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媒体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传播媒介,常简称为媒体媒介,又称传媒,指传播信息的载体,即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受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质工具[1][2]。现在已成为各种传播工具或机构的总称,如印刷品出版领域的书籍杂志报纸,以及电子领域的电影电视电台、各种广播媒体及广告等,可以代指大众媒体新闻媒体,也可以指用于任何目的传播任何信息和数据的传播工具或机构。

早期写作及纸张的发展,让人们有远距离的通讯系统(像是邮件),例如阿契美尼德王朝里的Chapar KhanehAngarium,以及罗马帝国中的邮件系统,这些可被视为是早期的传播媒体[3]。美国作家霍华德·瑞格德将早期人类沟通的型式也视为一种媒体,例如拉斯科洞窟壁画以及早期的文字[4]。另一种媒体的分类认为媒体是是从肖维岩洞绘画开始的,之后继续配合其他方式来达到人类沟通的目的,而且距离可以比人声直接传播的距离要远,这些方式包括烽火山径记号雕塑[5]

媒体(Media)一词目前是指涉通讯传播的媒介,此一用法最早是由加拿大传播理论学家马素·麦克鲁汉提出,他在1954年的《Counterblast》中提到:“媒体不是玩具,不该由像《鹅妈妈》或是《彼得潘》的制作团队所掌握,媒体是一种艺术形式,因此需要委托给一群新的艺术家。”北美及英国在1960年代中期就已广泛使用此一词语。美国文化评论家H·L·孟肯认为大众媒体(Mass Media)一词早在1923年就已在美国使用[6]

分类

语言媒介

语言是人类的第一种传播媒介,是智人与古人的分界标志,以发音、人的生理听觉为基础。只能在人们相互距离很小的范围进行传播。

文字媒介

文字是语言的视觉形态,第一种外在的传播技术,人类知识自此由记忆向贮存转化。文字的出现延伸了信息存在的时间和空间,使得信息的传播突破了语言为媒介时受到的时空限制。印刷术的发明打破了中世纪时代极少数人对于信息的垄断,1450年以后,谷登堡活字印刷术的推广使文字传播通过报刊印刷书籍杂志普及全社会,第一次造就了信息传播向社会下层转移的契机。 其中,印刷媒体成为第一种规模人群可以共同接触的传播媒介,为启动公共教育提供了充分条件。但其传播范围仍然有限,没有读写能力的人被排除在外。传播知识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被当成了知识本身。[7]

电子媒介

包括电报电话短信广播电视网络等,主要可分为传统电子媒介(电报电话电影广播电视)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它们承载着语言或文字符号等信息和知识,使其能够越来越有效地在社会交往中流通。

管理

媒体独立的议题上,不论是监管机关的角色(许可广播机构,内容提供商,平台),或是在媒体部门自治的过程中,如何避免政治及商业的干预,两者都非常重要。为了确保媒体的独立,监管机关需要是不从属于政府的独立机关,这可以用立法、机构法规和规则来处理[8]

媒体自律

西欧的媒体中,没有国家监管机构,取而代之的是自律组织。在西欧的历史中,报纸没有政府的监管,不需许可即可发行,也长期有受到社会的压力,希望报纸可以自律,或至少有内部的申诉专员。不过很不容易建立有意义的自律机制。

科技巨头所拥有的用户资料以及分众提供讯息的能力,对于选举已有一定的影响力[9],而英国的政治咨询公司剑桥分析公司大量利用用户在脸书的数据,以假新闻影响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英国脱欧公投[10]。大众对于科技巨人公司的压力已形成新的策略,不但希望可以识别假新闻,也希望可以消除导致假新闻出现以及滋长的结构性因素。

对社会的影响

随着历史的演进,传播媒体技术使得大众越来越容易接触到让媒体。现代社会鼓励儿童使用媒体,也希望对于各种科技有概略的了解。互联网是媒体中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因为像电子邮件SkypeFacebook等通讯工具让人们的互动更紧密,也形成了新型态的网络社区

在消费者驱动的社会中,电子媒体(像是电视)及大众媒体(像报纸)是散布广告的重要管道。科技更先进的群体则透过新媒体来取得商品及服务的信息。媒体除了广告的角色外,也是分享信息到全世界的工具。

电子媒体

20世纪的电信革命提供了可以长距离通讯的新媒体,对于传播通讯有很大的影响。第一个跨大西洋双向广播发现在1906年,之后有一连串的类比及数位媒体通讯方式:

现代的通讯媒介可以让许多人进行长距离的密集通讯(透过电子邮件网络论坛进行的多对多通讯)。另一方面,许多传播的广播媒体或是大众媒体偏好点对多点通信(电视、电影、广播、报纸杂志,也包括社会化媒体)。

