迎她和五个孩子都到中国来工作。此后佐藤富子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大连,改名郭安娜,跟儿子郭和夫住在一起。郭安娜曾被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文革爆发后,受到一定影响。在此间她还提出要回日本看她快百岁的母亲,但在很长时间内未能成行。直到1974年,八十岁的安娜才得以回日本,此次回国她处理掉了跟郭沫若一起生活过的在市川市的房子。第二年她又到北京看望了当时已住院的郭,这也成为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郭沫若与安娜生有五个子女:

  • 长子郭和夫(1917年-1994年)是中国科学院的化学家。
  • 次子郭博(1920年-)是建筑家和摄影家,任上海市政府参事室参事、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等职。
  • 三子郭复生(亦叫佛生,1923年-)是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工程师。
  • 女儿郭淑瑀(1925年-)。郭淑瑀后来与林爱信结婚,生一女林丛。林丛后留学日本,归化为日本籍,改名藤田梨那,现任日本国士馆大学文学部中国文学教授,参与创立日本郭沫若研究会[23][24]
  • 四子郭志鸿(1932年-)是中央音乐学院客座教授。

于立群

1934年,在东京的郭沫若结识岑春煊的外孙女《大公报》记者于立忱并关系亲密。1937年于立忱回到中国不久自缢身亡。同年因中日战争郭沫若回中国,结识于立忱的妹妹于立群(1916年-1979年)。1938年,郭沫若与于立群同居,并于1939年夏补办婚礼。1979年,于立群也自缢身亡。

两人共生四男二女:

其他

郭沫若还有多位情人,包括彭漪兰于立忱(1912年-1937年,于立群的胞姊)、黄定慧(黄慕兰,1907年- 2017年)等。

参见

注释

  1. “四阶段论”后来遭到黄现璠等人的质疑。黄曾于1979年著文提出,认为中国没有奴隶社会,而“中国未经历奴隶制社会”是目前中国历史学界的主流观点。
  2. 在周恩来的提议下,毛泽东批准了一个“一份应予保护的干部名单”,主要包括“高级民主人士”,郭沫若被列为第二位。完整名单如下:宋庆龄郭沫若章士钊程潜何香凝傅作义张治中邵力子蒋光鼐蔡廷锴沙千里张奚若李宗仁

参考文献

引用

  1. 冯慧瑛,《日据时期台湾新诗的发展与中国五四新诗革命的关系》:当我们阅读比较中国五四时期与台湾日占时期的新诗时,即会发现早期诗人如张我军、杨云萍、或赖和等的诗作都深深受到五四诗人的影响,尤其是郭沫若以及胡适的影响,无论是诗作中呐喊的口吻,或是如“呀、喔、哎、哟”等情感助词以及注音符号的运用,都可见到影响的痕迹。
  2. 刘茂林、叶桂生等著:《郭沫若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1页。
  3. 李新总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韩信夫、姜克夫主编 (编). 《中华民国史大事記》.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4. [见夏衍:《知公此去无遗恨》原载《人民文学》1978年7月号。]
  5. 曹应旺,《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周恩来与郭沫若》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6. 王远义,《文学思潮与文化革命》:郭沫若他们开始将伟大的文学改编成历史剧。……事实上当时的许多作品是为了寻求一种民族形式,既是大众形式又是现代化的,大众的同时不会摧残精英,现代的同时不会抛弃传统,民族化的同时不会盲目地反对西方变成义和团。因此三四零年代的文学作品是最重要的文学实验,是最有个性,最讲究创造力,最具有革命的火焰,最反对定于一尊的,但是海峡两岸都看不到。
  7. 潘光哲)(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知识场域的桂冠:从第一届中研院院士的选举谈起》:“学者之间,对于谁可以荣膺这顶知识场域的桂冠,各有想法,各有所见;更令人惊异的是,‘政治立场’居然也可以成为‘封杀’某人如郭沫若列居院士候选人的理由。“知场域”里的权力关系,于此思过半矣。还好,有夏鼐的“临门一脚”外加那十三位中研院评议员的学术理性,政治/学术的“异端”,也可以找到他们的生存空间,乃至于扬名立世(当然,郭沫若大概对此荣衔“不屑一顾”罢?他并未出席第一届中研院院士会议)。从第一届中研院院士的选举来看,中央研究院作为当时的学术界里的一方学术净土,还是自有其学术独立自主运作的空间。待得一九四九年之后,以郭沫若为院长的中国科学院,却显然不是这样学术传统的继承者。谁可以荣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知识场域的桂冠(及随之而来的高级生活待遇),只有以政治为标准;至于其中转折,那则是另外一段故事了。”
  8. 钱蓉主编. 观点 历史2004.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5.06: 6. ISBN 7-211-05020-9. 
  9. 戴学稷,徐如编. 邵循正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续编. 2009.11: 301. 
  10. 张蓬舟张仪郑编辑. 1955人民手册. 大公报社. 1955.01: 417. 
  11.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科书中的“鲁郭茅巴老曹”由来
  12.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 [2017-04-18]. 
  13. 吴东平. 走近现代名人的后代.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03-01 (简体中文). 
  14. 彭放. 郭沫若的笔名和别名. 社会科学战线. 1979, (04) [2019-11-28]. ISSN 0257-0246. 
  15. 李文遂, 王泽君. 郭沫若笔名、别名、化名汇释. 中国郭沫若研究会专题资料汇编. 1998 [2019-11-28]. 
  16. 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https://www.douban.com/note/358594686/
  17. 闻一多:《〈女神〉之时代精神》,《创造周报》第4号,1923年6月2日。
  18. 罗青:《从徐志摩到余光中》(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78),页19。
  19. 罗青:《从徐志摩到余光中》,页17。
  20. 青年郭沫若的烦闷 2018-11-06陈闯 读书订阅 2018年11期. 
  21. Dirlik:《革命与历史》,页137。
  22. Dirlik:《革命与历史》,页135、147。
  23. 教員紹介|国士舘大学 文学部
  24. [藤田梨那 自己紹介. [2009-09-29].  藤田梨那 自己紹介]

来源

书籍
  • Arif Dirlik 著,翁贺凯 译:《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 余英时:〈谈郭沫若的古史研究〉,《历史人物与文化危机》(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第103-123页.
  • 郭沫若:《沫若自传》第一至四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郭沫若:《德音录·先考膏儒府君行述》,1939年.
  • 崔荣昌:《四川方言与巴蜀文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

外部链接

甲骨学四堂
罗雪堂 | 王观堂 | 董彦堂 | 郭鼎堂
马克思主义史学五老
郭沫若 | 范文澜 | 翦伯赞 | 吕振羽 | 侯外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前任:
罗荣桓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副委员长
第二届
1963年12月-1965年1月
继任:
彭真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职务
新头衔 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
1949年10月-1954年9月
机构撤销
学术机关职务
新头衔 中国科学院院长
1949年10月-1978年6月
继任:
方毅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
1949年-1978年6月
继任:
周扬
中国史学会主席
1951年7月-1978年6月
继任:
由主席团共同担任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
1955年-1977年11月
末任
原因:改组为中国社科院
教育职务
新头衔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1958年9月-1978年6月
继任:
严济慈
民事职务
新头衔 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理事长
1950年3月-1958年7月
继任:
郭沫若
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主席
前任:
郭沫若
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理事长
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主席
1958年7月-1966年
空缺
下一位持有相同头衔者:
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