电子媒体的使用越来越多,也有人开始关注电子媒体是否会让年轻人不和家人和朋友进行面对面的接触。有关社会参与的研究,结果各有不同。有一个Wellman进行的研究,指出:“33%的互联网用户表示互联网增进了他们和朋友的联络,23%认为互联网增进了他们和家人沟通的品质。年轻人特别会投入互联网的社交功能。18至29岁的人中,几乎半数(49%)认为互联网增进了他们和朋友的联络。不过有19%已在工作的人认为互联网增加了他们在家中工作的时间。”[11]

电子媒体有各种的形式,包括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笔记型电脑、手机、mp3播放器、DVD、游戏系统、广播及电视等。因为科技的快速进展,也造成了通讯的动态变。电子媒体的爆发大约是2007年开始,也就是第一代iPhone问世的时候[12]。 电子媒体有许多层次的意义,这些意义也会随时代而不同。“媒体”一词的意思已经比十多年前要广。早期有“多媒体”,但只是一个可以播放声音及影片的软件(应用程序),之后有CD、DVD等应用。若以现代的观点,“媒体”已比这些要多很多。

以游戏做为沟通的媒体

游戏也是一种传达讯息的媒体。在电脑游戏中不但有图像、声音以及叙事元素,游戏的机制是其在媒体中很特别的一部分。马素·麦克鲁汉曾提过:“媒体就是讯息。”,欧内斯特·亚当斯(Earnest Adams)及Joris Dormans在其著作《游戏机制:进阶游戏设计》(Game Mechanics: Advanced Game Design)中提到[13]

若要用游戏来沟通,不能只是产生一些很好的信号来传达你的讯息。相反的,要建造一个机器-游戏的机制,让这个机器替你来产生信号

——Marshal Mcluhan

游戏者和游戏互动,通过观察游戏的结果来推断其中的讯息。游戏的机制会不鼓励一些行为,而鼓励另外一些行为,因此让游戏者知道某些特定行为比较容易有理想的结果。这个方法常常用在娱乐用途,也非常成功,不过也可以用在公共关系上,例如广告游戏。

来源

参考资料

  1. What is media? definition and meaning. BusinessDictionary.com. [2019-08-09]. 
  2. Cory Janssen. What is Communication Media? - Definition from Techopedia. Techopedia.com. [2019-08-09]. 
  3. Dunston, Bryan. Postal system. The Chicago School of Media Theory. 2002 [2019-02-18] (美国英语). 
  4. Livingstone, Sonia M.; Lievrouw, Leah A. New Media: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Taylor & Francis. 2009: 52–53. ISBN 9780415431606 (英语). 
  5. Lule, Jack. Globalization and Media: Global Village of Babel. Rowman & Littlefield. 2012: 33–34. ISBN 9780742568365 (英语). 
  6. Colombo, John Robert. Colombo's All-Time Great Canadian Quotations. Stoddart Publishing. 1994: 176. ISBN 0-7737-5639-6. 
  7. 陈力丹. 传播学纲要.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ISBN 978-7-300-08147-2. 
  8. World Trends in Freedom of Expression and Media Development Global Report 2017/2018 (PDF). UNESCO. 2018 [2019-08-09]. 
  9. acebook朱克伯格上電視道歉 承認 Facebook 被利用干預選舉. unwire. 2018 [2019-08-13]. 
  10. 「臉書」個人用戶數據被濫用?「劍橋分析」在全球有何影響. BBC. 2018-03-21. 
  11. Lee, Leung, Lo, Xiong, & Wu p. 377 & 378
  12. Cohen, Peter. Macworld Expo Keynote Live Update: Introducing the iPhone. Macworld. PCWorld. [2017-09-11]. 
  13. McLuhan, Marshal. Game Mechanics: Advanced Game Design. US: New Riders. 2012-06-25: 147 [2019-08-13]. ISBN 0321820274. 
  • McQuail, Denis (2000)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fourth edition), Sage, London, pp. 16–34. MAS Biagi, S. (2004). Media Impact. Wadsworth Pub Co, 7th edition.Caron, A. H. and Caronia, L. (2007). Moving cultures: mobile communication in everyday life.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外部链接

  • McQuail, Denis (2001) McQuail's
  •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fourth edition), Sage, London, pp. 16–34. MAS
  • Biagi, S. (2004). Media Impact. Wadsworth Pub Co, 7th edition.
  • Caron, A. H. and Caronia, L. (2007). Moving cultures: mobile communication in everyday life.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